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lwbljc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人才的培养和选拔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命脉,没有高素质的创新人才,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将失去竞争力,也就难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正如江泽民总书记所说:“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因此,创新教育就要从娃娃抓起,要从小学抓起,要把在教学中树立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任务来对待。笔者认为应从七个方面来落实。
  一、鼓励质疑,培养思维的独创性
  思维的独创性是一种主动地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见解,具有创见的思维。创造性思维是人的思维品质中最有活力、最有价值的方面,因此,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尤为重要。如例题“少先队第一小队6人参加植树,按计划平均每人要栽10棵。实际栽树时有1人没有来,其他人仍然完成了任务。这样实际平均每人多栽了多少棵?”当大部分同学列出一般算式:“10×6÷(6 -1)- 10=2(棵)”后,教师给予肯定,接着提问:“还有没有比这更简便的解法?”其中一学生说出解法:10÷(6-1) =2(棵)。这个式子一出来,许多人不解。教师让该生说想法,该生讲:“6人的任务5人来完成,这1人的10棵任务必须平均分给5人来栽,因此:10÷(6-1) =2(棵)。就是实际平均每人多栽的棵数,再检验一下:5人不但完成了计划每人应栽的10棵,而且每人多栽2棵,正好共栽了(10+2)×5=60(棵),与题意相符。”听完该生的叙述后,教师随即指出这一解法的独特之处,能激起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解题的积极性。
  二、训练思维,培养思维的逻辑性
  思维的逻辑性是指思维的严密程度。它表现在思考问题时,遵循逻辑规律,推理符合逻辑规则,论证有条不紊,有理有据,很有说服力,这是一种比较高级的思维能力,应从小培养。
  培养思维的逻辑性,主要是通过解题思路的训练来进行的。如应用题的“钥匙思路”就是动用了逻辑思维来沟通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之间的数量关系,使已知和未知这对矛盾实现统一。通过让学生动用各种形式叙述解题思路,加强问题——条件——算式之间的联系,既训练了学生语言表述的条理性,又培养了学生思维方法的逻辑性。
  三、创设情境,培养思维的兴趣性
  在教学活动中,浓厚的学习兴趣对数学学习起着推动、引导、维持、强化的作用。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学生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时机是当他们兴致高、心里想做的时候,因此教学中要设法创设一些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如在讲授“能被2、3整除的数的特征”一节时,先来个师生竞赛,看谁在最短的时间说出能被2、3整除的数最多。一分钟学生能说出一两个,而老师能说出10多个,这时,学生就迫切想知道教师为什么这么快,引起了学生的兴趣,为学好这节课打下了基础。
  四、打破定势,培养思维的独立性
  思维的独立性是指善于思考,对学习有信心,不依赖教师、家长或同学,独立完成学习任务。通过独立思考来认识和判断学习问题,不受别人的影响而轻易放弃自己的正确看法,能对自己的学习结果和策略做出适当的评价。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采取启发式等多种方法,给学生留出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发表不同的看法。大胆地放手让学生尝试和探求新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如教学“倒数”时,在学生理解了倒数的意义后,教师鼓励学生出有新意的题目,让学生打破定势思维,另辟蹊径。结果假分数、带分数、小数及特殊的数“1”、“0”等也都会被学生写出倒数来,极大地调动了全体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五、创造条件,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思维的灵活性是指善于从不同角度和不同方向进行思考,能根据条件与问题的变化而灵活地转换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能灵活运用知识来处理问题,学习就能举一反三,迁移能力强。所以要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给学生创造思维的条件。如在学生学过“乘法”后,可设计3十6+6+6+6+6+6+6=? 这样一道题给同学们练习,结果运算的方法就不一致:思维灵活性水平较低的学生便采取从左向右逐项累加;思维灵活性水平较高的同学便采用“6×7+3”或6×8-3”等巧妙运算。在教学中,常通过这类题的综合训练,就能培养学生灵活多变的思维能力。
  六、寻找规律,培养思维的敏捷性
  思维的敏捷性是指思维活动的速度,思考问题严密、敏捷、反应迅速等。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很重要,应从平时课堂上抓起。如简缩口算思维过程,提高口算速度,就需要一定灵敏的瞬时暗记能力。开始小学生缺乏这些能力,通过训练,就能逐步适应,从而提高口算速度,达到了口算训练过程培养学生思维敏捷性目的。
  七、动手操作,培养思维的和谐性
  在实际教学中,要让学生动手操作,应多给学生提供一些动手机会,让学生进行“画一画”、“摆一摆”等创造性技法的尝试。因为动手实践可以促进思维活动,它能把人们的动作、语言和思维密切地联系起来,使之和谐发展。如在讲解“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应用题时,上课就应先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摆小棒、画图形、拨珠子等直观操作,使学生建立起“少几”的概念,这样不仅帮助学生理解了题意,而且还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独立性、逻辑性和敏捷性。
  总之,在教学进程中,教师鼓励学生善思,引导学生敢说,启发学生会问,倡导学生多做,就会使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不断得到培养和提高。
其他文献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遍及欧洲的田野和草地大都有树篱为边。树篱为各种野生动物提供了隐蔽的地方和食物。 Most of the fields and meadows throughout Europe are hedges. Hedges provide hidd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摘 要:听是人们语言交际活动的重要方面,是获得语言信息及语言感受的最主要途径,也是衡量人们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重要标志。听力教学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听力水平的提高对学生英语素质的全面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切实的根据学生的特点,从学生的基础入手,明确教学要求;培养学生的听力习惯,充分利用课堂加大学生的练习量,注重学生语言和文化知识的积累,提高学生听力水平等是提高高中英语听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预交受理费是诉讼进展的前置条件。然退费手续繁琐,尤其离婚案件,所预交受理费额度低,为了办理退费手续,耗费资源得不偿失。基于考虑节约司法资源、诉讼成本问题,离婚案件有
多年来,我国的教育事业有着长足的发展。高校的不断扩招,普通高中正在逐年走向普及。经重点高中筛选后的一般校教育质量问题就更突出了。如何把这部分在学业上相对滞后的学生
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也是一种教学信息的传递过程。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巧用多媒体教学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渲染气氛,创设情境,帮助学生突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