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梅雨期常熟强对流天气过程举例简析

来源 :中国科技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er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主要利用自动站观测资料和MICAPS部分分析资料对2015年6月16日夜间至17日白天常熟一次梅雨期强对流致暴雨过程的环流背景、水汽条件、层结不稳定条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此次梅雨期间,500hPa西风带系统上基本维持的两槽一脊的环流形势,而低空的低涡和低层切变是这次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2)高低空的急流位置对暴雨强度和落区有着显著的影响,尤其是低空西南急流是低空天气尺度上上升气流的建立者和不稳定能量释放的触发者;(3)K指数结合水汽通量散度场对暴雨的落区有较好的指示作用。本次暴雨过程与水汽、不稳定能量、动力等条件均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关键词]暴雨;低空急流;不稳定能量;K指数
  中图分类号:P4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6-0214-03
  引言
  梅雨期暴雨一般是在有利的环境形势,不同尺度天气系统共同相互作用所形成[1]。研究表明,梅雨汛期暴雨不仅仅与高低空急流、水汽输送、干冷空气的活动密切相关,天气尺度系统也有利于暴雨的发生[2]。另外,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也是梅雨得以在江淮流域维持的决定性因素之一[3]。不同尺度分析已经有较多的论述。但是,关于梅雨期暴雨过程中不同尺度主要天气系统特征的影响尚需更深入的研究。
  根据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使用的长江流域梅雨季定义标准,2015年苏州地区梅雨期于6月5日开始,7月13日结束。梅雨期间,常熟地区出现了3次强降水过程。其中,16-17日常熟市出现了一次强降水天气,持续时间长、小时强度大,历史罕见,常熟多地严重积水,个别地区水深达50cm以上,给公众生产生活造成较大影响,受灾人数和经济损失较为严重。本文主要利用自动站观测资料和MICAPS分析资料对16-17日的一次强降水期间的高低空环流及相关物理量作简要分析和探讨,研究结论旨在为今后的暴雨预报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1 过程实况
  自6月15日我市入梅以来,降雨逐渐增大,强降雨从16日早晨开始,持续到17日上午,全市普遍出现大暴雨。平均梅雨量已接近常年总梅雨量的八成。我市各镇自动站雨量统计详见下表:
  本次降水强度强,范围广,根据常熟本站观测,此次主要降水时段为16日20时到17日08时,小时最大雨强26.6mm,12小时累计降水量115mm,达到大暴雨级别,期间多次出现局地强降水和大风天气,并伴有雷电活动。
  2 环流背景
  此次江淮梅雨期强降水过程中,亚洲区域500hPa西风带系统基本上维持两槽一脊的环流形势,一槽位于里海,一槽位于我国东北上空,中间为宽阔的脊(图1)。东北冷涡的生成在环流系统中有着较明显的影响,在冷涡形成前,高空槽后北段有暖平流切入,而在其南部有较强的冷平流,在冷暖平流的作用下,槽的南部不断加深,槽的北部有加压的作用,使得南部和北部断裂,形成了闭合环流的冷涡。由于东北冷涡的更新换代和稳定维持的较强副高的共同作用,导致了500hPa沿北纬30度附近多小冷槽活动并东移,以及高低纬度环流的相互作用[4],使得北面的冷空气频繁南下,和西南的暖湿空气共同持续向我国长江中下游一带输送[5]。
  700hPa高度场上表现为稳定的江淮切变线(图2),且位于高空槽前,槽前有正涡度和负散度项发展,有利于在切变线上生产低涡并东移,从而引起暴雨过程。由图所知,此次副高较强,我市处于584线边缘,500hPa小槽的槽前,同时700hPa切变线缓慢东移,850hPa切变有所北抬,西南急流向北伸展,强雨带因此北抬。
  在對6月16时20时500hPa、850hPa涡度场(图3)的分析中可以看出,槽前的对流层中,中高层为闭合的低值中心,低层存在闭合的涡度高值中心,根据涡度方程中涡度垂直输送项可知,当低层的高值中心向中高层发展时,即存在上升运动,暴雨易发生。江淮地区处于高空槽前,槽前涡度的垂直输送项作用使得低层的高值中心向对流层高层发展,槽前整层正涡度增加,槽向前移动,这有利于出现深厚的对流运动。
  3 急流与水汽输送
  已有的研究表明[6.7],形成暴雨的必要条件之一,就是要有足够的水汽,单靠本地的水汽肯定不足,必须要有水汽源源不断的输入暴雨区,而水汽通量的辐合对于暴雨的发生和维持具有重要的意义,水汽通量散度可以定量描述水汽输送的方向、大小及水汽在何处集中。
  针对此次暴雨过程的水汽通量散度的分析可知(图略),16日20时在500hPa存在一条明显的东北-西南走向的水汽输送道,700hPa上也同样存在一条东北-西南走向的水汽输送道,这和风场也相一致。在850hPa上,我区附近存在一个较强的水汽辐合中心,且范围较广,从实况可以看出,此次水汽辐合中心范围较广,强度也较强,导致了短时强降水强度大且范围广。
  低空急流通常指850hPa等压面上风速≧12m/s,或700hPa等压面上风速≧16m/s的西南风极大风速带[8]。它的作用就是通过强风速的中尺度脉动形式向暴雨区持续输送水汽,通过强烈地辐合上升运动形成暴雨。这就是暴雨等强对流天气的三个基本条件:①水汽条件;②不稳定层结;③抬升条件。也是说低空急流的出现有利于暴雨的形成[8]。
  此次过程中,从风场来看,16日20时我区位于高空西风急流左侧,高空急流入口处左侧有正涡度平流,则有气流辐散,当与低空切变辐合抬升运动相结合,有利于暴雨形成。相对应的,700hPa上低空急流明显,20时我区正好位于出口区附近,低空急流为我区输送水汽和热量,加强了层结的不稳定度和底层的扰动,从而触发不稳定能量的释放。而图2中可以看出我区正好处于700hPa、850hPa急流的交汇处附近,降水最强,与自动站20时-23时测得的强降水量相吻合。
  高空西风急流与低空西南急流对暴雨过程都有重要作用,但相对来说,低空的西南风急流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因为大量的水汽通量辐合是暴雨产生的根本条件。   4 位势不稳定
  位势不稳定是指对流不稳定(或)和条件不稳定()的结合。位势不稳定的建立主要取决于高、低层水汽和温度平流的差异,即高层冷平流或干平流,低层是暖平流和中低层比上层增暖或增湿更明显。
  我们利用埃玛图(T-lnp)(图4)分析此次位势不稳定的建立过程,可见低空急流迅速带来暖湿空气,形成了深厚的湿层,在低空气层中存在明显的增温增湿作用。另外,当热带湿空气迅速从低层向北推进时,近地面层的空气中水汽的含量越来越高,与上层空气的湿度差越来越大,从而能迅速建立起不稳定层结。可见,它是低空天气尺度上上升气流的建立者和不稳定能量释放的触发者。同时较强的垂直风切变也有助于强对流发生。
  暴雨的发生,湿度的层结不稳定必不可少,同时能量的不稳定也是重要的触发机制。从物理角度看,气块作加速垂直运动的动能由不稳定能量转化而来,当有了低空西南急流触发抬升作用,使气块强迫抬升,从而形成强大的上升运动。不稳定能量越大,气块上升速度越大从而对流性天气就越强。
  5 K指数分析
  除了用上述不稳定能量分析气层的对流稳定度外,还有许多判断热力稳定度的指数,如抬升指数(LI)、沙氏指数(SI)、简化沙氏指数(SSI)、K指数和A指数,这里重点分析K指数。
  气团指标K公式为[9]:
  K=2T850-(T-Td)850-(T-Td)700-T500
  其中T为温度,Td为露点,下标为等压面数值,K值越大,越不稳定。统计得出:
  气团指标(K)范围为:25  具体是:K≤25时无雷暴;
  25  30  从2015年6月16日08时的K指数场(图5a)可以看出,苏南、上海和浙北地区为K指数的大值区,大于36,大气层结不稳定,但水汽条件差,所以降水强度偏小。之后随着K指数大值区的西伸且增强,到16日20时(图5b),我市K指数也有所上升,再加之水汽条件好,降水强度加强,并伴有雷电活动。到17日08时(图5c)指数下降到32,降水强度减缓,可见,K指数可以作为暴雨产生的可能性指标,但无法指出暴雨的落区和发生持续时间,对由强对流产生的暴雨的预报仍需要对多种指数和物理量的综合判断。
  6 总结
  (1)暴雨的形成需要高低空各个系统的配合,此次副高较强,我市处于584线边缘,500hPa小槽的槽前,配合700hPa切变线缓慢东移,850hPa切变有所北抬,西南急流向北伸展,强雨带因此北抬影响我市;
  (2)高低空急流配合,低空急流提供了产生暴雨的不稳定能量和水汽输送,高空急流有助于高层空气的疏散并产生上升运动,两种急流在这次暴雨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而低空急流是决定性作用;
  (3)高空冷平流和低空暖平流的高低空配合建立不稳定层结;
  (4)K指数作为暴雨的可能性指标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仅靠单一指数预报容易产生偏差,需要多个物理量综合判断;
  (5)暴雨是多种气象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且日常预报中在落区和强度上面仍有偏差,所以各个气象条件要素所占的权重是以后需要继续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Reference)
  [1] 陶诗言.1980;Ni-nomiya and Akiyama,1992;Zhang et al.,2002
  [2] 胡伯威,潘鄂芬.1996.梅雨期长江流域两类气旋性扰动和暴雨[J].应用气象学报 7(2):138-144.
  [3] 毕宝贵,等.2004.2003年淮河洪涝与西太副高异常及成因的关系[J].热带气象学报,20(5):505-514.
  [5] 黄威.2011.2011年6月大气环流和天气分析[J].气象,37(9):1180-1181.
  [4] 张瑞萍,等.2014.2011年6月江淮梅雨暴雨主要影响系统特征[J].大气科学学报,37(3):366-377.
  [8] 朱乾根,林锦瑞,寿邵文,等.天气学原理和方法(第四版).北京:气象出版社,2007.7:345-400.
  [6] 朱定真,等.华东地区大范围热带气旋大暴雨综合分析.气象科学,1997,17:598-306.
  [7] 徐海明,何金海,等.夏季长江中游大暴雨过程中天气系统的共同特征.应用氣象学报,2001,12(3):317-326.
  [9] 盛裴轩,毛节泰,等.大气物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2:152-159.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对小区开放对周边道路通行的影响做出了评价,并对该影响进行相关研和扩展比较.以交通通行的角度为中心,从开放小区的选址到内部道路的改造原则,从设置相关交通设施到加强交通管理以保障安全等多个方面,对开放封闭小区提出可行性建议。  通过建立上述相关模型,解决了小区开放问题。此外,进行模型评价与推广,发现该模型的鲁棒性好,适用于随机服务系统、电网系统等。  [关键词]拓扑结构 模糊评价 马尔可
期刊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建设水平的提升,园林绿化工程项目的数量不断增加,给很多地方的环境协调带来了较多的帮助。文章针对园林绿化工程项目管理展开讨论,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园林;绿化工程;项目;管理  中图分类号:TU98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6-0209-01  从客观的角度来分析,园林绿化工程项目的建设,能够对很多地方的发展都产生较大的积极
期刊
[摘 要]武汉市中心城区的一座污水处理厂,处理规模为24万吨/日,采用加盖封闭的方式收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恶臭气体,并通过生物除臭系统的处理,主要污染物去除效果可达到90%以上,处理后的气体符合相关排放标准。  [关键词]污水处理厂,生物除臭,臭气收集  中图分类号:X7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6-0212-01  前言:恶臭是指大气、水体、废弃物等物质中含有
期刊
[摘 要]水利施工是一项专业性比较强的工程,而对于水利施工的管理就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系统性的工作。在管理的过程中出现纰漏,那么会导致整个工程出现问题,影响水利工程的正常应用或者降低工程的质量,这会造成资金和人力的浪费。所以在施工的过程中,要加强管理,以此来确保施工的科学性。这要对水利施工管理的重要性进行充分的认识,对于存在的问题要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从而找出相应的改进措施,提升水利工程的质量和效率。 
期刊
[摘 要]由于水利工程地基施工中常遇到各种地质问题,因此,不良地基处理技术成为了地基施工中的关键技术。我们知道水利工程的建设工作是关乎民生大计的项目,所以在施工技术上的把握一定要十分准确,能够有效的解决在水利工程的施工中遇到的问题,有效的保证施工的质量和进度,水利工程的地基施工则是整个水利工程的基础环节,要给予充分的重视。  [关键词]水利工程地基施工技术管理  中图分类号:TV551.4 文献标
期刊
[摘 要]在水的综合利用过程中因为最终目标的差别,对于水质的基本要求也会存在差别。而正确的水质分析和检测是确保水质质量的基础所在,更是保证水综合利用的核心。在水污染较为严重,组成成分较为复杂时,为了保证水质监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必须对水质检测结果进行严格控制,在此基础上水质检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水质检测;实验室;检测结果;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X832-4;G307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 要]综合气象观测业务在天气预报、气象服务等气象业务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基于此,结合辽宁省辽阳县气象局开展综合气象观测业务具体情况,对现阶段综合气象观测业务要点进行科学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措施,以期进一步提升综合气象观测业务整体质量水平。  [关键词]综合气象观测业务;要点;质量提高;措施  中图分类号:P4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6-0218-
期刊
[摘 要]近年来,我国工业快速发展,推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随之而来的是环境受到严重的污染。根据我国实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对环境保护工程的工作成果有了更高的要求,而水污染的处理是环境保护的重点工作。膜生物反应技术被广泛应用在污水处理工作中,有效提高污水处理效率,提高污水处理的质量。  [关键词]膜生物反应技术;环境工程;污水处理  中图分类号:X7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
期刊
[摘 要]我国民间工艺文化集民族特色和地域风情于一身,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活动的蓬勃开展,民间工艺文化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本文从民间工艺文化困境出发,结合高校教育教学实践,以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为载体,探讨如何将优秀的民间工艺文化资源融入艺术设计教育。  [关键词]民间工艺文化;艺术设计教育;传承与实验  中图分类号:J50-4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以往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教育教学的发展需求,高中计算机教学模式也随之发生转变,传统的课本教学模式已经逐渐被互动式教学模式所取代。在高中计算机教学中,互动式教学模式对于提高计算机教学质量、加强学生计算机能力水平的培养都有非常大的意义。这种模式更加适应当前教学发展的需要,为全方位人才的培养发挥更大的作用。本文将就互动式教学模式在高中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进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