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视角下河南地方高校音乐舞蹈

来源 :北方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adpo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发展,河南地方音乐舞蹈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要结合国际人才的需求,将国外音乐文化与国内音乐相结合,对学生进行培养,是河南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通过对河南地方高校音乐舞蹈专业人才的培养策略进行分析,为河南地方高校音乐舞蹈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借鉴。
  【关键词】“一带一路”;音乐舞蹈专业;地方高校
  “一带一路”战略不仅为我国高校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新的机遇,同时也对高校应用型人才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河南地方高校音乐舞蹈专业人才的培养要能够适应新的形式发展的要求,才能提高地方高校音乐舞蹈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需要结合地方高校与国际人才的需要,将国外音乐舞蹈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路引进地方高校的音乐舞蹈专业人才培养中,结合国外对音乐舞蹈专业人才的需要和我国“一带一路”的战略,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实施国际就业的方式,加强国际之间的音乐文化交流,为我国的“一带一路”战略发展提供人力资源。
  一、积极实施“走出去”的人才培养方式
  “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的高校人才培养方式正在发生改变,以国际上的人才需求作为发展目标,在我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实施战略合作的过程中,需要的技能型人才、文化型人才、管理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地方高校只有转变思路,结合国家的发展需要,将国际上的人才需要与高校的人才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制定新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国家实施的“一带一路”战略发展目标服务,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才能提高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音乐文化作为对外合作与交流的一种手段,是促进国家战略目标实现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途径,河南作为中原文化的代表,更应该加强与“一带一路”国家的合作,将我国的优秀音乐文化传播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这就需要河南地方高校及时转变音乐舞蹈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将国外需要的音乐舞蹈专业人才与高校的音乐舞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在一起,积极实施音乐舞蹈教育的“走出去”战略,将中原地区的音乐舞蹈文化教育与国外先进的音乐舞蹈文化有机结合在一起,改变传统的音乐舞蹈专业教育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实践应用能力为培养目标,将国外音乐舞蹈文化的理论知识、实践知识与国内的音乐舞蹈知识融合于一体,制定适合地方高校音乐舞蹈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提高地方高校音乐舞蹈专业人才培养的能力。地方高校可以邀请国外的音乐专家到校担任客座教授,为高校学生讲授国外音乐舞蹈知识,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的辅导,帮助学生了解国外音乐文化的发展,提高学生对外国音乐舞蹈知识的应用能力。
  同時,我国也可以选派比较优秀的教师到国外学习,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将国外的音乐舞蹈文化知识带回国内,对国内的学生进行培养,进而满足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人才需求。也可以派遣学生到国外留学,学习国外先进的音乐舞蹈文化,综合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和专业素养。河南地方高校音乐舞蹈专业通过实施“走出去”的人才培养模式,扩大音乐舞蹈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不仅能够将国外的文化引入到地方音乐舞蹈专业的人才培养中,也能够促进河南与国外音乐文化的交流。
  二、合理的设置音乐舞蹈专业课程,制定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目标
  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河南地方高校音乐舞蹈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要结合国际和地方产业发展的需要,结合国家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制定适合音乐舞蹈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目标。河南地方高校需要培养能够适合“一带一路”战略发展需要的人才,为河南在“一带一路”战略的发展提供多种人才。在河南地方高校音乐舞蹈专业的人才培养中,需要将国外的音乐文化引进到国内,在高校内开设国外音乐文化的欣赏,音乐基础知识,同时还要能够开设音乐节目的编排和创作课程,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地方高校音乐舞蹈专业的人才培养途径。因此,在河南与“一带一路”国家交流的过程中,地方高校音乐舞蹈专业人才的培养,需要结合国外的音乐舞蹈文化知识,制定详细的培养计划,使得学生的发展能够满足国外音乐舞蹈专业文化的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培养,因材施教,重点培养学生的国外音乐舞蹈文化知识,这样才能有效保证河南在与国外进行文化交流时的人才需求。将“一带一路”国家的音乐舞蹈文化应用到音乐课程教学中,提高学生对国外音乐舞蹈文化的理解,增强对本地音乐文化的应用能力,将河南地方高校的音乐课程与国外音乐文化有机结合在一起,创编新的音乐舞蹈文化节目,改变传统的音乐舞蹈专业的课程教学模式。
  在音乐舞蹈专业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制定合适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计划,逐步对学生的实践技能进行培养,将“一带一路”国家的音乐舞蹈作为学生必须掌握的技能,学生只有掌握一门国外的音乐舞蹈专业知识,才能完成相应的课程学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合适的国外音乐舞蹈文化进行学习,加强学生对外国音乐舞蹈文化的理解。学生学习外国的音乐舞蹈文化,不仅是为了理解,而是通过理解进而能够对国外音乐舞蹈文化进行改造,创编出新的音乐舞蹈节目。在内容上不仅包涵国内传统的音乐舞蹈文化,同时还将国外的音乐舞蹈文化融入到节目中,提高音乐舞蹈节目的观赏性,将我国的传统文化融入到国外音乐舞蹈文化。这就需要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某一种国外的语言、音乐舞蹈文化,才能高效地创编出新的音乐舞蹈节目,进而达到把中国音乐舞蹈文化向国外传递的目的,增强我国音乐舞蹈文化的影响力和感染力,提升我国音乐舞蹈文化在国际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当然,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熟悉国外音乐舞蹈文化的表演方法,在创作新的音乐节目时,要注重中国音乐文化表演技巧与国外音乐文化技巧的融合,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扩大我国音乐文化在“一带一路”国家的宣传,进而能够提高我国地方高校音乐文化的影响力。
  三、加强国际院校之间的协同合作,共享音乐教学资源
  加强国际院校之间的协同与合作,是实现教育资源共享的有效途径,也是扩大河南地方高校与“一带一路”国家教育进行音乐舞蹈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河南地方高校与“一带一路”国家的高校音乐舞蹈专业各有优势和特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音乐教学资源的共享,提高教师与学生对国外音乐舞蹈的应用于理解。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加强地方高校与“一带一路”国家高校之间的合作,实现音乐教学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能够将国外的音乐舞蹈文化引进我国地方高校,供学生进行学习,同时,也能够将河南地方的音乐舞蹈文化输送到“一带一路”国家。   这不仅能够提高我国音乐舞蹈文化的影响力,还能扩大河南地方音乐舞蹈文化的利用效率,实现彼此之间的合作共赢,改善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效果,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对音乐舞蹈文化的创新能力,通过也方便高校的学生充分利用国外的音乐舞蹈文化资源,创编出具有国际气息的音乐舞蹈节目,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地方高校与“一带一路”国家之间通过校际协同可以统一规划、统一布局,共同建设校园音乐舞蹈文化的发展,围绕共同的人才培养目标与国际人才需要的目标,提高河南地方高校音乐人才的培养能力,实现多元合作和共谋发展的愿望,形成合作共赢的人才培养机制。共同开发国际之间院校合作的课程可以实现教学互通和学习资源的共享,可以有效地提高地方高校音乐舞蹈专业的人才培养效率。教学资源共享可以帮助河南地方高校充分利用国外的各个学校的优秀的音乐舞蹈专业教育教学资源,有利于促进地方高校音乐舞蹈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校际之间的合作能力。
  在地方高校音乐舞蹈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也可以制定共同的音乐舞蹈人才培养目标,让学生共同参与到专业培养目标的制定中。在河南地方高校与“一带一路”国家的高校之间,互派留学生,合作培养人才,采用多元化的音樂舞蹈专业人才的培养方式,提高学生的培养效率。通过国际院校之间的协同合作,改变现有的音乐舞蹈人才培养模式,最终实现共同培育高端人才的目标,以满足我国“一带一路”战略发展的需要。当然在与国际院校之间合作的过程中,需要河南地方高校积极探索音乐舞蹈专业人才的培养方式,将“一带一路”国家的人才需要与人才培养目标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重点解决人才培养过程中师资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对音乐舞蹈专业人才的培养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针对地方高校在人才方面培养存在的问题,采取强强联合的人才培养途径,促进地方高校音乐舞蹈专业人才的效率。
  四、结束语
  在“一带一路”大的背景下,文化交流是进行经济交流的重要途径,河南地方高校在音乐舞蹈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地方经济的发展和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发展的需要,将综合型、应用型、专业型的人才培养融入到地方高校音乐舞蹈专业人才的培养中,不仅要注重对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还需要培养学生能够适应国外音乐舞蹈教育的能力,能够将国外的音乐舞蹈文化与国内的音乐舞蹈文化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促进河南音乐舞蹈文化与“一带一路”国家音乐舞蹈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杜璋璋,贾翠娟.“一带一路”与我国高职教育发展初探[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5(9).
  [2]李念良,李望国.高校构建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的对策与建议[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12).
  [3]蔡享丽.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音乐的特点分析及课堂运用[J].黄河之声.2011(11).
  [4]欧光艳,梁传诚.民间舞蹈、民间体育竞技与广场舞蹈[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影视、动画等多媒体产业的迅猛发展,市场对音效设计人才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而对于注重以实践教学为主培养的高职学生,如何能够通过行而有效的课程设计与安排使其掌握音效设计的基本理念与方法,则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基于《音效设计》课程授课过程中所积累的众多经验与感受,探讨如何在课程教学中成功融入对声音的想象与设计。  【关键词】音效设计;音频; 声音素材  前言  《音效设计》是培养录音技术与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阐述现阶段我国学前教育专业中整合音乐课程的独特价值,结合现阶段我国幼儿教育专业的问题,从幼儿教师音乐素养角度出发,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整合策略,具有一定实际参考价值。  【关键词】幼儿教师;音乐课程;学前教育;整合  幼儿阶段对于人类发展的基础作用十分明显,幼儿教育作为启蒙教育阶段,对于幼儿性格塑造及全面发展十分关键。而且与其他教师相比,幼儿教师在幼儿教学方面的理念
期刊
【摘要】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童声教学日益被需要及重视,然而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参差不齐的教学水平,急功近利的教学模式,照搬成人声乐的错误训练方法,以响亮为标准的审美误区,逼迫我们重视童声教学方式的探索与反思。  【关键词】童声教学;气息;语言  引言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孩子自小便开始接触艺术类课程,童声训练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社会上的艺术培训学校如雨后春笋般飞速发展起来,对声乐教师
期刊
【摘要】随着高校扩招,学生人数的增加给视唱练耳班级课教学带来不小的影响,传统的教学方式面临巨大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师生都期待着教学模式的改革,其中针对各音乐表演专业的学生而言,增加课堂外的实践是一个重要方向。将课堂内外结合起来能解决视唱练耳教学中单纯的课堂理论学习而没有实践出口的问题;解决视唱练耳教学中除技能训练外缺乏多学科联系的问题;解决视唱练耳教学中各专业一定程度上对立的问题。  【关键词】
期刊
【摘要】追求有效是课堂教学的永恒主题。本文就如何提高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的有效教学策略,作了一些理论与实践探索,发表一些看法。  【关键词】有效;教学策略;学前教育  一、追求有效是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堂教学的重要课题  随着国家基础音乐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和发展,基础音乐课程教学理念发生了很大变化。同时也给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改革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就目前學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的主要技能课程——
期刊
【摘要】佛教,蒙古人称之为喇嘛教。晨钟暮鼓的余音曾缭绕于蒙古地区的上空几百年之久。几百年来,广大的蒙古族群众习惯了倾听从神庙中传出的或為嘹亮或为深沉的诵经之声和使人心平气和的佛教音乐。杜尔伯特蒙古族民族的民歌在创作与发展在这一时期也受到了佛教的深刻影响,形成了曼妙之音与天籁之声的有机结合,对杜尔伯特蒙古族民歌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杜尔伯特蒙古族;佛教;民歌;促进作用  晨钟暮鼓
期刊
【摘要】二度创作是将原创的音乐作品赋予鲜活生命的一种创作行为,没有它,音乐作品永远只能以乐谱的形式存在,永远无法演变成血肉丰满的艺术形象,并以此来感染与打动听(观)众;没有二度创作,所有的音乐也只能是纸上谈兵。  【关键词】二度创作;音乐;真实性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精神生活也在不断丰富,大众对于精神层面的需求,无论是广度还是深度,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尤其是音乐文化生活,已成了人们生
期刊
【摘要】本文详细解读了赵维平在2003年发表在中国音乐学上的论文《丝绸之路上的琵琶乐器史》,同时,对文章进行了客观的分析与思考,试图参透文章的行文思路,为今后的论文写作,提供理性的逻辑和思维。  【关键词】丝绸之路;琵琶;历史;分析  一、文章的结构与思路  从引言、主部再到结语,全文的中心始终是琵琶的起源问题,将这一目的放置于我国古代的丝绸之路后,作者以阮咸、四弦曲项琵琶、五弦直项琵琶作为文章的
期刊
【摘要】本文借用音乐人类学的一些核心观点对《平民音乐教育家费承铿释传》进行解读,认为该书是一本尝试运用音乐教育人类学研究思路的研究成果。  【关键词】音乐教育;人类学;音乐教育家  笔者近日拜读《平民音乐教育家费承铿释传》(以下简称《释传》),觉得这是一本尝试运用音乐教育人类学研究思路的研究成果。因此前没有这方面的研究案例可参考比较与判断,因此,笔者试着运用音乐人类学的理论来做一解读。  一、正如
期刊
【摘要】在音乐高考学科中,音乐基础理论小三科的比重逐年加重,随着它的重要性慢慢凸显出来,我们该如何的深入系统的学习音乐基础理论课程,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学好理论课程也会帮助我们不断的完善和进步我们相关的表演专业!  【关键词】音乐基础理论;小三科;高考乐理;视唱练耳  小三科即音乐基础理论:顾名思义就是由乐理、视唱和练耳构成,是高考中不可或缺的考试内容,是与高考音乐表演并存的必考科目。乐理,是学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