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维能力梯级递进式提高的促销策略课程教学改进探讨

来源 :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zhuzhux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根据市场营销专业的促销策略课程教学中存在的瓶颈,即理论能力的片面性、实践能力提高难以及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割裂的问题,提出市场营销专业学生提高单项和综合理论能力以及实践应用能力等多维能力的解决方案:即通过设置多维能力梯级递进式提高的促销策略课程教学改进模式,以此培养满足企业就业需求的应用型营销高级人才。
  关键词:多维能力;梯级递进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3)02-0155-02
  一、引言
  目前企业对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需求是:既要具备综合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品德素质、职业素质),更要具备专业核心能力(推销能力、营销调研能力、销售能力、营销策划能力)。尽管很多高校的培养目标提出是打造富有创新精神和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市场调研、推销与商务谈判、销售管理、营销管理与诊断、营销策划、品牌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物流管理等方面工作的以就业为导向的营销应用型人才。但是在实际培养中,学生营销实践能力的培养面临着执行瓶颈,一方面培养方案设置不符合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另一方面,知识培养与能力培养教学脱节,课程培养进程无法针对学生基础循序渐进。
  目前关于营销专业学生人才培养的理论研究大致分为两个方面:
  (一)单纯某一方面能力的培养研究:陈伟(2005)提出新形势下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能力结构,通过教学计划课程体系的设计、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强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等途径,培养和锻炼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以适应市场竞争对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需要。但是并没有提出二者的如何整合。
  (二)单纯的课程建设研究:李轶敏(2003)依据应用型的要求,提出市场营销专业学生课程体系的如何建设,忽略了学生应用能力的逐级深化。
  以上的研究仅是就课程建设或者应用能力的培养,并没有依据学生的学习规律和学习基础,将单门理论到综合理论、单项能力到综合能力、理论到能力之间进行整合,优化培养过程。
  《促销策略》课程是市场营销专业的专业必修课,而且对理论和实践的能力提高要求极高,本文基于这一研究背景,提出设置多维能力的“梯级递进式”的学生能力培养的教学改革模式,主要解决营销专业学生的促销课程的单项和综合理论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等多维能力的提高。
  二、《促销策略》课程的教学模式构建
  (一)构建梯级递进式的多维能力培养的教学改革模式
  本文认为真正解决目前高校对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在应用能力培养中的瓶颈,需要通过构建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梯级递进式的应用型能力培养的教学改革模式和构建教学改革模式在市场营销专业《促销策略》课程的应用模式,从而最终解决营销专业学生的理论和实践应用能力培养的瓶颈。
  《促销策略》课程需要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包括:SP工具应用方法(包括免费SP策略、优惠SP策略、竞赛SP策略、网上SP策略和组合SP策略);SP活动策划;制造商和通路的SP工具设计;SP绩效评价与控制。需要达到的实践能力包括单项SP工具运用能力和SP活动策划综合能力。但是在目前教学中学生无法将知识和能力融会贯通,单项理论知识无法上升综合理论知识、单项能力无法达到综合能力、理论和实践应用能力之间互相割裂,因此,在课程教学中需要将单项理论课程教学后进行综合理论知识的训练和测试,并根据教学进度安排单项能力实践测试和综合销售大赛,将企业的如何组织进货、如何调研市场容量、利润核算、推销技巧、销售促进工具运用等各个环节在本次实践中得到真正的体验,实现多维能力的梯级递进式的提高,具体的模式见图1:
  (二)构建教学改革模式在市场营销专业《促销策略》课程的应用模式
  将梯级递进模式的教学模式运用到市场营销专业《促销策略》课程的单项理论到综合理论、单项能力到综合能力培养的横向整合;单项理论到单项能力、综合理论到综合能力、单门理论到综合能力培养的纵向整合,最终达到学生从自身基础逐级深入提高专业的应用型能力,达到人才培养的终极目标。
  1、突破教学培养的单维视角,整合教学人力和课程资源
  本文提出的教学改革模式不仅仅是从某一单项理论的教学改革出发,更重要的是突破单维的视角,从整体培养的角度考虑教学的侧重点以及应用能力的培养。不仅要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侧重点合理分布教学任务量,更要建立模块化训练,并将模块之间进行理论与能力的整合,达到知识与能力的贯穿,同时采用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的办法,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考评。
  (1)合理分布教学任务量。在《促销策略》课程教学中,根据理论的重要程度对总课时量进行合理分布:销售促进策略导论(10%课时);SP各工具(60%课时):免费SP策略(10%课时)、优惠SP策略(10%课时)、竞赛SP策略(10%课时)、网上SP策略(10%课时)和组合SP策略(20%课时);制造商和通路的SP工具设计(5%课时);SP活动策划及绩效评估(20%课时);课业点评(5%课时)。
  (2)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链接式模块训练。在理论授课的同时进行模拟训练,训练可以成为教与学的协调器,把课堂内外紧密连接起来。针对SP工具的教学进度以任务书的形式提前安排学生测验任务,采用分类别的模块式教学,具体分为两大模块:SP各工具和方法单元测验和SP活动策划,第一模块采用以个人为单位独立化完成,实行在市场上搜集各类工具进行归类并评析;第二模块采用企业全真岗位模拟化管理,以组为单位,采用企业化管理建制,学生充分进行角色体验的同时,实行实践对抗,将市场规则引进课堂,通过市场规则真正实现学生对预测市场容量、合理安排进存货、SP工具运用、销售管理、短期促销活动策划的综合实践应用能力。
  (3)采用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达到全方位考评学生多维能力的培养效果。对整个理论与实训的培养效果考核采用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的办法,完全实行企业化的奖惩制度与考评,建立科学化的岗位职责与任务的目标定量化评分体制,最终达到单项理论到综合理论、单项能力到综合能力培养的横向整合和单项理论到单项能力、综合理论到综合能力、单门理论到综合能力培养的纵向整合,学生在逐步递进式的学习中得到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升华和提高。
  2、基于学生以及教师培养的瓶颈,采用管理学的精细化管理的视角,优化培养过程
  切实调研学生培养的实际情况,彻底解决营销专业学生的应用能力培养的瓶颈,从管理学精细化管理的视角,优化整个培养过程。本文通过深度访谈市场营销专业的在校大学生197名,调研结果表明:50%以上的学生认为实践和理论环节在教学中相互脱节,而且认为学校培养的实践能力无法达到企业就业的要求。他们认为教学中教师是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此,老师的企业实践经验是否丰富尤为重要。鉴于目前教师大多数是从未走出过校门的学术型教师,学校应该定期向企业输送教师进行实地考察和训练,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并和企业搞好长期的合作关系,为学生就业前搭建桥梁。
  参考文献:
  [1]陈伟.市场营销专业人才能力培养教学改革的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4):147-148.
  [2]李轶敏.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及课程体系建设研究[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149-151.
  [3]冉建宇.高职《市场营销》教学模式改革与评价研究[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1):112-114.
  [4]李明生.试论市场营销学的教学改革[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144-146.
  [5]王纪忠,孙百鸣,杨玉荣.高职市场营销学教学内容体系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4,(5):147-148.
  [6]孙勋成,沈英.新时期市场营销学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实践[J].北方经贸,2002,(5):112-113.
  [7]张晓.浅谈市场营销学教学中的情景创设[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0,(22):182.
其他文献
摘要:《国家赔偿法》将精神损害赔偿纳入国家赔偿范围,在保护公民合法权利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赔偿方式单一,且精神损害抚慰金仅是抚慰性质,难以做到责任与赔偿相对应,此外,赔偿尺度和标准并未涉及。本文从行政侵权精神损害赔偿的立法现状及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入手,建议采用精神损害赔偿金保护受害人的权利,并对我国行政侵权精神损害赔偿原则和标准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行政侵权;国家赔偿;精神
期刊
摘要:中国早期左翼革命法学认为,通过国家权力的的司法能动的主要目标,是解决“社会需要”的问题。同时也认为,法律革命的意义,正是在于满足以大多数民众意愿为标志的“社会需要”。这些“社会需要”都必须通过国家权力作为强有力的保障。  关键词:法律的政治化;法律的革命化;国家权力;阶级立场  中图分类号:DF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3)02-0119-02  一、中国法律概念理
期刊
摘要:面对日益蔓延的青少年艾滋感染,家庭教育缺失与青少年感染艾滋的的关系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但父母法律意识的缺失,导致家庭法律教育的缺失,而家庭法律教育的缺失与青少年危险行为的产生、进而导致青少年感染艾滋之间的关系却鲜有人关注。如何强化父母的法律知识,帮助他们正确教育子女,是控制青少年感染艾滋的有效路径之一。  关键词:家庭法律教育缺失;青少年;感染艾滋;关系  中图分类号:G775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男教师由于其自身的性别特点,在幼儿教育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是目前我国学前教育阶段男教师却很缺乏,这种情况对幼儿的全面发展是不利的。社会舆论以及社会政策应该给予男教师以积极的支持。  关键词:男教师;幼儿;社会政策  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3)02-0147-02  一、男教师在学前教育中的独特作用  (一)有利于儿童性别角色的健康发展  学
期刊
摘要:本文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高专教育方针,结合目前办学实际条件,通过分析建筑装饰专业行业特点,创新地构建了实战性教学方法——三元立体教学法。该方法通过把优秀企业引进校园的途径,实施校企之间的深度合作,实现校企双方互利共赢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综合实训;“引进来”;三元立体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3)02-0153-02  校企合作是产教结合的
期刊
摘要:现行教学模式技能训练与生产实际结合不够紧密,尤其是机电专业教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有待提高。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内涵发展的历史性跨越。本文对创新实践教学实用性与趣味性路径提升作了浅析。增强课堂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趣味性的路径可以有:精心组织教学、通过学习情境的构建大力提升教学的实用性以及校企合作和技能大赛等。通过近几年的教学过程实践,结果表明是可行的,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热情,提高了高职学生可持
期刊
摘要: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大学生从校园跨入社会的桥梁,对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增强大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本文阐述了社会实践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其中包括:社会实践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觉悟、社会实践促进大学生社会化、社会实践促进大学生的素质发展、社会实践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以及增强大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这些重要性都说明,在新时期的社会发展下,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无论对于自身发展还是社会进步
期刊
摘要:网络的普及和应用是一把双刃剑,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的出现要求我们必须建立起符合网络时代特点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设,引导大学生正确利用网络,有效的开展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的重要方面。  关键词:网络;道德;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民族精神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
期刊
摘要:导师制是一种新的教育管理形式,是对传统教育的补充,在应用性本科教学中,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相结合的双导师制,实现了“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理念,深刻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双导师制”在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综合技能的同时也提升了教师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有效促进了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和发展,推动了校企合作共赢。  关键词:双导师制;人才培养;应用性本科;校企合一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
期刊
摘要:本文从课程管理、课程目标及内容、课程设计与实施、课程考核四个方面阐述了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前所面临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的对策,力求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进一步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3)02-0149-02  2001年教育部颁发的《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