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奖励

来源 :教育界·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nble_du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面对小学低年段学生经常会产生的各种问题,应结合他们的年龄特点,总结出如何用“特殊奖励”来实现当下孩子们最需要的被理解、求沟通的愿望,从而更好地将传统的指责教育转化为学生迫切需要的温情教育。文章就面对不同的学生,如何使用特殊奖励,发挥温情教育的作用,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班主任;特殊奖励;温情教育
  对于小学班主任而言,低年级的那群小调皮,会用无数种意想不到的方式挑战你的忍耐极限,时不时逼得你不得已冲他们大吼,在声音的“镇压”下,孩子们能乖乖静一会,然而“保质期”并不长。你的横眉冷对,对孩子们而言并不代表什么,他们只知道老师在发火,并不会仔细思考老师这行为的出发点是什么。其实换位思考,如果自己作为低年级的孩子,面对时不时对他们大吼大叫的老师,天天跟在他们屁股后面管东管西,批评你这里不好,那里不如意,是不是一样会厌烦,甚至觉得上学是一种煎熬?
  知识和能力当然是孩子们所需要的,但是于低年级的孩子而言,他们更需要的是理解和情感上的沟通。班主任老师要能够时时处处给学生传递关爱,当孩子们感受到那份温情后,便会产生信任,从而亲其师,信其道。温情教育的美好就在于此,它不仅可以给孩子带来快乐,更能让老师获得教育的幸福。
  温情教育在实施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种“介质”就是特殊奖励了。换句话说,特殊奖励用好了,就是温情教育的催化剂。低年级孩子得到过的奖励有很多,比如金钱、大餐、玩具、新衣服……在物质条件普遍提高的今天,像奖励一个小本子这样的等级,已经没有办法很好地吸引孩子、激发孩子去获得的欲望了。我尝试了新的奖励方式——市面上买不到,学生想得到,家长无法复制——老师的肢体奖励。

一、“掌心”开出的花朵


  皓皓是班级里写字比较不认真的一位同学,每次作业,同一个字,要反复擦好几次,才能写端正。每次修改,都显得无可奈何。有时候改的次数多了,本子都被擦破了。尽管如此,还是看不到皓皓书写上的进步。久而久之,皓皓有点自暴自弃,作业本上的字迹越来越不像样子。我知道如果不及时纠正,他会讨厌语文。于是,每次学习难写的生字,我都会用红笔在他本子上认真写好范字,皓皓一笔一划地照着书写。批改时,要求擦掉重写的字越来越少,喜悦写在了他的脸上。我趁势伸出了手,用眼神示意他和我握个手,他先是一惊,然后喜滋滋将小手伸过来,我紧紧握住,并当着全班同学的面一边表扬皓皓的进步,一边将他的小手夸张地上下震动。我说,要是他下次的作业还有更大的进步,还会继续得到我的手掌。
  皓皓很高兴,不仅从他的表情上看得出来,更是从他自那以后的每次作业质量体现出来。渐渐的,他的作业可以一次性过关了!原来,为了这个特殊奖励,皓皓在家中也在下功夫练习,每次作业也是不敢怠慢,不仅橡皮用少了,书写水平也提高了。难道皓皓握住的不是老师的信任和关爱吗?
  皓皓的握手奖励慢慢在班级流行开来:原本吃饭速度慢的同学,只要每次快一点点,就能握手;原本座位底下脏乱的同学,只要每次检查不扣分,就能握手;原本练习处于良好水平的同学,能达到优秀,就能握手;原本经常欺负同学的小朋友,能主动帮助同学一回,也能握手……

二、“臂弯”营造的港湾


  班级里的“出走宝宝”小孙孙也是让人头疼不已,上课的时候时不时要溜到教室外面晃一圈。不是在操场上玩沙子,就是在篮球架上后空翻,或者去校园的景观鱼池里捞捞小鱼,总是弄得满身泥沙,全身湿哒哒才罢休。他十分讨厌做操,所以早晨就成了小孙孙“失踪”的高峰期,任课老师经常到处找他,可是每次找回后,又嬉皮笑脸地答应下次不会这样了。
  这不,远远望见小孙孙在同学们排队出操的时间跑去篮球架上炫他的后空翻绝技,我轻轻上前,小孙孙见到我,一开始身体一抖后退了几步,我知道他又想脚底抹油了,就故意说了几句赞美的话,只见小孙孙眉梢眼角带着得意的神情,他开始认真听我说话,但是站在离我很远的地方。我弯下腰,向他伸出手臂,“来吧,让老师拥抱一下!”看到我的动作,小孙孙没有思考,像箭一般钻进了我的臂弯,将我抱得紧紧的,小手还轻轻拍了拍我的后背,“我喜欢你!我喜欢你!”他说了两遍。“我也喜欢你,那我们排到队伍里去做操吧?”这回,小孙孙没有反抗。
  喜欢做手工的小孙孙,还喜欢收集剪刀,先是剪校园里的树叶藤蔓,把它撒到同学们的课桌上,然后觉得无聊了又拿剪刀去吓唬同学,还不小心伤到一位男生的胳膊。得知这件事的小孙孙父亲气冲冲地对他大吼,他吓得捂着耳朵缩成一团,“爸爸,你别打我了,我错了!”嘴里嘟囔着,眼里充满了恐惧。“来吧,到老师这里来,我们来个拥抱吧!”我向他招手,他绕过了父亲来到了我的怀里,抱着我崩溃痛哭,还将眼泪在我衣服上蹭了个遍。尽管后面的说教他似乎并没有听进去,但是明显看出了他对我的信任。
  拥抱还是给小孙孙带来了一些小小的改变:早上一到校,看见我,就问可不可以拥抱;语文课上,他随便下位,走了一圈似乎发现了什么,回过来问我:“我影响你上课了吗?”“是的,这样就不能得到拥抱了!”我板着脸对他说。“好的。我要做乖宝宝!”说着又马上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去了;还没到放学的时候,他急着背起书包往校门外冲,“去吧,提早离开教室,就得不到老师的拥抱咯!”于是,又无可奈何地回来。这臂弯的力量,可是比千万句说教好用得多。
  除了小孙孙,班级里的其他孩子也开始热衷于得到我的拥抱,而这美好的肢体奖励,又被我分成了小拥抱、大拥抱,不同的表现,给予不同等级的拥抱奖励。不管是犯了错误但勇敢承认所奖励的小拥抱,还是在各类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所奖励的大拥抱,都能让孩子们着迷。

三、“红唇”散发的光芒


  每到学期末,孩子们仿佛都像约好了似的开始变得浮躁。作业的正确率变低了,书写质量下降了,连听课的状态都不尽如人意,完成作业的速度也急剧下降,一套《习字册》原本一堂课能全部完成的,现在只有三分之一的学生能完成。
  作为握手和拥抱的延续性升级奖励,我向孩子们提议,每次作业的前十名不订正一次性通过的学生,可以得到老师的“红唇”奖励,并且在作业开始前向他们展示了我特意准备的口红,那些明明看到过自己妈妈口红的孩子,仿佛第一次见到稀罕玩意儿般发出“哇哦”的惊叹声。这个竞争必须公平,于是,我特意把气氛搞得和奥运会比赛一样,只有等我说“开始”,才可以动笔。我悄悄观察了平时写作业特别磨叽的几位同学,这时候的他们,也拿着笔摆好姿势,紧张兮兮地听我发出“开始”的口令。口令一出,大家立即静下心来书写,大半节课后,我的身边已经排起了“长龙”,一本,两本,三本……等到快第十本的时候,一个个激动万分。尤其是十位优胜者领取“唇印”的那刻,全场更是出现一片羡慕嫉妒的眼神。
  “老师,我的唇印有没有变淡?”小瑾每隔一节课就来问我一次;“老师,刚才做眼保健操的时候我的手指都不敢动,我怕把唇印弄没了!”小磊认真地对我说;“老师,我第一次体验到原来我做作业可以这么快!”瑶瑶和我分享她的奇妙体验;雯雯甚至对我说:“老师,我今天不洗澡了!”
  听着孩子们在耳边叽叽喳喳个不停,也看到了雯雯妈妈在QQ上发来的照片——“老师,谢谢你这么有心,我家孩子都不肯洗脸跟我急呢!哈哈”结果第二天,雯雯左脸的唇印果然没被洗掉,只是淡的几乎要消失了。“老师,我下次还要得到唇印!”雯雯的喊话同时喊出了其他同学的心声,感谢这枚小小的唇印带来的良好学习氛围!
  衡量孩子的标准不能只有一个,对待每个不同的孩子,要求也应该是不同的。同老师握手,和老师来个大大的拥抱,争夺老师一个爱的紅唇印,亦或是得到老师的“摸头”和“击掌”……不同的奖励,分发给不同的孩子,在每个孩子的心里播撒希望的种子,老师的爱成了这些小小种子的养分,滋养着,孕育着新的果实,照亮新的希望。一线的班主任老师,我们相约来一场温情教育,用自己精心炮制的特殊奖励,拉近师生距离,手拉手向前走,让爱起航!
其他文献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学语文老师应积极进行教学思维的创新,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依据实际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对教学要求进行合理的调整,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促进学生道德素养的提升。本文将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思想教育进行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 以文育人;小学语文教学;思想教育;应用探究  随着教育机制的不断改革和发展,传统的教学方法无法
期刊
【摘要】科学实验课被老师们经常形容为“爱并痛着”。那是因为实验课需要老师投注比较多的精力,包括器材的准备、实验报告的整理,还有实验课上超出老师预料的学生兴奋度。但也正是学生的兴奋和关注,在课堂上会出现很多精彩,让科学老师们一直爱着科学,爱着实验课,我也不例外。三年级是苏教版《科学》的起始年级,我对三年级一个班学生的实验能力进行了跟踪观察与分析,遵循实验教学的三个原则,从合理安排分组、精心准备器材、
期刊
【摘要】在新课程理念下,观评课作为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科教研活动的一种基本形式,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的有效手段之一。如何在观评课中做到“有理有据,一针见血”,除了教师个人日常教学中要认真思考,还要有经验的积累。笔者尝试从评课的认识和课堂观察实践的角度进行阐述,梳理观评课流程,总结观评课经验和方法。  【关键词】美术学科;观评课  近几年如火如荼的省教师技能大赛轰轰烈烈举办了三届,各个地
期刊
【摘要】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十分重要,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关系到学生以后的语文综合能力,体现教学的质量。小学高年级的阅读教学一定要因材施教,每个学生的个性不同,所以要采取多样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要多探索教学方法,不要盲目地追求教学的进度,要全面发展学生,注重教学的质量,老师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要求对小学高年级的阅读教学制定相关阅读要求。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要考虑不同学生的感受,积极引
期刊
【摘要】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进步,大学生不仅要掌握计算机操作的基本技能,还要具有熟练使用计算机处理复杂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通过多年对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做评赛”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教学实践,探索出符合现代高职教学特色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实践教学模式,并对该课程采用“教学做评赛”一体化教学模式后取得的成效进行总结,对运用该模式应该注意的问题进行理性思考。  【关键词
期刊
【摘要】进入三年级后,学生面临着写作文了。为了让学生从内心爱上习作,能快乐地写作,作为教师,要指导学生多积累,同时还要多给学生有效指导,多为学生放手,多给学生宽容。这样,才会让孩子不畏惧习作。  【关键词】快乐地写作;积累;前行  每次给孩子们布置习作预习时,耳边会叹息声一片:“哎!又要‘榨文’! 此苦何时才能了!”这种应付任务式的作文心态要不得,也失去了习作本身的意义。为了改变这一现状,让学生由
期刊
【摘要】物理教学离不开实验,抽象的物理概念和规律,要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得出的,微课可以提高物理实验教学效率。微课是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有目标明确、制作便捷、可不断完善、调用方便等诸多优点,是物理实验教与学的好帮手。物理教学中,难操作的实验,不能分组的实验,很适合利用微课。运用微课,弥补现场实验的不足,提高物理实验的准确率;弥补学校实验硬件条件不足;让学生的个性学习得到发展。作为现代物理教师,应该把
期刊
【摘要】在小学生语文课本中说明文占有很大的比例,但是说明文学起来比较枯燥无味,再加上传统教学的弊端,导致小学生失去了对说明文的学习兴趣。采用激趣导入法学习说明文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学习兴趣,而且还可以解决课文中相关问题学,完成教学目标。  【关键词】小学说明文;激趣导入法;对策  在苏教版的小学语文课本中总是会被安排上两篇左右的说明文,说明文与其他类型的文章相比较,最大的优势就是学起来容易,文章
期刊
【摘要】“罗森塔尔效应”也被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来源于一个美丽的希腊神话:皮格马利翁是希腊神话中的塞浦路斯国王,善雕刻。他不喜欢凡间女子,决定永不结婚。他倾注心力雕刻了一座美丽的少女像,并对她倾注了全部的爱恋。他的虔诚和期待打动了爱神,少女复活了,和他结为夫妇。“皮格马利翁效应”告诉我们,当我们对某件事情怀着非常强烈期望的时候,我们所期望的事物就会出现。  【关键词】“罗森塔尔效应” ;特殊教
期刊
【摘要】以“问题”为驱动,激发学生的质疑,促进学生的交流,解决学生的困惑,真正点燃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会问,让学生主动把握知识重点,借助直观图表探究解题问题的策略;会问,学生能主动比较方法要点,依据分析特点探究解题方法;会问,是学生密切关注练习难点,通过交流提升探究能力。会问,是一种能力,它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启发学生的数学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