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长征老人的环保梦

来源 :记者观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wb198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出生于1949年10月1日的周圣凤是安徽省淮北市烈山区宋疃镇周圩村人,目前住在安徽省宿州市埔桥区符离镇。虽然他是一个只有小学文化的农民,但在他快60岁的时候,心里埋藏了20多年的愿望变得空前强烈:以一骑单车走遍神州。2008年奥运会前夕,周圣凤动身向世人宣传环保,把绿色的理念传播于神州大地。至今,他只身骑单车足迹已踏至北京、天津、黑龙江、内蒙古、云南、河南等17个省区市,行程3.7万多公里,沿途散发环保宣传资料,呼吁社会关注生态环保问题并积极行动起来。因为宣传环保成效突出,周圣凤人选2011年度“中国好人榜”,并获得“环保使者”荣誉称号。2012年4月6日,周圣凤到达太原,接受了本刊记者的专访。
  一个农民的骑行愿望
  周圣凤是一个地道的农民。如果非要说他有什么不同的话,应该有两点:第一是他几十年以来,一直有一个“骑着自行车,走遍全中国”的梦想,并且这个梦想已经实现了大半——骑自行车行程3.7万多公里,足迹遍布全国;二是他把两个子女培养成了名校的高材生。
  孩子们的成才使周圣凤成为远近闻名的“有福人”,生活无忧无虑。然而令众人不解的是,本该享福的他,却想骑着自行车出去“吃苦”。
  1974年之前,周圣凤没有接触过自行车。作为共和国的同龄人,周圣凤经历了新中国经历的苦难。政策最“左”的时候,宿州粮食不够吃,外出逃荒的人特别多,周圣凤一家也在逃荒之列。他们逃荒到位于长白山区的一个小山村,这里对外来逃荒者给予了极大的包容,只要愿意落户,就能分得土地。他们一家人一住就是20年。
  1974年,一个公路施工队入驻小山村,施工队有个工人有一辆自行车,有一天把车子停在周圣凤家的门口,好奇的周圣凤推着这辆自行车走了一圈,等回到家的时候,车子的主人就在原来放车的地方等着。他尴尬地笑笑,把自行车还给了人家。对方一脸冷漠地说:“想骑自己买一辆!”这句话和那张冷漠的脸给周圣凤留下了深刻印象。当时自行车非常稀缺,买车不仅要票,而且价格不菲,一辆普通自行车的价格在160元左右,以周圣凤当时的收入根本买不起。倔犟的他不顾家人的反对把家里的猪卖掉了,这本是给过年留下的,当时的生猪6毛2一斤,90多公斤的猪,卖了112元钱,他又借了8元钱才买了一辆二手自行车。这是他生命中的第一辆自行车。
  这辆自行车带给周圣凤的不仅仅是生活上的便利,更使他彻底迷上了自行车。他对自行车的热爱超过了一般人,对自行车的每一个部件都了然于心。他当时就有了一个梦想:以后有机会,一定骑着自行车跑遍全中国。
  带着“环保”出行
  周圣凤关注环保,绝非偶然。他早年种地的时候就发现,很多厂矿附近的农作物生长受到污染影响。他曾经针对污染问题向有关部门反映过,得到了积极的回应。问题解决之后,周圣凤意识到,很多人不懂得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在土地受到污染侵害的时候不知道如何应对。于是,他开始关注环境问题,看报纸,查资料,对环境保护有了更深的认识。这对于只有小学文化的农民周圣凤来说,是非常不容易的。
  这时候,骑自行车走遍全国的想法依然在周圣凤脑海萦绕。关注了环保之后,他又给这个愿望赋予了新的使命:一边骑行,一边宣传环保,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唤醒广大人民群众的环保意识。但是这个时候,他出行的条件并不具备。
  周圣凤认为,要想出行,必须同时具备以下4个条件:第一,把家庭的事情处理好;第二,身体状态要好;第三,具备足够的环保知识和环保意识;第四,做好吃苦的准备,有毅力。然而在出发前的那段时间,他的老母亲已经80多岁,需要他照顾,4个孩子还没有全部成家立业。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绿色奥运和人文奥运的主题更加坚定了周圣凤通过骑行宣传环保的想法。但是,这个想法并没有得到大家的支持。孩子们觉得他年纪大了,颠沛流离一辈子,该在家享清福,做这种事情实在看不出有什么好处;周圣凤的老伴也反对,这一路上千难万险的,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后悔都来不及;当地人也对此不太理解:一个农民跑那么远宣传环保,有点风马牛不相及。环保这事情不是一个农民做的,农民就应该安安分分地种地!周圣凤不在意别人的想法,在接受《记者观察》采访的时候,他说:“以前受过那么多的苦,都能熬过来。这点困难算什么?我相信我的愿望一定能够实现。”
  然而,等到所有条件都具备的时候,已经是2009年了。2009年4月30日,周圣凤从安徽省宿州市的家乡出发,经历5个多月的艰难行进,途径江苏、山东、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最终回到老家宿州。每到一处,周圣凤就散发自费印制的环保宣传册和低碳生活倡议传单。
  周圣凤选择线路很有意思,按照东北、华北、西南、华南这样的路线走,而且不走回头路。从这条路到达目的地,必然从另一条路返回,率性而行,不拘泥于最佳路线、最近路线,一切随性而行,这就让他绕了不少弯路。尽管是“冤枉路”,但他却乐在其中。
  出行最受罪的是路况不好。一次,东北地区刚经历了百年不遇的大洪水,3个月的雨季让地上的泥浆有20多厘米厚,他一路上骑骑走走,有时候还不得不扛着自行车在满是泥浆的路上跋涉。不记得穿坏了多少鞋,脚也被泥水浸泡得发胀甚至溃烂。好几次他都想把自行车扔掉,直接坐车回家,但是一想到自己等了几十年,怎么能轻易放弃呢?做了逃兵如何面对那些支持他的人呢?他坚持了下来。
  最艰难的是周圣凤在黑龙江省双城市兰陵镇遭遇了一场车祸。一辆面包车把正在骑行的周圣凤撞倒之后逃逸,他晕倒在马路上,等醒来的时候,肇事车辆早就没有了踪影。他忍着伤痛拿出手机,拨打了急救电话并报警。在他晕倒的时间里,始终没有人帮助这个在旅途中的伤者,这让他非常难过。而在医院的急救中心,周圣凤对于医院“没钱别看病”的说法也颇为生气,这件事让他深刻感受到了世态炎凉和人情冷暖。
  周圣凤在伤口缝合、尚未拆线的情况下,再次出发。因为受伤耽误了不少时间。
  此次车祸,给周圣凤身心带来了很大的打击。他甚至有些怀疑这样做究竟值不值得,自费骑行宣传环保,却受到这么冷漠的对待。但好心人的帮助也给了他更多的支撑。骑行中,周圣凤免不了要风餐露宿,有好几次他没有赶到有酒店的镇子,只好自己寻找住处,这时候他只得住在工程队的工棚、加油站的宿舍中,这些好心人给予他很多的帮助。这些帮助,给了他巨大的精神动力,支撑他完成了接下来的路程。
  第一次骑行历时5个多月结束,2009年10月,周圣凤带着一身的疲惫和欣喜回到了老家宿州,受到了乡亲父老的热烈欢迎。
  圆梦之旅,再次出行
  第一次出行成功,让周圣凤名声大噪,很多人都知道宿州有个60岁的老人骑着自行车走了上万里路。在家里休整了半 年多之后,2010年3月18日周圣凤带着简单的行李和环保宣传材料再次出发。这次他选择了西南路线,经过河南、湖北、湖南、贵州、云南、四川、重庆等地,行程1.5万多公里,历时4个多月,安全回到宿州老家。每到一处,他依然在街头发传单,做演讲,宣传环保,并与当地的环保社团以及骑行协会互动交流,共同举办环保活动。这次远行,很多媒体开始关注周圣凤,并追踪报道他的行程和事迹。
  在云南,周圣凤见到了他所见到过的最干净的天空和最新鲜的空气。西双版纳当地居民的环保意识非常强,热带的阔叶林,一片树叶落在地上,人们抢着捡起来扔进垃圾箱。街道上非常干净整洁,即使在农村,也看不到随意扔垃圾的行为。
  但是也有很多地方,环境污染非常严重。周圣凤在骑行中遇到一处修路的地段,该工程队融化沥青的小锅炉是严重污染环境、早就被环保部门取缔、被国家明令禁止的型号。只要这个小锅炉一开,周围区域简直无法呼吸,对空气的污染特别严重。周圣凤拍下照片,找到项目经理人,要求他们立即停止这种污染环境的行为。
  这一路上周圣凤经历的环保事件数不胜数,这些事情更加坚定了他宣传环保的决心。
  从西南回来之后,2012年3月16日,周圣凤又一次出发,开始了他的第三次环保宣传行。此行第一站到达河南省郑州市,在郑州市做了几个宣传活动之后,他一路北上,到达此行第二站——山西省长治市。在长治市做完宣传之后,周圣凤又来到文水县刘胡兰镇和昔阳县大寨村。于4月6日到达太原。
  4月7日一大早,周圣凤在太原市迎泽公园北门口,骑着自行车,拿着宣传单,向行人发放。他每发给一个过往的市民,都要说一句:“这不是商业广告,是环保宣传单,希望大家关注环保,热爱地球。”
  周圣凤此行的终点是新疆霍尔果斯,他告诉记者,从太原出发之后会先到呼和浩特市,经呼和浩特市到银川、乌鲁木齐,最终到达霍尔果斯,然后从霍尔果斯到西宁、兰州、西安,经三峡和洛阳回到宿州老家。同时要把各个地方的环保宣传手册互相分发,加强环保的民间交流。
  每到一个地方,周圣风都会让当地的环保部门或者其他部门给他的笔记本盖章留念,在这个本子上记者看到,除了印章之外,很多人对老人的行为给予了极大的支持,他们留下文字,祝老人一路平安,祝我们的环境越来越好。
  周圣凤从太原出发继续远行了,带着他的梦想,带着他的环保理念。他告诉记者,这次行程结束后,他会着手准备下一次。下一次,他要骑着自行车到香港、澳门和台湾,继续完成他的骑行全国梦,继续宣传环保。
其他文献
可持续发展与生态体育革命,建立了人与自然、体育和谐发展的少数民族生态体育文化新理念。结合恢复生态学的前沿认识,把生态构建作为少数民族生态体育文化恢复的新视点,提出
技副市长、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安徽循环经济技术工程院副院长,这一连串闪光耀眼的头衔,无论如何也不能让人们把他与恶心的“潲水”联系起来。安徽省合肥市西郊的科学岛上,就有这么一位传奇人物,硬把恶臭的“潲水”魔术般变成乙醇、沼气、生物柴油等可再生能源。他的目标是从源头斩断“地沟油”“垃圾猪”回流餐桌和餐厨废弃物直接饲养畜禽等非法利益链,变废为宝,化害为利,实现社会效益、环境
胡雪岩11岁的时候,有一天,他像往常一样在村口放牛,无意中在村口凉亭的草堆底下发现一个蓝布包袱,他把包袱一层一层地打开,发现里面装满了金银财宝、珍珠玛瑙、玉石、金条。这不就是飞来横财吗?这笔飞来的横财把胡雪岩推到了人生的第一个十字路口,他面临着一个艰难的选择:拿了这笔银子让自己以后在乡村里过上安逸的日子;把银子还给失主,然后继续放牛。我们还可以做这样一个推论:如果这包袱里只是10两或20两银子,丢
众所周知,Google是一个工程师文化很浓的企业,这种文化甚至已经深入其企业基因。但是作为一个拥有几千人的公司,其管理同样非常出色。那么在Google如何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产
“凤凰卫视”,这个诞生仅有9年的媒体,已在全球华人社区受到广泛关注。它的成功经验中有两点尤其值得关注:新颖、充实的栏目和市场化的运作方式。在市场化运作方式上一个不容
4月8日下午2时,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阳光大厅。在洋溢着“爱”“希望”“继续前行”等字句的各式大红海报前,许多人驻足合影,笑语阵阵。一场為免费午餐周岁而举行的新闻发布会,即将拉开帷幕。  去年4月,由知名媒体人邓飞倡导,几十家主流媒体联合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下称福基会)发起的免费午餐行动,迅速将一股股民间力量汇聚成温暖爱河,漫延大江南北——至2012年3月31日,免费午餐基金共募集善款2400多万
传感器技术是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这项技术已逐步形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广泛应用于机器人、空间技术、海洋开发、生物工程、资源探测以及冶
在中国传统商业历史的管理遗产中,最值得骄傲和推崇的可能要算“诚信为本”了——几乎人人都说,中国传统商人、商业组织的成功,是来自于恪守“诚信为本”的原则。  无论是晋商、徽商、宁波帮、潮州会,还是传统老字号全聚德、同仁堂、张小泉等商铺,都异口同声地宣称:遵守“以义制利、诚信为本”的商业原则是其辉煌商业成就的独门暗器。商业评论家们也加入到了鼓动中:财源滚滚的商业制胜之道,是来源于“诚信”的竞争能力。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