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下高校大学生管理工作创新模式研究

来源 :记者观察·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4020701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媒体时代,融合了信息化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优势,高校管理工作中,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也在不断创新发展。高校应结合大学生的情况并以新媒体为技术背景对大学生开展具体管理需求的调查并结合情况给出具体应对策略,对工作方向加以调整,不断创新发展,才能满足新时期下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需求。本文针对高校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创新模式展开研究。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大学生;管理工作;创新
  新媒体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桌面视窗、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相对于报刊、户外、广播、电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新媒体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高校的教育管理人员平等对待各类学生群体,不管是经济条件优越的学生,还是经济条件较差的学生都应该依照统一的道德标准严格要求,公平解决两种群体之间产生的所有矛盾,给予每个学生尊重和爱护。如果高校管理人员区别对待学生,会导致不良后果。如经济条件优越的学生变得自负,经济条件较差的学生产生自卑心理,心理不健康会使得学生误入歧途。
  一、新媒体背景下的高校大学生教育
   管理的理念
  高校大学生的教育教学方法与新媒体有效结合,利用新媒体的传播内容丰富高校大学生的学习氛围,提升学习积极性,具有很好的广阔的前途。高校教育管理人员应该给予学生不同的生活体验,如提议让条件优越的大学生群体走进偏远乡村学生群体的生活,体会百味人生,感受不同生活的乐趣,也让其感受到金钱得来不易,进而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
  高校管理人员还应该给予经济条件不好的学生一些鼓励和帮助,让其可以在高校中很好地生活。高校管理人员可以为其提供勤工俭学的通道,给其更多的改变自身经济条件的机会。高校管理者对所有大学生都应该关心和爱护,然后展开教育活动,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于经济条件不同的群体,高校教育管理者应该平等对待,并且努力为其创造一个平等的、优质的学习环境。
  高校管理人员可以给予学生适当的心理辅导,让其可以保持正常的心态对待每一件事。作为高校教育管理的工作人员,每天会面对各种类型的学生,工作人员的每个决定都会影响学生的未来,所以工作人员应该给予每个学生爱护,让其可以健康成长。平等对待每个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可以获得公平的待遇,可以使学生正常成长,便于后期的教学,也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
  二、新媒体创新大学生教学方法
   模式的侧重点
  新媒体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利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严格地说,新媒体应该称为数字化新媒体。
  (一)教育管理要以学生为本
  高校大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要想实现创新发展,就必须明确教育管理工作侧重点。高校教育的主体是大学生,因此应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管理原则,不能仅以高校的专业课堂为中心。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应明确大学生群体的需求,根据学生在高校专业学习中主体需求,不断改进教育管理模式,强化高校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营造良好的高校教育教学氛围,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二)注重引导大学生健康发展
  新时代高校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應注重引导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这是保证大学生成长为优秀人才的重要教育环节。大学阶段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区,学生在成长背景、家庭条件等方面的各种情况都不尽相同。因此,为避免部分学生群体出现心理问题,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必须做好学生的心理指导教育,开设针对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咨询室,聘请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来定期为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指导,促进高校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三)锻炼大学生的社会适应力
  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宗旨在于综合提升学生的各项能力,提升素质,为学生步入社会奠定良好基础。而目前高校大学生在社会适应能力方面较为缺乏,因此在高校教学管理工作中应重点培养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高校教学管理工作中要引导学生进行良好的自我管理,通过合理的管理方式调整自身、控制自身,锻炼坚忍不拔、艰苦奋斗的意志。同时高校可以通过教学管理大力支持校园社团活动,让更多的高校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锻炼社会适应能力,通过感受社会,融入社会,从而使高校大学生面对社会更加独立自信。
  三、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大学生教育管理
   工作创新模式的策略
  (一)新媒体应对互联网信息时代的创新
  高校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要保持新媒体的教学积极性,还要加强新媒体的教学融合,要引导学生发挥创新创业精神,抓住互联网的时代契机,转变大学生对待网络的心理,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网络,避免沉迷于网络游戏和虚拟事物中。高校教育管理可以引导学生以互联网行业为就业方向,发挥大学生的个性特点,互联网行业局限性较小,针对学生的爱好和兴趣,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应注重引导学生进入互联网高科技领域发展,例如高校可以举办网络科技比赛,让学生感受互联网高科技发展的乐趣,如深入到软件开发、网络服务以及游戏开发等领域,通过这些实践活动,积累行业经验和技能,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不断发展。
  (二)强化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
  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应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之路,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强化对大学生的思想引领,明确新时代社会人才培养思路,以立德树人为教育宗旨,全方位培育新时代有理想、有目标、团结奋进、积极进取的高校大学生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培育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高校教育管理应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方针,引领大学生的思想风潮,以学生为教育主体,促进大学生人格升华。
  新时代高校教育管理在学生思想引领层面要结合教材、课堂教学,提升学生的思想高度,让学生主动探究、了解马列主义的思想内涵。此外,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要遵循“三因”原则,即因时而进、因势利导、因事而化,让学生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全面深化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创新模式,促进新时代高校教育健康发展。   (三)利用新媒体注重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新媒体的融合在培养高校大学生自我人文素养与各项综合素养指标上做出新层次的引导,让大学生学习如何提升自我的学习动力与学习氛围,保持较好的学习节奏,掌握一种正确的学习思路。
  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号召人文素质教育不仅能够培养大学生优秀的道德品质,塑造健全的人格,同时也能进一步提升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提高社会适应能力。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是树立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提高高校大学生自身素质修养的教学管理模式创新。在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开展人文素质教育需要引导学生深层次地认识社会,将自身融入到社会环境中,让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掌握基本的社会初级技能和道德素质标准,这种人文素质教育同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之间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高校教育管理的主要模式应以社会化的教育为主,推进大学生的职业素质教育,使学生养成诚实守信、服务为民的良好道德品质,促进高校教育管理工作模式创新发展。
  (四)开发大数据教育管理模式
  目前,在高校教育教学中,以大数据技术为主的互联网信息技术正加大与高校教育的结合力度,由此产生的大量高校教育数据,正在不断推动高校教育管理向着智能化、精准化的创新工作模式转变,有助于国家推进高校教育改革,促进高校教育现代化发展。
  此外,应用大数据构建高校教育管理的全方位评价体系,能够提升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合理性,从而更好地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发展。
  (五)利用新媒体技术推進高校专业的内涵建设
  新媒体技术推动下,利用新媒体融合加强高校创新教育管理模式的过程中,要明确自身院校的专业优势,推进高校专业的内涵建设,这是创新高校教育管理的重要一环。每一所高等院校都具备自身不同的专业特色,而创新高校教育管理工作模式,就是重点突出高校自身的专业特色,拓展优秀的专业文化,推动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
  而要想推行高校专业的内涵建设,必须要具备良好的教育师资队伍。高校教师的水平是直接关系到学生未来发展的,同时也关系到高校的教学质量。因此,加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能够有效提高高校专业教师的教学水平,是建设高校专业内涵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顺应当今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高校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着重发展特色专业,推动高校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创新模式,良性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要想创新管理模式,就必须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关注学生的成长情况,注重心理健康引导,锻炼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通过结合互联网时代创新教育管理模式,强化学生思想教育,注重人文素质培养,利用大数据推动高校教育改革和特色专业内涵建设,为学生综合发展奠定基础,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
其他文献
在新的历史时期进一步探讨如何加强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从而真正把我党建设成为能够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
摘要:随着当前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传统产业逐渐重组和升级,已经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通常来讲,传媒相互融合主要就是不同媒体单位、不同媒体形态相互的整合。传媒融合还涉及到了业态、资本、技术、文化、经济的相互融合,媒体的融合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值得引起高度重视。本文主要是关于中国传媒融合创新现状问题以及发展趋势的研究,以供相关专业人士进行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中国传媒融合;创新现状;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MFκB)在大鼠全脑缺血耐受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参与途径.方法:建立大鼠四血管闭塞的全脑缺血耐受模型,将70只实验大鼠随机分为6组缺血预处理组(IP),DTTC(N
摘要:高职院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将立德树人的理念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全方面,扎实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思想品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工匠精神教育、创新创业教育、艰苦奋斗教育等,推进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创新。  关键词:立德树人;高职;思想政治教育  一、高職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存在的问题  (一)主流意识形态育人方面  伴随着全球化的浪潮,文化价值理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短视频的特点和优点,分析了区县新媒体发展优质短视频打造本土文化的优势与重要性,从因地制宜地融合乡土文化、创新短视频内容、加强短视频监管等方面探讨了区县新媒体打造本土优质短视频的方法,旨在为区县新媒体利用优质短视频扩大影响力和提高竞争优势提供一些发展思路。  一、短视频的特点及优点  (一)短视频的特点  短视频具有生产流程简单、制作门槛低、参与性强等特点,因此为新媒体运作提供了
摘要:在新闻传播技术浪潮下,传统媒体对新媒体的拥抱不仅体现在互动方式和媒介渠道的革旧维新上,还体现在语言范式逐渐发生着互联网化的变革。近年来,新闻报道的“萌化”语言逐渐成为一道风景线,从国家领导人的漫画形象,到时政微博的跟风卖萌,官方主流媒体一改严肃作风,叙述语言日趋“软萌”。从“洪荒之力”“么么哒”“蓝瘦香菇”到“酸了”,这些新闻语言新趋势显示出,在全媒体语境下,过往主流媒体新闻报道那种故作威严
摘要:媒介融合背景下,信息传播的传受体关系、传播内容、语体环境等都发生着深刻的改变。高校应建设以受众为中心的健康高效的信息传播生态,活化传播内容,拓宽传播渠道,优化传播平台,改善语体表达,提高媒介素养,以增强校园媒介的传播效果。  关键词:媒介融合;高校;信息传播;生态研究  一、高校信息传播媒介的特点  信息生态系统是指由信息、人、环境组成的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的人工生态系统。在信息传播者、信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和构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直接影响着大学生正确理想信念的培养和建立,直接影响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和水平,直接关系到大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和未来的良好发展。本文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尝试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的意义、新媒体视域下面临的积极和消极影响进行研究,以期对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提供参考。  關键词:新媒体;大学生;社会主
摘要: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到来,思政教育在职业院校中开始呈现出新的特征与发展趋势。笔者从融媒体的基础理论入手,对融媒体时代职业院校思政教育的现状进行实证调查,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形成的原因,并从融媒体时代职业院校创新思政教育的管理机制和工作方式、建立有效的监督与评价机制等方面提出可行性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融媒体;思政教育;创新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思政教育在我国职业院校课程体
目的:1、构建环氧合酶-2阳性表达的人宫颈癌裸鼠异种移植瘤模型;2、研究塞来昔布在环氧合酶-2阳性表达的人宫颈癌裸鼠异种移植瘤模型的抗癌与放射增敏作用;3、探讨塞来昔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