混合性嗜铬细胞瘤临床病理分析

来源 :中外医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eying970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混合性嗜铬细胞瘤(composite pheochromocytoma)的临床病理特点、免疫表型及其鉴别诊断和预后,提高对混合性嗜铬细胞瘤的诊治水平。方法:对3例混合性嗜铬细胞瘤行HE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合文献分析其临床表现、病理学形态及免疫表型,观察分析其治疗及预后。结果:3例混合性嗜铬细胞瘤患者1例为男性,2例为女性,发病年龄52~55岁。镜下肿瘤均由两种成分构成,一种为肿瘤细胞胞浆嗜碱性,核略呈空泡样,核仁明显,呈器官样排列;另一种为束状排列的施旺细胞背景下,少量胞浆丰富、嗜酸性的神经节
其他文献
为了在复杂脑网络研究中取得新的进展,利用学科综合研究的方法引入哲学观思考,通过分析脑网络内在的哲学思想,论述哲学与脑网络之间的相互关系来说明脑网络的哲学含义,并对哲学含
目的观察短波紫外线治疗儿童白血病化疗后口腔溃疡患儿的效果。方法 90例儿童白血病化疗后口腔溃疡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8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方法治疗,
目的:探讨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护理健康教育的应用措施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6-8月于笔者所在医院就诊初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
由于全变分(total variation,TV)正则化方法能够很好地保持边界,因而在图像去噪和恢复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其一个显著的缺点就是会在恢复出来的图像中产生阶梯效应。针对此问题给出了一种基于四阶偏微分方程(PDE)的盲图像恢复模型,该模型在Chan和Wong的全变分模型的基础上,用四阶范数来代替TV范数,构造了一种新的能量泛函,消除了全变分正则化方法所产生的阶梯效应。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
振兴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区域化经济,科技信息资源是关键。为此,提出创建海峡两岸科技信息资源共享,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崛起和台湾经济的共同发展。
目的:探讨全程优质护理对提高体检中心护理质量及体检者满意度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9月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健康体检中心接受体检的240例残障人士为研究对象,按
针对现有的降分辨率视频转码运动矢量合成算法没有考虑输入运动矢量的精确度,从而使得合成误差较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精确度的降分辨率视频转码运动矢量合成算法。该算法分为两次合成,首先基于绝对差值和(SAD)对转码输入流中的运动矢量进行平均合成,然后再基于率失真函数,对转码输出流中的相邻运动矢量和第1次合成得到的运动矢量进行选择合成。仿真结果表明,与现有算法相比,该算法在保持较低计算复杂度的情况下,显
阐述了图书采购招标产生的背景及其对高校图书馆文献采访工作的影响,并提出图书馆采购招标的应对措施。
目的:探讨提升希望感的护理干预对提高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与希望水平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5月1日-2019年10月30日于笔者所在医院心内科和内分泌科住院的
阐述了竞争情报在体育竞赛中的重要意义,体育竞争情报的内容,以及体育竞赛中竞争情报的应用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