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Y5123553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问题意识是思维能力的动力,创新精神的基石。它的行为表现是对事物的好奇、喜欢和探究。具备了强烈问题意识的学生,才有可能关注知识方法及其研究过程。下面谈谈我多年来在农村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几点做法:
  一、 激发好奇心,使学生想问
  强烈的好奇心会增强学生对外界信息的敏感度,对新出现的情况和新发生的变化及时作出反应,发现问题,并追根寻源、激发思考、引起探索欲望,开始创新活动。因此,我根据小学生这一特点,激起学生研究问题的浓厚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过程,引出探索的欲望。如,我在教学《徐悲鸿励志学画》这课时,抓住“励”字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励”其实是“激励”的意思,为什么用“励”字而不用“立”字呢?通过分析使学生明白,这里用“励”字,不但写出徐悲鸿的立志成才,而且还要时刻激励自己不断努力,为中国人争气。
  二、 创造条件,使学生敢问
  在语文课上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要使学生敢问,这就要求教师尽可能地为学生创设开放的教学环境。
  1. 创设积极宽松的教学情境。在农村小语课堂上,往往是教师讲学生听的,缺少讨论、交流,课堂缺乏生机。我这几年尝试着,与学生多进行情感交流,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气氛,使学生没有害怕感而敢于从宽松和谐的环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2. 创设民主和谐的心理环境。在课堂上,教师要给学生一种心理上的安全感和愉悦感,为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提供良好的心理氛围。教师要平等地对待学生,给每个学生的提问投以微笑或关注点头,允许他们在教师讲授的过程中交流。引导学生敢于对教师、书本上的观点,提出质疑,要积极提倡学生标新立异、勇于提出独到的见解,允许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辩论,让学生在与他人的交流中质疑促思。
  三、 教给方法,使学生会问
  学生从“敢问”到“会问”,有一个培养和提高的过程。需要教师的示范和引导。
  1. 以问引文。教师的提问要有启发性,要抓住关键之处,这样能够引起学生对教学内容中矛盾之处的注意,从而产生相关疑问。《雾凇》一文中有这样的句子:“最初像银线,逐渐变成银条,最后十里长堤上全都是银松雪柳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这些地方提出问题:“作者为什么说雾凇的形成先是银线,再是银条,最后是银松雪柳呢?”学生提出这些问题后,然后讨论,就会把课文理解得更深,学生的思维也更加深化。
  2. 提供范例。学习是从模仿开始的,学生喜欢模仿的又是教师的行为方式。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在提问的角度、思路、方法方面给学生提供范例。善于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勤于思考、敢于想象猜测,对同一个问题多层面,多视角地去分析和思考,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探因求果、正反对比、逆向思维、突破定势等方法,提出具有创新性的问题。长期潜移默化,学生便会由原来的被提问,变为主动提问。
  3. 变课堂的“纵向提问”为“横向提问”。横向提问,就是在课堂上问题不是由教师提出,而是由学生自己提出,再由学生通过思考来自行解决的一种提问方法。由于提问者与回答者在课堂教学中都具有同等的学习者地位,因此,这种提问方法与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纵向提问相比,可以使学生比较容易地消除在课堂回答过程中的紧张感,能推动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和发现问题,敢于讨论问题和提出问题。
  四、 提高认识,使学生善问
  善问,是在学生有主动提问意识基础上的更高的要求,是敢问、会问的进一步提高。善问要问得当,问得明、问得妙。
  问得当,是指当问之处才问,不要一有疑就问,每疑必问,应当经过充分的思考后,确定有疑问再提问。那些通过自己的努力,或通过查工具书、向别人咨询、与同学互相讨论便能得以解决的问题,则不必提问。
  问得明,是指对问题的表述要清楚、明白。清晰的表达可以使问题更加明朗,而且还能帮助解疑者理清思路,为问题更加深入探讨和解决提供契机。
  问得妙,是指学生提出的问题有价值、有水平,这些问题无法从课本或教学资料中得到答案,必须由学生经过理解、分析、推测、归纳等思维过程,对那些看似零碎的信息进行加工,这就需要调动提问者认知方面的所有潜能,有时还要受到兴趣、动机等非智力因素的制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题、敢问、会问、善问,并且把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及时纳入教学思路之中,这样,既加强训练的针对性,又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作者单位:南京市浦口区乌江学校)
其他文献
1 课题简介rn课题的总体目标是以现有雨洪利用技术为基础,针对奥运场区内硬化铺装、绿地、树阵、下沉广场、市政道路和场区环境建设的特点,研究满足部分公共设施和景观用水需
重力坝启闭机室修建于2003年,每年冬季启闭机室出现霜冻现象,2008年南水北调中线京石段通水,黄壁庄水库是向北京供水的水源地.为了保证冬季黄壁庄水库向北京供水,需要解决启
期刊
一、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 课堂结构设计合理  (1) 重视整体把握、整体感悟。要重视对文本的整体感知,如果不充分地熟悉文本,就对深入感悟文本带来很大阻碍。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腾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接触文本,通读文本。  (2) 善于寻找突破口,切入文本。教师要学会与文本进行高效对话,认真钻研教材,整体把握,抓课文的内在联系,在此基础上找到课文教学的“点面结合点”——即文章的突破口。或抓住一
2004年,南非对国内体育管理体制进行了改革,建立了南非体育联盟与奥委会,同体育与娱乐部共同负责南非的体育事务。南非新政府进行了一系列的体育立法,其中最主要的有《南非体
Livin是凋亡抑制蛋白家族(IAPs)最新的成员之一,于2000年前后由四个独立的研究小组分别应用不同的方法从不同的组织中获得,并分别命名为KIAP、ML-AP和Livin.
立足于实践经验,对传统政府干预财政部门审计工作的弊端进行简要分析。结合基层财政部门发展情况,从协调性、信息沟通及资金使用情况等方面,对财政部门内控机制建设存在的主
非洲学研究发展到今天,离不开老一辈学者呕心沥血的不懈努力。漫漫学术路充满着荆棘、坎坷与艰难,唯有胸怀历史责任感与使命感、且具备求真务实学术品格的人,方能成大器。本
本文将从当前城市商业综合体的概况出发,阐述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背景下城市商业综合体的主要特点,对互联网+背景下城市商业综合体设计进行分析与探究,希望为相关人员提供帮助
故土新耕,新姿摇曳,坐落于古都西安的西安工程大学,坚持纺织服装特色,颠覆了大众对传统纺织服装产业附加值低、劳动力密集的刻板印象,为地方经济和纺织行业的发展,描绘出一抹亮丽的色彩。  百余年传承:长燃七星灯火,彰显办学特色  1912年开启办学历史,1978年独立建校为西北纺织工学院。上世纪80年代,扎实的工科基础与个性的艺术气质在这所学校相遇碰撞,西北纺院在高校林立的古都西安,跳动起活跃的时尚音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