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环境下美术“微课”的教学研究与实践

来源 :美术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ligang987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国家大力推行“互联网+”的时代大背景下,电子便携设备功能越来越丰富和网络传输速度越来越快,手机APP、直播等新传播方式给我们生活带来极大便利,同时也为当下的网络教学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传统教育中的传播方式和课堂教学模式逐渐显现出它的局限性。如何促使传统教育方式与新媒体相互融合、相互补充,笔者在推进教学改革发展方面提出了一些个人的认识和实践方案。
  【关键词】互联网;美术教学;微课
  当下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娱乐、新闻、知识等各方面信息大量围绕在我们的生活周围,使人无法拒绝,顺应时代的变革也许是我们最好的选择。“微课”这种新的网络教学形式正是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走进大众学习和生活中,并逐渐被人们所接受。短短几年,尤其是在2013年以来,不仅是大、中小学,许多文化创意公司开始不断地尝试利用互联网平台推出适合受众群体的模式探索和转型,从微课的出现到逐渐走入实际的课程教学,关于传播知识的方式和话题开始被人们越来越多提及和讨论。移动互联网时代,每当出现新传播介质时就会迅速引爆适应时代的独具特点教学方式的变革。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美术院校的学生好奇心强、思维活跃,更愿意接受新事物。互联、互享、互建的网络艺术“微课”教学平台能更好为美术专业理论及基础课程教学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一、新媒介大量涌现下网络“微课”课程建设发展现状
  我们在这里说的网络媒介也就是一种网络交流方式,数字网络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媒体传播技术,如微博、微信、QQ、论坛等。网络新媒介是指利用数字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等渠道,向受众者提供更方便快捷的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如现在大量的网络直播、微信公众号、APP等。如今网络科技的快速发展,新媒介强势介入到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智能手机、APP等不断地改变着我们的学习生活方式,是拒绝还是接受?网络传播方式的改变继而影响着我们对教育方法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变,这是无法回避的事实。
  要真正实现互联网在线课程教学与传统教学很好地融合和改变,目前在实际教学工作中还存在一定的难度,需要我们一步步逐渐完善和解决。
  (一)政策的支持有助于加快适合校本课程需要的互联网微课课程教学体系建设
  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从“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开始就十分重视网络信息化的建设,教育部首次提出用5年的时间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制作并投放1500门国家精品课程于网络公开平台。国家教育信息化规划中也再次强调“创新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实现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思路,推动信息技术与高校教育的深度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由此可以预见,国家关于在线课程的重视和给予的政策支持,有利整合实现教学资源网络大环境下的共建、共享,为我们实现在线网络课程奠定了政策基础。微课的教学模式也是在探索个体学习的主动性,整合各方面的网络教学资源建立课程体系,更好地给学生提供便捷、有效的学习,这也是未来教育发展的一个大方向。
  (二)在线课程建设需要技术与服务的支持
  互联网的在线课程制作,对在线课程制作技术和网络推广服务方面都有着较高的要求,作为融入现代教学观念的教师不仅需要自己录制音视频教学,还需编辑、推广,大量增加了工作内容和难度,但这也是必须要去做的一项重要内容。在网络技术与服务支持下的社交平台日益活跃的今天,交流与互动日渐成为时下人们最便捷的方式,学生获取知识信息资源的渠道,也不单单是一所学校或图书馆就能解决需求,呈现出多元化的需求趋势,比如,你可以通过网络资源去一些相关领域的专家和教授的微课资源中去学习和提升自己,这就需要学校能够提供更好的网络服务资源。微博、微信、QQ、论坛等都逐渐成为我们开展教育搭建资源平台的重要阵地,并且还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等因素的限制,极大地丰富了学生获取知识的空间。这更进一步促进了互联网信息服务的社会化方面与传统媒介深度融合。
  二、艺术实践类课程教学与网络微课教学的“多互”融合实践
  微课的创新点就是片段化的教学,在很短的时间里突出知识的重点,简明扼要讲解来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成为大学生普遍认可和能接受的一种学习方式。传统模式下的艺术教育,教师和学生之间只是单向地传授和接受,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位置,也很难能与教师产生互动。目前高校推广“微课”教学既是专业理论学习的另外一种获取手段,又是课堂教学的一个强有力的补充。通过学生自主的有针对性的学习,可以不受时间、地点、场地的影响,相对自由地安排学习时间,随时在线学习获得高效的学习效果。网络“微课”教学的平台建设和实践推广,这样做的结果就使得学生与教师在更多场景中得到多维度的交流互动和沟通,知识的深度得到拓展,甚至还可以在自主学习中得到更多的服务,高效与便捷构建起“微课”网络学习的新方式。
  艺术类实践课程教学不同于其他专业课程教学,更强调学生在教与学过程中的直观与互动,在实践中提升艺术技艺和审美品质,将原先一维单向的师生交流转变成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维多向交流,从知识的被动学习逐渐转为主动参与学习,并且形成师生共同参与人人都有表达的理想化教学常态。在美术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方面,我院初步尝试进行网络教学和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改革,如:目前录制了色彩风景教学课程的系列微课,从风景写生中的构图到色彩观察表达,再到艺术风格探索等一系列的微课视频,在很短的时间就把这个课程中重要知识点进行简明扼要的阐述,有助于学生在本课程学习前预习,在具体写生教学实践过程中对课程知识更有针对性的学习,同时及时收集同学的学习反馈和需求状况,为同学们提供深入的专业性指导和判断,这些在网络交流中都能得到高效率的实现。另外还在美术史理论教学与传统地域文化方面也做了一些微课教学结合的尝试。从实际的效果来看艺术类的网络微课课程不仅仅具备高度的共享性、高效性,还更应突显微课教学有针对性学习的特点,在碎片化的学习方式中完成课程预习及知识的传递,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提供有力的支撑。另外教师网络评讲、交流答疑,学生作业网络上传和下载共享展示等互动教学活动达到了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效果。微课利用的是同学们在课外的时间自主学习,还需教师对学生做相应的学习要求,学习后信息的及时反馈是我们老师掌握学习动态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师充分利用好师生之间的双向互动来改善学生的被动学习状态,并通过链接更多课程资源网提供给学生,有助于学生了解更广阔的前沿艺术动态,切实稳步推进我院的网络微课教学。
  结语
  当下音视频、新媒体、移动终端设备的介入在丰富我们生活的同时也在不断推动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对教师的课堂教学带来了一些新的挑战和机遇。随着网络大数据时代的发展,现代化的教育改革仍有许多尚待解决的困难,如:上面谈到的学生学习方式的养成教育以及学习持续性和延伸性的保持问题;适应时代的教师素质提升问题;对网络课程内容的挖掘以及网络监管维护和版权问题;等等。互联网教学目前还不能完全取代传统课堂面对面的教学,但从未來长远的发展来看,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还是会有很多发展的空间,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不断地去适应社会的发展,探索更多新的教学方案。
  注释:
  *本文为重庆高等教育教改项目:基于乌江流域原生态文化资源的美术微课开发和平台构建的教学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153142)。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介绍一种新研制的数字量磁芯存储、模拟量电容保持的多路全电子数-模转换系统的工作原理。它和常见的步进电机系统相比,除了具有体积小、重量轻、耗电少、造价低,速
期刊
期刊
期刊
“校企结合”是构建独立学院特色校园文化的一种有效途径,即独立学院在建设校园 文化的过程中学习和借鉴企业文化精神,实现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独立学院校园文 化建设
期刊
文章从分析连分式降阶的稳定性机理出发,提出了一个新的具有两个可调参数的连分式降阶法。由对原系统某些主要频率响应数据(幅值和相角)的拟合确定参数。方法的精度较现有连
20世纪60年代,西方媒体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而日益繁荣。表现在电视、录像等传播媒介的出现,以及由于摄影技术的提高而带动的复制、印刷类媒体的进步。这对于当时的西方社
期刊
80多年前,有这样一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队伍,在中国革命的危急关口,踏上了前途未卜的漫漫征程.他们血战湘江、飞夺泸定、四过赤水、巧渡金沙,以卓绝的勇气和智慧,突破了敌人的
期刊
本章讨论线性时不变多变量反馈系统,目的是找出包括传递函数的奈奎斯特图的稳定条件。本章给出了一组这样的条件,为讨论奈奎斯特逆阵列、特征轨迹和顺序返回差异设计程序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