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换位思考策略探析

来源 :启迪·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ngerxingf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换位思考是指处于不同位置的两方能够呼唤角度,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同一问题,最终求同存异,达成共识。换位思考是一种较强的共情能力,通过换位思考去试着理解不同立场、不同场合下不同人的选择。在高中班主任推进德育进程中,尊重多元,以换位思考为方式,尝试与学生、任课教师以及家长建构起沟通的桥梁,便捷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展开。
  关键词:换位思考;班主任;德育工作
  前言:班主任教师作为班级德育工作的重要主持推动者,以及班级的管理者,应当具备一定的共情能力,与各方达成沟通,实现交流。高中阶段,正是学生思想发生转变的重要阶段,此时学生独立意识强烈发展,由未成年转入成年,逐渐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之网络时代下,学生的思想波动,会受到各种声音的影响,不独教师及身边的人。此时,班主任教师尊重多元,换位思考,能够有效带动学生的学习,指导学生参与到学习中。
  一、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充分了解學生的实际情况,是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的必修科目。作为一名高中班主任教师,以换位思考为基础的教育工作,首先应当充分尊重并了解学生去,且在这个过程中班主任应当发挥主动性,给予学生多一些了解[1]。作为一名班主任教师,需要陪伴学生走过人生中关键的三年,在这三年,懵懂少年成长为有理想、有担当的成年,度过最美好的青春期,走过人生岔路口,此时需要更多温柔细腻的情感。高中阶段学生,有少年人特有的朝气和敏感,也有因为家庭成长环境所带来的各自性格与烦恼,还有不同的个性特征的张扬,当然也有网络文化风暴的侵袭,这些都是班主任教师需要了解的,只有从不同角度去了解每一位学生,才能在一些情况发生、当矛盾暴露时,能够站在学生角度去理解他们到底是怎么想的。班主任教师对学生的了解,绝不能仅仅停留于试卷与分数,因为人的个性与选择是不能借以数据量化的,只能在慢慢接触中去了解,才能搭建起交流的平台。
  二、增强师生沟通了解
  增强师生间的沟通了解,是一个双向的过程,前文提及教师了解学生的各个方面,实际上教师也要及时展现出自己的方方面面,足够的坦诚才能换取信任。作为班主任教师,应当尝试将自己介绍给学生,让学生了解、信任、理解自己[2]。高中阶段学生年龄在15到18岁之间,逐渐形成对事物的独立判断,开始用自己的思考与这个世界接触,此时教师应当主动向学生坦言与展示。笔者曾经所在班级的数学教师,是一位上课很有魅力的教师,讲课时风趣幽默,却又在平时讷言少语,也因此作为笔者所带班级学生对他的评价是一位好老师,但是比较严肃。而他所带的班级学生,认为他相对严厉,不懂变通。直到后来,又一次周末,学校紧急通知,要求学生返校,因为一些特殊情况,担心学生在周末受到不良情况影响参与一些集体性活动,在返校后,这位老师为了缓解学生的负面情绪,主动跟大家开玩笑,最终还动情的说了“爱国就是要做好自己的分内工作,你们守好学生的本分”,没有人想到这位老师能够如此入情入理的与大家交流,也没想到这位平时有些严厉的数学老师会如此动情的说心里话,之后班级学生与他的关系日渐加深,可见作为一名班主任教师,不仅是要管理班级,也要及时“示弱”,将自己的心扉展现给学生,形成交流。
  三、感知网络时代变化
  随着互联网+大时代的到来,万物互联的结果也导致信息爆炸,任何人都无法分辨出消息的真实性,在这种情况下,德育工作开展也发生着转变。德育不再是由学校、由教师单向的向学生输出,学生收到来自四面八方的消息,有表扬、有批判,最终又在消息的遴选中选择了一种自己相信的。网络时代的开放性,使很多事情的真假被模糊,且信息传递之快,龄教育工作者咂舌。作为一名新时期教育工作者,应当及时感知网络时代变化,捕捉到变化本身,将其作为重要资源,既要敏锐地发现与学生相关的内容,做以引导也要及时吸纳新的资源,将其作为教育资源而运用。当然,这也是作为一种思维而存在,即变化更新的思维,使德育工作本身不僵化。
  四、实现与任课教师的换位思考
  作为高中班主任教师,是班级的基本管理者,对班级负责。如今,在大思政课理念下,德育早已是学校教育工作整体的一部分,需要全体教师共同完成,融入到每个学科的教学中[3]。班主任教师对一个班级负责,也更了解所带班级情况,此时由班主任教师做好与任课教师的沟通,才能同心协力,完成对本班级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辅助建构整体的班风班级。作为班主任教师,及时与各任课教师达成互动,尊重任课教师意见,与各任课教师做好沟通,以推进班级文化建设,形成对班级整体的把握。
  五、实现与家长的换位思考
  与家长进行换位思考,搭建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桥梁。家庭教育、家长理念,对学生成长的影响颇深,如高中阶段常见的,家长对孩子的期待值过高,导致孩子压力大,影响孩子的未来选择和人生走向。因此,尽管孩子在高中阶段主要生活场所是学校,但却不能忽视家庭教育的意义,需要班主任教师主动与家长沟通,了解家长的心理,并及时实现对孩子教育的关注。作为班主任,面对形形色色、理念不同的家长,应当试着去理解家长的意见,再有针对性的做以家长、学生以及自身的沟通权衡,逐渐与家长达成共识,共同实现对孩子的德育教育。
  结语:
  作为高中班主任教师,陪伴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应当做好德育工作,强化与学生、任课教师以及家长的沟通,关注学生成长,了解德育动态,及时将德育教育具体化、深度化推进,以此完成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邹小华.试论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中换位思考实施策略[J].休闲,2019,20(9):108-109.
其他文献
摘要:音乐活动是学前教育五大领域内容之一,也是大多数幼儿最为喜欢的学科。几乎每一个幼儿都有参与游戏并很快融入游戏活动的天赋。将幼儿音乐活动和游戏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幼儿音乐活动,是可行的。文章在检视当下幼儿音乐活动现状的基础上,探究游戏融入幼儿音乐活动的策略。  关键词:幼儿音乐;游戏活动  一、从能力培养视角看幼儿音乐活动与游戏融合的可行性  音乐活动是学前教育的五大领域之一。通过音乐活动,可
摘要:在幼儿园教育中,阅读教育不仅是基础内容,更是一个重要环节。有效的阅读教学有利于培养孩子的高尚道德,开阔孩子的视野,增加孩子的知识。但是,由于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性和年龄的限制,儿童在阅读时难以集中注意力,无法连续阅读,导致整体阅读效果不理想。所以幼儿园教师要在教学中引导幼儿进行“趣味阅读”,从而提高幼儿的阅读坚持力,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中班幼儿;趣味阅读;阅读持久性  中班的孩子还
摘要:近年来,教育新课改持续推进,“互联网+教育”模式日渐成熟。教育部为了实现学生的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积极倡导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融合,这对高中数学教学以及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将高中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相融合,打造信息化、科技化、高效化的高中数学课堂,对进一步提升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利用信息化科技手段,还可以丰富课堂内容,拓展思维模式,提高学生的数
摘要: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可以有效体现出小学生的核心素养,这也是素质教育背景下的重要教学目标。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借助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探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使学生的课堂学习发挥应有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重要性;有效策略  小组合作学习能够为学生构建一种自由、开放的课堂探究环境,在不同学科的教学过程中都有广泛应用,这
摘要:全球化背景之下,英语教育备受关注,各种教育理论在英语教育中的应用也越来越普及。本文着眼于小学英语教学中的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文章先探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在小学英语教学当中的应用价值,然后以译林版教材为例,对该理论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要点进行了论述,希望能为相关工作人员带来参考。  关键词:小学英语;英语教学;生活化教学;生活教育理论  陶行知是我国著名教育家,他的生活教育理论对多个学科的教
【摘要】:在新课标背景下,中学生教育情况备受社会关注,中学生需要学习多方面知识,站在社会发展角度,中学教师教学目的是帮助中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中学生家国情怀意识,使其具备家国情怀核心素养,本文主要以历史学科为例,分析在历史课堂上,教师培养中学生家国情怀存在教师教学理念落后、教师教学方法单一和缺乏实践教学内容等问题,提出教师转标教学理念、在情景教学中融入家国情怀核心素养、将家国情怀核心素
摘要:项目式学习(PBL)是一种以学科原理为中心内容,以小组合作为学习方式,以解决真实问题为目标的教学模式。根据项目式学习模式,学生从生活的真实问题出发,围绕真实情景的主题,小组合作进行探究活动,并完成一系列学习任务,如项目计划、问题解决、作品制作及交流等,有利于学生构建知识、提升能力与素养。本研究将项目式学习模式应用于小学英语教学中,并通过数据分析其教学效果。  关键词:项目式学习;小学英语;教
摘要: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会不断接触到英语的构词法,运用构词法知识来学习单词,既可使学生掌握单词记忆的规律和诀窍,又可较大地扩充词汇量。  关键词:构词法 词汇量 扩大  著名语言学家威尔金斯(D.A.Willkins)曾经说过,“没有词汇,无以传意”。词汇是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是语言的基本材料。对学习英语的人来说,掌握的词汇越多,运用语言的能力就越强,虽然英语词汇量庞大,但它本身有其内在规
摘要:随着现代教育理念的不断更迭发展,对知识教学和能力培养,教师和教学学界逐渐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教师要尝试在教学中改革传统教学中的“灌输”教学思维,给学生更多能力素养提升的辅助路径和渠道,促使学生在学习中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自主学习,将所学内容充分应用到现实实践中去。本文将对学生为本教学理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应用进行分析,教师在新学期必须采取“新思维”、“新方法”,使语文课程教学质量得到切实提升
摘要:教师在结合不同方式或者是现有的管理理念,促进幼儿园课程活动改革深化的前提下,才能够对于不同的幼儿园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变得更加的具有实践性。因为考虑到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不同,资源的利用效率都是比较低下的,所以教师更应该关注幼儿的兴趣点,这样才能够从幼儿的自身兴趣的转变中,逐渐的获得不同的教学经验,提高对于课程活动开展的实践性和有效性,而且也能够让幼儿进行多个方面能力的发展,因此,本文就结合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