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氧改性双马来酰亚胺树脂聚集态结构的研究

来源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720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追踪环氧改性双马来酰亚胺树脂在固化过程中聚集态结构的变化,发现环氧与双马来酰亚胺形成了互穿网络结构(IPN)。但由于环氧和马来酰亚胺的固化活性不同,环氧先发生固化,引起两种单体间的溶解度下降而发生相分离,形成了富环氧区域和富双马来酰亚胺区域。互穿与相分离是两个相反的结构发展方向,它们决定着树脂的结构和机械性能。树脂的互穿程度直接受初始固化温度的控制。
其他文献
张志明,男,工学博士,讲师。1981年生,安徽省界首市人。2017年12月毕业于中南大学,获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学位,2018年1月进入阜阳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工作。现主要从事
优化构建课程体系,开展课程教学目标达成度评价是工程教育认证的主要工作,是课程教学质量持续改进的重要环节。本文结合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以测绘工程专业核心主干课"工程测量学"为例,系统论述了课程教学目标达成度评价的评价依据、评价方法、实施过程和评价结果的分析应用。
本文研究了聚树苯二甲酸乙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及其共混物在熔融加工时加入适量三烯丙基三聚氰酸酯后的紫外光辐照交联。所得结果表明,通过紫外光辐照后的PET和PBT凝胶含量分别
本文使用FTIR法测定了60℃下在苯溶液中,AIBN为引发剂,甲基丙烯酸三苯基锡酯和甲基丙烯酸三乙基锡酯分别与甲基丙烯酸特丁酯进行自由基共聚反应的竞聚率,结果分别为: r_1(TPT
在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下,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是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和建设生态文明的内在要求。本文在对2009—2016年长江经济带10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研究基础上,采用空间相关性研究方法分析了时空分布格局,通过构建空间杜宾模型(SDM)对其空间溢出效应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 2009—2016年长江经济带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整体呈现稳定上升趋势;基本呈现以上海、南京、武汉等不同城市群
由不同链长的甲基丙烯酸长链醇酯。少量改性剂与聚丙烯共混,能大幅增加聚丙烯表面润湿性与粘接性,而拉伸强度与熔点却变化不大。通过ESCA与接触角分析,发现极性基团大表面富集,添加不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正> “八脉交会穴”曾被古今医家所重视。明·李梃《医学入门》:“八法者,奇经八穴为要,乃十二经之大会也。”又说:“周身三百六十穴,统于手足六十六穴,六十六穴又统于八穴
采用单一的Maxwell模型确定被测材料的平均松弛时间,适当选择各运动单元的松弛时间,建立了五参数数学模型,各参数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结果表明,均方根偏差均小于3%,松弛谱基
证实了胺不是RTV硅橡胶缩合催化剂,但在二丁基二月桂酸锡存在下,伯胺或仲胺是RTV硅橡胶的促进剂。当二烷基胺用RTV硅橡胶硫化时,其活性随烷基碳原子数增加而增加。为了弄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