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地区6-丙酮酰四氢蝶呤合成酶缺乏症基因变异分析

来源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jyas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河南地区6-丙酮酰四氢蝶呤合成酶缺乏症(PTPSD)基因变异规律及特点,为PTPSD早期诊断、治疗及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选择1998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河南省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就诊的1 906例高苯丙氨酸血症(HPA)患儿,采用荧光分析法测定其血苯丙氨酸(Phe)水平,对血Phe>120 μmol/L者进行尿蝶呤谱分析和红细胞二氢蝶呤还原酶(DHPR)活性测定,对临床初步诊断为四氢生物蝶呤缺乏症(BH4D)的79例患儿行HPA相关基因(PAHGCH1GFRPPCBD1PTPSQDPR)的高通量测序分析,对筛选出的致病性变异位点进行Sanger测序验证。

结果

1 906例HPA患儿中,79例临床诊断BH4D,且均为PTPSD,HPA中PTPSD发生率为4.14%;79例患儿158个等位基因中156个检测出变异,检出率为98.73%;共检测到30种变异,第5外显子的变异检出率最高(92/156个,58.97%);变异频率较高的依次为c.259C>T (61/156个,39.10%)、c.286G>A (17/156个,10.90%)、c.155A>G (13/156个,8.33%)和c.272A>G(10/156个,6.41%);共检出6种新的错义变异,分别为c.-77G>T、c.158A>G、c.207G>A、c.262C>T、c.316A>G、c.332C>G。79例患儿检测出38种基因型,其中纯合变异基因型3种,复合杂合变异基因型33种。

结论

c.259C>T可能为河南省PTPSD患儿热点突变类型,发现6种新发变异,丰富了其基因突变谱。

其他文献
加强儿童雾化中心(雾化室)建设质量控制,是医院管理体系中重要的一环。雾化中心(雾化室)建设,涵盖环境与布局、设备与雾化诊疗装置配备、人员资质配备、诊疗流程、质量与安全管理、患儿教育与管理以及管理制度等内容。上海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专家参照相关的建设要求和标准,制定了《儿童雾化中心(雾化室)质控督查专家共识》,用以科学合理指导区域雾化中心(雾化室)的建设,规范、安全、有效开展雾化吸入治疗。
目的探讨Xp21邻近基因缺失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和遗传学特点,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Xp21邻近基因缺失综合征一家三兄弟的临床表现、诊治过程、基因特点等进行分析。以"Xp21邻近/临近基因缺失综合征"、"复合型甘油激酶缺乏症"和"Xp21 contiguous gene deletion syndrome"、"complex glycerol kinase deficiency"为关键词,分
遗传代谢病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如果不能及时治疗,常造成多系统多脏器损害,肺为遗传代谢病的常见受累靶器官之一。部分患者表现为反复肺部感染和/或呼吸困难、呼吸衰竭,久之出现肺功能损害,增加了遗传代谢病的住院率和病死率。由于患者缺乏特异性症状与体征,早期识别困难,易被误诊为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因此,探讨遗传代谢病的肺部受累情况,从症状、体征、影像学表现、生化及基因分析等多方面予以甄别,有助于临床医师提高警惕
近年来,多种单基因肾结石病被认知,单基因肾结石病可引发肾结石、肾钙质沉积、肾外脏器表现以及肾功能不全甚至肾衰竭;随着基因检测技术的进步,该类疾病的诊断也更快捷有效。同时,随着基因治疗技术的进步,基因编辑等技术将有可能改变单基因肾结石病的现有治疗方式。现就单基因肾结石病的种类、基因型和表型特征及治疗方法进行阐述。
钴胺素,即维生素B12,是自然界中结构最复杂的维生素,也是人体必需的维生素之一,在体内作为生物辅酶参与同型半胱氨酸代谢和甲基丙二酰辅酶A与琥珀酰辅酶A的转化等多项生理活动。人类作为高等生物,无法自行合成钴胺素,需要通过饮食或药物来补充人体所需的钴胺素。目前,用于治疗的钴胺素形式多样,常见形式有氰钴胺(普通维生素B12)、羟钴胺、甲钴胺和腺苷钴胺。不同形式的钴胺素结构相似,理化性质相近,但在吸收、分
目的分析Omenn综合征的遗传学特征和胎儿产前诊断。方法选取2019年8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附属八一儿童医院收治的Omenn综合征一家系,分析先证者体格检查、临床表现、家族史、用药史、治疗与随访情况及免疫、生化等辅助检查结果。全外显子捕获结合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先证者及其父母的基因型,母亲再孕时抽取羊水进行胎儿基因诊断。结果先证者为女婴,1个月16 d时因"全身皮疹18 d,发热7 d"入院,
芳香化酶抑制剂(aromatase inhibitors,AIs)能特异性地致芳香化酶失活,阻断雄激素转变为雌激素的过程而减少内源性雌激素生成,目前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雌激素敏感的乳腺癌的治疗。随着对其机制的深入研究,认为AIs可延缓骨骺闭合,促进身高增长,改善终身高,故近年来有临床研究将AIs应用于男性矮小患儿的治疗,特别是青春期启动以后,甚至是青春后期的患儿。现拟对AIs在矮身材青少年男童中使用
目的探究湖南地区21-羟化酶缺乏症基因突变特点及基因型与临床表型的关系。方法收集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就诊于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儿科并确诊为21-羟化酶缺乏症的48例患儿,根据患儿的临床表现及生化特点,分为失盐型(SW)和单纯男性化型(SV)。采用Sanger测序和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MLPA)检测CYP21A2基因突变,将基因诊断阳性者按突变严重程度分为重度突变组、中度突变组、未知突变组
甲基丙二酸血症(MMA)是一组可治可防的罕见病,是我国最常见的有机酸尿症。MMA患者基因型复杂,可在胎儿至成年发病,致死及致残率很高。如果不能及时治疗,多数患者发生神经精神疾病及多脏器损害,导致癫痫、智力运动落后、贫血、脑积水、心肌病、肺动脉高压、肾功能不全、视力损害等多种疾病。MMA患者显著的表型及预后差异取决于疾病类型及治疗,新生儿筛查、产前诊断及早期规范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为降低MMA引起
目的比较手法复位石膏固定、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切开复位接骨板联合弹性髓内针内固定治疗大龄儿童不稳定尺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骨科收治并获随访的110例大龄儿童不稳定尺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资料。男73例,女37例;年龄(11.6±2.3)岁(10~14岁)。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成手法复位石膏固定组(手法复位组48例)、闭合复位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