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性解读:苏派习作教学的共性特征与教学意义

来源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yd8311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苏“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在苏派教育中得到完美的诠释。苏派名师吴勇、管建刚等的习作教学蜚声全国,影响深远。阅读他们关于习作教学的专著,观摩他们习作教学的课例,常有茅塞顿开之感。笔者自2013年开始,就致力于苏派名师吴勇和管建刚习作教学的研究,希望能从他们具体的课例与论述中得到启发。
  一、共性之一——从“为了写作”到“通过写作”
  长期以来,写作教学不管是理论研究还实践操作,无不将目光聚焦在了“怎样写好一篇作文”上,或者直接指向概念事实、概念原理、写作方法、写作技能等内容的获得上;很少有人将目光指向通过写作来完成交流的功能上。苏派名师吴勇和管建刚则认为:写作是一种积极的语言“消费”“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與人交流”。
  例1:特级教师吴勇在《让儿童习作充满“语用”价值》中强调“鼓励儿童将写作当成一种语用手段,让写作内容成为一种交往载体,引导儿童努力用‘教’的内容来支持和实现自己交往的目标。”“坚持把写作都当成是一种‘语用’,使写作成为一次写作技能的积极‘消费’。”
  只有方向正确,才能到达理想的彼岸。他们从写作教学的元点出发,去还原写作教学的本来面目,不正是我们一直追求的吗?而我们却都忘记了我们出发的目的——“通过写作”完成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二、共性之二——从“关注话题”到“关注语境”
  真实的写作活动不仅包括话题(写作的内容),还包括读者(作品的阅读对象)、目的(交际的目的)、呈现形式、交稿时间与篇幅等。这些要素构成了习作的完成语境。其核心要素是话题、读者和目的。但在实际教学中,一般只有“话题”,没有特定的“读者”和“目的”。苏派习作名师吴勇和管建刚强调写作既要关注“话题”,更要关注“读者”和“目的”,甚至还要关注呈现形式、交稿时间与篇幅等。即在完整的语境中用语言完成书面的交流。
  例2:特级教师吴勇则强调要“让每篇习作都有明确的读者,有明晰的交际目标,有设定的言语交往环节。”
  建构主义学者斯皮维认为:写作不仅是书面符号的表达,还是与读者共同完成的一场“意义建构”。一旦有了明确的读者群体和明晰的交往目标,学生就能自觉地从读者的视角出发来思考习作问题,审视自己的习作。苏派名师的教学“关注写作情境”的智慧就在于此。
  三、共性之三——从“基于文本”到“基于人本”
  传统的习作教学关注的是“什么是好作文”以及“如何写好作文”,苏派名师吴勇和管建刚则摒弃或弱化了对“文本”的关注,转而将视角瞄向对“人”的写作困境的关注,从“人”的视角,解决“人”在写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
  例3:特级教师吴勇在课例《我要……》中,首先通过漫画创设交往情境,然后激发学生说服的兴趣,接着在交往的情境中直指儿童的说服困境,最后进行拟真的说服表达以及作为假想读者的说服评价。
  写作教学中,只有把好学生习作的“脉象”,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写作指导。吴勇老师通过具体的交往环节,发现儿童的写作困境,及时给予指导;管建刚老师则通过学生的写作初稿来完成对学生写作情况的判断,然后有针对性地设计具体的训练步骤。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完成对“儿童”写作困境的关注,凸显了教学指导的价值。
  四、共性之四:从“教师评价”到“读者评价”
  传统的习作教学评价一般是教师借助典型的习作,来对学生习作中的优点和问题进行点评。而吴勇、管建刚两位名师却将评价的本体从教师转向了预想的读者,评价的内容也从如何写好作文转到是否达成交际的目标。
  例4:特级教师吴勇在《吴勇讲语用——小学功能性写作教学探索》一书中强调了习作评价“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讲评,而是儿童言语在交往情境中的功能达成度。”如果作者的功能意愿被读者认同,则意味着写作很成功。反之,则说明习作还有需要改正的地方。如课例《我要……》中,设计了“如果你的他(她)的,你愿意满足孩子的愿望吗?为什么?”“如果你是作者,你会怎样说服他(她)?”
  从“教师评价”到“读者评价”的转变具有鲜明的教学意义。首先表现在评价参与者的增加,其次表现在评价意义的增强。除了改进习作本身外,更能刺激儿童再创作的动力,让每一位儿童都拥有一种吸引读者的意识。
其他文献
目前,随着电力系统容量的增加和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但自动化系统的微机装置雷击损坏自动化设备对外界的干扰极为敏感,电流、电压冲击耐受能力弱小。特别是雷击过电压对自动化
(1)楼房、平房编号不清许多楼房号码油漆脱落或无号码,维修人员查找困难.应与房地产、城市规划和地名办等单位协调解决.(2)楼房内置线路造成维修不便现在楼房都安装了防盗门,
安全是煤矿永恒的主题。煤矿要实现安全生产,保证长治久安,就必须靠文化的支持。正确认识安全文化建设的价值与作用,准确定位煤矿安全文化,明确安全文化建设的重点,对加强煤
研究目的:二绕—成温邛枢纽立交是成都市第二绕城高速公路西段的重要节点之一。本文结合该立交实例的控制因素,采用统计、类比、优缺点评价等方法进行综合技术比较;分析该立交
高职院校的实训基地是对学生进行专业岗位技能培训与鉴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与水平。多数高职院校实训基地条件差,设备陈旧,数量不足,实训
文明的延续离不开民族元素的中介作用,几千年的中华文明就是融汇在语言构成的宝库中得以传承与发展的。语言不仅是文化发展最重要的依托手段,是民族融合、交流的桥梁,也是社会发
研究目的:以天津地铁津赤路站深基坑施工为背景,初步探讨旋喷桩、SMW桩的施工原理、质量控制措施。通过对原理的剖析,总结其在基坑围护工程中的应用,为今后软土地层的深基坑围
本文从欣赏教育的现状,音乐教育中出现"断层",职校学生音乐欣赏能力参差不齐,教材的单一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并针对课程中的不足提出改进措施。通过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听、激发学
在网球教学、训练和比赛中,心理因素的影响具有重要的作用,而发球是网球技术动作中最重要的环节。因此,本文把心理暗示训练法引入网球发球教学中,实践证明:良好的心理暗示训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虽然我国的教育公平的整体状况在不断改善,但目前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学校之间,义务教育师资和办学条件方面仍存在差距。实现教育公平必须突破城乡教育水平悬殊这一重要瓶颈,当前,“均衡教育”“公平教育”“和谐教育”,已成为落实教育科学发展观的高频率“关键词”;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已成为新时期的重要任务。“谁赢得了今天的教师,谁就赢得了明天的学校教育”。教师队伍的均衡发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