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上的推进,还是学术上的应景

来源 :学术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xinga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这个时代在学术上的一个重要的特征是形式和内容的分离.从形式上看,近年来,新的学术刊物、学术论著和译著、学术研究上的新人不断地涌现出来,学术研究的经费也在不断地递增,很容易使人们产生"学术繁荣"的印象.然而,从内容上看,学术界的相当一部分研究成果仍然停留在"低水平重复"的水平上;学者们甚至不得不花相当一部分精力去防范"剽窃"这种低级错误,去批评"学术腐败"的种种表现形式.
其他文献
小浪底工程中的左岸山体中布置了由15个洞室组成的洞群,且在转弯段洞室之间成斜交;电站的地下厂房是由三大洞室和垂直的进出水管组成的纵横交叉洞室体系。本文采用三维非线性
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的爱国主义精神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我们要保持我国的民族特色,培育全民族的爱国主义意识,把爱国主义同社会主义,同全球化进程结合起来.同时,应改进爱国
俞吾金在《江苏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撰文《马克思主体概念新论》指出,马克思的主体概念并不是一个凝固的点,而是一个发展过程,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出现丁四种不同样态的主体概念。第一个样态(1842年以前):主体作为“自我意识”;第二个样态(1843年以来):主体作为“市民社会”;第三个样态(1844年以来):主体作为“个人”,此样态包括两个发展阶段,一是主体作为“现实的人”,二是主体作为“从事实际活动的人”;第四个样态(1847年以来):主体作为“资本”。为了正确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的主体概念,应该注意三点:
<正> 1 前言土壤水分变化和蒸散是影响地表水循环的两个重要过程。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蒸散是一种缓变量。因此,人们相信它不受土壤水分年季大变幅的影响,而且只要在所考虑
张世英在《社会科学战线》2006年第1期撰文《儒家与道德》指出,从孔子的”孝梯——为人之本”经孟子的“恻隐之心——仁之端”到宋明道学家的“万物一体”之“仁”,是一个逐步明确的以“万物一体”为道德的本体论根源的思想发展过程,也是一个逐步突破以血缘亲情为中心的伦理道德观转向博爱精神的过程。但宋明道学一直道王阳明,都没有达到近代的人人平等享有基本权利的思想水平,关键在于儒家的“存天理,去人欲”的旧观念。
随着电力工业的发展,热(核)电站冷却水及热污染研究形成了一门新型学科。河海大学从70年代初开始,结合江苏徐塘电厂的兴建,从研究封闭式河道型冷却池的温差异重流开始直到广
在热功当量测量实验中引进一种类似于测量散热系数K的方法,使测量更易操作,实验数据处理更为简便.
本文利用概化手段建立了小浪底地下厂房和尾水洞两剖面复杂岩体的地质模型,提出了相应的几何仿真程序技术,建立了能反映岩体中层面、软弱夹泥层节理及岩块的非线性力学行为的
(一)前言(1)反正原位地基的变形和强度特性是离散的,因此室内试验的结果离散也没办法。(2)反正土的变形特性和强度特性的影响因素多、复杂、不定,而且规律性不明显,因此过分
<正> 为解算这一方程,有必要建立出流和蓄量之间的关系。许多讨论认为Q只与s有关。但是,当水库出流受阀门或溢洪道闸门控制的时候,出流不仅与s有关,而且还与t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