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层流动的另一种可能

来源 :南风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462r5134d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阶层固化,向上流动的管道缺乏,导致社会活力下降,这是中国一个沉重的话题。
  还有阶层流动的可能吗?或者说,还有另外一种可能性吗?

“洄游青年”们来了


  镜头回放一下:
  2014年春节的一个网帖引发了无数青年的关注和讨论。这个网帖来自著名网络论坛“知乎”上用户“王远成”的一篇文章—《背井离乡,为何仍要打拼北上广》。
  “王远成”曾是“沪漂”,在上海的一家网络公司做产品经理。他的家乡是“一座三线城市”,其个人注册资料显示为乌鲁木齐。2008年,王远成“从西安一所民办大专毕业,揣着2000块钱来到上海”,进入一家互联网公司工作了5年。因母亲患病返回家乡,在家人的关系帮助下来到机关工作,即将得到事业编制。
  不过王远成始终念念不忘上海。他把在上海的经历看作一生中最重要的经历,发誓一定会重返上海。王远成的回答引发了大量“点赞”,也引来了微博和各大新闻网站的轉发转载。大多数知乎用户称赞他的态度,这家面对受过高等教育青年的知识性问答网站的用户,大都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工作。
  王远成的经历也是千百万当代返乡青年的经历。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中国二三线城市获得了较快发展,招商引才的政策越来越有吸引力;与此同时,一线城市房价的一再飙升彻底浇灭了外来青年定居的梦想,相比几年前很多“蚁族”仍然幻想有朝一日能融入北上广,现在的他们显然更加理性务实。在二三线城市的“牵引”和一线城市的“挤出”这两方面的综合作用下,部分青年开始选择回流返乡。
  我们把这样的返乡青年称之为“洄游青年”。之所以这样定义,是因为他们像洄游鱼群一样,在另外一个环境中经历成长的特定阶段后,选择“洄游”到家乡或二三线城市继续生活工作。我们借用生物学上的“洄游”现象来描述城镇化背景下中小城镇返乡青年的迁移性成长经历。
  他们与城市新移民、海归群体等类似,都具有流动性的特点,与中国城镇化进程密不可分;但同时,他们自身又表现出许多独特之处,这也恰恰折射了城镇化进程对于特定类别青年人的差异化影响。

他们的空间


  从我们调研的情况来看,青年返乡特别是带着技能知识和管理理论知识的青年返乡,给当地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他们是本地人,从外面回到这个熟人社会,便于也易于融入家乡和运用家乡资源,使得他们对家乡的经济发展、社会结构、文化习俗和城镇化建设产生了诸多深远影响。
  毕业于北京某211高校戏剧戏曲文学专业的耿小珂是个不折不扣的文艺女青年。当年高分考进北京。她写过剧本,写过广告文案,做过总裁秘书,也做过策展人,走遍北京、杭州、深圳……沉浮四五年之后,2012年她重新回到家乡长春。
  “我的动机很简单,就是不想再租房了。”她曾为了有个安稳的落脚地,给二房东一口气交了一年的房租。不多久却被房东找上门来,说二房东很长时间没露面没交房租,她也必须搬出去。她一个人大晚上拉着行李箱走在北京的街上,哭了一路。
  耿小珂回到家乡之后,做了时尚杂志编辑。“我在北京没有机会。我曾经向两家杂志社投过简历。我把简历送到杂志社前台的时候,他们在用鼻孔看你。但是在家乡我就有机会。这种自我实现感,北京给不了我。”
其他文献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出头的椽子先烂”,或者“枪打出头鸟”,这种古老中国庙堂与江湖的智慧共识,在曾经全面向中国学习的日本也有对应的词句,只不过,中国人的理解建立在一种自保诉求之上,而日本人则用以作為对集体主义文化的强调。01. 日本原宿, 同为17岁的Nao Sugie和Sayaka Narita在周末穿着传统的校服。  Pascal是一名对日本这个东方国度充满好奇的年轻的荷兰摄影师,他在201
徐明棋 上海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  2019年12月11日,WTO争端解决上诉机构因为美国阻挠新任法官的遴选和任命正式停摆。国际社会对此表示了极大的关切,不少媒体对WTO上诉机制的停摆给WTO多边自由贸易体制造成的伤害深表担忧,甚至认为从此国际贸易重回无规则时代,丛林法则将盛行,WTO的生存也将受到威胁。这些担忧有一定的道理,但是认为WTO将因上诉机制停摆而走向崩溃,则并不准确。  的确,WT
戈尔巴乔夫延续了官方自由主义改革路线,但必须比赫鲁晓夫走得更远——改革已不能满足国民的胃口,破坏性冲动已占上风。对比在拖拖拉拉改革中迎来自己末日的沙俄罗曼诺夫王朝,苏联大厦可以说是在匆匆忙忙的大拆大建中垮塌的。  1985年5月11日,戈尔巴乔夫当选为苏共中央总书记、苏联国防会议主席。他是列宁之后第二位有大学文凭的苏联最高领导人,比短期内相继辞世的三位前任都年富力强,且辩才无碍,可即兴演说,迥异于
在外采访最大难处是:如何说服别人开口说话。现实中,这难度越来越大—除非对方刚好有求于你,否则,很多人不愿对陌生人开口,特别是身处这样一个充满怀疑的时代里,人与人之间的信任纽带,几乎被“腰斩”。  为此,我常常不得不花更多时间去沟通—而不是采访或写作。    印象最深的,是前段时间在深圳采访地产中介。当时,通过朋友关系,我联系上一位在深圳做地产中介的,他和我的朋友是初中同学,没考上高中,他后来到深圳
哲夫18岁就写出了60万字的长篇小说,90年代好几年都是文学界的“哲夫年”。做了20年的纪实生态文学后,他准备回到小说上,因为直接干预现实未必管用。  3月16日下午,一见到哲夫,话题就是“水土保持”。从清朝的屯垦,到民国时福建长汀县的“癞子山”、延安时期毛主席所做的调查研究,以及新中国建立后的历史沿革,他娓娓道来,话语里还夹着很多技术性名词。  似乎意识到什么,他停了下来:“讲这些,很枯燥吧?”
现在亟须给整个中国国民投资短期化和“一夜暴富”的社会狂热泼冷水和降温。。  中国经济增长的持续下行,除了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和全球还未走出的大环境原因外,体制和国民经济创造分配流程扭曲所造成的挤压性衰退,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其中,国民經济高利贷化,是这几年对企业投资、创业和经营利润形成强烈挤压,抑制实体经济正常发展,造成经济下行的重要原因。  一个重要考察指标是,一个国家,其借贷融资净利润占G
《起火的世界:为何输出自由市场民主,却收获种族仇恨与全球动荡?》  蔡美儿 著 刘怀昭 译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14年6月版  民主为何在一些国家或地区取得成功,却在南美、非洲的很多国家失败了?民主是平息种族冲突的对策还是煽动种族屠杀的推手?中东的阿拉伯国家对以色列恨之入骨,而世界上也有不少国家痛恨美国,两者根源有何相通之处吗?  这些看似毫不相干的问题,《起火的世界》给出了统一的答案—一
荀子的名篇《劝学》,善用比喻修辞方法,巧妙地借助形象说理;并以整散结合的句式,寓整齐于变化之中,富于恣肆的气势和雄辩的色彩。  一、善用比喻,新鲜贴切,丰富多彩,言近旨远  《劝学》一文,围绕“学不可以已”这个主旨,演绎推论,层层深入,阐释谨严,说理透辟。全文几乎是用比喻说理的,采用的比喻不仅新鲜贴切,而且丰富多彩,层出不穷,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博喻。  博喻,指的是用多种比喻来比一个事物的一个方面或
几十年前的教育有不少是搞大呼隆,上政治课的教师只要记住若干句口号,去解释这些口号的指向性、重要性、迫切性大抵就可以了。上语文课也不算太难,熟读一些诗词、警句,教一些生字,纠一些错句,读一两段批判文章,已经够份量了。英语课基本不设,坚持要设的,就英译中教读一些口号,也有一些有创意的,如教学生读一些“缴枪不杀”之类的口号。数学物理也差不多,上“两机一泵”,讲一颗子弹能打多远,说扔手榴弹的抛物线原理,等
谁是外国势力?他们如何游说?他们花了多少钱游说?他们游说的对象是谁?这些都一清二楚。想要在法律之外玩点花样几乎是不可能的。  建国初期,美国特别担心“外国势力”渗透进美国,甚至掌控美国的政治经济大权。这也很好理解:原本美国就是英国的殖民地,在独立战争之前,保王党人的势力很大,是独立派用强制的手段驱离了保王党人,才确保独立战争中众志成城。尽管如此,由于文化、经济上的联系太密切了,要想完全驱除英国和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