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步行行为与社区环境研究进展及展望

来源 :城市建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ciq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已经迈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生活空间及其质量在快速城镇化过程中遭到严重挤压,尤其是老年人步行空间和行为大幅减少.因此本文选择老年人步行范围——社区为研究范围,总结现有老年人步行行为与社区环境之间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从关注步行行为特征到步行行为的社会意义,从关注社区软环境到社区软硬环境,从关注两者的单向作用到构建互动反馈框架,以期对老年友好型城市建设提出理论指导.
其他文献
我国城市住区人口的高密度和高交互性,使其成为突发性卫生事件的高发地,因此住区是突发性卫生事件防控的第一线,而“五分钟生活圈”作为提供城市基本公共服务的最小住区单元,对卫生防控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各类“五分钟生活圈”空间设施在面临突发性卫生事件时仍存在较多缺陷.本文从卫生防控入手,分析“五分钟生活圈”应急空间和应急设施的构成特征及存在的不足,进而从规划设计和管理层面提出“五分钟生活圈”应急空间及设施的优化策略.
通过统计分析2000—2020年关于儿童户外活动空间的相关文献,了解儿童户外活动空间研究领域的现状,从建设指导法则、设计优化策略与使用后评价三个不同角度出发,总结以往学者对儿童户外活动空间的研究经验,对当前研究的局限性提出了建议,并对未来进行展望,为未来对儿童户外活动空间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本文基于1988年、1998年、2008年以及2018年4个不同时期的Landsat卫星遥感影响数据,基于Fractal Box和ArcGIS技术平台对太原市城市外部扩张方向及功能格局演变的形态特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太原市扩展趋势愈发明显,且空间分布的不均衡性愈发明显,说明汾河以西、小店区等新区的发展需要进一步完善,从而拉动城市用地要素分布均衡性提升.总体来说,发展过程中自然地理因素、经济社会因素、交通因素共同构成了太原市空间形态演变的驱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