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理答”策略

来源 :广西教育·B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ddy18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
  “理答”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9B-0061-01
  在语文教学中,“理答”是指教师处理学生的回答,分析和评价学生回答问题的正误。作为教师,不仅要具备“理答”意识,而且要有“理答”的技巧和策略,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地提高语文教学对话的有效与高效。
  一、“理答”要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的提问与学生的回答是一种常见的状态,也是教师使用的一种最为普遍的教学手段。可是,对于学生的回答,部分教师的处理往往较为机械、呆板。在很多情况下,教师仅仅根据自己预设的答案来判断学生回答的对错。这样的教学说明教师缺乏“理答”意识,并且无法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学必须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对待学生的回答应该是其所是,非其所非。在一次赛课中,一位教师在教学《皇帝的新装》时,教师提问学生:“为什么人们不喜欢皇帝呢?”有的学生回答:“皇帝爱穿新衣服,喜欢打扮,真臭美。”此时,这位教师说:“今天有很多老师来听咱们班的课,大家看,我穿了新西装,还打了领带,那么大家认为我臭美吗?”此时,学生意识到了自己的回答不够恰当。对于学生的回答,这位教师处理得很巧妙,同时引导学生认识到爱美不是一种错,课文中人们不喜欢皇帝的原因不是因为他爱美,而是因为他虚荣心强,爱说谎,不诚实。这位教师的“理答”技巧不仅充分体现了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而且还引导学生形成了正确的认识。
  二、“理答”要深入解读文本
  语文阅读教学最基本的形式就是运用问题引领学生阅读文本,教师除了要精心设计问题,还要对学生在回答中生成的问题给予恰当的点拨,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深层对话,从而准确把握文本,解读文本。一位教师在教学课文《故乡》时,其中一个环节是这样的:
  生:为什么闰土把碗碟埋在火堆里呢?
  师:这是文中谁说的?
  生:杨二嫂。
  师:真的是闰土埋的吗?请同学们仔细读课文,找到证据。
  (学生读课文)
  生:不是闰土埋的。因为“母亲对我说,凡是不必搬走的东西,尽可以送他,可以听他自己去捡择”。
  师:这位同学找到了不是闰土埋的依据,那到底是谁埋的呢?
  生:应该是杨二嫂。
  师:是这样吗?请从课文中找到依据。
  (学生读课文)
  生:不知道是谁埋的。
  师:是的,课文中并没有提到是谁埋的。然而,文中有两个细节给我们提供了线索,请大家找出这两个细节。
  生:杨二嫂以“发现”之功带走了“狗气杀”,拿走了母亲的一双手套。
  师: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生:说明杨二嫂贪小便宜,有可能碗碟是她埋的。
  师:是呀。“可能”说明了杨二嫂的性格特点。
  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阅读课文有时比较浅层。在上述教学片段中,教师采用追问的形式,引导学生自主分析了文中人物闰土、杨二嫂的性格,同时也引导学生树立从文本中寻找答案的意识,使师生对话变得更为深入。其中,从文本中寻找问题证据的过程就是学生深入研读文本的过程,教师的“理答”就应当引导学生深入解读文本,将学生的思维引向纵深。
  三、“理答”要善于将课内外相结合
  在教学中,学生回答问题或思考问题时出现偏差而凭借文本无法得出正确答案的情况下,教师在“理答”时就要善于旁征博引,注重把课文与课外内容相结合,引导学生转换思维的角度,将学生的思考带入新的境界。笔者在教学《范进中举》一文时,有学生在评价范进时说:“范进是个有志气、意志坚定的人。”为引导学生正确解读范进这个人物的性格特点,笔者让学生从文中找出范进家徒四壁、家境贫寒、70多岁的老母亲已饿了几天等文段,并提问从文本的描述中何以见得范进是个有志气的人,没料到该生又提了一个观点:“正因为范进家贫,所以更应当通过考试来改变命运。”看来,要从课文中找到驳倒该生论点的依据较难,于是笔者补充了一些课外资料,比如范进54岁中了举人,并且是主试官周进同情他指定给他的,范进中举后便进行敲诈勒索,为达到做官的目的隐瞒了母亲去世的情况,有悖人伦道德,请学生把这些信息与课文内容联系起来思考,再提问学生:“用‘有志气、意志坚定’来形容范进这一人物合适吗?学生很快认识到范进是个热衷功名利禄的人,从而纠正了错误的认识。因此,教师在“理答”时要善于联系课内外的相关材料,引领学生学会客观地运用材料从不同角度分析文本,从而正确、全面地解读文本。
  语文学科的答案较为主观、多样,因此,教师必须具备“理答”意识,在尊重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基础上,通过追问的形式组织学生深入研读文本,使其变换思考的角度,形成正确的认识。
  (责编 周翠如)
其他文献
为了提升煤矿地面铁路装车系统自动化控制水平,减小手动控制带来的装车效率低、装煤量不均衡等问题影响,基于PLC设计一种装车自动化控制系统。该系统采用快给煤机、慢给煤机
11月5日,自治区高校工委、教育厅在广西师范大学召开全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会。第四届全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巡视组专
倾听是师生互动、交流的桥梁与纽带,教师只有真心、诚心、细心地去倾听学生,了解学生的思想、情感、心理,才能够真正走入学生的内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领学生成长,打造真正属于
与日常生活注重实用性不同,审美活动的一个重要特点,便是非功利性。假使在你的面前放着一串串刚采摘来的葡萄,其色泽鲜亮,玲珑剔透。从实用的目光看,这只不过是可以一饱"口福
以2014年南京青奥会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及纵向比较法等,对青奥会举办前三个月和举办后三个月的同一居民进行跟踪调查,以社会交换理论及展望
汉代的张颢在梁州做官时,有只像山鹊模样的鸟,飞入市区街道上,忽然落地。大家争着去拿,它却变作一块圆圆的石头。张颢把它打破后,得到一块金印。后来他将此印献给了皇帝,因而
任何一个研读过《十日谈》与《三言》的读者都无法忘怀这样一种事实存在:即那种无所顾忌的、汪洋恣肆的人性欲望充盈在这两个文本的每一个角落。布克哈特对前者描绘为"热情而
【关键词】信息技术 小学数学 有效整合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5A-0089-01  信息技术有着极其强大的功能,正悄无声息地改变着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将使教学过程变得具体、生动、富有感染力,从而起到优化课堂教学的作用。  一、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的整合原则  没有规矩则不成方
马克思未曾留下有关美学的专门著作,但却在很多地方发表了他对美、对美学的精辟见解。其中,《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就集中了他对美学根本问题或重大问题的基本看法。准确地
【关键词】校长成长 创新管理校园文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2A-0013-03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这句看似很平常的话,其实内涵丰富。校长的“好”体现在自己的实践中,体现在自己的学习中,体现在自己与师生的成长中,体现在管理的创新中,体现在努力构建和谐校园的教育行为中。通过在校长岗位的多年工作实践,我的体会是:校长要在办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