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新课程理念下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jia11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现在初高中新课标的改革进程不断推进,新课程的理念不断完善与深入人心,如何在新课程理念下做好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乃至其他学科的衔接越来越受到中学的重视。降低初高中物理在教学模式、知识内容、作业方式等方面的台阶,提高初高中老师教学形式、学生学习方式等的磨合度是现在中学教育工作者急需面对与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在中学物理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总结教学经验,查阅相关资料,谈谈对新课程理念下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的看法。
  关键词: 新课程理念 初高中物理教学 教学衔接
  在推进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中,往往会遇到一些问题,其中之一就是,初高中物理教学的不对接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从我国教育实际出发所决定采用初高中的分开教学模式,初高中是两个不同的教学阶段,使得许多初中物理教师因为不了解高中物理教学内容情况,高中教师也不清楚初中物理课程设置特点而产生初高中教学不衔接问题;其次,在新课程理念下,初高中的物理教材发生了一些变化,以及初高中物理教学的侧重点、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等的差异,初高中物理教学的不衔接问题越来越突出。在短期内会使得学生刚进入高中时不适应新的物理教学,影响其教学进程;从长远来说,不利于学生对物理知识结构框架的完整认知,更不利于今后的学习。所以,新课程理念下初高中物理教学不衔接的情况急需解决。
  一、对新课程一些基本理念的理解
  新课程理念是新课标改革的理论依据,只有对新课程理念有了深入理解,才能在初高中物理教学中积极践行这些理念,使得教学更加切合实际,在统一的理论依据指导下的教学实践才会更加衔接。那么中学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包括哪些呢?首先,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教育以人为本”的要求,关心学生,关心每一位学生的差异性与独特性,尊重学生;其次,要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与情感体验,通过创新教学形式等途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最后,要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形成,教育不能再只关注学生知识的获得,让学生养成好的人性品质才是教育的本质,不能再以“成绩论英雄”的观点指引物理教学。为了在中高考取得好成绩,不能只关注学生的分数而没有注重学生的道德品质的形成,要注重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融合。
  二、现阶段初高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的一些不衔接的现象
  (一)教学内容的侧重点不同。
  高中阶段的物理学习在知识内容的深广度上自然不一样,但是都应有一个相近或相承接的内容重点。现在一些学校还是为了追求神学率,忽视了中学物理教学的承接点,而只是按照考点分为各个板块,哪些是考试的内容哪些就是重点,就是教学的中心,这样固然没错,但是割裂了物理教学的整体性,也不利于学生的整体把握,不能形成物理体系认知结构,这样即使是在初中取得好成绩,也不利于在高中物理学习乃至今后的发展。
  (二)初高中的知识同化做得不够。
  初中阶段对知识的讲解更多的是原因结果等基础性方面的,更深入学习要在高中阶段,但是一些高中老师在教学中讲解更高层次的知识点时并没有有目的性地帮助学生回顾初中已经学过的内容,而是当成一个全新的知识讲解,这样与初中的已经学过的脱离开来,没有做到知识同化,没有调动学生物理知识的已有积累,只会让学生感到懵懂,产生畏惧心理。
  (三)初高中教师对新课程的一些理念理解不同。
  在新课改理念下,教学理念根据各阶段的教学实际可以有不同的要求与特点,但是一些基本的理念还应该大同小异,只有这样才会形成连贯的学习体系,培养学生完整的人格品质。但是现在初高中教师对新课程的一些理念理解不同,如学生的能力培养侧重点等不同,从而不利于初高中的物理教学的衔接。
  三、新课程理念下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的途径方法探讨
  (一)重视实验教学,以实验为衔接桥梁。
  物理学科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实验,离开了实验就无从谈及物理。实验教学在初高中都占有重要比重,是学生物理学习的基础。可以以实验教学为基础,重视实验教学。在实验中初中老师可以适当拓展教学内容,可以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效果;在高中实验中,一些基本的操作还是不变的,在此基础上可以融入新的知识的学习。
  (二)遵循环渐进的原则进行教学。
  物理中的一些规律、原理的教学不是一蹴而就的,学生的学习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初中教学时也不能急,不能让学生做“跳跃式”的学习,应该以打好学生的基础为重点;到了高中阶段,在留有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回顾以前的知识的基础上,就要有目的地拓展。使学生的物理学习遵循基础到思维的过程,最终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创新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新课程理念下,要还原学生是教学的主体的教学本质,重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可以通过创新教学方式,例如利用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懂得利用便利的互联网资源进行探究。还可以组成学习小组进行探究式学习,这是初高中都提倡的新教学模式。通过探究,这样就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在初高中教学中自然而然就会发现在无形中已经把新旧知识衔接起来。
  参考文献:
  [1]仝慧玲.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2009(26).
  [2]饶望.谈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做好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J].中外教育研究,2008(11).
其他文献
摘 要: 凸透镜成像这节探究课概念多,实验器材多,学生注意力容易转移,导致其不能积极有效地参与教学过程,无法掌握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本文阐述了如何利用物理实验自身的特点解决本节探究课的难点。  关键词: 物理教学 凸透镜成像规律教学 实验特点  一、教学案例  多媒体展示几张优美的自然风景图片,几张关于环境污染、水土流失及沙漠化的图片,以及本班学生校运动会照片。师:“这些图片时如何得到的?”生:“照
摘 要: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研究自然界中一切物质的运动、物质结构及其变化和物质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的学科,许多学生感到其抽象、理论性强,难以理解掌握。物理教师需要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育思想,改革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 高中物理 课堂教学 教育方法  教师如果采取转统的教育方法,照本宣释、生搬硬套、教法单一,那么学生学起来就会枯燥无味、昏昏欲睡,课堂气氛就
摘 要: 以生为本是以人为本理念在教育中的具体体现,保证学生学习主体性得到充分尊重和保证。初中地理教学中要做到:课前设计——基于学生需要;课中实施——关注学生实际,包括生活实际、地理现实和其他学科现实;课后实践——内化能力,促进学生成长。  关键词: 初中地理 以生为本 教学策略  以生为本指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因材施教,注重每一位学生成长,发展每一位学生的个性。以生为本是在当下以人
摘 要: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开展,教师、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都发生了变化,这对于教师而言是一种挑战,对于学生自身也是一种严酷挑战。物理模型是从自然规律中抽象出来的,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构建物理模型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积极性。作者结合自己的研究,归纳总结了物理模型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关键词: 物理模型 高中物理教学 作用  大多数物理知识都较为抽象,单纯依靠理
摘 要: “e”学习平台应用已逐渐成为传统课堂教学的重要辅助工具和课堂的有效延伸,其“教”与“学”的质量和效果如何及如何科学合理使用网络学习平台等问题备受关注。本文从分析“e”学习平台的特点入手,基于学生自主学习的角度,探讨“e”学习平台应用下“教”与“学”的实施。  关键词: “e”学习 软硬件建设 教学效用  一、“e”学习的概念解读  目前,“e”学习又叫数字化学习,是以网络和信息技术为支撑
提起历史课,很多学生觉得枯燥乏味,甚至直摇头,认为每天对着书本念叨古人,想象那些发生过的大事件,真的是无趣得很。对此我在上学的时候深有体会。尤其那些单调的人名、地名总是记不住。可是后来我却爱上了历史课,成了一名历史教师。其中自然有我自己的转变,也有我的老师对我的辅导。现在看到我的学生依然重复着自己以前的烦恼,他们觉得难上加难,背起来大段大段的内容,只为应付考试。这使我不由反思: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历
设计加工了1套U、Pu浓度在线测量X射线荧光分析装置,并建立了U、Pu的分析方法。将样品流通管密闭于手套箱内,探测器和X光管通过特定的窗口材料和手套箱内部隔离。初级采用Ag
摘 要: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交互式电子白板开始走进中小学课堂。电子白板发挥特有的图、问、声、像、景并茂的优势,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了课堂教学环境,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使枯燥、乏味的学习变得有趣、生动。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工具,电子白板更加充分体现了其在教学中的优势,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  关键词: 交互式电子白板 高中化学 教学应用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多媒体技术
摘 要: 随着基础教育的深入改革,教师已经认识到教学任务不再是单纯引导学生掌握物理知识,而是要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促使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得到培养。物理模型教学,以物理模型为载体,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它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物理教师要将模型教学落实到实践教学中。文章探究了物理模型教学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途径。  关键词: 物理模型 创新思维能力 培养途径  物
摘 要: 初中物理教学是众学科教学中难度系数较大的,如果不能正确处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则会极大影响教学效果。导学案的设计无疑为解决初中物理教学难题提供了一种思路。导学案一方面有利于教师开展更具针对性的教学工作,另一方面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最终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  关键词: 初中物理 导学案 有机结合  在新课改背景下,导学案设计是符合其核心要求的必然之举,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理论原则,是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