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安全是企业发展永恒的主题,没有安全的保证,企业就谈不上生存与发展,进而影响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如何通过扎实有效地培训,不断提高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操作技能,确保企业安全发展,是值得我们认真和探讨的。本文根据目前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现状,对安全教育和安全培训工作进行探讨,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建议,对今后企业教育培训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安全;教育;培训;探讨
0.前言
安全生产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世界各国在工业化进程中必然遇到的问题。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对各行各业的安全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近年来,安全生产形势严峻,石油石化企业各种重、特大事故频繁发生,究其根源,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不健全,不到位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下面仅就企业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做些初步探讨。
1.安全教育
发生伤亡事故,不外乎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两种原因。根据我国历年职工伤亡事故分析,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所导致的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占因事故死亡总人数的70%以上,可见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是最有效的一种方法,也是减少伤亡事故直接有效的措施。
1.1安全教育的层次
1.1.1对领导进行安全教育
因为领导干部所承担的安全责任重大,决策层往往影响到生产或项目的进程和效果。如果决策一旦失败,后果往往是灾难性的。
另外,领导干部的安全意识也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下属。如果领导干部对安全工作不重视,很难要求下属重视安全工作,安全工作因此也很难开展和落实到实际当中去。所以,对领导干部培训尤为重要,要对领导干部进行系统全面的安全教育才能更有效的实施安全管理的力度,才能使有感领导真正落到实处并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1.1.2对员工安全意识的普及
中国石油集团公司HSE管理九项原则要求企业必须对员工进行健康安全环境培训,所以说接受HSE培训是员工的基本权利,也是企业HSE的重要责任。作为企业应持续对员工进行HSE培训和再培训,以确保员工掌握相关的HSE知识和技能,从而培养员工良好的HSE意识和行为。开展培训应当以满足岗位培训需求为核心,因岗而异,因岗培训,要针对不同工种、不同岗位,确定不同的培训内容,开展以实现岗位风险控制为目的的培训。
同时,要打破仅仅依赖某一部门来管理培训的观念和做法,建立系统的培训管理机制,形成每个部门、每个环节都为培训服务的意识。特别是各级管理者一定要以身作则,落实有感领导,按照责任区域和属地管理的原则,直线负责下级的培训,并跟踪其培训效果。做好企业安全教育培训是提高员工素质,防止事故发生,保护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
1.2安全教育的内容
1.2.1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制教育
把有关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制、法规培训到每一位管理者及员工,让他们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了解国家的相关要求,增强安全生产意识,并自觉地贯彻执行。
1.2.2安全技术知识教育
安全技术知识包括一般性的生产技术知识、安全技术知识和专业性的安全技术知识。安全技术知识是生产技术知识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它也寓于生产技术知识之中。所以,在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时,必须把它们结合起来,这样才能融合贯通,收到满意的效果。
1.2.3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
特种作业是指容易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对操作者本人、他人及周围设施的安全可能造成重大危害的作业。特种作业人员不同于一般的从业人员,所从事的岗位在劳动生产过程中担负着特殊任务,危险性较大,一旦发生事故便会对企业生产、职工生命安全带来较大损失。因此,对特种作业人员进行专门的安全教育,对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反违章六大禁令明确要求,“严禁特种作业无有效操作证人员上岗操作”,所以说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特种操作证书,方可上岗作业。这是企业安全教育的一项重要制度,也是保证安全生产防止重大伤亡事故发生的重要措施。从安全文化素质方面看,特种作业人员通过安全教育,应该具有较高的安全素质;在安全需求方面,特种作业人员应该具有较高的安全需求,珍惜生命,爱护健康;在安全意识方面,应有较强的安全生产意识,从事特种作业时能谨慎操作,不麻痹大意;在安全知识方面,应有较多的安全技术知识,熟悉本工种的操作规程;在安全技能方面,应有较熟练的安全操作技能,通过刻苦训练避免失误;在应急能力方面,遇到异常情况时能果断正确的采取措施,把事故消除在初始阶段,防止事故扩大。这些是目前对特种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的目标。
1.2.4日常安全教育
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活动应贯穿于企业的整个生产经营活动始终,使宣传教育活动经常化,制度化。其中建立安全活动日和班前班后会制度,是日常安全教育较好的组织形式。
1.2.5新入厂员工教育
对新入厂员工必须要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因为,他们是特殊的群体,对企业的生产安全认知浅显,需要对新员工的安全观念在短时间内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使他们全面了解所在企业的安全标准,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掌握各类防护设施的使用方法。尽快地成为具有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技能方面的合格企业员工。因此,企业应对每位新入厂员工进行安全技术、安全操作及安全防护知识为主的三级安全教育培训。
1.3安全教育的形式
目前,普遍采用的形式,有安全技术培训、安全活动宣传、安全考试、安全板报、安全生产简报、安全生产知识竞赛、安全教育展览、视频教育以及不同形式的安全经验分享活动等。但无论采用何种形式,都要避免形式主义,要从教育的内容和效果出发,既增强员工安全素质的作用,又能活学活用。这样,才能督促员工从小节入手,细节入心。把安全作为工作中的日常行为,才能警觉身边的不安全因素,不断提高对岗位危害的识别能力。也只有这样,才会为广大员工所接受并落实到工作中去,从而得到双赢的局面。
2.培训的有效性评价
不同层次的人员均受到了安全教育,且又经过了相应的培训,最后达到了什么效果,还需要进行有效性评价。有效性评价的方式有两种:
2.1对教育培训的内容进行理论和实际考试,了解掌握程度;
2.2验证在实际生产中处理安全问题的能力,看是否达到了预期效果。
通过有效性评价,能够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以便调整教育培训的相关做法,实现持续改进。
3.结束语
现代企业在不断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健全安全管理体制。这些机制既互相渗透,又责任明确,层次分明,就更加有力的推动了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安全管理防线的形成,鼓励员工参与到日常安全管理工作中来。搞好员工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危害识别能力,增强安全意识,是企业实现安全生产的根本保证。
【参考文献】
[1]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反违章六大禁令》,石油工业出版社,2008.11.
[2]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HSE管理原则学习手册》,石油工业出版社,2009.5.
【关键词】安全;教育;培训;探讨
0.前言
安全生产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世界各国在工业化进程中必然遇到的问题。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对各行各业的安全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近年来,安全生产形势严峻,石油石化企业各种重、特大事故频繁发生,究其根源,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不健全,不到位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下面仅就企业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做些初步探讨。
1.安全教育
发生伤亡事故,不外乎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两种原因。根据我国历年职工伤亡事故分析,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所导致的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占因事故死亡总人数的70%以上,可见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是最有效的一种方法,也是减少伤亡事故直接有效的措施。
1.1安全教育的层次
1.1.1对领导进行安全教育
因为领导干部所承担的安全责任重大,决策层往往影响到生产或项目的进程和效果。如果决策一旦失败,后果往往是灾难性的。
另外,领导干部的安全意识也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下属。如果领导干部对安全工作不重视,很难要求下属重视安全工作,安全工作因此也很难开展和落实到实际当中去。所以,对领导干部培训尤为重要,要对领导干部进行系统全面的安全教育才能更有效的实施安全管理的力度,才能使有感领导真正落到实处并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1.1.2对员工安全意识的普及
中国石油集团公司HSE管理九项原则要求企业必须对员工进行健康安全环境培训,所以说接受HSE培训是员工的基本权利,也是企业HSE的重要责任。作为企业应持续对员工进行HSE培训和再培训,以确保员工掌握相关的HSE知识和技能,从而培养员工良好的HSE意识和行为。开展培训应当以满足岗位培训需求为核心,因岗而异,因岗培训,要针对不同工种、不同岗位,确定不同的培训内容,开展以实现岗位风险控制为目的的培训。
同时,要打破仅仅依赖某一部门来管理培训的观念和做法,建立系统的培训管理机制,形成每个部门、每个环节都为培训服务的意识。特别是各级管理者一定要以身作则,落实有感领导,按照责任区域和属地管理的原则,直线负责下级的培训,并跟踪其培训效果。做好企业安全教育培训是提高员工素质,防止事故发生,保护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
1.2安全教育的内容
1.2.1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制教育
把有关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制、法规培训到每一位管理者及员工,让他们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了解国家的相关要求,增强安全生产意识,并自觉地贯彻执行。
1.2.2安全技术知识教育
安全技术知识包括一般性的生产技术知识、安全技术知识和专业性的安全技术知识。安全技术知识是生产技术知识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它也寓于生产技术知识之中。所以,在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时,必须把它们结合起来,这样才能融合贯通,收到满意的效果。
1.2.3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
特种作业是指容易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对操作者本人、他人及周围设施的安全可能造成重大危害的作业。特种作业人员不同于一般的从业人员,所从事的岗位在劳动生产过程中担负着特殊任务,危险性较大,一旦发生事故便会对企业生产、职工生命安全带来较大损失。因此,对特种作业人员进行专门的安全教育,对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反违章六大禁令明确要求,“严禁特种作业无有效操作证人员上岗操作”,所以说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特种操作证书,方可上岗作业。这是企业安全教育的一项重要制度,也是保证安全生产防止重大伤亡事故发生的重要措施。从安全文化素质方面看,特种作业人员通过安全教育,应该具有较高的安全素质;在安全需求方面,特种作业人员应该具有较高的安全需求,珍惜生命,爱护健康;在安全意识方面,应有较强的安全生产意识,从事特种作业时能谨慎操作,不麻痹大意;在安全知识方面,应有较多的安全技术知识,熟悉本工种的操作规程;在安全技能方面,应有较熟练的安全操作技能,通过刻苦训练避免失误;在应急能力方面,遇到异常情况时能果断正确的采取措施,把事故消除在初始阶段,防止事故扩大。这些是目前对特种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的目标。
1.2.4日常安全教育
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活动应贯穿于企业的整个生产经营活动始终,使宣传教育活动经常化,制度化。其中建立安全活动日和班前班后会制度,是日常安全教育较好的组织形式。
1.2.5新入厂员工教育
对新入厂员工必须要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因为,他们是特殊的群体,对企业的生产安全认知浅显,需要对新员工的安全观念在短时间内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使他们全面了解所在企业的安全标准,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掌握各类防护设施的使用方法。尽快地成为具有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技能方面的合格企业员工。因此,企业应对每位新入厂员工进行安全技术、安全操作及安全防护知识为主的三级安全教育培训。
1.3安全教育的形式
目前,普遍采用的形式,有安全技术培训、安全活动宣传、安全考试、安全板报、安全生产简报、安全生产知识竞赛、安全教育展览、视频教育以及不同形式的安全经验分享活动等。但无论采用何种形式,都要避免形式主义,要从教育的内容和效果出发,既增强员工安全素质的作用,又能活学活用。这样,才能督促员工从小节入手,细节入心。把安全作为工作中的日常行为,才能警觉身边的不安全因素,不断提高对岗位危害的识别能力。也只有这样,才会为广大员工所接受并落实到工作中去,从而得到双赢的局面。
2.培训的有效性评价
不同层次的人员均受到了安全教育,且又经过了相应的培训,最后达到了什么效果,还需要进行有效性评价。有效性评价的方式有两种:
2.1对教育培训的内容进行理论和实际考试,了解掌握程度;
2.2验证在实际生产中处理安全问题的能力,看是否达到了预期效果。
通过有效性评价,能够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以便调整教育培训的相关做法,实现持续改进。
3.结束语
现代企业在不断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健全安全管理体制。这些机制既互相渗透,又责任明确,层次分明,就更加有力的推动了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安全管理防线的形成,鼓励员工参与到日常安全管理工作中来。搞好员工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危害识别能力,增强安全意识,是企业实现安全生产的根本保证。
【参考文献】
[1]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反违章六大禁令》,石油工业出版社,2008.11.
[2]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HSE管理原则学习手册》,石油工业出版社,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