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漫画角色造型设计的性格塑造

来源 :读天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s19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漫画产业不断地发展,漫画角色层出不穷,有些角色深入人心,也有些角色反响平平。漫画角色的影响力离不开一个重要的因素——性格的塑造。漫画角色性格的塑造主要通过造型设计来体现。漫画角色的设定应立体丰满,不局限于固有的模式,突破形象概念化的思维定式。首先,应注重角色造型的辨识度,避免“千人一面”的弊病,可以做到从背影认出角色。活用角色关键道具,使用道具丰富联想。把控好真实和适当夸张的尺度,注重观察生活。在简化角色体型时,要把握好特点,抓住共性特性。角色造型设计和性格设定之间是紧密相连的,俗话说“相由心生”,角色的性格特征必须由造型设计体现出来,创作者在设计角色造型时要充分考虑到角色身份特征和性格特征的象征形象,这种象征形象一般在人们心中都有共性的认知,这样才能使漫画角色有血有肉。
  关键词:漫画;角色设计;造型设计:性格塑造
  一、 引言
  随着漫画产业的蓬勃发展,许多深入人心的漫画角色诞生了,这些吸引我们的漫画角色无不有着有趣的性格。而塑造角色性格的途径有很多,本文主要研究其中的重要途径——造型设计,得出性格塑造应注重造型辨识度、道具的运用、回归生活、打破思维定式等方面问题的结论,在并从中汲取到能够学习借鉴的优秀经验,为今后的创作打下基础。
  二、 漫画角色性格塑造的重要性
  (一) 漫画角色设计概述
  1. 漫画角色设计定义
  漫画角色设计是指为原本没有生命力的形象创造出了生命和个性,是一部漫画作品的开端。漫画作者在创作角色时要设计登场角色的人物造型、身材比例、服饰样式、不同的眼神和表情,在绘制出外貌特征的同时,还需要设定出人物的性格特征、人际关系等。漫画角色的设计具有非现实性、艺术夸张度、整体性等特点。
  2. 漫画角色设计种类
  角色类型包括人物、动物、无生命的器物和虚幻的怪物,非人类漫画角色的创作通常都使用拟人的手法赋予角色情感。
  (二) 漫画角色设计的基本现状
  美国日本作为动漫大国,漫画角色设计的符号化、体系化、艺术规律都已成熟。欧洲等国家的动漫不以工业化生产为主,产量相对较少,风格也更加個性化。中国本土漫画正处于“青春期”,一方面,许多漫画作者从小阅读日漫,耳濡目染,画风偏向日系。一方面,也有不少作者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画面中发展出独特的民族风格。
  《动画造型设计》书中提到“由于地理环境,历史背景,文化氛围,民族个性差异等原因,世界各地区国家漫画家笔下的漫画角色往往有着其独特的一面。”[1]浮世绘文化对日本漫画的影响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二战后,漫画成为慰藉日本人民战后生活的重要文化形式。我们不难看出,浮世绘这种日本传统艺术对于日本漫画在线条和色彩运用上的重要影响。例如浮世绘绘制人物时,总是使用程式化的表达方式,这一点在如今大部分日漫中还可以找到痕迹。除此之外,主流日漫偏好平面色块,而不是色彩的立体素描关系,也是深受浮世绘影响。
  (三) 漫画角色性格塑造的关键及重要性
  1. 性格设定应立体丰满
  二次元动漫角色由于平面性被御宅族称之为“纸片人”,但这些仅仅存在于二维空间的“纸片人”却总是能让我们喜爱的无法自拔,他们的故事赚足了我们的眼泪和欢笑,这正是因为其优秀的角色性格塑造。
  米老鼠和唐老鸭是迪士尼的两大巨星,两者相比,米老鼠更早为人知,在漫画的出镜率也更多。但是唐老鸭的人气并不低于米老鼠。米老鼠出场的漫画通常都是以聪明的英雄姿态出场,然后伴着鲜花和美丽的米妮结束,他的角色设定就是一个正面的从不让人失望的好人。而唐老鸭的生活总是千奇百怪,有时在打工,有时在疲于照顾侄子,有时在无人岛出糗,他的角色设定就是一个努力生活却总是搞砸每一件事的普通人。而每一个喜欢这只鸭子,看着他努力的我们,都是普通人。正因为我们也和唐老鸭这个角色一样,并不是什么英雄,也会被生活所迫,也会小气,会做点坏事,会不完美,但是最终还是选择良心作出正确的决定,这个角色才如此的为我们喜欢,因为他的立体丰满的性格设定赋予了他真实的魅力。
  2. 漫画角色形象概念化思维定式的突破
  双马尾和傲娇,眼镜和严肃的学级委员,三无少女和平胸等是近年来日本动漫公司屡试不爽的经典搭配。这些经典搭配的存在是因为其本身存在巨大吸引力,也的确诞生过这种属性的大热角色,公司自然会产生想要“复制”成功案例的想法,但是出现次数过多了,也会使人产生厌倦心理。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叶子,怎么会有相同的人?漫画角色不是一个简单的符号,每一个角色都需要用制作人的心去打磨。过于简单的属性归类会让角色的设定失去应有的魅力。相反,在思维定式的大潮流中,一些“非主流”的不拘一格的角色设计反而能够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韩国新秀漫画《像蝴蝶一样飞》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部作品着眼于一个很奇特的主题——七旬老人学芭蕾的故事,外貌普通身患痴呆的老人,既是大家庭的父亲,也是心怀不凡梦想的赤子。当老人身着紧身芭蕾舞衣初登场,目光中带着紧张、羞涩和坚定时,这个角色的形象的不拘一格已经在读者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就像每一个人都有独特的闪光点和动人的故事一样,每一个优秀的角色的形象也应该是突破思维定式的,这也是角色个性化的重要因素。
  三、 角色体态对漫画性格塑造的影响
  (一) “千人一面”——头部造型的普遍问题以及如何创作面部识别度高的角色
  1. “千人一面”的普遍问题
  近年来,网络上有一种对于角色面部识别度不高的评价即“只用换头发就能创造一个新角色”。日本漫画《轻音少女》里的女孩子无一都有水灵灵的大眼睛,小巧的嘴巴,为了造型可爱可以忽略不计的鼻子和圆圆的脸。这些都是时下流行的“萌系”元素,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商业价值。但从角色面部识别度的角度来说,确实出现了“千人一面”的普遍问题。这一问题在近几年的中国漫画市场上也屡见不鲜。例如漫画杂志《飒漫画》上连载的《美型妖精大混战》这部作品,几个主要角色更是只能凭借头发颜色区分。面部识别度在角色创作之初或许并不是一个显眼的因素,大部分的创作者会把心思用在角色的外形魅力或是性格背景上。但对于读者来说,要想理解一部作品,最初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能够清晰快捷的辨认出里面的每一个角色,并且不会混淆。况且,古话说“相由心生”,唯有个性化的面部设计才能折射出性格各异、魅力十足的漫画角色。   2. 如何创作面部识别度高的角色
  《食梦者》中对JUMP编辑部的高度还原是一大亮点,而其中出现的编辑们,许多都有真实的人物原型,他们在漫画中作为配角登场,作者却向我们展现了“非主流”的角色造型,有趣的是,众编辑的戏份都不多且多半是在分镜小格出现,同样戴着眼镜的几位编辑却都有着一定的辨识度,这在如今的漫画界尤其是日本漫画界是非常可贵的。孔凡平教授的《漫画学习》一书中提到:“当我们全神贯注的观察人类的面孔,结果就是我们可以从细节差异错综复杂的脸部辨认出每一个人来。[2]”这些配角或许是在于有一个大鼻头,或许有一个双下巴和一撇小胡子,不至于太跳脱抢了主角的戏,也能让读者在众多的配角中辨识清晰,读懂每个角色中作者用心设计的风趣和内涵之处,这也证明了路人脸也可以平凡而不平庸。
  3. 真实与适当夸张
  以眼睛为例,仔细观察,真实生活中眼睛有几十种形状,并不是说漫画要完全写实的把这些形状都画出来,这样也未必好看,但通过仔细观察写实,再归纳和适当夸张,就能找到既贴合人物,又不失个性的画法。
  重要的是,不要受限于固有的模式。在网络上的一些流行漫画教程中,我看到了诸如“几分钟画好一个标准卡通美少女”这类的课程,在九宫格里一笔一划的教大家画鼻子眼睛,而画好的成果,就是“千人一面”的典型了。角色造型的诞生不是工厂机器生产,我认为一定的概括力是必须的,但是通过观察回归真实而使角色获得辨识度和角色魅力也是必不可少的。
  《漫画学习》一书中提到“就漫画而言,要准确画出它们的夸张效果,不管怎样,首先得要仔细观察所要画的物体形状并理解其结构”[3]的观点。从真实的五官到漫画的五官夸张时要注意角色特征之间关系的重要性,不要孤立夸张某一个特征,真实的世界的五官特征是一起被创造到这个世界上,它们从诞生之初就有奇妙的和谐感。因此,漫画世界的五官特征也应该彼此呼应,它们的相互关系可以创造出奇妙的火花,呈现有趣的表情,映射出角色的性格。
  (二) 角色体型对性格塑造的影响
  漫画角色的体型设计具有简化的特征,而每一个形象的简化往往都有着它的目的。角色的体型占角色整个造型的大部分面积,可以给人以直观的心理感受。例如美国漫画中的超人形象,硬朗的倒三角形象使人很容易就有一种安稳的感觉。《动漫造型设计》一书中提到“漫画造型的写实画法和绘画的写实还是有一定差别的,具体就是在于它是经过提炼简化,再将突出特征强调美化得来的”。[4]佝偻的体型令人联想到唯唯诺诺的人,圆滚滚的身材令人联想到憨厚的人,通过几个突出特征,而勾起人们对于具有共性特征人群的回忆,从而有了对角色性格上的认知,对角色的性格塑造有着重要意义。
  四、 标志性道具对于性格塑造的重要性
  标志性道具对角色的性格塑造也有着重要作用。在《银魂》这部漫画中,新八这个角色的长相实在太过平凡,没有太多特色可言,而且根据作者空知英秋的说法,新八的五官,就是作品人设的基础五官,其他所有正常角色,都是在新八的五官基础上改换而成的,所以只要将新八的黑色短发换成银色天然卷,就会变成坂田银时,若换成黑长直,就成了桂小太郎了。作者恰恰是利用了这一点,五官越是泯然众人,作为标志物的眼镜存在感越是强烈,甚至有人笑称,志村新八的本体就是眼镜。眼镜这个标志性道具不仅让读者记住新八,还丰富了联想,增添了许多背景故事。
  五、 漫画角色性格设定与造型设定之间的联系
  “漫画角色在设计中,正面角色和反面角色要使观众从外形特征上就能够轻易的区分出来,与电视电影不同的是,由真实演员所表演的常规电影常常要故意利用光鲜帅气的外表来掩饰角色内在的阴险、狡诈,到故事的结局时再将角色的真实面目暴露出来,有时这样处理能够给观众造成恍然大悟的感觉。”[5]的确,漫画中对于人物性格和背景会更明显的体现在人物的外部造型上,例如三角眼的人物一看就是性格乖张,眯眯眼的人物多半是腹黑性格等。这样的安排会让造型和性格的特点都更为突出,使角色定位鲜明。但也会有一些例外出现,例如《月刊少女野崎君》中的御子柴,就是一个看似花美男实则少女心爆棚的角色,这就是常说的“反差萌”。
  “种族、年龄、性别、职业、社会地位等角色身份特征,都是由剧情决定,但必须以视觉的方式体现出来。”
  “角色的造型设计必须在充分领会剧情的基础上进行,所设计出的形象一定是符合情节所设定的特征,并能够体现作者的艺术修养和水平。”
  角色和剧情、故事背景绝不是分离的,它们是相辅相成,共同创造出一个令读者沉醉的世界。就像齿轮需要契合,角色设计的造型设计和性格设定之间也是需要通过精心设计来达到契合的。
  “漫画角色的造型是一种概念化的形象,因此在设计角色造型时,要利用公众所熟知的元素进行表现。人们对于不同身份、不同地位的人都有所感受、既有外形上的认识,也有行为举止的切身体会。角色设计就是要让这些象征角色身份的形象得到集中体现,从而使角色的属性更清楚、更准确。”[6]
  作者通过对生活社会的观察和自身的漫画经验,在设计角色造型时充分考虑角色身份特征的体现,更好的使其视觉化,塑造出优秀的能够撑起一出漫画“大戏”的“演员”。
  六、 结论
  本文分析了部分国内外漫画作品,针对漫画角色设计的造型设计对角色性格塑造的影响这一点展开讨论,并从中发现了角色造型设计对于性格塑造是十分重要的,而性格塑造应注重造型辨识度、道具的运用、回归生活、打破思维定式等方面的问题,今后的创作可以学习借鉴其中优秀的方法。
  注释:
  [1]吴冠英.动画造型设计.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9.
  [2]孔凡平.漫画学习.东北大学音像出版社,2016:26.
  [3]孔凡平.漫画学习.东北大学音像出版社,2016:70.
  [4]商毅.动漫造型设计.天津大学出版社,2009:51.
  [5]薛扬,陈立.动画角色造型设计.东南大学出版社,2012:21.
  [6]薛扬,陈立.动画角色造型设计.东南大学出版社,2012:78.
  参考文献:
  [1]吴冠英.动画造型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2]孔凡平.漫画学习[M].沈阳:东北大学音像出版社,2016.
  [3]商毅.动漫造型设计[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9.
  [4]薛扬,陈立.动画角色造型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
  吳琼,辽宁省大连市,鲁迅美术学院大连校区。
其他文献
【正】 年轻究竟是什么?我认为“年轻”至少意味这样两点:一是拥有未来,二是必须走向成熟。我曾见过这样的诗句: 孩子的肩膀稚嫩老人的步履蹒跚未来的担子,我们不挑谁挑? 因
【正】 为了解电力线的分布,一般采用蓖麻油中掺入短头发,通过投影装置来演示电力线。这在实际演示中存在着取材困难、操作复杂、缺少立体感等问题。采用自制验电羽来演示电
【正】 我制作的粉笔脸谱在。全国中师生美术作品评比”中,荣获手工一等奖,这是我做梦也没想到的。我得感谢帮助和指导我的夏清和老师。记得从一年级第二学期起,我们泥塑小组
泥土滋养了人类,也孕育了人类文化,孩子爱玩泥巴似乎是人类的天性。但现在的家长特别重视对孩子特长培养与教育,不惜花大量的钱为孩子买高科技的产品,却不赞同孩子接近土、沙
摘要:无论是从适应教育教学改革和时代发展需要的角度出发,抑或是基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的角度而言,都迫切要求强化教师的课程资源整合和优化意识,提高教师对课程资源的整合利用和优化配置能力。基于此,笔者就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对如何基于课程资源整合來促进初中英语高效化教学这一问题浅谈一二。  关键词:初中英语;课程资源;整合策略  “万物”皆资源。所谓课程资源,指的是与课程相关的、有助于
【正】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际操作是常用的教学方法。这样不仅能为学生架起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桥梁,而且有利于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然而,要充分发挥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和落实,对学生综合素养的要求越来越高。语文作为高中学习的重要科目之一,也将面临重要的挑战和考核。因此,需要高中语文老师摒弃传统落后的教学观念,积极地创新语文教学的方法。下面,本文对如何实现高中语文有效教学,进行了以下几点分析。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效果;策略研究  语文是知识传承的桥梁,语文学科里面蕴含着中国几千年的文化。语文课本的文章中有祖国的大好河山,诗句中有古
摘 要:核心素养下的特殊学校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何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孩子的综合素养是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特殊学校的美术课堂是孩子们最喜欢的课堂之一,是培养特殊孩子绘画能力的重要载体,本文就核心素养下特殊学校美术活动中如何培养孩子的绘画能力,谈谈自己的实际做法和点滴经验,目的在于引起同仁共同探讨特殊学校孩子绘画能力培养的策略。  关键词:核核心素养;特殊学校;绘画能力  核心素养下的特殊学
摘 要:小学高年级班级管理三点做法:视班如“家”,爱班管理;内心反省,自我管理;有的放矢,个性化管理。  关键词:爱班管理;自我管理;个性化管理  时代在变,学生一届一届的,人也在变,以前班主任的很多经验和做法,现在已不适用,管理班级我边做边思考,实践所得有下列几点做法:  一、 视班如“家”,爱班管理  多年的教书生涯,我把学校当成家,这毋庸置疑的,可学生大多只把教室当成一个禁锢自由、学习上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