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育出扁豆新品种

来源 :科学种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nlysim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过13年的不辍耕耘,上海交大农业与生物学院教授武天龙率领课题组培育出3个系列的扁豆新品种,这将推动我国扁豆安全优质育种生产取得重要进展。据介绍,目前无论在中国还是世界其他国家,扁豆的育种相对于其他豆科作物都明显落后,最普遍的问题就是缺少早熟、优质的扁豆新品种。随着青扁豆规模化生产和设施园艺快速发展,现有的农家品种在早熟性上不能发挥设施栽培优势,且目前扁豆品种退化严重,荚小、抗病性差。
  而武天龙率领课题组培育出的3个扁豆新品种(系),比上海本地扁豆早熟7~10天,亩产3000~4000千克,每亩可减少支出30%、增产10%,每亩可为农民增收上千元。其中交大红扁豆2号和交大艳红扁两个品种颜色鲜艳,抗斑点病,耐热性强,煮熟后荚厚、肉质多、口感好。
  扁豆通常都是搭架爬蔓生长,而武天龙发明了直立化栽培新技术,使扁豆的栽培空间大为节省,种植密度增加5~8倍。新品种扁豆可以和水稻、豌豆、莴苣等作物套种,水稻、扁豆套种每亩全年合计产值可达5219元,比单种水稻增收近5倍。新品种的种植还实现了扁豆螟防治的突破(根据扁豆螟生长繁殖习性阻断其生长世代),扁豆不生病,不打药,让民众的“菜篮子”更放心。
  (摘编自《科技日报》)
其他文献
2009年,我们在兴化市钓鱼镇、陈堡镇进行3种放养模式的河蟹高产高效生态养殖技术试验,3口池塘亩纯效益均在3000元以上。现将试验小结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 池塘条件  试验池塘为原有河蟹养殖池改建而成,面积分别为17亩、15亩、40亩,池塘池面浅滩处纳水可达1.2米,四周开沟,沟深0.6米,面积占全池的25%,外河水源较好,附近无污染源,符合无公害水产品生产环境要求。  2.
1. 尽快哺乳 母猪产后24小时内分泌的乳汁为初乳,其中含有丰富的免疫球蛋白,能在乳猪体内形成有效的抗病功能,同时初乳中含有大量的脂肪、糖类和蛋白质,这些营养物质极易被乳猪消化吸收,对处于饥饿状态下且体内营养储备有限的乳猪而言,及时哺乳尤为重要。  2. 尽早补饲 一般情况下,仔猪5~7日龄即可补饲优质的乳猪料。乳猪2周龄的采食量为4~5克/天,3~4周龄的采食量为14~15克/天。虽然断奶前采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