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的疗效

来源 :健康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huiww0606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观察针灸对退行性膝关节炎的治疗效果。
  方法:从我院接诊的退行性膝关节炎患者中抽取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使用温针灸法治疗,对照组使用吲哚美辛片口服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并对比分析。
  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治愈16例、显效9例、有效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67%(29/30),对照组患者治愈8例、显效10例、有效7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3.33%(25/3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各年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针灸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可以取得较为理想疗效,说明我国传统医学在某些西医尚不完善的领域仍具有一定的治疗优势,临床上对某些西医治疗效果不佳的顽固性或特异性疾患可以考虑应用中医理论进行治疗。
  关键词:针灸退行性膝关节炎吲哚美辛疗效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1.509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1-0344-01
  退行性膝关节炎又被称为膝增生性关节炎,是一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骨关节炎性疾病,属于中医的“痹症”范畴内,多发于老年人,尤以女性肥胖者居多。近年来,随着我国老龄化现象的日益严重,该病在临床上的发病呈现增多趋势[1]。因此本文作者对我院部分患者使用温针灸法进行治疗,与西药治疗效果进行对比观察,以作为临床参考依据。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从我院2005年8月~2009年8月接诊的退行性膝关节炎患者中抽取60例,男27例、女33例,年龄19~72岁,平均年龄34.82±7.53岁,病程15d~8年。所有病例均符合我国中医药管理局所颁布的相关诊断标准,且所有患者均了解治疗方案并已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服从治疗安排。
  病例选取标准:膝关节隐痛、活动受限,受气候影响,可出现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病程绵长;局部关节肿胀,活动时可出现摩擦音,可见肌肉萎缩或关节畸形;X线下示骨质疏松,但软骨下可见骨质硬化,伴随骨赘出现及边缘的唇样变化。
  1.2方法。
  1.2.1分组。将60例退行性膝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30例,男14例、女16例,年龄20~72岁,平均年龄35.27±7.16岁,病程15d~8年;对照组患者30例,男13例、女17例,年龄19~71岁,平均年龄34.25±7.38岁,病程30d~8年。经统计学检验,两组患者的性别构成、年龄结构和病程情况均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2方法。对照组患者使用吲哚美辛西药片,口服,25mg/次,3次/d。观察组患者使用温针灸法进行治疗,具体步骤如下:
  取穴:主穴为内、外膝眼,梁丘,血海,委中,足三里,阳陵泉和阿是穴;配穴通过中医辨证进行取穴,行痹取风池、风市,痛痹取关元、肾俞,着痹取三阴交、阴陵泉。
  患者呈坐位,使用1.5寸毫针进行直刺,得气后微提并提插捻转,于主穴位针柄上放置艾条,燃尽后去除灰烬,3壮/次,1次/日,连续10次为1疗程。
  1.3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复发率进行观察,并对比分析。疗效评估标准如下:
  治愈:临床症状体征全部消失,无疼痛感,膝关节活动无异样感,功能恢复。
  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有明显改善,疼痛明显缓解,但受气候影响或使用过度可复发。
  有效:临床症状体征有所改善,疼痛感减轻,关节活动有改善但仍轻度受限。
  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没有任何改善。
  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数占所有患者数百分比。
  1.4数据处理。使用SPSS统计学软件17.0版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检验水准为0.05,可信区间95%,P<0.05为样本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可知,观察组患者治愈16例、显效9例、有效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67%(29/30),对照组患者治愈8例、显效10例、有效7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3.33%(25/3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两组患者复发率对比。对两组患者治疗后3年内每年进行随访,对比其3年内每年复发情况,观察组患者各年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3讨论
  退行性膝关节炎系关节软骨受到进行性的破坏,下方骨质变密,病变多局限,其边缘性骨软骨逐步出现并可导致关节畸形。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膝关节的疼痛不适感、肿大变形及活动受限,病程较长且易复发,迁延不愈,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极大影响。中医辨证理论则认为此病是肝肾不足造成患者腰膝酸软,导致风寒湿邪趁机侵入致使经脉闭阻,引发疼痛,故归为“痹症”范畴。中医对此病的治疗以祛风除湿,调合气血,通络化瘀为主,因此对穴位的选取亦遵循此原则。该病以往使用西医常规用药效果并不理想,而且因病情特点,治疗恢复后仍易重复发作,反复用药导致患者对常用药物敏感性降低,给复发患者的治疗增加了困难[2]。
  温针灸法是在原有针灸基础上,配合艾草加热对疗效的促进作用,进而演化出来的改良方法。由本文研究结果亦可知道,针灸对退行性膝关节炎的治疗能起到明显理想的临床疗效,且患者的复发率有明显降低,具有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针灸方法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高云华.温针灸配合水针穴位注射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疾病的临床疗效研究[J].四川医学,2012,33(4):671-673
  [2]孙丽萍.温针灸治疗骨性膝关节炎67例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11,18(6):835-836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分析针刺治疗小儿脑瘫伴听觉障碍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1月-2012年11月间收治的65名小儿脑瘫伴听觉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采用针刺治疗,对患儿治疗前后的听力情况进行分析对比。  结果:患儿经过针刺治疗后取得良好的额临床效果,潜伏期及峰间期明显缩短,治疗前后数据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针刺治疗小儿脑瘫伴听觉障碍具有良好的临床疗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肩周4点阻滞法配合肩关节闭合松解术治疗严重肩周炎的远期疗效。  方法:选择我院于2012年1月到2013年1月收治的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取肩周4点阻滞法配合肩关节闭合松解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肩周4点阻滞法进行治疗,随访6个月,针对两组患者远期疗效进行详细记录与分析。  结果:疗程结束后,观察组中优良与中差例数分别为21、4,对照组中优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医学的不断发展,大量的临床经验证明在西药中运用中药的复方配伍方法治疗疾病,可以大大减少西药带给患者的副作用,还可以提高治疗效率。西药和中药复方配伍方法的有效结合,是我国目前临床医学正在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我国医学界西药治疗的重大突破与创新,可见复方配伍在西药治疗中的重要作用。本文针对西药中用复方配伍研究进行深入的探讨与分析。  关键词:西药复方配伍研究思考  Doi:10.3969/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针刀加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3年6月在我院接受针刀加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个小组,其中联合治疗组患者80例,针刀治疗组患者60例,中药治疗组60例,三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明显的可比性。针刀治疗组使用针刀治疗,中药治疗组,联合治疗组联合使用针刀治疗与中药治疗。  
期刊
摘要:血尿为儿科临床的常见症状,但其病因繁多,原发性或继发性肾小球肾炎、遗传性肾炎、薄基底膜病、泌尿系感染、泌尿系结石、肿瘤、创伤以及全身出血性疾病等及剧烈运动也可致血尿的发生。健康人尿中可有少量的红细胞,但若>3个/高倍视野则称为血尿。其中,小量出血呈镜下血尿,出血量超过1ml/L可呈肉眼血尿。因小儿血尿见于某些严重疾患,如肿瘤、肾结核等,早治可愈,迟治难愈,甚至会丧失生命,故须积极救治。本文就
期刊
摘要:糖尿病肾病历来被广大医家所重视,近年来对其研究更为深入。本文从中西医病因、病理机制的认识,中医单味中药及其提取物、中药注射剂、专方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西医控制血糖、控制血压、降低血脂、低蛋白饮食、抗凝药物、抗氧化剂治疗及促生长细胞因子抑制剂的使用、基因治疗、肾脏替代治疗、手术治疗等多方面对糖尿病肾病的治疗现状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中西医治疗  Doi:10.3969/j.iss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健脾养肝汤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2012年-2013年我院收治的131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按不同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58例,给予口服“钙尔奇”治疗)和试验组(73例,给予自拟“健脾养肝汤”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综合比较。  结果:经治疗6周后,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15%(68/73),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1.03%(47/58),组间治疗总有
期刊
摘要:肺炎是严重威胁儿童生命健康的常见呼吸道疾病,也是威胁世界儿童生命健康的四大常见病之一。以往主要应用抗病毒、抗感染、止咳、平喘等治疗,但近年来随着抗生素应用的升级,其毒性、过敏及副反应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中药经皮给药方法是现代科学技术与祖国传统中医学相结合,是集电疗、热疗、穴位疗于一体的多功能治疗方法,辅助治疗儿童肺炎疗效显著、疗程短,减少患儿痛苦。这种无创伤的给药途径,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期刊
摘要:目的:对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56例患者进行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  方法:对来到我院进行治疗的56例患者随机的分配,分成两组,每组的人数是28例,并且两组分别命名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综合治疗的方式进行,对照组采用的是西医的治疗方法。  结果:治疗组的治愈率、有效率是93%,但是对照组的有效率是67%,两组之间的比较具有差距,并且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
期刊
摘要:小儿支气管炎好发于冬季,通常是由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等病毒性感染引起的并发症,感染病毒后,细小的毛细支气管充血,水肿,粘液分泌增多,加上坏死的粘膜上皮细胞脱落而堵塞管腔,导致明显的肺气肿和肺不张。主要表现为发热,鼻翼煽动,三凹征,喘憋,肺部闻及哮鸣音及中细湿啰音。属中医儿科“肺炎喘嗽”范畴。麻杏石甘汤是治疗小儿肺炎喘嗽的经典方。方中麻黄宣肺平喘;石膏善清肺经实热;杏仁味苦降泄,肃降肺气,止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