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于历史 凸现特色

来源 :书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1907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湖南是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的重要策源地,是毛泽东思想的最初发源地,也是人民军队的摇篮。湖南党史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在隆重纪念中国共产党诞辰九十周年之际,湖南人民出版社推出的经中共湖南省委批准、中共党史研究室审定、中共湖南省委党史研究室编写的《中国共产党湖南简史》(以下简称《简史》),简要地介绍了党在湖南领导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程、成就和经验,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帮助全省党员干部群众了解九十年湖南党史的基本脉络、主要经验和革命精神,学习湖南党史的重要教材和大众读物。这本通俗的党史理论读物融思想性、知识性、资料性、可读性于一体,其特点特色非常明显。
  史料丰富,观点准确,体现了党性与科学性的高度统一。《简史》按历史发展顺序和脉络,分十二章全面地实事求是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湖南九十年的历史真实,并紧紧把握湖南现代和当代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对中国共产党在湖南的历次政治运动、重大历史事件,以及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和思想理论建设等,作了比较准确的记述、精辟的分析和实事求是的评价,突出介绍了湖南党组织是如何结合本省实际情况,贯彻执行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领导全省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如在阐述湖南共产党人对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突出贡献时,书中用这样一段话作了实事求是的回答:“建党初期,湖南共产党人率先提出‘明目张胆正式成立一个中国共产党’、‘唯物史观是吾党哲学的基础’,重视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和组织发展工作,确立了正确的理论基础和政治原则。”《简史》通过系统阐述党在湖南的奋斗历程和总结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经验,充分展示了湖南共产党人在长期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所形成的“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牺牲精神、秋收起义过程中形成的开创革命道路的创新精神、井冈山精神、红军精神以及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雷锋精神、实干精神和改革开放的时代精神等,充分展示了湖南共产党人在实践中不断开拓进取、坚持与时俱进的伟大品格。同时,《简史》在努力反映党的历史的主流和本质的同时,也不回避我们党在九十年的发展历程中所走过的弯路和应吸取的经验教训,并从九个方面总结了我们值得正视、借鉴的经验和教训。
  史论结合,论从史出,体现了材料与观点的完美统一。历史学家胡绳曾经说过,历史不是有闻必录,不是流水账,要找出它的规律,找出每个事件发生的原因和它们之间的联系,否则不但历史线索说不清楚,单个的历史事件也说不清楚。《简史》不是简单地叙述历史,而是采用夹叙夹议的表达方式,在叙述历史中既有对历史的来龙去脉的清楚交代,又有中肯、深入而恰当和实事求是的分析、评论。《简史》不是材料的堆砌,更不是平铺直叙,而是把材料和观点比较自然地融合起来,如对于重大历史问题,不仅说明事实是什么,并进而说明事实是怎样发生的和为什么发生的。《简史》始终坚持了史论结合、论从史出、以事为主、人事融合的修史方法,对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的评价,既肯定成绩,又实事求是地对曾经出现的失误和挫折作出分析和点评;坚持民主的、科学的态度,尽量多采用各种材料,尽量多讲事实,让历史本身来说话,让群众作出他们的判断。《简史》的议论也有特色、有新意,把所要表达的思想寓于叙述之中,并通过历史事实的叙述表达出来,像画龙点睛一样,在需要议论的地方点上一笔,而不是脱离历史事实而过多地议论,如对五四运动在湖南与马克思主义在湖南的议论、对以湖南为中心的农村大革命形成高潮的议论、对秋收起义与进军井冈山的议论、对完成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议论、对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议论、对毛泽东在长沙决策与1975年的全面整顿的议论、对实现历史伟大转折的议论,对大力实施“一化三基”战略的议论,即便是对“文化大革命”在湖南发展历程的议论,等等,有的地方虽然只有一两句话的论述,但却把思想和观点精辟地表达出来了。所以,《简史》这种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修史方法是很有说服力的。
  重点突出,特色鲜明,体现了共性与个性的内在统一。作为地方党史,《简史》特别注意把个性与共性结合起来,并寓共性于个性之中,通过内容的鲜明地方特色凸显中国共产党在湖南发展历程的鲜明个性特色,这种地方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注意挖掘和展示湖南党组织在不同历史时期,如何把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及上级的指示与本地实际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重要史料;二是注意反映湖南发生的对全国有影响的重大活动和重大事件的论述和阐释;三是记述党史人物时,重点突出了湖南的党史人物,特别突出毛泽东、刘少奇、蔡和森、何叔衡等一大批重要党史人物在湖南党组织发展中的作用;四是坚持以反映湖南党组织的活动和发展情况为主线;五是在叙述与党史有关的重要背景时,着力描写和反映湖南本地的社会历史状况。
  文风朴实,文笔流畅,体现了严谨性、知识性与可读性的和谐统一。写党史特别是修地方党史,如果不注意文风,就会导致严谨有余,生动活泼不足,文字枯燥干巴,可读性不够强。胡乔木曾经强调,写党史要讲究写作方法,文字要生动,要带有感情。一般地说,写历史要把抽象的事实、具体的事实、事实的背景三部分搭配好,文字要有波澜起伏,不要像一潭死水。《简史》文风朴实,文字平实、精炼而顺畅。用概括而准确的语言讲述历史,翔实而不烦琐,用尽可能小的篇幅表达了最大容量的内容,既有历史的概括、记载,又有典型事例和代表人物的形象描述。如对毛泽东、何叔衡等人在湖南建党的记述,对毛泽东、李立三、刘少奇等人对安源大罢工的领导,以及对湖南党组织领导的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的总结等,虽然着墨不多,但却很精炼、到位,引人入胜。《简史》结构合理,条理分明,思路清晰,逻辑性强,前后连贯而不重复,并采用广角和特写相结合的手法,把湖南党组织领导湖南人民斗争的重大事件、重要场面,以及重要的历史人物,作了全景式的细致描写,而且文字有疏有密,有浓有淡,有枝有叶,真正写出了一部有血有肉、有声有色、催人奋进、催人泪下的地方党史。
其他文献
在群体内部,利己者战胜利他者;在竞争群体之间,利他群体战胜利己群体。唯此为大。  D·威尔逊
高雅的言谈,潇洒的举止,飘逸的气质,脱俗的仪容,携仙风而怀道韵,仰冥鸿而挥五弦,魏晋士人的风度,千百年来广受中国士子的赞美和渴慕,所谓“魏晋风度”,已成为华夏文化一个永恒的亮点。集中展现汉末魏晋士人风度的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和刘孝标所作注,也因此而成为“志人”的不朽之作。  汉末魏晋士人的风度何以能如此之美?美得令千古仰望?曹魏名士阮籍的两句话似乎揭示了个中奥秘。阮籍说:“人生天地之间,体自然之形
顺鼎既逝,增祥亦老。而用熏香摘艳之词,抒感时伤事之旨,由李商隐沿洄以溯白居易、杜甫,而诗史自命誉满江左者,则有杨圻焉。  顺鼎是易顺鼎,增祥是樊增祥,这段话是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对晚清诗坛宗唐流派的基本断制。一  杨圻(1875—1941)字云史,又字野王,少年与汪荣宝、何震彝、翁之润皆以名公子而擅文章,号称“江南四公子”。他的父亲杨崇伊为晚清重臣,曾先劾文廷式、后讦谭嗣同,被推认为戊戌党人死
知堂,不用说了,是周作人的堂名、别号,他曾撰有极短小而又低徊委曲之至的《知堂说》明其志。乐静堂是俞平伯的父亲俞陛云(字阶青)的堂号,其址即北京东城老君堂七十九号宅,1919年买下入住的,知堂的学生俞平伯1924年入住,此宅北面三间屋即俞平伯的所谓“古槐书屋”,它的名气超过了乐静堂,但俗语说有父不显子,以乐静堂名之为宜。春在堂,当然说的是苏州医马科巷四十三号曲园里面春在堂主人、俞平伯的曾祖父俞樾先生
《陶澍全集》的主编陈蒲清教授在其所著的《陶澍传》中,曾依照恩格斯评价意大利诗人但丁“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的说法,说“陶澍是中国古代的最后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同时又是中国近代的最初一位政治家”〔1〕。这与我在其前说“陶澍应是开启中国近代史的杰出政治家”〔2〕,几乎所见略同,只是我更注重的是近代史的分期问题和陶澍对于开启中国近代史的重大作用。  陈先生特别赞赏魏源在《
一  《永乐大典》是一部大型类书,汇集了明永乐年间之前的图书七八千种。早在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年间就有修纂一部新类书之议,因故未能施行。朱元璋的四子朱棣以“清君侧”为名,发动“靖难之变”,夺得其侄建文帝朱允炆的帝位,改元永乐。为彰显文治聿兴,笼络人心,消弥朝野私议,永乐元年(1403),心患世讥惭德的明成祖朱棣下令解缙等人编纂一部大型类书,“凡书契以来经史子集百家之书,至于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之言
文学界有个笑话,说诗歌写不好可以写小说,小说写不好可以写散文,散文写不好可以去搞理论,理论搞不好可以去搞批评,批评也搞不了那就基本废了。  六年前看到这个笑话时我不由莞尔,感觉很幽默。以我的观察,批评家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尊重,不仅作家希望自己的作品得到他们的关注和肯定,读者也越来越期待和信赖他们的眼光和判断;而相对应的,诗歌却正在走向边缘,越来越多的人对当下诗歌表示不屑。然在真正优秀的诗歌面前,评论
一  整个《三国演义》都给读者提供了一幅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的乱世景观。先是宦官“十常侍”“朋比为奸”,“朝政日非,以致天下人心思乱,盗贼蜂起”,“四方百姓,裹黄巾从张角反者四五十万”,“官军望风而靡”。黄巾起义被联合起来的官军镇压后,接着就是大将军何进欲尽杀宦官,反被宦官所杀;袁绍尽杀宦官“十常侍”后,又有外地军阀董卓引兵入洛阳,废少帝、立献帝,肆意弄权、“秽乱宫禁”,“残害生灵”,几乎无恶不
一  这是一部传记,这是一部诗人的传记,这是一位被人称为“玫瑰诗人”的传记。  作者裴高才多年来对“玫瑰诗人”彭邦桢先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之后,以敏锐的观察、求实的探索、引人入胜的文笔追踪诗人一路走过的诗的足迹,在时间与空间里,使我更全面也更深刻认识了诗人彭邦桢先生。  大凡诗人,也许有其不平凡之处,但他们和平凡人一样,有血有肉,也有七情六欲,自然也有自己的弱点、苦恼,自然也少不了时代留下的印记。 
1978年恢复高考后,我给学生讲授《现代文选》课。教材中选了一篇鲁迅先生的文章《忆刘半农君》。不想,讲课中碰到了一个典故,使我颇费踌躇。之后,为了寻绎它的出处,竟然花去了我近三十年的时光。直到最近才算有了眉目。  鲁迅先生在《忆刘半农君》中说:“几乎有一年多,他没有消失掉从上海带来的才子必有‘红袖添香夜读书’的艳福的思想,好容易才给我们骂掉了。”  其中,“红袖添香夜读书”一句,意思倒也明白,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