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课堂歌唱发声练习

来源 :快乐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_ex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唱歌是小学音乐教育中重要的一块,新课程标准要求规定:“培养学生自信、自然、有表情地歌唱;学习演唱的初步技能。”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有一副好嗓音,但声音的好坏,一部分是天生有的,更重要的是后天训练的结果。
  【关键词】小学音乐 歌唱发声练习
  要想通过发声练习培养学生良好的歌唱习惯,使学生的歌唱能力不断提高,本人认为除了教师本身的良好的专业素质外,还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从新课程理念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紧扣教材,从“学”的角度设计“教法”,达到课堂发声练习的目的。
  一、歌唱与发声要培养学生兴趣
  要培养音乐歌唱兴趣,音乐教师首先应在课堂教学中与学生建立起平等的师生关系,创造一种平等民主、相互交流的课堂气氛,逐步提高学生歌唱兴趣。教师在上课时,要精神饱满,尤其是上课的前十分钟,教师一定要用语言或动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产生学习的欲望。要采用激励性评价,增强学生的荣誉感、自豪感,活跃课堂气氛。
  二、歌唱发声练习要注意渐进性
  当学生步入音乐课堂,开始接受歌唱训练时,作为教师就必须遵循教学规律,从易到难,从学的角度设计教法。七八岁的孩子声音明亮,但最初的歌唱更像是喊叫。针对上述情况,课堂可以安排一些以闭口音、如“m、lu、mu”为主的母音训练。旋律要简单,流畅、音域不宜过宽。以轻声│唱法为主,如:2/4 1 2│ 3 2│1-‖等,让学生通过练唱慢慢体会声音和谐优美的感觉。在此基础上,在适当加上其他的一些韵母。如:mì、yo等,练习音域略微放宽,旋律亦可活跃流动些,练习过程中教师始终要抓住发声的气息、口型、咬字等技能的训练。在学生基本掌握后,增加开口音ma、ya、a的训练。并可以和闭口音做交替互融性练习,让学生在对比、辨别的过程中牢固掌握。需要强调的是,无论那种发声练习,教师都必须做出最形象、最正确的示范,并用学生最易理解的方法去讲解,这样才能转化为学生的技能。
  三、歌唱发声要有针对性
  正确的发声方法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歌唱水平,从而培养学生的良好的音乐素质。在课堂上选择发声练习曲应作到精挑细选,有针对性,即针对学生的年龄和教材的特点作出合理的安排。如:一年级的教材《小雨沙沙》,曲中有许多模唱小雨的声音,“沙沙 沙│沙沙 沙│”等,教师可结合教材设计对应的发声练习,练习时启发学生想象下雨时的雨丝的细密柔和的特点,并把这种感觉融入练习中,这样学生能很自然的用柔和而富有弹性的声音唱好这条练习曲,为学生唱新歌奠定了基础。
  四、歌唱与发声要注重趣味性
  “趣味性”对学生的吸取力是很大的,只有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才能保证学生歌唱发声练习的认真到位。这就要求教师要用开放的手法来组织教学训练。如:《鹰》一课中,要学生用鲜明的强、弱力度对比来表现鹰的飞翔,理解强弱力度记号我们就可以选用这样的练习曲:
  
  充分运用老虎和小羊的叫声,来体会强弱,在初步练习唱的基础上,由学生指出哪些要强,哪些要弱,并用“f”和“p”表示,然后再让学生练唱。这时,他们能很自觉的运用气息控制好声音的强弱。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可以指导学生要用体态来更形象的表现出来老虎和小羊的叫声的不同。
  五、歌唱要从学生出发,注重歌曲情感处理
  匈牙利音乐教育家柯达伊指出:“艺术的精髓并不是技术而是心灵,一旦心灵可以毫无障碍地自由表达,便能创造出完整的音乐效果”。歌唱是最富有情感的艺术,更是人类心灵对世界感应的产物,是以歌唱声音为物质材料的人类精神唤醒及生命升华的展开形式,它以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展开其价值,充分体现了人类情感表现的自我创造与追求,是情感的美化和升华。小学生也有自己的情感,在歌唱教学中也应该注重他们的情感体验,引导他们以情带声,充分表现歌曲内涵。歌唱前可让学生充满激情地朗诵歌词,酝酿感情,根据歌词的内容与情绪决定抑、扬、顿、挫的声调和字的喷口力度,形成自如生动、富有感染力的语气。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把握歌唱内容所要求的总体形象,在脑海里形成“内心形象”,从内心视觉、听觉上感受音高、节奏、发音及内容表达的理想效果,引导学生感受音乐,表达情感,积极地投入歌唱——即“以情带声”的歌唱。因此,我们在歌唱教学中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歌唱的情感表达和歌唱的艺术表现上,会给课堂的整个过程带来一个良好的开端。
  六、歌唱也要拓展音乐教育视野
  当今社会各种媒体铺天盖地,学生不可能生活在真空中,他们同样接触到许多社会流行歌曲,我们如果还固守在学校音乐教材范围内,就会狭隘没有远见。我们要把社会音乐教育纳入自己的视野,把音乐教育与学生的日常音乐生活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因此,我们应该尽一切可能给学生提供各种类型、风格多样的音乐体验,尽力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培养他们具有音乐审美鉴别能力,提高歌唱能力。
  除了以上几点还有许多方面需要教师创造性的开展教学工作。只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正确指导好课堂歌唱与发声,美妙的歌声就能伴随学生愉快成长。
  (作者单位:根河市阿龙山小学)
  编辑/张俊英
其他文献
文化是一个世界各国人们都喜欢讨论的话题。不同专业的学者会从自身学科角度出发给出不同的结论。德国哲学家普遍认为,文化是以生命为本位的“时间性”存在,因此要从文化的生
期刊
期刊
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曾经说过:“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是在掌握有关行为方式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的练习与实践形成的。”可见,道德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作为一名社区教育工作者,
期刊
【摘要】本文是结合我国幼儿教育发展的现状,分析当今幼儿教育存在的问题,理性、客观的阐述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建设性的提出今后幼儿教育发展的方向和对策。  【关键词】幼儿教育 教育状况 今后发展 方向  随着我国的社会大发展,人口素质的不断提高,国家已把幼儿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素质教育的基础”受到相关部门和教育界的重视和关注。  一、现今我国幼儿教育的主要问题  1.办园理念单一,缺少
本文采用机械合金化及真空退火技术制备了CoCr2O4/Cr2O3、Ni/NiO纳米复合材料。利用磁控溅射方法制备了NiO基、MnO基铁磁/反铁磁的双层、三层磁性纳米薄膜。通过X射线衍射等
2016年9月以来,我有幸因“三区支教”的原因接触到乡村的义务教育,在这次“支教”之旅中,我发现乡村义务教育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我认为这些问题的根源是纪律性不强,需加强纪律
期刊
【摘要】朗读作为一种常用的阅读方式,可以说是阅读教学的基础环节,它有着重要的作用和价值,即:通过朗读可以引导学生初步掌握文章的内容,感受文章的蕴涵;可以让学生学习文章的遣词用句、段落结构方式等等,活化其书面语言与口头语言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将阅读与写作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还可以通过朗读来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起到衡量理解能力的作用。因此,作为教师,在教学中我们应注重对学生朗读的指导,以更好地提
“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在《师说》中慨然说道:“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以此观之,自古以来教育者“三大天职”的常规排序是——传经布道、讲授学业
【摘要】课堂教学是师生双边活动的主要场所,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阵地。英语课堂是语言实践的课堂。在英语课堂中,应该充满师生之间的交流,生生之间的合作,群体性的活动,时时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我们的课堂应该既紧张又轻松,在民主、平等、愉悦的气氛中,让学生们全身心的投入课堂活动的每一个步骤。  【关键词】导入 三大解放 课堂分组  一、导入含活式——带着兴趣,带着思索  恒久以来,对怎样在短时间内有用地导入课
【摘要】体育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作为体育工作者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积极探索新课标下体育课的新模式,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  【关键词】新课标 体育教学 素质教育  一 、教学设计要有特色  教学设计是上好体育课的重要环节,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备课时,应将这一部分设计的更有特色。上课的开始,教师应用具有鼓励性的语言讲解课的内容和要求,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必要时可安排一些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