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混肥不等于复合肥料

来源 :农村农业农民·B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jianhu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笔者下乡调查时,经常听到农民朋友们问复混肥就是复合肥吗?由于各种原因的误导,农民购肥时,普遍认为复混肥就是复合肥,其实不然。
  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复合肥生产处于起始阶段,以基础肥料为原料采用团粒法、挤压化以及粉状或粒状掺混法生产。当时有专业人士反对这种做法,他们认为这种物理方法制得的肥料不能称为“复合肥料”。在1994年国家第一次制定标准时,采用了“复混肥料”这一名称,其含义是强调这类复合肥是用物理方法混合而制得,以区别于通过明显的化合(化学)作用或氨化造粒过程制成的复合肥料,常见的复合肥主要包括磷酸二铵、磷酸一铵、硝酸钾、硝酸磷肥和磷酸二氢钾等。这些复合肥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物需要的元素,养分含量高,多为颗粒状,一般吸湿小、不结块、物理性状好,可以改善某些单质肥料的不良性状,也便于贮存,特别利于机械化施肥。它们既可以作种肥,又可以作基肥和追肥,适用范围比较广。
  而复混肥生产工艺比较简单,通常是指尿素、过磷酸钙、氯化钾等通过机械混匀加工或利用简单的化学反应,制得磷铵,再将尿素、氯化钾掺和进去,制成的肥料养分不均,只能称为复混肥。这些复混肥料在生产过程中,一般不需要昂贵复杂的化学生产设备。而复合肥都是在生产过程中利用化学反应制成的,完成这一过程需要复杂的技术和价值昂贵的化工设备,所制成的复合肥料,养分含量均匀,颗粒大小一致。目前,在农资市场上复混肥“变脸”为复合肥的现象到处可见,农民也难以识别,许多厂家生产许可证上显示产品为复混肥料,而包装上却标示着复合肥料,由于包装与许可证不符,这种情况就应该给予查处。有些商家为了迎合消费者需求,主观上愿意将多种掺混工艺制成的复混肥料,标注为复合肥料,这对优化质量没有益处,相反增加了环境和食品安全的压力,使政府和市场监管难度更大,更要引起重视。
  复混肥和复合肥两者执行标准不同。我国质量技术监督法律法规规定,生产复混肥执行的产品标准是代号编号为GB15063-1994《复混肥料》强制性国家标准。而生产复合肥执行的都是由生产企业起草完成后送省级质量技术监督局备案的企业标准。两者养分的含量及利用率不同。化学反应合成的复合肥养分一般固定,氮、磷、钾各为15%,释放均匀,利用率高。而物理混合的复混肥养分浓度低,总养分一般不超过30%,释放不均衡,效果较差。凡是标识标准为GB15063-1994且总养分不超过30%的就是复混肥。
  复混肥和复合肥两者的监管形式不同。我国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对生产复混肥的企业实行《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监督管理;而复合肥生产无须此证。所以,在装复混肥的包装袋上印着复合肥字样,这是以假乱真的违法行为。广大农民群眾应当提高警惕,谨防上当。购肥时要索要发票,以备将来作为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投诉的依据。
其他文献
根据列车车轮脱轨与轮轨之间产生磨耗及伤损的力学机理,从强化小半径曲线轨道框架结构和横向承载力入手,研制了既能防止列车脱轨,又能减少钢轨侧磨的新型护轮轨装置。本文详细阐
仙桃市职业院校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整体适应,但也存在专业设置和调整缺乏科学依据、专业建设管理机制不畅等问题。依托仙桃市产业园区优势促进职业院校专业建设的策略包
由于城市交通车辆的急剧增加,车辆荷载的日趋重型化,既有桥梁特别是城市既有桥梁在先天和后天遗留下来的缺陷已越来越不可忽视,桥梁不能满足规定使用功能要求与承载能力的问题也
随着运量的增加和重载电力机车的运行,尖轨、钢轨的伤损数量激增,更换伤损轨料的费用在线路维修养护材料费用中所占比例较大,对伤损尖轨、钢轨进行线上或线下焊修可以降低线路设
桥梁墩身现存预应力的确定受多种因素影响。本文结合有限元分析,针对不同荷载、槽间距、槽长、开槽深度等影响因素,讨论了测点处工作应力变化趋势,确定了应力完全释放所需的开槽
在被称为史上“最严”新《食品安全法》实施将满一周年之际,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下称国务院食安办)在9月30日上午举行座谈会,多部门负责人出席,介绍新《食品安全法》实施成效。  “最严格的法律”得到“最严格的执行”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许安标介绍,新《食品安全法》被认为是“史上最严”,最严格的法律就要得到最严格的执行。今年4月至5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展了食品安全法执法检查。检查组总体认
利用车一线一桥耦合动力学仿真的研究方法,对张家口至唐山铁路屈家庄特大桥上半径800m连续反向曲线的货车一轨道一桥梁结构动力学性能进行了理论计算,重点分析了线路平面线型、
中国的处世哲学十分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在传统农业领域,“天时地利”亦被视为成败的关键。不过,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靠天吃饭”似乎越来越成为过去时。  重庆市铜梁区巴川街道海拔低、土壤偏碱性,本不适宜种植猕猴桃。但种植业主邹为胜偏偏“逆天而行”,巧妙运用各方面的辩证关系,通过换土、调节小气候等,种出优质早熟红心猕猴桃,占尽市场先机。  讲人和 种植巧用辩证法  日前,在铜梁巴川街道玉皇村,2000
本文根据某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的病害特点,采用荷载试验的方法对病害结构的使用状态进行了评定。结合病害情况和使用状态评定结果,提出了两种计算修正模型,对病害原因进行了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