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利用,让错误成就精彩课堂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uida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学生的学习错误具有不可预见性,而这样的错误又往往是学生思维的真实反映。学生在学习中的错误是一笔宝贵的教学资源,教师不但要宽容学生的错误,更要妙用学生的错误资源,使“错误”成为课堂教学的亮点,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使课堂因差错而精彩!那么如何巧用这一教学资源,让教学绽放光彩呢?下面结合自身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制造错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爆发智慧火花的源泉。学习错误是一种来源于学习活动本身,具有特殊教学作用的学习材料。不论是随堂突现的错误还是老师有意创设的错呀,它都来自于学生贴近学生,教学时又回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对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具有特殊的作用。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有意创造一点“错误”,调节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思维。
  例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后,为了学生记住“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我在组织学生集体订正练习时,故意把28÷4的计算结果写成28÷4=6……4。我刚写完,学生就纷纷发表意见说:“老师,你算错了,应该是28÷4=7才正确。”“4除以4还可以得商是1,6 1=7,商应该是7;“老师,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而这里的余数和除数都是一样大的,所以你的计算是错误的。”这时,我借机进行小结这方面的知识,强化学生的理解与记忆,整个课堂教学收到很好的效果。教师于无错之中制造点错误,欲擒故纵,让学生自己发现错误,纠正错误,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让学生喜欢数学,愿意学习数学
  二、利用错误,激发学生自主探究
  数学的价值不在模仿而在于创新,数学的本质不是技能而是思想。数学学习不能只是一个遵照指令进行程序操作的过程,而是一个不断运用自己的知识经验进行自我建构的过程。学生需要的不是去复制别人的数学,而是去建构自己的数学。也就是说,数学学习应由学生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因此,对待课堂中出现的错误,教师应采取纠错措施,给予反思机会,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解题思路进行认真的回顾和分析,让学生存反思过程中明白为何出错,使学生避免重蹈覆辙。
  如:把一块木条锯成5段,每锯一段用4分钟,求多少分钟可以锯完?”一开始学生不假思索异口同声地说:“20分钟”。我思索了一下,如果我硬要把我的方法教给学生,学生未必就学得好,我还教得累,倒不如把难题交给他们自己去解决。我挑兴得说真的是20分钟吗?谁能想方法证明自己的答案是正确的。结果有的拿纸条折,有的用小棒折,有的画图分析,还有的列表,通过各种形式探究活动,寻找错误原因,得出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使学生的潜能汇聚在一起发挥,智慧汇拢到一处碰撞。一节真实的课堂教学,学生不可能不出现错误,就因为有了这样那样错误,更能体现真实性。教师不但可以通过挖掘学生的错误资源,及时调整课堂教学,还可以利用学生的错误资源,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自主解决问题。
  三、善用错误,培养学生发现意识。
  学生获得数学知识本来就应该是在不断的探索中进行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方法是各不相同的,因此,出现偏差和错误是很正常的,关键是在于教师如何利用错误这一资源。
  如:学生在第九册练习三十二的第七题,计算下面各题,并验算。38.2除以2.7,大部分学生的结果是错误,有的同学得出的商是1.4,有的同学得出的余数是4。针对这一较为典型的错误,我把它作为一个判断题让学生自主探究,先判断答案是否正确,接着追问:“你是怎样发现错误的?”学生在富有启发性问题的诱导下,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索,很快找到了三种判断错误的方法:
  (1)、余数4与除数2.7比,余数比除数大,说明是错误的。(2)、验算::1.4×2.7 0.4≠38.2,说明商是错误的。(3)验算14×2.7 4≠38.2,说明余数是错误的。紧接着,我再带着学生分析,找出正确的商和余数。由于计算时,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了10倍,商里的小数点不能忘记,余数是被除数扩大10倍计算后余下的,所以余数也扩大了10倍,正确余数应把4缩小10倍,得0.4。
  上面的例子中,我从学生的现实学习中选取错例,充分挖掘错误中潜在的智力因素,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问题,创设一个自主探究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让学生在纠正错误的过程中,自主地发现了问题,解决了问题,深化了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了学生的发现意识。
  四、巧用错误,促进学生思维创新
  学习错误暴露了学生思维的真实性,反映学生建构知识的障碍。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效利用学习中的错误信息,巧妙点拨,抓住学生错误的想法延伸,诱发思维,开启智慧,让学生从错误的想法中发现新知识,培养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当老师把错误的知识留给学生时,也是学生努力纠正错误的开始。在学生自主或合作的探索过程中,总会有很多新的想法与途径一一被呈现出来,当学生经过思索发现错误的所在以后,下一步就是有针对的去解决错误。那么在学生解决自己发现的错误过程中,也是一个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同样的错误,不同学生所想到的解决方法是不同的。甚至说,相同的错误,学生们会想到不同的多种方法进行解答,这个过程就是创新挖掘的过程。
  例如:我在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时”,有一位同学像发现了新大陆似的,很高兴地说:“老师,我知道了,在算式52-6中,被减数个位上2-6不够减,可以倒过来用6-2就够减了。”我当时一下子愣住了,心想这样的算法是错误的呀,但想归想,我没有马上给予否定,而是请他说一说,为什么会那样算?他接着说:“我是这想的,因为2-6不够减,所以我用6-2=4,这个4是多出来的,我再用剩下的50减去多出来的4,就得出52-6的差是46。”这个案例让我明白了以后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要随意否定学生的回答,当学生回答“错误”时,要让学生说出自己的“错误”想法,并及时捕捉学生的“错误”之中蕴含着的创新思维的火花。变学习错误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契机,才会看到错误背后的成功,让其发挥应有的价值,绽放出灿烂的光芒。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每个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错误,并将学生的错误作为一种资源,因势利导,正确地、巧妙地加以利用,那么,我们的课堂一定会因为错误而精彩!
其他文献
【摘要】自主学习就是一种学习者在总体教学目标、知识需求的宏观调控下,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自由的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方法和学习内容,并通过自我调控的学习活动完成具体学习目标的学习模式。  【关键词】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主动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学习的最根本的途径应该是活动,活动是联系主客体的桥梁,是认识发展的直接源泉。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放手让学生在动手、动口、动脑的协调之中
当前《新课程标准》提出,小学语文必须高度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首次把“丰富语言的积累”写进了教学目的,并用具体条款要求“注意积累语言材料,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明确规定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50篇(含课文);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积极创造条件,指导学生多读书,并采取多种形式交流读书心得。”教学要达到大纲这样的要求,不能仅靠课堂上的课文阅读指导,还要指导学生在课外大量阅读。  课外阅读对
期刊
【摘要】本文着力探讨“亲情”作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从自己熟悉的材料和生活经历中去捕捉动情点,激发学生不吐不快的写作欲望;还力图探讨在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充分体验亲情,感悟亲情,从而培养学生说真话,抒真情的习惯与能力,从而真正寻找到课堂作文教学更有效的途径,让作文教学真正成为语文教学的一道最美丽的风景。  【关键词】亲情作文教学有效途径  一、问题的提出。  1、学生写作的现状。  今年期中考试,我校初
新课程标准指出:“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但现实中的小学生习作却普遍存在各种虚假现象:写编造的事实,表达虚情假意,“搬、抄、套”习作选,刻意拔高,空喊口号等。这种现象既不利于学生习作能力的提高,也会影响学生成长的其它方面。我们在习作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写真话,表真情。  我在这几年的习作教学实践中不断思考探
期刊
目的:研究和探讨昆参颗粒治疗进展期胃癌的疗效和作用机理,为寻找低毒和高效的治疗肿瘤药物及提高肿瘤患者生存质量提供有价值的实验资料。方法:1.将60例符合标准的进展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昆参颗粒治疗组30例和参莲胶囊对照组30例,进行临床疗效观察,同时比较两组的死亡率。2.建立S180及EAC荷瘤小鼠动物模型,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小剂量组和大剂量组,每组8只,通过比较给药后各组
【摘要】分层教学是因材施教的一种体现形式,本文从学生、目标、备课、授课、练习等五个方面,如何实行分层教学作了阐述。  【关键词】学生分层目标分层备课分层授课分层练习分层  农村中学学生基础较差,底子不牢,对学习数学不感兴趣。加上进入中学后,科目增加、内容拓宽、知识深化,尤其是数学从具体发展到抽象,从文字发展到符号,由静态发展到动态……学生认知结构发生根本变化;刚升入初中的学生对这些变化往往不能很快
小语教学中,段的训练是连接句子和篇章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一方面,段的训练是句子训练的发展,另一方面又是篇章训练的基础。《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明确指出中年级对段的具体教学要求是“学习分析自然段,归纳主要内容”,“学习课文是怎样用词造句、连句成段的”。段的训练包括读段和写段两方面。读中学写,读写结合,不但可以提高写的能力,还能促进读的深化。段的训练是提高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的关键。
期刊
【摘要】学校的教育与教学质量,学生的学习质量与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教师实际的教学效果。我们大力倡导素质教育,想尽量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就要向课堂要质量,才能实现“减负不减质”的目标,因此,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乃至高效就显得尤为重要。提高课堂的有效性,教师应当做到以学生发展为本;激发师生的参与热情;营造氛围,以学定教,树立主体意识。  【关键词】素质教育减负课堂教学有效性以人为本激发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