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现在我国对于高科技人才的需求量正在逐渐的增多。特别是现在是计算机技术迅速发展的时期,也就使得现在我国对于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非常的大。但是现在应用型计算机人才培养当中的计算机硬件课程教学却是不能够满足计算机人才培养的需求。现在的计算机硬件课程教学当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比如说知识的滞后性,教学内容的交叉性以及硬件课程课时不足,进行实验的时候实验条件比较简陋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了对学生进行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本文主要就是对计算机硬件课程教学进行了一定的创新性研究,首先提出了现在我国的计算机专业硬件课程当中存在着的诸多问题,然后根据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创新性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计算机;硬件教学;课程创新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5)09-0171-03
现在我国的计算机硬件类课程当中主要就是包括了电子技术、模拟电路、计算机组成原理、数字电路以及微型计算机原理等多种课程,学生通过对这多门课程学习,能够掌握在一定程度上掌握计算机当中各个部分的工作原理以及应用的方法,并且能够具有一定的进行计算机硬件开发以及设计的能力,但是这一类的课程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学习起来非常的抽象,并且计算机硬件的技术更新是非常快的,所以说这一类课程的教学难度是非常大的,并且学习也非常困难,这也就导致了现在的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基本上都是“喜软怕硬”。
怎么样改变这个现状是现在计算机硬件课程教学当中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现在的学校当中培养计算机人才的时候都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作为目标来进行培养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主要就是将应用知识作为教学的基础,然后对学生进行应用技能的训练,通过这样的培养能够得到具有一定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要进行重视的就是专业知识的教授以及应用能力的培养,这两个方面缺一不可,缺少了哪个方面都不能够真正的培养出应用型人才。但是我国的传统计算机教学当中,计算机课程是非常多的,这其中主要就是包括了理论知识,注重的是理论知识的完备性,但是对于知识的应用能力以及针对性的培养却没有重视。这也就导致了这种教学方式无论是在教学成果上还是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面都没有得到想要的效果。所以说为了能夠更好的培养应用型计算机人才,我们需要对计算机硬件课程教学进行一定的创新性改革。
1 计算机硬件课程教学培养应该考虑的问题
长时间以来,我国高校当中计算机专业硬件课程教学的成果一直是不容乐观的,人们现在都对计算机专业硬件课程教学取得不了成果已经习惯了。如果我们想要改变这个现状,改善我国计算机专业硬件课程教学的成果,我们就需要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角度来记性考虑,考虑我们主要需要解决什么问题才能够改善计算机专业硬件教学的效果。下面介绍计算机硬件教学当中需要进行重点考虑的问题。
1.1计算机硬件教学当中课程的设计以及教材的选择
计算机专业硬件课程教学当中一直被困扰的问题就是教材的选择以及课程的设计。现在的很多高校当中计算机专业的课程主要就是在计算机的软件教学方面比较的重视,对于计算机硬件的教学都是进行了忽略,能不开设硬件课程就不开设硬件课程。如果实在需要安排课程的话就会尽量的去减少计算机硬件的课程课时。
并且在现在我国的计算机硬件课程教学当中主要还是存在这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个方面就是现在的课程内容是比较陈旧的,比如说现在的课程当中都在使用奔腾系列的计算机,还有就是在教授微机原理的时候还在讲80X86平台。这些课程的内容与现在实际应用产生了非常严重的脱节,这也就导致了大部分的学生都没有兴趣进行学习。再就是在课程设置的时候很多的课程都衔接不好,并且在很多的课程当中经常会出现内容的重复。
在计算机硬件教学的课程选择方面,普通高校一般都是在极力的向着重点高校的课程进行看齐,但是重点学校的教材主要就是针对那些精英型的人才进行编写的,这也就导致了这些教材不一定适合与普通高校的学生的使用。
1.2动手能力的培养问题
计算机硬件课程教学对于学生的动手能力的要求是比较高的,而且现在我国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计划对于学生的动手能力的要求也提出了更加高的要求。但是计算机硬件课程教学的教学性质就决定了,如果想要更好的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话就需要提供更多的设备。这也就意味着硬件教学与软件教学进行比较的话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设备以及人员。比如说现在软件教学只是需要一台设备,然后在设备上安装不同的软件程序就可以进行软件课程的教学了。但是硬件课程就完全不可以了,在计算机的硬件课程当中,每一个课程当中需要的设备大多都是不能够通用的,并且教学需要的设备价格都是非常高的,并且每次进行课程的时候都有可能会产生电子元器件的消耗。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就导致了现在我国很多的学校在计算机硬件课程教学当中都存在着实验室设备投入不足、实验的开设不全面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严重的影响到了学校对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1.3计算机硬件课程教学当中的师资力量问题
对于我国现在计算机硬件课程教学效果影响比较大的另一个因素就是计算机硬件课程教学当中的师资力量。学校在进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的时候主要就是依靠的学校当中的教师进行实践活动的实施从而完成的。但是现在我国的计算机硬件教学当中的教师,大多自己都是非常的缺乏动手能力,希望一个自己动手能力本来就不强的教师能够培养出一个合格的应用型人才是完全的不能够实现的。
但是现在我国的很多教师都是从高校当中毕业之后直接的进入到高校教师的队伍当中的,这些教师并没有参与到工程实践当中去,对于工程实践的工作经历以及工作经验都是很少的。并且这些教师其中的很大一部分都是经历过研究生以及博士生。这一部分教师本身已经习惯了理论教学的方式,习惯了从课本到课本,从理论到理论,现在要求这一部分教师进行应用型人才动手能力的培养完全就是不现实的。并且这些教师当中很大的一部分都是对计算机应用的知识十分匮乏的,这也就直接的影响到了这一部分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教师对于教材当中的内容进行在处理,结合自身实践经验进行教授的能力是非常低的,基本上就是课本上有什么上课就教什么。自己在课堂上教授的内容在整个的课程当中占据着什么样的地位,在之后的工作实践当中有什么作用等问题都是不清楚的。这也就导致了学生一直无法了解到自己学习的内容的重要性,在课堂上进行学习的动力也就不足了。而且现在学生一般都是比较讨厌硬件课程,这种情绪返过来会对教师的教学产生影响,这也就陷入了一个恶心循环当中来。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计算机;硬件教学;课程创新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5)09-0171-03
现在我国的计算机硬件类课程当中主要就是包括了电子技术、模拟电路、计算机组成原理、数字电路以及微型计算机原理等多种课程,学生通过对这多门课程学习,能够掌握在一定程度上掌握计算机当中各个部分的工作原理以及应用的方法,并且能够具有一定的进行计算机硬件开发以及设计的能力,但是这一类的课程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学习起来非常的抽象,并且计算机硬件的技术更新是非常快的,所以说这一类课程的教学难度是非常大的,并且学习也非常困难,这也就导致了现在的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基本上都是“喜软怕硬”。
怎么样改变这个现状是现在计算机硬件课程教学当中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现在的学校当中培养计算机人才的时候都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作为目标来进行培养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主要就是将应用知识作为教学的基础,然后对学生进行应用技能的训练,通过这样的培养能够得到具有一定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要进行重视的就是专业知识的教授以及应用能力的培养,这两个方面缺一不可,缺少了哪个方面都不能够真正的培养出应用型人才。但是我国的传统计算机教学当中,计算机课程是非常多的,这其中主要就是包括了理论知识,注重的是理论知识的完备性,但是对于知识的应用能力以及针对性的培养却没有重视。这也就导致了这种教学方式无论是在教学成果上还是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面都没有得到想要的效果。所以说为了能夠更好的培养应用型计算机人才,我们需要对计算机硬件课程教学进行一定的创新性改革。
1 计算机硬件课程教学培养应该考虑的问题
长时间以来,我国高校当中计算机专业硬件课程教学的成果一直是不容乐观的,人们现在都对计算机专业硬件课程教学取得不了成果已经习惯了。如果我们想要改变这个现状,改善我国计算机专业硬件课程教学的成果,我们就需要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角度来记性考虑,考虑我们主要需要解决什么问题才能够改善计算机专业硬件教学的效果。下面介绍计算机硬件教学当中需要进行重点考虑的问题。
1.1计算机硬件教学当中课程的设计以及教材的选择
计算机专业硬件课程教学当中一直被困扰的问题就是教材的选择以及课程的设计。现在的很多高校当中计算机专业的课程主要就是在计算机的软件教学方面比较的重视,对于计算机硬件的教学都是进行了忽略,能不开设硬件课程就不开设硬件课程。如果实在需要安排课程的话就会尽量的去减少计算机硬件的课程课时。
并且在现在我国的计算机硬件课程教学当中主要还是存在这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个方面就是现在的课程内容是比较陈旧的,比如说现在的课程当中都在使用奔腾系列的计算机,还有就是在教授微机原理的时候还在讲80X86平台。这些课程的内容与现在实际应用产生了非常严重的脱节,这也就导致了大部分的学生都没有兴趣进行学习。再就是在课程设置的时候很多的课程都衔接不好,并且在很多的课程当中经常会出现内容的重复。
在计算机硬件教学的课程选择方面,普通高校一般都是在极力的向着重点高校的课程进行看齐,但是重点学校的教材主要就是针对那些精英型的人才进行编写的,这也就导致了这些教材不一定适合与普通高校的学生的使用。
1.2动手能力的培养问题
计算机硬件课程教学对于学生的动手能力的要求是比较高的,而且现在我国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计划对于学生的动手能力的要求也提出了更加高的要求。但是计算机硬件课程教学的教学性质就决定了,如果想要更好的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话就需要提供更多的设备。这也就意味着硬件教学与软件教学进行比较的话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设备以及人员。比如说现在软件教学只是需要一台设备,然后在设备上安装不同的软件程序就可以进行软件课程的教学了。但是硬件课程就完全不可以了,在计算机的硬件课程当中,每一个课程当中需要的设备大多都是不能够通用的,并且教学需要的设备价格都是非常高的,并且每次进行课程的时候都有可能会产生电子元器件的消耗。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就导致了现在我国很多的学校在计算机硬件课程教学当中都存在着实验室设备投入不足、实验的开设不全面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严重的影响到了学校对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1.3计算机硬件课程教学当中的师资力量问题
对于我国现在计算机硬件课程教学效果影响比较大的另一个因素就是计算机硬件课程教学当中的师资力量。学校在进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的时候主要就是依靠的学校当中的教师进行实践活动的实施从而完成的。但是现在我国的计算机硬件教学当中的教师,大多自己都是非常的缺乏动手能力,希望一个自己动手能力本来就不强的教师能够培养出一个合格的应用型人才是完全的不能够实现的。
但是现在我国的很多教师都是从高校当中毕业之后直接的进入到高校教师的队伍当中的,这些教师并没有参与到工程实践当中去,对于工程实践的工作经历以及工作经验都是很少的。并且这些教师其中的很大一部分都是经历过研究生以及博士生。这一部分教师本身已经习惯了理论教学的方式,习惯了从课本到课本,从理论到理论,现在要求这一部分教师进行应用型人才动手能力的培养完全就是不现实的。并且这些教师当中很大的一部分都是对计算机应用的知识十分匮乏的,这也就直接的影响到了这一部分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教师对于教材当中的内容进行在处理,结合自身实践经验进行教授的能力是非常低的,基本上就是课本上有什么上课就教什么。自己在课堂上教授的内容在整个的课程当中占据着什么样的地位,在之后的工作实践当中有什么作用等问题都是不清楚的。这也就导致了学生一直无法了解到自己学习的内容的重要性,在课堂上进行学习的动力也就不足了。而且现在学生一般都是比较讨厌硬件课程,这种情绪返过来会对教师的教学产生影响,这也就陷入了一个恶心循环当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