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狼记

来源 :中学生百科·成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zq9508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靠近松花江的江湾里,杂草丛生,芦苇荡一望无际,远处是叠层的群山。从小我就听说过很多关于狼的故事。
  我有位叔叔,是一个冒险狂。从小就爱上山下河,捕鹰捉鸟,总是千些淘气的事儿。听说他十几岁的时候就自己去江湾掏狼洞。那个下午,他真的找到了一个洞。远远看去,这个洞没什么特别,不大,也不深。但是走近的话,会看到洞里铺着苔藓和兽毛。我叔叔知道,这是狼洞。他趁大狼不在,一把就把三只小狼崽抱走了,他想带回村里当狗一样养。可谁知晚上大公狼和大母狼嗅着小狼崽身上的气味找到村里,在村边嚎叫一整夜。第二天早晨,人们一看都傻眼了,几乎各家的家禽都被大狼咬死了,我叔叔挨了爹妈一顿暴揍,赶紧将小狼崽送回原地,再也不敢去掏狼洞了。
  那时人们的生活都不富裕,各家都是靠种地生活,与外界联系甚少。除了一些中药厂、裘皮厂的收购员偶尔过来收购一些物资,几乎就没有挣钱的门路了。所以,要是偶尔能猎到一头野兽,不管是熊也好,獾也好,鹿也好,总能有一笔钱贴补家用。
  我叔叔中学毕业后就没有再念书了,他懒,也不肯老老实实种地,只靠打猎为生。有一年冬天,他妈妈让他去松花江南岸的亲戚家走一趟,快临近年关了,亲属捎信来,让他去取些年货。
  我叔叔走了一上午,到了亲戚家。由于长时间不见面了,亲戚热情地款待他,他也不客气,脱掉棉鞋,坐在炕头,喝上了小酒。没想到,这酒一喝就是小半天,到后来就喝醉了。亲戚看天快黑了,让他住下来明天再走。他不顾劝阻,摸着黑,背着东西匆匆地往江北赶。
  此时,月黑风高,空旷的江湾套子里一个人影都没有,厚厚的雪踩在他脚下吱吱作响,身边的芦苇和野草随风飘荡,他觉得有点害怕,但也只能硬着头皮往前走。当他走到江湾最深的芦苇荡中,猛一回头,恰好与一对发着绿光的眼睛对视上了!“不好,是狼!”顿时,他的酒被吓醒了一半,两腿像灌铅一样,走路都不好使了,脖子后嗖嗖冒着凉风。
  他立即扔掉了身上背的年货,那里面有一只腊猪腿,他以为狼会吃,可是狼闻都没闻——狼想吃的是活物。
  狼紧跟着他。他停狼也停,他走狼也走,怎么也甩不掉,相距也就四五米远。也许冬天不好觅食,这只狼饿了好多天了,不顾一切地扑向了我叔叔。狼的两只前爪搭在了他的肩膀上,透过皮袄深深扎进了肉里,疼得他大喊大叫。他猛然想起祖辈的教导:被狼扑了时,千万不要回头,回头的话,狼嘴一下子就能咬住喉管,当场就会没命。唯一的办法就是把狼勒死。“豁出去了,千吧!”他下定了决心,猛地抓住了狼的两只前爪,用力将头顶住狼的下颚,狼一下子便喘不过气了,憋得两只眼睛由绿变红。他用尽浑身的力气,顶着、勒着,和狼滚在雪地上。狼的两只后爪拼命在他的身上挠,他的皮袄、棉裤都被挠烂了,浑身是血。
  不知他和狼搏斗了多长时间,天亮时,一个过江的渔民发现了他,他的身子几乎快冻僵了,身边躺着那只狼的尸体,两只眼睛瞪得老大老大,看着有点疹人。
  我叔叔闷死狼的事从此也传遍了松花江南岸,成了当地的名人。
  可是我这叔叔最后还是死在打狼这件事上,而且是在他拥有了足够丰富的捕猎经验以后。那一年他四十五岁了,和人打赌,他要单枪匹马去打狼。他觉得自己胜算很大,因为他有一杆上好的猎枪,还有一辆大马拉的雪橇。他的目标可不是一只狼,而是至少三四只。
  他坐上马拉的雪橇,把一只小猪崽装在麻袋里,扔到雪橇上,就独自出发了。很快,他驶离大路,赶着马儿沿着密林边向荒野奔去。他一只手紧紧抓着缰绳,一只手不时地拧几下小猪崽的耳朵,小猪崽被四脚朝天地捆着,躲在麻袋里,只把脑袋露在外面。
  小猪崽的任务就是使劲儿叫唤,把狼吸引过来。它的耳朵还很娇嫩,被人这么用力一拧,可是痛得很呢,当然拼命叫喊。
  狼没有让人久等,只过了一会儿,黑暗中有几双绿眼睛向我叔叔这边靠近。马儿嘶叫起来,朝前狂奔,我叔叔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用一只手把马勒住,还得腾出一只手来继续拽小猪崽的耳朵。小猪崽的叫声是多么诱人啊,使狼馋得发狂。狼清楚地看到,一根长绳拴着一个麻袋,在坑坑洼洼的地上,被雪橇拖得起起落落。麻袋里装的是千草和小猪粪,但狼却以为麻袋里装着小猪崽,因为它们听见了小猪的叫喊,又嗅到了小猪崽的气味。
  最后,狼终于打定了主意。它们突然从树林里蹿出来,一起朝雪橇扑去——有六只,七只,啊,八只!个个身强体壮,凶狠无比。
  我叔叔连忙松开小猪崽的耳朵,端起猎枪。
  最前面的那只狼,已经扑到装着千草的麻袋上。我叔叔瞄准它肩胛骨下面的地方开了一枪。这只狼栽倒在雪地上,像个大陀螺似的就地滚出好远。我叔叔紧接着向第二只狼开枪,就在这时,马儿向前猛地一冲,这一枪打空了。
  群狼早已经逃进了树林里,不见了踪影。
  只剩下被打伤的那只,临死前还在痉挛着。我叔叔稳住了马儿,跳下雪橇去捡死狼,随手把小猪崽和猎枪都放在了雪橇上。
  然后,我叔叔就遇难了。
  这一夜,村子里发生了一件令人震惊的事情:我叔叔的马自己跑回了村庄,却不见了主人。宽大的雪橇上,留着一杆猎枪,还有一只哼哼唧唧不停叫唤的小猪崽。天亮后,村民们跑到树林附近的空地上,查看了昨晚的脚印,就明白了夜里发生的事情。
  原来事情是这样的:
  我叔叔扛着被打死的狼,向雪橇走去。快要走到雪橇跟前的时候,马儿闻到了狼的气味,吓得魂不附体,不顾一切地向前冲去。
  我叔叔追不上马,也没了枪,背着一只死狼,孤单无助地留在空地上。他身上连一把刀都没有。而这时,那群狼已经定下神来,返回了树林,把我叔叔团团围住……
  村民们在雪地上不仅发现了人的骨头,还发现了狼的骨头,这群狼居然把那个被击毙的同伴也吃掉了。
  自那以后,我再也没听说过狼的故事了,好像随着我叔叔的离世,狼也慢慢地离开了那片土地,是啊,猎人总是和野兽相伴而生的,不知猎人离去后野兽又将去往哪里呢?
其他文献
上  她每周都去看海,就像看望已故的丈夫——这成了阴天必会发作的病症,成了孤独的仪式,成了习惯。  绕过镇子上最繁华的路,路过十七个指示牌,穿过一片小树林,就离海滩近了。海滩寂寞的脸色上,胡乱堆放着沉睡千年万年的石头,大小不一,形状各异,如同世间万物最初的朴素与神秘。  暂时脱离繁杂凌乱的心绪,此处犹如远在东方神话中的天池,让她暂时只能静听阵阵来袭的海浪声。时间从很远很远的地方递来海风,风间夹杂腥
期刊
小明一直没能成为人见人夸的“别人家的孩子”,他甚至从来没拿过一张奖状。印象里,似乎只有一个人夸过他聪明,那已经是小学三年级时候的事了。  那天晚上,小明和另外两个同学开车穿过沙漠时,他们的车抛锚了,因此不得不徒步离开。嗯,没错,小明做了这样一个梦。  同学甲拿了车上的一瓶水,同学乙带走了一把伞,小明则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取走了一张车门。恰在这时,一位和善的老人走了过来。  老人对同学甲说:“我知道你
期刊
人的一生中会面临很多选择。年少的我们站在人生的岔路口茫然着、彷徨着,不知该如何选择,不知该尋求安稳,还是该追求挑战。  在生活面前,人皆如蝼蚁一般。我们都太过渺小,小到看不清未来是什么样子。“未来”对我来说可真是个美好的词,既绮丽又遥远。我们总是在被迫选择,或许是听从父母之命,或许是追求年少轻狂。很多时候,我们似乎选择了自己认为的那条光明大道,可前路是否一帆风顺却无从知晓。  青春的我们仿佛在黑暗
期刊
1.艺术之森美术馆  飘动着雪花般滋味的札幌小城,怀揣着独有的空灵感,造就出相当别致的“艺术之森美术馆”。  它坐拥绘画、影像等艺术作品,雕刻乃重头戏。室外馆中,七十四座风格迥异的雕像妥妥地望着你,它们大多由其主人光临此馆时量身而造;室内馆里,包括佐藤忠良眼中最美丽的女性与最天真的娃娃,柔婉的线条体现出中式诗意般的内涵,完全切合他本人所追求的创作理念:努力以温和的目光去发现和再现和平、安定、美好的
期刊
[知趣]  闭门羹为什么代表拒绝别人?它到底是一种什么羹?  答:我们都知道,“闭门羹”指拒绝客人进门,但最早的“闭门羹”还真是有羹吃的。我国古代有一种食物叫“羹”,指羊肉制成的糊状食品。后来,慢慢地,凡是将粮食、果品和蔬菜煮成浓汁的食品,都可以称为羹,如粟米羹、莲子羹、燕窝羹等,到如今人们连普通的浓汁也称为羹了。  “闭门羹”一词最早出自唐代冯贽的《云仙杂记》:“下列不相见,以闭门羹待之。”相传
期刊
暖光下,冷石路,小城清欢。  白色卷云徘徊在空中,碧蓝的画卷上被轻轻刷上了一层白色顏料。红色灯笼垂于木屋两旁,赤红与暗棕相得益彰。慢行于街道之间,风过耳畔,温柔呢喃。  午后小城尚在沉睡,清净无言间,立在小巷尽头,向下俯瞰。江水奔驰在两岸间,裹挟着无所畏惧的勇气,向东涌去。采采绿水,蓬蓬远山,春日初来到,青山伴水行,绿树成荫,黑白色的小屋若隐若现。  不觉间,耳畔传来嬉笑声,那是苏醒之音。老爷老太
期刊
我喜欢冬天,喜欢寒风从身前滑过的那瞬;喜欢雪天,喜欢漫天大雪掩盖住冬天的孤单与凄凉。冬天的雪,给这个世界带来了些许生机和温度,也带来了忘不掉的生活碎片……  那场离别发生在深冬。父亲在工厂检修线路出了事故,被高压电流击穿,从十几米的高空摔下,当场不省人事。  我不相信父亲会粗心到没有把电断开,更不相信他竟会撇下我和母亲而去。然而,父亲就那样静静地躺着,仿佛只是睡着了,又或是在和我们开一个极其恶劣的
期刊
影响我的TA  井柏然,中国内地男演员、歌手。1989年出生于辽宁沈阳。2007年,获得《加油,好男儿》选秀比赛的全国总冠军。2010年,凭借首部电影作品《全城热恋》获得第17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新人”奖。2013年,在《失恋33天》团队打造的电影《等风来》中担纲男一号。2014年参演《黄飞鸿之英雄有梦》和《失孤》等电影。2015年主演的穿越偶像周播剧《相爱穿梭千年》在湖南卫视播出,人气飙升,
期刊
,意思是“我”,客家人念作“ngai”,但它在字典里是不存在的。  这是客家人独创的文字。从字面上看,是走到了悬崖边上,再无路可走的人,就是客家人。  在过去很长时间里,这个在闽粤赣边区择山而居、喜欢穿蓝色布衫,并操着一口古老方言的群体被认为是一个“夷蛮”部落。就连客家人自己对自身的来历也不甚明了,他们只记得祖祖辈辈似乎总是在不停地迁徙,从一座大山走向另一座大山。  在梅州客家博物馆,我们看到了关
期刊
读者说  我是个“漫画控”,具体有什么表现就不详说了,大家都懂的。后来,“喜欢”慢慢变成了“小梦想”。我创作漫画作品,为此还去报了美术班学画画,可惜天赋欠缺,终究半途而废。但是,梦想并没因此而熄灭。因为也喜欢写作,我觉得自己可以做一个漫画编剧。惭愧的是,到目前为止,我对这份工作一无所知,所以特别想了解一下。(冰雪七圆)  编辑说  或许是天气太好的缘故,最近总是能遇到“有梦想的人”,可见梦想真是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