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结合治疗儿童肺炎疗效分析

来源 :健康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jingh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肺炎是严重威胁儿童生命健康的常见呼吸道疾病,也是威胁世界儿童生命健康的四大常见病之一。以往主要应用抗病毒、抗感染、止咳、平喘等治疗,但近年来随着抗生素应用的升级,其毒性、过敏及副反应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中药经皮给药方法是现代科学技术与祖国传统中医学相结合,是集电疗、热疗、穴位疗于一体的多功能治疗方法,辅助治疗儿童肺炎疗效显著、疗程短,减少患儿痛苦。这种无创伤的给药途径,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儿童肺炎中西结合疗法疗效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1.519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1-0351-01
  儿童肺炎起病急骤,骤发的有发热、呕吐、烦躁及喘憋等症状。发病前可先有轻度的上呼吸道感染数天。早期体温多在38-39℃,大多为弛张型或不规则发热,新生儿可不发热或体温不升。弱小婴儿大多起病迟缓,发热不高,咳嗽与肺部体征均不明显。重症肺炎除呼吸系统严重受累外,还可累及循环、神经和消化等系统,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近年来我院采用经皮给药贴敷辅助治疗儿童肺炎42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2月-2013年9月间我院儿科收治的肺炎患儿82例,排除标准:合并心力衰竭、呼吸衰竭者;先天性心脏病、中毒性脑病者;)局部皮肤破损不适合贴敷者。
  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中男24例,女18例;年龄6个月至8岁。对照组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6个月至7.5岁。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治疗方法
  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抗炎、止咳、化痰、平喘、超声雾化吸入等综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经皮给药治疗仪辅助治疗。具体操作方法:将复方贴片(河南中和信有限公司,主要成分为柴胡、黄芩、板蓝根、川贝、白芥子等)贴敷于患儿的左右肺腧穴,经导联与机器连接,根据患儿的不同年龄设置不同的参数,接通电源后时间控制在15-20min,温度控制在35-38℃,每日1次,5-7d为1个疗程,两组均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结果。每日记录两组患儿体温、咳嗽、肺部啰音情况,观察体温消失、咳嗽消失、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
  3结果
  观察组治愈率95%(对照组82%),患儿贴敷用药后3-5d临床症状和体征明显减轻,7d内临床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有效5%(对照组13%):贴敷用药后3-5d临床症状和体征减轻,7d内临床症状和体征明显减轻。观察组平均退热时间、咳嗽及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4讨论
  婴幼儿时期容易发生肺炎是由于呼吸系统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气管、支气管管腔狭窄,黏液分泌少,纤毛运动差,肺弹力组织发育差,血管丰富易于充血,间质发育旺盛,肺泡数少,肺含气量少,易为黏液所阻塞等。在此年龄阶段免疫学上也有弱点,防御功能尚未充分发展,容易发生传染病、营养不良、佝偻病等疾患。这些内在因素不但使婴幼儿容易发生肺炎,并且比较严重。1岁以下婴儿免疫力很差,故肺炎易于扩散、融合并延及两肺。年龄较大及体质较强的幼儿,机体反应性逐渐成熟,局限感染能力增强,肺炎往往出现较大的病灶,如局限于一叶则为大叶肺炎。凡能引起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均可诱发支气管肺炎,但以细菌和病毒为主,其中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RSV最为常见。20世纪90年代以后美国等发达国家普遍接种b型流感嗜血杆菌(Hib)疫苗,因而流感嗜血杆菌所致肺炎已明显减少。一般支气管肺炎大部分由于肺炎球菌所致,占细菌性肺炎的90%以上。其他细菌如葡萄球菌、链球菌、流感杆菌、大肠埃希杆菌、肺炎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则较少见。肺炎球菌至少有86个不同血清型,都对青霉素敏感,所以目前分型对治疗的意义不大。较常见肺炎球菌型别是第14、18、19、23等型。有毒力的肺炎球菌均带荚膜,含有型特异性多糖,因而可以抵御噬菌作用。而无症状的肺炎球菌致病型的携带者在散播感染方面起到比肺炎病人更重要的作用。此病一般为散发,但在集体托幼机构有时可有流行。β溶血性链球菌往往在麻疹或百日咳病程中作为继发感染出现。凝固酶阳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小儿重症肺炎的常见病原菌,但白色葡萄球菌肺炎近几年来有增多趋势。流感杆菌引起的肺炎常继发于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或败血症,3岁以前较为多见。大肠埃希杆菌所引起的肺炎主要见于新生儿及营养不良的婴儿,但在近年来大量应用抗生素的情况下,此病与葡萄球菌肺炎一样,可继发于其他重病的过程中。肺炎杆菌肺炎及铜绿假单胞菌肺炎较少见,一般均为继发性。
  中药经皮给药方法是采用现代离子导入技术,通过脉冲电流、药物离子的共同作用完成的将药物向皮肤角质层缓慢输入于血液的一种治疗体系。它通过完整皮肤经毛细血管进入血液,近年来应用于临床多个学科、多种疾病的治疗。应用以来深受欢迎,特别是应用于儿科,首先是避免了药物在人体肝脏的“首过效应”及胃肠道的降解破坏作用[3],减少了血药浓度的峰谷变化,使血药浓度维持恒定。另一方面是该方法简便易行,避免了注射疼痛,使患儿和家长易于接受。经皮给药的专用中药贴片主要成分为柴胡、黄芩、板蓝根、川贝、白芥子等清宣肺热、理气化痰、止咳平喘的药物,贴敷在经络的肺腧穴上,通过电流的刺激,达到治疗的目的,儿童皮肤薄嫩,通透性强,可使药物迅速吸收。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观察针灸合用推拿治疗肩周炎的疗效。  方法:均采用针灸、推拿并用疗法。  结果:本组总有效率100%。  结论:针灸合用推拿治疗肩周炎疗效可靠。  关键词:针灸推拿肩周炎疗效观察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1.504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1-0341-01  肩周炎又称五十肩、冻结
期刊
摘要:手足口病(HFMD)是由肠道病毒所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以手、足及口腔水疱为特征,柯萨奇病毒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是主要的病原体。多见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多数患儿预后良好,但有少数患儿可病情加重,短期内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衰竭等导致死亡[1]。现将我院32例患儿的护理体会进行归纳总结。  关键词:小儿手足口病护理体会  Doi:10.3969/j.issn.1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人员的心理素质对患者进行静脉穿刺质量产生的影响。  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输液护理人员80例,对所有护理人员发放问卷进行调查,统计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静脉穿刺的成功率。  结果: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静脉穿刺的过程中,其心理素质对患者静脉穿刺的质量有着一定的影响,二者密切相关。  结论:护士的心理素质与对患者进行静脉穿刺的质量呈现正相关的关系,心理素质越好,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针刺治疗小儿脑瘫伴听觉障碍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1月-2012年11月间收治的65名小儿脑瘫伴听觉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采用针刺治疗,对患儿治疗前后的听力情况进行分析对比。  结果:患儿经过针刺治疗后取得良好的额临床效果,潜伏期及峰间期明显缩短,治疗前后数据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针刺治疗小儿脑瘫伴听觉障碍具有良好的临床疗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肩周4点阻滞法配合肩关节闭合松解术治疗严重肩周炎的远期疗效。  方法:选择我院于2012年1月到2013年1月收治的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取肩周4点阻滞法配合肩关节闭合松解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肩周4点阻滞法进行治疗,随访6个月,针对两组患者远期疗效进行详细记录与分析。  结果:疗程结束后,观察组中优良与中差例数分别为21、4,对照组中优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医学的不断发展,大量的临床经验证明在西药中运用中药的复方配伍方法治疗疾病,可以大大减少西药带给患者的副作用,还可以提高治疗效率。西药和中药复方配伍方法的有效结合,是我国目前临床医学正在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我国医学界西药治疗的重大突破与创新,可见复方配伍在西药治疗中的重要作用。本文针对西药中用复方配伍研究进行深入的探讨与分析。  关键词:西药复方配伍研究思考  Doi:10.3969/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针刀加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3年6月在我院接受针刀加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个小组,其中联合治疗组患者80例,针刀治疗组患者60例,中药治疗组60例,三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明显的可比性。针刀治疗组使用针刀治疗,中药治疗组,联合治疗组联合使用针刀治疗与中药治疗。  
期刊
摘要:血尿为儿科临床的常见症状,但其病因繁多,原发性或继发性肾小球肾炎、遗传性肾炎、薄基底膜病、泌尿系感染、泌尿系结石、肿瘤、创伤以及全身出血性疾病等及剧烈运动也可致血尿的发生。健康人尿中可有少量的红细胞,但若>3个/高倍视野则称为血尿。其中,小量出血呈镜下血尿,出血量超过1ml/L可呈肉眼血尿。因小儿血尿见于某些严重疾患,如肿瘤、肾结核等,早治可愈,迟治难愈,甚至会丧失生命,故须积极救治。本文就
期刊
摘要:糖尿病肾病历来被广大医家所重视,近年来对其研究更为深入。本文从中西医病因、病理机制的认识,中医单味中药及其提取物、中药注射剂、专方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西医控制血糖、控制血压、降低血脂、低蛋白饮食、抗凝药物、抗氧化剂治疗及促生长细胞因子抑制剂的使用、基因治疗、肾脏替代治疗、手术治疗等多方面对糖尿病肾病的治疗现状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中西医治疗  Doi:10.3969/j.iss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健脾养肝汤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2012年-2013年我院收治的131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按不同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58例,给予口服“钙尔奇”治疗)和试验组(73例,给予自拟“健脾养肝汤”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综合比较。  结果:经治疗6周后,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15%(68/73),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1.03%(47/58),组间治疗总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