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农民全民体育健身路径现状与分析

来源 :体育时空·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hir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4-000-03
  摘 要 河南省是一个农业大省,农民的体质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民生国计,是体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在国家、省、市等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大量全民健身体育路径在河南省农村得到推广和建设。本文通过对农民全民体育健身路径现状的调查与分析,提出合理化建议,以期推动河南省农民体质健康状况。
  关键词 河南省 农民 健身路径 体质健康
  在2011年的全国人口普查中显示,居住在乡村的人口占50.32%,虽然较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比重有所下降,但依然改变不了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的现状。农民的体质健康状态直接影响到我国国民的体质健康状况。
  河南省是我国农业大省,全省一共有2000多个乡镇,48000多个行政村和7800万农民,据有关资料显示,河南省农村人口占全省人口的72%。农民的体质状况更成为河南省工作的重点与难点。随着我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以及“河南省万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推广,在农村建设了大量的体育锻炼场地及健身器材,它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广大农民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与场地器材急剧匮乏之间的矛盾,不仅给市农村老百姓的健身活动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而且对转变农民的体育健身意识、提高农民的活动质量等具有重要的作用。但体育健身场地、器材在农村的使用、管理、建设等方面的情况和现状到底如何,却还未有体系的研究。本文通过对河南农业大市南阳农村体育健身路径现状进行研究,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的意见,以期为河南省全民健身路径的持续、健康发展和政府部门的正确决策上提供参考依据。
  一、研究对象与方发
  (一)研究对象
  本文以河南省农业大市南阳农村体育锻炼路径现状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查阅群众体育、新农村群众体育、农村体育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查阅国家的相关文件、新闻报道以及政府部门的新闻发言。
  2.访谈法
  对南阳市政府机关及农村进行体育锻炼人口进行访谈,对其进行体育锻的具体状况进行走访。
  3.问卷调查法
  以南阳为主,对河南省内农村进行体育锻炼的人口进行问卷调查,共发出问卷957份,实际收回有效问卷869份,有效率90.80%。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全民体育健身路径配置现状
  伴随着“十一五”期间全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以及“河南省万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开展落实,和近几年《全民健身条例》全面贯彻,以及《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河南省按照国家标准修建大量的农村体育活动站(点),推动农村体育组织建设。加大农村体育健身的资金投入,以中央资金引导、地方各级政府投资为主,社会支持为辅,体育彩票公益金配置器材,利用村公共用地,农民自愿义务投工投劳进行建设的方式,修建大量农村篮球、乒乓球的场地,购置大量健身器材。以南阳市为例,2006年,开始在经济条件较好、交通便利、群众热爱体育运动的行政村,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当年,内乡、淅川共有60个行政村的体育路径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随后,我市又在300多个行政村实施了该项工程。此外,一些相对富裕的乡镇也自己投资建设农村健身场地。例如西峡县双龙镇就规划了10余亩土地建设群众体育文化休闲广场,不仅有篮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台,而且还有10余套健身路径。仅在2009—2010年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项目中,共投资747万元,其中:中央总投资373.5万元,地方总配套373.5万元;项目场地路径投资498万元,其中:中央投资249万元,地方配套249万元;器材购置投资249万元,其中:中央投资124.5万元,地方配套124.5万元;项目涉及淅川、西峡、内乡、镇平、南召、方城、桐柏、唐河、新野、宛城、卧龙、高新等十三个县(区)。农村体育健身条件得到了有效的改善。随着2012第七届全国农民运动会在南阳的召开,南阳市全民体育健身活动又达到了一个新的高潮。
  (二)全民体育健身路径管理现状
  南阳市全民体育健身路径的建设规划,实行市、县、镇三级管理体制。南阳市体育局(群体处)负责全市健身路径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南阳11个县市体育局负责全民健身路径的组织实施和监督工作;乡镇主要负责宣传路径的使用、维护保养和健身指导等工作。
  南阳全民健身路径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由于当地的政治、经济等种种条件的限制,体育部门、科室设置单一,尚未形成一定的规模。南阳市体育局设立群体科负责平时的体育活动组织与管理、体育竞赛的组织与宣传、活动场地的管理与协调、全民健身路径的整体规划及管理等工作;南阳的11个县市并没有设立专门的体育机构或部门来负责全民健身路径的具体实施及监督工作;由于各个县市的政府没有系统的健身路径管理制度,缺乏经验,管理的滞后,给基层管理带了很大的难度。导致各个乡镇的健身路径点处于半封闭状态,相互联系不多,仅靠农村乡镇自身的力量来管理,不利于获取信息与经验,缺乏与外界的沟通,不利于全民健身路径的管理。
  县市及乡镇里的各类活动都处于市群体处的引导之中,自身的积极性尚未调动起来,导致没有发挥受赠单位自身应该发挥的主导作用。
  (三)全民健身路径基层人员现状
  全民健身路径的基层人员配备主要包括:管理人员、体育指导员、健身路径的维修及保养人员等。管理人员在全民健身路径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但要负责路径的管理工作,还应搜集锻炼者对全民健身路径的意见及建议,及时向上级反馈信息,调整路径的管理机制,可有效地推动农村全民健身路径的发展。
  对南阳县市及乡镇行政部门管理者的调查中发现,80%的健身点配备了相应的管理人员,他们一般年龄偏大(41-50岁的占50.0%,51-60岁的占34.5%),学历偏低(中学学历占61.1%,高中中专的占21.1%),见表1。
  从人员的整体情况分析,我们不难得出,在全民健身路径的基层人员中,普遍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基层管理者的精力及能力状况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农村全民健身路径管理维护以及群众对健身路径的合理利用。   (四)群众使用健身路径意见与建议收集现状
  农村居民对全民健身路径的意见与建议,管理者没有收集的占81.1%,偶尔收集的占16.7%,收集的仅占2.2%(见图1)。通过进一步了解,偶尔收集信息的管理者并没有通过正式的会议讨论,而是在与农村居民闲谈时偶尔问及,真正落实反馈信息的情况很少。可见南阳很多管理者并没有搜集农村居民对全民健身路径的意见及建议。
  图1 管理者对农村居民体育信息收集情况
  农民对农村全民健身路径的意见和建议,没有合理畅通的反馈途径,阻碍着全民健身路径的推广利用和合理改进。
  (五)全民体育健身路径基层指导管理现状
  走访相关农村行政区域的健身点时,发现路径管理人员严重不足。很多健身点并没有专门的路径管理人员,这些管理者都身兼数职,对体育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及相关的专业知识十分匮乏。管理人员存在的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南阳市农村全民健身路径的发展。
  据南阳市体育局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10年6月份,社会指导员共有1808名,经常服务的体育指导员有1264名,但专门负责全民健身路径的指导员几乎没有。路径指导人员配备及宣传不到位,导致很多农村居民不知道健身路径应如何正确的、科学的使用,甚至还有的农村居民不知道全民健身路径是什么。受赠单位把路径当作上级主管部门受赠的公益器械,对其维修保养职责没有明确的分工,造成南阳市农村全民健身路径的维修及保养人员严重匮乏,到期的路径得不到及时的维修与更新,造成了不必要的人员伤害和器械损害。
  调查中发现,各县市及乡镇直接管理路径器材的情况很少,农村全民健身路径的管理人员大多是兼职或者义务进行管理,缺乏系统的路径管理机制,基层的管理滞后,缺乏经验,农村路径部分器材出现人为的损坏;一些不法之徒偷盗路径零部件,导致器材无法使用;过期的器械无人保养等情况。南阳市农村全民健身路径的受赠单位应加强管理人员的配备,确定明确的管理制度,管理者应做到定期的宣传、保护、检查、维修,从而确保全民健身路径的安全使用。
  目前南阳市农村全民健身路径出现了恶性循环:“只有付出,不见回报”、“有人建,无人管”、“有人玩、无人修”的现象。
  (六)群众对全民健身路径满意程度现状
  南阳市农村居民在对全民健身路径的管理与维修方面,相对于健身路径的其他因素上,满意度不容乐观。在接受问卷调查的869名锻炼者中,对路径的管理打2分的占0.3%,打1分的占1.3%,打-1分的占73.6%,打-2分的占10.7%,最终评价总得分为-0.93,锻炼者的满意度比较接近-1,关于路径的管理,可以归属于不满意范畴。
  三、结论与建议
  (一)通过近些年全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河南省万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开展落实,以及《全民健身条例》全面贯彻,《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河南省农村体育健身路径建设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促进了农村农民体质健康的发展,从而保证了农业生产。但还是在一些条件比较差的区域,体育健身路径的建设还不尽如人意。应把全民体育健身政策工作持续下去,让跟多的人民群众获益,从而提高国民身体素质。
  (二)对农村体育健身路径的管理还存在欠缺。应尽快组织形成协调统一完善的职能部门,负责对全民健身路径的具体实施及监督工作。各乡镇,村职能部门应加强相互沟通,相互学习促进,共同促进体育健身路径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注重体育健身路径基层工作指导人员的年龄与学历分布。可以和各个高校相互联系,形成教学实习基地。多选择年纪轻,学历高,有工作热情的人员进行管理和对群众进行指导,发挥体育健身路径实际作用。
  (四)对于全民体育健身路径的信息反馈还为形成畅通的渠道,应在相关的职能部门中明确职能,及时收集处理群众的相关意见和建议,从而对全民体育健身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发挥体育健身路径更大的作用。
  (五)注重对体育健身路径的日程维护和管理,引导群众正确使用体育健身路径,减少非正常使用损坏,杜绝人为损坏。让体育健身路径发挥长久作用,避免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
  (六)通过以上措施,切实使农村农民体质健康得到进步,使党和政府的政策深入人心,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程度,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基金项目: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项目(112400450490)。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Z].2006.
  [2] 国家体育总局.贯彻落实《全民健身条例》[J].中国体育报.2009.12.05.
  [3] 申培新.河南省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与农民锻炼天都的关系性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1(8).
  [4] 苑勇宽,王变英.制约我国农村健身活动开展因素的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1).
  [5] 于修涛.新农村建设视野下河南农村体育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许昌学院学报.2011(5).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4-000-02  摘 要 学校课余体育运动训练是学校体育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初级中学的开展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问题。本研究针对某些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以期为初级中学课余体育运动训练的健康有序开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 初级中学 体育训练 发展  一、学校课余体育运动训练  学校课余体育运动训
期刊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4-000-01  摘 要 如何在相对较短的学习时间里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学习兴趣,发展自身体能,获得运动技能,从而使学生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 兴趣 游戏化教学 以学生为本 师生关系  一、为什么有的小学生对体育课缺乏兴趣  首先是老师在教的方面过分强调步调一致
期刊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4-000-02  摘 要 创新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已成为时代和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当前教改“热点”。本文对实施积极参与原则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问题作了初步研究,并提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几种方法。  关键词 积极参与训练原则 创新能力  一、前言  体育课程改革已倡导
期刊
中图分类号:G83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4-000-02  摘 要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发、分析法和逻辑法对啦啦操与健美操运动项目之间存在的共性和异性进行探讨分析,使练习者正确认识二者之间的关系,为更好地合理安排、选择自己所喜爱的运动项目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啦啦操 健美操 比较  健美操是在音乐伴奏下,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有氧运动为
期刊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4-000-02  摘 要 本文对中学体育教学的问题进行了探索与分析。文章首先分析了中学体育教学的现状,提出了中学体育教学的过程中现存的几个问题。又在此基础之上阐述了影响中学体育教学的三个方面的重要因素,最后,据此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提升中学体育教学质量的几点建议,以期对中学体育工作的开展有所助益。  关键词
期刊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4-000-01  提 要 本文根据初中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通过选用体育教材,改变组织教法,教师教态等几个方面,对怎样提高初中学生体育兴趣、积极性所进行的探索。  关键词 体育兴趣 组织教法 教师教态  一、通过设置疑问  设疑,即以总是的形式提出每堂课的教学内容,是把教学的内容变成问题,使之成为
期刊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4-000-03  摘 要 运用文献资料法与逻辑推理法对当前中学体育教师中出现的失范行为进行研究,全面分析失范行为形成的内在与外在影响因素,并提出预防和控制体育教师失范行为发生的建议。  关键词 失范行为 体育教师 中学生  失范行为是指超出或违反社会规范的异常行为,是对社会规范的违背与偏离。体育教
期刊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4-000-01  摘 要 体育教师的专业成长对于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至关重要。本文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和专家访谈法,通过对体育教师的专业成长路径进行了探讨,得出以下几点结论,希望对当前学校体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和体育教育改革有所参考价值。  关键词 体育教师 专业成长 路径 浅探  一、上级领导的高度重
期刊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4-000-01  摘 要 快乐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为了使整个体育教学过程充满愉悦、和谐的情感与气氛,为让学生喜欢学、乐于学,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构建快乐体育课堂教学的途径做出探讨。  关键词 快乐体育 终身体育 体育课堂教学  一、快乐体育课堂教学,首先需要融入快乐体育思想  快乐体育
期刊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4-000-01  摘 要 阐明了体育教学与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发展的关系,分析了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途径为:培养主体意识与主体行为、担当不同社会角色的意识、勇敢拼搏精神、自觉遵守与维护“规则”、自理能力。  关键词 社会适应能力 体育教学 培养途径  在现代社会中,人的社会适应能力越来越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