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课堂教学中高质提问的技巧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X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要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就必须要增多对学生的高质量提问,笔者就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中进行高质提问的技巧进行探讨,如通过新颖性提问挖掘思维潜能,用层次性提问提升学生思维品质,开放性提问勉励学生多元回答,利用适时性提问激励学生释疑解难等。
  【关键词】高中 地理 课堂 提问 技巧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提出,地理教学要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因此,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通过高质提问来促进学生发散思维、评判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发展。笔者认为,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进行高质提问可应用以下技巧。
  1.新颖性提问,挖掘学生思维潜能
  课堂提问的角度要新颖,只有这样才能挖掘学生的思维潜能。高质提问的角度力求新颖,讲求新意,避免提问平平淡淡,老调重弹。
  例如,在讲“昼夜交替和时差”时,可以创设情境,提出新颖性问题,过渡到“国际日期变更线”。1522年9月的一天,航海家麦哲伦的18名水手用了近3年的时间,历尽艰辛,驾着“维多利亚号”成功地完成第一次环球航行。当水手们踏上西班牙的海岸,欢呼雀跃的时候,却发生了这样一件惊人的事情:《航海日记》上记录的日期比西班牙日历上的时间少一天呢?类似这样的问题新颖独特,具有挑战性,使学生有足够的发挥空间,同时,它要求学生独立思考、独自发现,这极大地挖掘了学生的思维潜能。
  2.层次性提问,提升学生思维品质
  课堂提问要有层次性,这样才能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所谓层次性,是指问题具有较强的条理性和逻辑性。课堂高质提问要求教师要紧扣教材,把握教学重点、难点,遵循知识间的内在规律,尊重学生的原始体验,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与教学目标,针对不同的学生,逐层发问,从而达到把握教材的深刻内涵,激发学生探究热情,激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目的。例如,在“台湾省”一节的教学中,在学生了解和掌握了台湾岛的地理位置,找出台湾岛所濒临的大洲、大洋后,教师提问:台湾岛通过海运可连通世界哪些地区?台湾海峡为什么被称为“日本生命线”?为什么地理学家认为它是太平洋上“第一岛链”的锁眼?这种层次分明、逻辑性强的提问方式,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大有帮助。
  3.开放性提问,勉励学生多元解答
  开放性问题可以激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也可给学生更多体能成功的机会,增强学生自信心。地理教学中提出的高质问题具有较强的开放性,能够让学生自由的开展想象,这类问题因为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所以更有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例如,在讲“全球气候变暖”一课时,除提出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有哪些外?笔者还追问,大家认为要缓解全球气候变暖,我们人类应采取哪些对策?我们学生可以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这种具有开放性的问题,能够引发学生不同的解题思路,形成不同的解题答案,甚至引起学生的争论,激化和强化学生的求异心理,鼓励学生猜测联想,敢于“标新立异”,从而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更加广阔的天空。
  4. 适时性提问,激励学生释疑解难
  课堂提问的时机很重要,教师要学会在关键处提问,也就是当学生思维受阻或遇到困惑时,教师的提问要能给学生带来一种“拨开云雾见晴天”的感觉。例如,笔者在讲“锋面与天气系统”一课时,本地正好有一次寒潮天气刚刚过境,笔者让学生观看锋面的类型、锋面的天气变化等动画后,让学生回答什么叫锋面?冷暖锋面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的天气变化怎么样?前几天与今天的天气有哪些差异?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这样的天气变化对农作物有何影响?
  5.应用性提问,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课堂提问要多联系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学习知识的终极目标是为了应用。因此地理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要教会学生“学会做事、学会生存”的本领,要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例如,讲“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时,正好是本地收割油菜和小麦的季节,收割后农民焚烧油菜杆和麦秸杆的现象比较严重,导致大气严重污染。对此,笔者这样提问:农民焚烧农作物秸杆会产生哪些环境问题?可能还来哪些危害?对此你有何“高招”?同学们在治理焚烧秸杆事件上可以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
  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是调动学生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启发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地理教师应提高课堂问题的质量,增加高质量问题的比重,真正做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发挥学生的探索精神和独创意识,使学生的能动性、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最终达到智力的全面提升。
其他文献
南陵县柏山渠灌区为中型自流灌溉水系,年平均灌溉时间为7个月,且流水不断、杂草丛生,渠系自然连接,形成一网状排灌系统 是当地居民生产、生活用水的主要场所,也是接触疫水感
【摘要】阅读自始至终贯穿在语文学习中。众所周知,阅读給学生奠定了写作的基础。  任何一堂语文课,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都离不开阅读。阅读自始至终贯穿在语文学习中。众所周知,阅读給学生奠定了写作的基础。点燃了创作的火花,阅读教会学生怎样与人沟通交流,阅读教会了学生如何说话,做人、做事。阅读开拓了学生的眼界。阅读让我们的人生变得丰富多彩。由此可见,阅读好像是学生学习、成长道路上的一个不灭的火炬,他照亮了
【摘要】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对于教育产生不良影响。笔者对西双版纳地区初中学生的文化自信进行分析,探讨其教育水平与文化自信现状,提出改善当前教育现状,挖掘学生文化自信的措施与方法。  【关键词】民族学生 文化自信 发展  西双版纳是一个多民族地区,笔者所在的学校包含多个民族的学生,除了汉族学生之外,还包括傣族、哈尼族等民族学生。西南少数民族地区长期经济基础薄弱,教学资源较少,学生的学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加快我国农业发展必须依靠科学技术,走科技兴农之路,积极推进农业科技革命。丘陵地区在四川乃至全国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四川,丘陵地区
针对智能交通中车辆的分类识别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KSVD和极限学习机的车型分类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改进KSVD的方法训练得到各类样本的特征字典及其相应的稀疏系数,之后将提取到的具有旋转不变性以及对噪声不敏感性特点的特征字典和稀疏系数送入极限学习机中进行分类识别。改进KSVD在字典的初始化方法上进行了改进,先在类内训练字典,然后将学习到的类内字典级联起来作为新的初始化字典。实验结果表明改进KSV
脑囊虫病是猪带绦虫蚴虫(囊尾蚴)寄生于人体脑组组织所致的严重寄生虫病.因摄入猪肉绦虫卵而感染。临床症状复杂多样.多数患者以各式各样的癫痫发作前来就诊.特别是弥漫性脑囊虫病
【摘要】要想优化初中思品课教学,教师应该精心设计课堂导入,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不断的创新教学模式,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与时俱进,提升课堂的教学质量。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在落实新课改理念的情况下,探究了一些新的教学策略,希望能对初中思品课的教学发展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优化 思品课 教学模式 教学质量  一、精心设计课堂导入,提升学生的学习欲望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他们的行为
【摘要】创新教育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议题,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要任务,是素质教育的关键。物理教学也要实施素质教育,也要完成创新教育,不单单是在课堂教学中还要在课外完成,学习知识,提高能力,实现学生的素质的质的飞跃。  【关键词】物理 素质教育 创新教育  素质教育是我们在教学中时常挂在嘴边的教育,是我们课改这些年以来一直做着的教学工作,在实施素质教育的同时,完成创新教育,把所有的误区避开才好实施创新教
目的研究探讨6S管理对神经内科护理安全的相关影响效果。方法在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神经内科护理采用6S管理的方法进行管理,其中护理人员30名以及根据盲选方法选取的患者
目的研究酒精对旋毛虫感染性幼虫的杀伤作用。方法在体外模拟胃内环境条件下,旋毛虫肌幼虫用不同浓度酒精处理不同时间后用美蓝-伊红-硼砂(M.E.B.)染液鉴定肌幼虫的死活;将酒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