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终身体育与高校网球运动的开展

来源 :体育时空·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gf2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45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6-000-01
  摘 要 高校中的体育教育也是学校教育的一部分,在学生的终身体育中具有及其重要地位,高校体育教育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健康教育、终身教育”的重任。近年来,网球作为一项健康、高雅、时尚的运动越来越受到大学生的热爱,研究高校网球运动与对学生的终身体育教育对于普及和推广网球运动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高校体育 终身体育 高校网球运动
  网球运动具有其深厚的文化内涵,从运动到休闲,从健身到身体,从生理到心理,从社交到社会,从营养到养生,从瑜伽到心境,都具有和谐性、趣味性、技巧性于一体,是适合不同年龄男女都能学习的有氧运动。对此,在高校开展网球运动,不仅对学生的终身体育教育有益,还对普及和推广网球运动都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终身体育与网球运动的关系
  终身体育的思想来源于终身教育,是人们在一生中所受各种体育教育与培养的总和。终身体育的核心在于使体育教育贯穿于人的一生,使学前体育、学校体育、社会体育紧密衔接,以保持体育教育的统一,完整与连贯,实现终身化、一体化。学校体育作为终身体育的中间环节,起着承前启后的桥梁作用,特别是学校体育具有显著的“奠基”功能。高校体育是作为具有“奠基”功能的中间环节的学校体育的一部分,通过高校体育教学活动,课外活动和竞赛活动,促使青少年学生接受体育教育,学习并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技能和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使他们在紧张学习生活中身心得到最佳的放松与调节,在各种体育教学活动过程中充分享受青春的活力。
  而网球是一种有氧户内外运动之一,不仅能强身健体,还能增强体魄。由于高校学生成天忙于学业,大部分的时间都在教室中度过,需要到室外进行一些户外运动,网球就是最好的选择之一。
  二、高校网球运动开展的重要性
  网球是一项逐渐兴起的健身运动,也是世界上最流行的运动项目之一。一向被扣以“贵族运动”、“高雅运动”以及文明运动的美誉。
  (一)开展网球运动具有让学生终身受益的作用。网球运动是能在3-90岁男女之间进行的活动,是不受年龄和性别的影响。年轻人可以显示他们优良的身体素质、强劲的力量和快速的奔跑;少年儿童在愉悦中打网球;中年人及古稀老人,可以根据自身的身体、心理、生理条件,进行适宜的运动强度。由于网球运动的运动量和运动强度可调控性和趣味性,可快可慢、可张可驰,使得参与者以饱满的热情和适合自己的强度在不知不觉中运动完相当于跑完几里路程的运动时间。达到了增进健康、增进体质、强壮身心的目的。网球运动还是隔网对垒,不属于肢体碰撞运动,能减少不必要的伤害。所以网球也是所有体育运动项目中运动寿命最长的项目之一。
  (二)网球运动可以充分施展个性,放松身心。学生有学业上的压力,上班族有工作上的压力,青年男女有恋爱问题,中年人有婚姻上的烦恼,老年人则有慢性病的压力,如何缓解压力,成了困扰现代人的一个主要问题。研究表明,适当的运动可以增进体能并增强免疫系统强化的作用。因此,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并配以充足的休息,是疏解压力、调节免疫的最佳手段。在网球运动中,需全神贯注排除一切杂念,快速的奔跑击球、大力扣杀等活动可以把一天的疲劳、困扰等挥洒得干干净净,使身心完全地放松,特别是在击出了一个好球,击出了一个不该失误的球时,你可以充分的咆吼、跳跃、丢拍子等,释放你的个性气质。
  (三)网球运动还可以提高人们的综合素质。网球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任何一种文化都是一种价值取向,规定着人们所追求的目标,通过网球运动中的技能、心理、准则、礼仪等将网球文化所要求的思想模式、道德规范、行为准则有机地融为一体,以提高其人们的综合素质。
  三、高校开展网球课的意义
  (一)网球教育在高校开设是可行的。网球运动,老少皆宜,更易在大学生中开展,它具有健身性、娱乐性和可观赏性,可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参加,能为网球运动的普及奠定基础。在高校应积极开辟网球教学训练,加大网球运动的推广力度,为网球运动的普及莫定基础。
  (二)为全民健身活动发挥更大的积极作用。随着相应的网球俱乐部、培训中心的建立和不断完善,应注意在学生中培养大批骨干,他们不仅在学校时会对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做出贡献,毕业后还将在全民健身活动中发挥更大的积极作用。
  (三)对于培养学生终身的体育观念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对网球课余训练等项目要减少收费和免费,解决离校体育教学经费短缺的基本问题,真正做到能人人参加训练,人人都可以得到锻炼。同时对于流行娱乐性强的体育项目的要大力开设,这不仅可以吸引广大学生的参与,还能使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得到很好的发挥,这对于培养学生终身的体育观念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在扩展学生知识面也能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大学生课外活动情况既大学生网球课外活动的积极开展是课堂教学的有效延续和积极补充,对改善和提高学生技术技能水平,扩展知识面也能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四)开展网球课对教师起到的作用。网球等项目的开设,也激励了教师们钻研教学的劲头,特别是在如何提高传统项目的吸引力和掌握多项技能方面狠下功夫,将使普通高校的体育教学更上一层楼,也使教师也能得到终身的体育锻炼。
  (五)开展网球运动可以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网球运动是一项技术与战术多变、对抗性较强、比赛相持时间较长的运动项目。一场比赛经常超出2个小时,这些都要求运动员必须具有坚强的意志品质。青少年时期是培养意志品质的重要时期。要在网球训练与比赛中培养运动员不断战胜困难、挑战极限、战胜对手、挑战自我的意志品质。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4-000-01  摘 要 体育教师的专业成长对于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至关重要。本文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和专家访谈法,通过对体育教师的专业成长路径进行了探讨,得出以下几点结论,希望对当前学校体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和体育教育改革有所参考价值。  关键词 体育教师 专业成长 路径 浅探  一、上级领导的高度重
期刊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4-000-01  摘 要 快乐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为了使整个体育教学过程充满愉悦、和谐的情感与气氛,为让学生喜欢学、乐于学,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构建快乐体育课堂教学的途径做出探讨。  关键词 快乐体育 终身体育 体育课堂教学  一、快乐体育课堂教学,首先需要融入快乐体育思想  快乐体育
期刊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4-000-01  摘 要 阐明了体育教学与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发展的关系,分析了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途径为:培养主体意识与主体行为、担当不同社会角色的意识、勇敢拼搏精神、自觉遵守与维护“规则”、自理能力。  关键词 社会适应能力 体育教学 培养途径  在现代社会中,人的社会适应能力越来越受
期刊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4-000-03  摘 要 河南省是一个农业大省,农民的体质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民生国计,是体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在国家、省、市等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大量全民健身体育路径在河南省农村得到推广和建设。本文通过对农民全民体育健身路径现状的调查与分析,提出合理化建议,以期推动河南省农民体质健康状况。  关键词
期刊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4-000-01  摘 要 体育教育是高校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和重要窗口,只有在把握其本质特征和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开展行之有效的教育活动,才能够达到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分析研究高校体育中素质教育的特点,可以明确高校体育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并在分析探讨中寻找实施高校体育素质教育的具体对策,为在高校实施
期刊
中图分类号:G886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4-000-01  摘 要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深圳市体校拳击队的28名同学进行了为期3天的营养膳食跟踪调查,对三大营养物质的供热比例、生活饮食习惯以及一日三餐的热能分配进行分析,结果发现:绝大多数运动员缺少营养学方面的知识,对营养膳食平衡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一日三餐的摄入量不合理,
期刊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6-000-01  摘 要 街舞运动于20世纪70年代始于美国,并在90年代传入我国,迅速波及我国各体育领域的时尚运动。本文通过街舞的锻炼价值以及学生对街舞的喜爱程度调查研究,提出我国高校公共体育课开设街舞课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这对街舞运动自身的发展和我国体育教育事业的完善以及全民健身的推广都极为有利。 
期刊
中图分类号:G843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6-000-02  摘 要 在大力提倡校园足球的今天,将足球训练与竞赛活动融入小学体育教学与训练是增强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也是学校体育与竟技体育结合的重要领域,兰州市小学体育过去忽略了这两者的结合,影响了足球运动在小学的开展。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对兰州市小学足球运动开展现
期刊
中图分类号:G846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6-000-01  摘 要 乒乓球运动作为我国的国球运动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浓厚的娱乐健身氛围。多年来学校乒乓球运动在广大中小学校园中得到了全面的发展,一种以乒乓球运动为教育媒介的体育教育在校园中广泛开展。本文论述了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为目的国球运动带动校园文化发展,致使教体相结合,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
期刊
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6-000-01  摘 要 本文对北京市城市街头篮球活动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分析,探讨促进北京市街头篮球活动发展的策略,找出影响街头篮球发展的因素,提出发展策略,更好地开展街头篮球活动。  关键词 北京市 街头篮球活动 群众篮球  一、前言  (一)选题依据  街头篮球起源于美国,是美国篮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