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恰是风华正茂

来源 :中国铁路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liedi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在中华民族历史上一个十分重大而庄严的日子——这一天,神州大地欣欣向荣、气象万千,首都北京花团锦簇、旌旗飘扬——2021年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各界代表7万余人以盛大仪式欢庆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这一刻,举国欢庆,人民沸腾,亿万中华儿女心潮澎湃,思绪万千。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历经百年风雨,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走过苦难辉煌的过去,走在日新月异的现在,走向光明宏大的未来,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
  回首百年,从危机中诞生,在烽火硝烟的战争中淬火,于激情燃烧的建设中挺立,在改革开放的洪流中壮大,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亿万人民,战胜了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迎来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那艘小小红船承载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希望,越过急流险滩,穿过惊涛骇浪,成为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
  汽笛长鸣,车轮滚滚,裹挟着历史的风云和战争的硝烟,伴着共和国铁路的成长历程和铿锵足迹,在沈铁100先锋录里,我们认识了山海关京奉铁路第一个秘密党小组、鲜为人知的中共“四大”代表阮章、山海关第一个共产党员杨宝昆、东北第一党支部书记欧阳强、铁路工人运动的先驱者徐长恭等铁路革命英雄。从“一心想着旅客,一切为了旅客”战胜洪水勇救灾民的12次英雄列车,到“一点不差,差一点也不行”安全生产70余年的小东站;从“长年一股劲、一心为人民”的人民好车站新民站,到传承“三个一”精神的大郑线上好工区孙家养路工区;从中枪后果敢拉下列车制动阀誓死保护旅客生命的孟照刚,到新时代铁路榜样大国工匠动车“华佗”唐云鹏……沈阳局集团公司,一代代沈铁人坚定不移传承热爱党、忠于党、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情怀,坚定不懈弘扬追求真理、勇于斗争、艰苦奋斗、敢于胜利的革命精神。那一个个闪光的名字,那一座座不朽的丰碑,无不是沈铁人赓续红色精神、铭记初心使命、传承坚定信仰、永葆奋斗本色的精神动力,指引着新一代沈铁人和着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强音,胸怀“交通强国、铁路先行”的时代呼唤,砥砺奋进,激昂前行!
  在我所在的沈阳局集团公司沈阳客运段,有这样一趟英雄列车——12次列车——我们的“传家宝”,那段红色的记忆更在每一个沈客人心里绽放着不朽的光辉,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1959年7月22日,沈阳至北京12次特别快车行驶到沈山线境内前卫至高龄间,遭遇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列车被迫停在桥梁上。在与上级失去联系的情况下,列车长张敏媛领导列车乘务党支部,果断决定退车。当列车退至桥头时,大桥就被凶猛的洪水冲塌了。张敏媛这一果断决定,不仅保护了612名旅客,还从洪水中解救出350余名当地群众。张敏媛带领“三八组”的姐妹们,临危不惧,顽强拼搏,连续奋战了三昼夜,克服了重重困难,最终战胜了洪水,受到铁道部一号嘉奖。1959年11月,张敏媛作为铁路系统的先进代表参加了全国群英大会,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1960年,八一电影制片厂将12次列车的英雄事迹搬上银幕,至此“英雄列车”叫响全国,成为那个火红年代的一面旗帜,随之诞生的“一心想着旅客,一切为了旅客”的“两个一”精神也成为客运人永恒的追求。斗转星移,岁月更迭,12次列车车体不断更新换代,12次人也换了一茬又一茬,但“两个一”精神却在一代代12次人手中薪火相传,历久弥新,并不断被注入新的内涵,让“英雄列车”的红旗在大江南北越飘越艳。正如老车长张敏媛所说:“我们的列车是人民的列车,是党所领导的列车,他能够战胜一切天灾人祸,只要有列車员在,有列车党支部在,我们就能够战胜洪水,转危为安!”在紧要关头,作为列车乘务党支部书记的张敏媛,号召列车上的所有共产党员站在旅客前面,带领全体旅客与洪水搏斗。列车乘务党支部在关键时刻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紧紧依靠旅客群众,依靠广大人民,最终战胜了洪水,取得了胜利,保护了旅客生命和财产安全。这是铁路人“人民铁路为人民”的真情注解,也是铁路人“敬畏生命、敬畏职责、敬畏规章”的深刻诠释。
  百年航程,千年梦圆,百年变化,天翻地覆。我们来看看中国铁路的“复兴之路”吧!5年,走完国际上40年高速铁路发展历程;3小时,跑完武广间曾需要11个小时的路途;集世界最先进的4种技术,中国人创造出独一无二的中国高铁名片。一条长长的铁路,印刻着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铁路工人忘我奋斗的坚实足迹。遥想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时速50~60公里的绿皮火车,曾是多少人追求诗和远方的“梦想号”。拥挤的车厢、简陋的设备、一票难求的画面印刻在中国人的脑海中,“走得了”便是人民的全部心愿,在春运几十亿人次的人口大迁徙中,铁路承受着不可承受的使命之重。与改革开放同步,中国的铁路建设开始迎头追赶!短短十多年间,中国铁路高速发展,在不断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和技术,很多技术突破属世界首次。2003年10月,设计时速250公里的中国第一条高铁秦沈客专开通运营。截至2020年年底,中国铁路营业总里程达14.6万公里,其中高铁运营总里程达到3.79万公里,居世界第一,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高铁网络,京沪、京津等线路的列车运行速度为世界第一!中国铁路的飞速发展,大大提升了中国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而我国的高铁项目仍在持续规划和建设中,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着强有力的支撑。难怪广大旅客激动地说:“真没想到,中国的变化这么大,中国太伟大了,发展太快了!”是啊!从零到世界第一,从“追赶”到“领跑”,伟大的中华民族、伟大的中国人民、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令全世界刮目相看!这一路走来,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科技者、建设者、筑路者等铁路工人用血肉、理想和信念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在横绝之地开出坦途;用汗水、意志和信仰刻苦钻研开拓创新研发出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标准动车组“复兴号”列车;用精心、真心、诚心、热心让旅客从“走得了”到“走得安全、便捷、舒适”,再到如今“让旅客体验更美好”,一切的努力、拼搏和奋斗,都是为了满足旅客对美好旅行生活的向往——这是新一代铁路人为之奋斗的目标。“交通强国、铁路先行”,吾辈铁路人矢志不渝,责无旁贷!   在我的身边,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这是一列火车与一对兄妹的欢喜遇见,这是一个精准扶贫路上与梦想有关的故事——他叫刘伟,是沈阳局集团公司沈阳客运段沈阳北至苍南G1226次列车的党员列车长。2014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刘伟认识了家住鞍山岫岩县黄岭村的赵航、赵威兄妹,他们的父亲因车祸离开人世,两个孩子跟着母亲艰难生活,兄妹俩从没有走出过大山,没见过火车。此后长达7年的时间,刘伟和他组建的爱心团队默默资助着这对兄妹。刘伟答应兄妹俩一定带他们坐一次火车,让他们看一看山外面的世界,可惜这个承诺六年了也没有兑現。因为兄妹俩的寒暑假,正是刘伟春暑运最忙的时候。2019年9月28日,海庄铁路正式开通运营,岫岩县正式纳入中国铁路网,彻底告别了不通火车的历史。家门口有了火车,这让赵航、赵威兄妹俩对亲身体验火车有了更大的期待。在家门口,和刘伟叔叔一起坐火车,一直是三人的心愿。刘伟利用休班时间,申请做志愿者,终于乘务了这趟火车。2020年春运,兄妹俩第一次坐上了刘伟叔叔乘务的火车,六年的心愿得以达成。列车到达沈阳,刘伟带着两个孩子参观了东北大学,赵航心里埋下了种子:“将来我也要考到这里。”赵威和哥哥的梦想不一样,她想成为刘伟叔叔这样的铁路人。刘伟带着他们参观了沈阳铁路陈列馆。在那里,刘伟掏出两张定制好的“车票”说:“这两张车票送给你们,发站是岫岩,你们的家乡;到站是梦想,这是一趟‘奋斗号’列车,希望你们好好学习,早日走出大山,实现自己的梦想。”兄妹俩使劲地点点头。
  海庄铁路的开通,让无数像赵航、赵威兄妹一样的孩子,走出大山,而刘伟这样的铁路人为兄妹俩播种了梦想。铁路让岫岩县与其他城市有了联系,让更多的人可以走出去,也让更多的人可以走进来,而爱在兄妹俩心中种下了希望和梦想。实现自己的梦想,并帮助更多的人,是兄妹俩想做的,也是我们的党和政府正在做的。精准扶贫让越来越多的赵航、赵威们走出大山,更重要的是他们把在外面看到的、学到的带回山里。大到全面小康、小到一对兄妹的精准扶贫正惠及更多山村、更多孩子。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如果说先进的中国高铁是中国的大动脉,那么这些穿行在山村的小慢车就是毛细血管,他们为中国最细小的细胞组织提供营养,维持生命。他们是大山里人们的生命线,更是他们的希望线!
  回望过往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我们壮志在胸,豪情满怀,以百年为奋斗新起点,不忘昨日苦难辉煌,不负明天伟大梦想。我们坚信,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能够实现!
其他文献
那是一趟开往秦岭深处的慢火车,从陕西省的第二大城市宝鸡始发,途径陕西、甘肃最终到达四川省的广元市,全程350千米,运行时间约为12小时。  这是一趟七点三十分始发的火车,是一趟运行速度很慢很慢的火车,平均时速也只有30千米,似乎是一趟来自过去的火车。于不觉间,恰恰迎合了诗人木心的“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这句诗。  从天色微亮到落日西斜,翻越苍茫秦岭,路过漫山花开,听耳畔鸟语呢喃,在这
夜 雨  那夜,我正在酣睡,便被娘从床上揪了起来。我看到无数条闪电将窗外的夜空撕破,像电影里战争打响前发射的信号弹,将漆黑的世界照得雪亮。屋子里没有点灯,我一个轱辘翻身爬起,看到了爹黑黢黢的身影和他脚下满地亮晶晶的东西,那是一张正准备折叠起来的新塑料布。有什么东西推着门扇,发出“啪啪”的响声,像是人在紧张地拍打着门环。树一次次倒伏下去,长时间发出尖利的啸叫。羊在圈里打着转儿叫唤,它们不安地用四蹄踢
作家张风奇新近出版的记述京张高铁的报告文学集《百年圆梦路》,是一部乐读、耐读的好书。有人说,伟大的工程,应该有与之相匹配的文学作品。《百年圆梦路》就是这样的精品力作。  十几年来,中国高铁成为脍炙人口的时尚热词。人们喜爱高铁,乐享高铁,咏赞高铁,中国高铁成为闪亮世界的“中国名片”。众所周知,京张高铁是我国第一条智能高铁,反映着迄今为止我国和世界高铁建设的最高水平,而与之并行的老京张铁路,是百余年前
缩短平均住院日能够充分利用有限的医疗资源,提高医院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加强医疗核心制度管理,可以提高医疗质量和医疗效率,有效缩短平均住院日,实现病人和医院利益双赢。
“铃铃铃……”一阵急促的铃声把小张从学习笔记里拽了出来,他伸长了脖子,正好看到老郝快步迈进值班室接起了电话。  作为一名老内勤,老郝是所里有名的“书法家”,字写得又快又漂亮,小张抄三天的笔记,老郝一下午就能写完,而且写得又工整又漂亮。小张低下头准备继续和笔记做斗争,却发现笔记本上这些神似爬虫的字像是活了起来,乌泱泱的攒动,让人头皮发麻。  “唉,真该好好练练字。”小张用大拇指使劲按了按太阳穴,全然
20英尺箱、40英尺箱、35吨敞顶箱……奔跑着、奔跑着,一趟趟,一列列,勾勒别样的风景,奏响华彩的乐章。  一  说古诗,我为“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而倾倒;说历史,我为丝绸之路的驼铃声而骄傲;说地理,我又不禁对皖北大地心生情愫。  在一个四月的早晨,阳光明媚,春风和煦,蚌埠南货场内车辆编解成列、吊车马达欢唱,铁路职工像小蜜蜂般忙碌着。一列开往德国的“蚌(埠)—西(安)—欧(洲)”国际集装箱班列
这只是  万里铁道线上  一个普通的节点  这只是  漫长时光之中  一次偶然的闪念  它是那么短暂  短到还没有被人看见  短到还没能从脑海中升起  就已倏忽间  成为过去  而它又是那么熟悉  不断出现在我的梦魂之中  就像生命中  一段刻骨铭心  无法挥散的记忆  或者沉淀在  时光最幽深处  一个完美的标本  白茫茫的大雪啊  笼罩四野,映衬着  一个没有边界的梦  笔直的铁道线  坚定执
光明的信仰  我曾处于漫长的黑夜  那无边的漆黑  将我一次又一次拉坠至梦魇的深渊  在那黑色无垠的恐惧里  我苦苦找寻一束通向未来的光明  此刻,我望眼欲穿的渴望  只为那份带我重获新生的信仰  从未熄灭光明的追求  紧跟夸父硕大的脚步四处奔走  坚定重复女娲炼石补天的日复一日  在黑黑的夜里我撞得头破血流  在荆棘丛生的征途上摔打得遍体鳞伤  在血雨腥风的白色恐怖里  我淬炼出钢铁般的意志和坚
锤头之歌  党员徽章上的锤头  让我想起了中国共产党人  面向党旗郑重举起的拳头  铿锵的宣言,闪亮的誓词  让革命理想飞溅出铁的热情和铁的信念  锤头的线条,锤头的品相  让党员徽章有了铁的属性  在革命道路上  懂得锤锻自己的中国共产党人  信念坚定,党性坚强。真正的革命者  一直捍卫着锤头的尊严与力量  在那个火红的年代  锤头的内核布满了闪闪的红星  思想,也是一把有力的锤头  在国共合作
八年前的一个夏夜,我放下苇岸的《二十四节气》,踅入石岩一个名不符实的小公园——大森林公园。或许是欣然接受了清风的邀请,我开始在山间柏油路上忽上忽下地跑起来。不知何时起,跳广场舞的人呈星火燎原之势,甚至无孔不入。但对于我,彼时的喧哗凝固了,那些脸孔和舞姿连一点记忆的钙质都不曾留下。我想到苇岸,年届不惑的他以为自己又站到人生新起点,然而,汹汹而至的疾病将他的希望和计划席卷一空。试想:同样年届不惑幸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