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是创作者,仅仅只是‘演绎者’”

来源 :书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vrgbedr544y4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任何事情,因缘际会很重要。今年一月下旬,意大利著名指挥家里卡尔多·穆蒂,历史性地率芝加哥交响乐团到中国演出之际(上海、北京各两场),他的自传《音乐至上》中文版也碰巧上市出版,一时间 “穆蒂热”席卷中国乐坛。
  长相帅气、潇洒倜傥、极具舞台魅力的穆蒂,多年以来一直是世界乐坛的风云人物。二○○五年,他与执掌十九年的米兰斯卡拉歌剧院“翻脸”,双方闹得纷纷扬扬,最终不欢而散,更是将穆蒂推向了风口浪尖,成为当年世界乐坛的一大新闻。二○一○年当穆蒂出任芝加哥交响乐团第十任音乐总监时,他的自传《音乐至上》也同步出版。大家非常想了解穆蒂舞台背后的故事。《音乐至上》适逢其时。
  能够成为世界级的指挥,经历和履历非常重要。穆蒂自幼学习过小提琴、钢琴、作曲,后转向指挥,对哲学也很感兴趣,音乐和人文的修养非常全面。一九六七年,穆蒂在坎泰利国际指挥比赛中夺魁后,即引人注目,顺利走上乐坛。在他迄今为止的指挥生涯中,除了指挥过维也纳爱乐乐团、柏林爱乐乐团等名团外,主要执掌过的乐团(歌剧院)还有:意大利佛罗伦萨歌剧院、英国的爱乐乐团、美国的费城管弦乐团、意大利的米兰斯卡拉歌剧院、美国的芝加哥交响乐团等。作为歌剧之乡的意大利籍指挥,穆蒂开始起步时也是以擅长指挥歌剧而闻名,造诣深厚,自传中写到的这方面的事例很多,颇为精彩,这里仅举一例。熟悉莱翁卡瓦洛《丑角》的乐迷都知道,剧终时,是由男主角卡尼奥在杀妻后唱出“喜剧到此结束”而结束全剧的。多少年来都是这样演的,大家也都习以为常。但穆蒂却考证出,原作中最初不是这样的,这最后一句台词原本是写给剧中男中音托尼奥的,这与托尼奥一开始在舞台一角宣布“来,好戏开始了”是前后呼应的,也更符合戏剧的逻辑性。那么,为什么会出现现在这样的“张冠李戴”呢?穆蒂认为,很可能是当时著名的男高音(如卡鲁索)认为,“整部歌剧我都唱了,却不让我唱到底?你把我这个男高音当什么了?”从此,由男高音来演唱结尾的传统就此形成了。从意大利歌剧的演出史来看,穆蒂的分析很有道理。
  一直以來,人们认为穆蒂过于矜持,难以亲近,他与斯卡拉歌剧院分道扬镳,据传也与他的这一性格有关。穆蒂在他的自传中特意为此作了解释—源于他家教严格,学习环境严格,老师严格:“我不想争孰是孰非,我只是在描述自己的成长环境,也希望借此说明为什么我身上会有某种矜持。这种矜持常常被视为存心的清高,或被视为恃才傲物,目空一切。我不是这样的人。我相信,在那种矜持背后,甚至深藏着某种羞怯。”穆蒂的自我解剖颇为诚恳,而且为了“身体力行”,穆蒂在自传中,尤其是在自传的前半部分,行文常流露出幽默、诙谐、调侃,甚至不乏自嘲当初学艺出道时的可笑糗事,读来不禁令人莞尔,不见半点矜持。从自传中看,除斯卡拉歌剧院外,穆蒂与其他乐团和歌剧院的关系都相处得很好,很有人缘。对乐迷们最为关注的其与斯卡拉歌剧院恩怨的前因后果,穆蒂非常理性,一笔带过,没有过多展开:“我和斯卡拉歌剧院的关系终结于一场由多种原因引发的暴风骤雨的事件。它毫不关涉我与乐队、合唱队共有的艺术理念,在这方面,我们从来都是极其默契的。它就像任何一场风暴一样,迅速地席卷而来。我不想去想它,我更愿意把目光放在那些美好的事情上,更愿意去聚焦这个剧院活力四射的那段时期……因为,我的生命已融入其中。”包含感情而又不乏春秋笔法,一切尽在不言中,相当理智。可以感觉到,这场“风暴”对穆蒂而言是刻骨铭心的,对他以后的为艺为人都有着深刻的影响。
  作为一个著名的指挥家,穆蒂与许多大牌乐团和大牌明星合作过,自传中记载了不少这方面的趣闻轶事和点评,弥足珍贵。谈卡拉扬:“他的艺术地位不可撼动。他创立了一种全新的交响之声,一种音乐的起承转合与优美雅致,这在当时听来可谓前无古人。”谈帕瓦罗蒂:“只要一说到这位了不起的男高音,人们往往会联想起他那光彩夺目、非同凡响的高音,可我看到的却是另一个帕瓦罗蒂,他少了几分炫耀,多了几分雅致,拥有令人瞩目的乐句划分能力。”对非议帕瓦罗蒂的言论,穆蒂直言帕瓦罗蒂“是一个很有爱心的人”。并举例说到,有一次要举办一场宣传戒毒的公益活动,穆蒂夫人联系帕瓦罗蒂,“他来了,一个字也没提钱的事,我们在弗利体育场举行了一场音乐会”。
  对上世纪两位著名的女高音,穆蒂也有生动的描述:“我特别深情怀念雷娜塔·苔巴尔迪。她经常来看我的排练;她是那样美。她会独自坐在剧院后排,我总在休息的时候跑过去找她说话……她是一位非凡的艺术家,拥有或许永远也无法复制的金嗓子。”
  当年唯一能与苔巴尔迪抗衡的是歌剧女皇玛利亚·卡拉斯,穆蒂与她的交集更令人感慨。一九七四年,穆蒂为上演威尔第歌剧《麦克白》做准备,他想到了饰演“麦克白夫人”的不二人选—卡拉斯。但此时的卡拉斯因为爱情受挫身心疲惫,已退出歌坛数年。一天,穆蒂突然接到一位女士的电话—正是卡拉斯!卡拉斯在电话中说:“我很高兴你想到了我,可惜,太晚了。”三年后,卡拉斯香消玉殒。穆蒂写道:“我从没见过她,却依然能清晰地忆起她那充满女性魅力的声音。对我来说,这就是某种发生在我俩之间的私事,我一直把这个瞬间当作珍贵的记忆保留在心底。”
  在与音乐名人的交往中,穆蒂与里赫特合作的一场音乐会深深感动了这位钢琴大师。这场音乐会演奏的曲目是拉威尔的《左手钢琴协奏曲》,演出中,里赫特突然忘记了某段旋律,幸好穆蒂及时觉察,控制住乐队,而里赫特也在观众注意到这个失误前找回了记忆,随后顺利演奏完全曲,得到观众热烈的掌声。但里赫特内心仍然很内疚不安,他要求将这首钢琴协奏曲作为返场再演奏一遍—须知,这首曲子长达二十多分钟。尽管有乐队成员不愿意,穆蒂还是要求乐队配合里赫特,再次将这首曲子演奏了一遍。第二天,里赫特碰到穆蒂,问穆蒂要《左手钢琴协奏曲》的总谱,他翻到昨天演出忘谱处,认认真真签上自己的名字:“因为,我想让你每次看到都会记起这就是被我搞砸的地方。”这使我联想到,我们现在看到里赫特晚年的演出录像,大都是视谱演奏的,是否与这次“事故”有关?   穆蒂在自传中记录了许多音乐名家的轶事,生动有趣,不过在我看来,他的一次“救场壮举”,更值得一提。那是一九九五年,穆蒂在斯卡拉歌剧院指挥威尔第《茶花女》。开演前,乐队因与剧院方面的矛盾激化而突然全体罢工,而此时观众已进场入席。剧院经理无奈上台宣布这个不幸的“坏消息”。全场观众咆哮着怒不可遏,不愿离场。就在双方僵持不下乱作一团时,穆蒂急中生智,挺身而出,决定自己上台独奏钢琴替代乐队。这真是一场绝无仅有的歌剧演出,万幸的是演出居然非常顺利,“主演们似乎也受到这种特殊情况的激励,唱得比平时更加动情”。不过这次风波过后,穆蒂在自传中说:“我对乐队的某种信任感还是在那晚被击碎了,或者说,至少一部分的信任破灭了。”这不禁令人想到,这场风波是否就是后来穆蒂与歌剧院分道扬镳的导火线?
  精彩的人生谱写出精彩的故事,已经够吸引人了,但穆蒂的自传并不仅仅停留于此,他在最后两章《向前看》和《音乐无界》中,对音乐艺术提出了非常精辟独到的观点,发人深思。比如,对专业演出,他提高到形而上的层次:“演出是一种把大家团结在一起的民主艺术,它是社会凝聚力的象征。”对业余爱乐者,大力鼓励:“一个对曲式和音乐语汇完全一无所知的人,有时候或许比某个为了演奏而不得不熟记某部作品的人更能领会音乐的内涵。这无疑是因为他更有效地把作曲家希望传递出的无尽信息‘综合’了起来。”一位专业领域中的佼佼者,能有如此胸怀、视野和见识,令人钦佩。
  如本文开头说的,就在穆蒂自传中文版出版之际,他率领芝加哥交响乐团到中国巡演,在上海和北京各演出了两场曲目相同的音乐会,反响出乎意料的热烈,说什么的都有,因为穆蒂的诠释实在是太与众不同了,他与我们以前所认识的穆蒂简直是判若两人。穆蒂为什么会有如此明显的变化呢?如果我们细读他的自传,答案也许就在其中了:“干音乐这行是允许变化的,你可以更改一些东西—有时候,你不得不即兴变化,而且你永远也无法指望在下一场演出中原封不動地照搬上一场的演出。”
  对穆蒂独特的诠释如何评判,我们暂且不论,但他对指挥这个职业高度的自知之明,却是别开境界、道别人所未道:“说到底,我们不是创作者,仅仅只是‘演绎者’,我们永远无法在身后留下任何不可变更的东西,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于音乐表演的评判标准和欣赏口味,都会发生变化。”
  指挥家,尤其是大牌指挥家,大都给人不可一世的“霸道”感觉(包括以前的穆蒂),此番聆听穆蒂的肺腑之言,真令人感慨万千。在自传的最后,他引用了哲学家尼采的一句话:“重要的不是怀念过去,而是认识到它潜在的力量。”这也是穆蒂写《音乐至上》的目的,“今天,我必须认识到它们潜在的力量。而且,这次重要的经历也预示了今后几年我将在芝加哥展开的事业”。
  穆蒂最独特的音乐遗产,很可能就是从芝加哥开始。
其他文献
一  一九九九年,三十九岁的画家琼·穆特(Jon Muth)与作家卡伦·何塞合作出版儿童图画书《下吧,雨》(Come On, Rain!),文字和图画相互映衬,描绘出孩子们在雨中绚烂的欣喜。这是穆特第一次为童书做插画,但就作为画家的穆特来说,之前和之后的他不一样了。之前二十多年,穆特一直画连环画,和别人一起创作图画小说,用成人世界的思维讲述成人世界的故事。《下吧,雨》是一个新的开始,接下来十几年,
期刊
弗格森教授的名著《现代性的前景:赞比亚铜带省城市生活的神话与意义》(Expectations of Modernity: Myths and Meanings of Urban Life on the Zambian Copperbelt)终于有了中文版。除了向译者致敬,我也想作一些简单评论。詹姆斯·弗格森是斯坦福大学人类学系讲座教授,在国际发展领域地位很高,也是被征引最多的人类学家之一。他的征引
期刊
一、雅集  二月二十五日:十一点杨少五和杨大钧来了,一起乘车去了杨少五的家,在那儿举办了盛大的午餐会,以庆贺天风琴社成立。下午是弹奏音乐度过的,吃晚餐后欣赏灯笼。  荷兰人高罗佩(Robert Hans van Gulik,1910-1967)随身记事本上写下的这个天风琴社的成立活动,应该发生在一九四五年的重庆。那时距离二战结束,日本人投降还有半年多时间。荷兰自一九四○年被纳粹德国占领,政府和王族
期刊
二○一七年夏天的音乐之旅,我去了普契尼的故乡卢卡。卢卡是一座古城,离著名的比萨斜塔不远,它有一大景观:宽阔的城墙围绕全城,城墙上甚至可以骑车和散步。城内多有罗马建筑和罗马风格的教堂,古朴安静,游客不多—不是为了普契尼,一般游客是不会来卢卡的。  参观了普契尼在卢卡的出生地故居后,又于傍晚驱车前往位于托雷的马萨丘利科湖(现称普契尼湖),湖畔有普契尼中晚期时居住的别墅(普契尼1921年移居维亚雷焦,1
期刊
民国时期,欧洲的中餐馆,固多集中在英法及德国,然而国人旅欧,途次亦多佳赏,荷兰当居其首;到得后来,荷兰中餐馆的人均或地均数,竟高居欧洲各国之首,仿佛应和着广东名曲《步步高》的节奏。  早期移民欧洲的华侨,多洋船上的粤籍水手杂役出身;荷兰居航线之中,自是早有水手涉足落地。当然这些水手几乎全是广东人。法国启蒙运动大师伏尔泰曾经写过一篇不怎么有名的文章,题目叫作《与阿姆斯特丹一名华人的一席谈》,借着与一
期刊
一  一八一○年,德国机械师考夫曼(Johann Friedrich Kaufmann,1785-1865)造出来的“自动吹号手”在德累斯顿亮相。这个神气活现的號手吹得令人惊艳,据说“不仅拥有精确、强大的力度和纯净的声音”,“还富有温情”,“跟人一样有表现力,但显然比人更有效率,不知疲倦”。  这个目光坚定的号手至今还留存于慕尼黑博物馆。“他”吹得如何,现存的文字记载或许只能当作《三国演义》中的“
期刊
一、沉郁  风雨夜读,展开《太平广记》报应卷,一路的江湖凶险,腥风血雨。惊涛骇浪处,惊悚连连,吓得大气不敢出,紧张度不输于读阿加莎·克里斯蒂。月黑风高处,男人出没性命交关,女人漂在江湖,更添十二分凶险。  《涪令妻》一则,寥寥数语,讲了一个女鬼报仇故事—  汉王忳,字少琳,为郿县令。之邰亭,亭素有鬼。忳宿樓上,夜有女子,称欲诉冤,无衣自进。忳以衣与之,进曰:“妾本涪令妻也,欲往官,过此亭宿。亭长杀
期刊
国伟兄寄来他的一本新书《我经历的22个出版事件》,我知道他曾长期活跃在中国当代出版界,但不清楚他还经历了如此多的“事件”。  略加翻阅,发现书中诸多事件涉及的人物,我也有不少认识的。读他的书反倒引出我的许多回忆,便越发觉得这是一本感性而丰蕴的书,就像人到中年,回忆感慨人生的春花秋月、流水落叶,再现那段真心无藏、激情如火的岁月。  书中写到他编辑出版《文化苦旅》前生后世的因缘。这书刚刚出版,余秋雨先
期刊
曾在网上淘到一张昭和四年(1929)的明信片,由丸善株式会社从东京寄往北平东城南小街禄米仓甲二六号,收信人是徐祖正。徐氏字耀辰,江苏昆山人,一九二五年与周作人、张凤举创办北大东方文学系,为北大日语系元老。明信片通知徐氏,他订购的美国学者鲍温(C. S. Balwin)《中世纪的修辞与诗歌》(Medieval Rhetoric and Poetic)已到东京丸善总店,并列出书价和运费,称只要汇款即可
期刊
塔那西斯·科茨的《在世界与我之间》(Between The World And Me)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是《纽约客》《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出版人周刊》年度图书,这部父亲写给儿子的家书所传达的情感越来越浓,从最初的无奈恐惧到满腔怒火,直至无畏抗争。全書以作者的好友普林斯·琼斯被警察误杀的案件贯穿始终,警察在完全不符合程序公正的情况下将其枪杀。这也使作者对美国社会的态度由恐惧转为愤怒,继而鼓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