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课程探究性学习怎样有效开展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la07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素养的形成是长期的,早期的科学教育将对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作为培养科学素养的启蒙课程——小学科学课程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现阶段,教师认识到了探究性学习的重要性,但是很多时候只是浮于表面,小学科学课堂如何真正有效地开展探究性学习显得十分重要。
  一、精彩纷呈,让科学探究兴趣高涨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往往对实验课是兴趣高涨,对于一些理论探究的课毫无兴趣,这对老师来说这一类课要让学生主动地探究确实是一件难事,所以科学探究更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探究兴趣也显得十分重要。其一,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老师常采用的方法有故事法、魔术法、悬念法、游戏法等,在课的开始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学生的“胃口”先吊起来,这样学生心理上就会有愉悦感、安全感,他们会毫无顾忌地敢想、敢说。如:教科版三年级上册《植物新生命的开始》本课就是让学生观察植物的种子,学生司空见惯的东西要他们好好观察探究真的很难,三年级的学生探究能力还不强,但是他们的探究欲望很强,根据这个特点我们可以在课的开始就和学生开始互动——我说你猜,老师出谜语学生猜,这样他们的兴趣、注意力马上就集中,当后面提出观察探究要求时,学生的探究欲望也十分强烈。其二,科学探究的方法多样的。在学生的理解中科学探究无非就是用实验的方法解决一个问题而已,其实不然,科学探究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在验证时可以用做实验、查资料等方法。如教科版四年级下册《食物中的营养》一课中,教师提出问题: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在探究过程中,学生首先想到的是用实验的方法,可以检测出淀粉这种糖类。其他营养成分小学阶段没有办法检测出,那可怎么办?科学探究的方法不止实验一种,让学生用阅读资料的方法找出其他的营养成分如维生素、矿物质、蛋白质和水,当然还可以查看食物的包装袋。再如可以建立班级的小实验角、开放实验室等等。多样的方法给学生多样的探究思路,让学生探究欲望会更强烈
  二、有始有终,把科学探究落到实处
  科学探究是科学课堂中的一种有效的科学学习方法,通过科学探究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会有提高。科学探究不局限在课堂,有些探究是一堂课所不能完成的,很多时候还需要课后的探究,对于这一类的探究,教师要时刻提醒督促学生,让长期探究有始有终。如教科版三年级《蚕的一生》,老师在本单元开始时轰轰烈烈地和学生分享养蚕的乐趣、养蚕的方法、蚕丝的用途等等,这时学生是兴趣高涨的,非常乐意开始这样的探究活动。然而饲养过程是一个漫长的观察探究过程,很多教师等不及,直接把最后的变化告诉给学生,这样的处理方式使学生没有真正经历探究的过程,这个结果不劳而获,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终”,学生没有轰轰烈烈的观察发现,这样的探究的有效性就很低。
  长期的科学探究不是放任不管,对于每一个过程都要提出实际的要求。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他们的注意力能集中一段时间,但是不能长时间集中。同样在科学探究时,短期他们能较好地完成,长期的探究他们往往会草草了事,丢三落四。如:饲养蚕时,他们积极性很高,都愿意养蚕,养蚕的目的究竟是为了什么?不是好玩,而是在这样一个过程中观察、探究发现动物的变态发育过程。在观察活动开始时,教师就要明确具体的观察任务并要求学生记录,如几月几日蚕孵化了,几月几日蚕第一次蜕皮,几月几日蚕开始结茧等等。教师要强化目标导向,动态把握学生的探究情况,适时指导,避免学生盲目探究。在明确的任务的驱使下,学生对这种长期探究能带着问题和目的去进行,科学探究的有效性会大大提高。
  三、自主探究,让科学探究开花结果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探究活动参与的主体就是学生,如果学生总是被动参与,老师说一就做一,老师说二才做二,无须动脑筋,也无所谓思维参与,这样的探究活动只是流于形式,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探究有效性。学生为主体就是学生主动参与,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做出假设,设计实验,得出结论,交流发现等,学生有动机,有想法,有积极的思维参与。如:《电磁铁》一课时,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并实施探究活动,都是学生满怀对科学学习的兴趣,主动参与,积极探究的。他们小组合作,和同伴一起探究,他们设计对比实验验证自己的观点,不是老师规定做什么就做什么,更不是等着老师或同學说出实验结论。在实施探究过程中,可以看到学生认真、仔细地操作,不停地纠正错误操作,小组成员之间思维碰撞,这样的探究活动中,学生是真正的主体,这样的探究才是有效的。
  探究活动具有一种不可预见性,主要是由于学生个体间的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的差异,这也决定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可以让学生完全自主探究,而是要以目标为导向,启发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教师只有提出了明确的目标以后,学习才会有目的地去发现问题,探究未知。教师要引导学生选用恰当的探究形式,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特点选择合理的探究方法,如操作——发现、猜想——验证、观察——归纳、类比——联想、引导——探索等,让他们经历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让每个学生从不同途径获得成功的体验。如三年级上册《它们吸水吗》,教师先提出问题后,给学生常见的材料如纸和玻璃,学生在生活中就知道纸是吸水的,玻璃是不吸水的,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纸上和玻璃上的水滴的形状,而不能直接告诉学生吸水的话,水滴会怎样,不吸水水滴又是怎样的。在教师引导下的科学探究其针对性才更强,其有效性会大大提高。
  小学科学学习为后续的科学学习,为其他学科的学习,为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打下基础。学习这门课程,有利于小学生形成科学的认知方式和科学的自然观,并将丰富他们的童年生活,发展他们的个性,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小学科学课程探究性学习的有效开展势必能培养小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长此以往学生的科学素养也会提高。
  【作者单位:张家港市乐余中心小学 江苏】
其他文献
本文结合延安南沟门水库枢纽电站厂房工程特点,讲述了“静态爆破法”在石方明挖中的运用,并进行了具体效果和效益分析,为以后施工提供了技术参考资料.
目的 探讨Roux-en-Y胃旁路术(Roux-en-Y gastric bypass surgery,RYGB)对肥胖大鼠脂肪肝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 将30只8周龄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饮食组(ND组)、高脂饮
交叉性动眼神经麻痹综合征国内文献报道不多。本院近期收治2例,现报道如下:典型病例例1:男,55岁.头痛、呕吐伴发热、意识障碍1周,由外院转入我院治疗。入院后结合其病史、症
水为万物之源.中国的先哲对滋养万物的水极尽溢美之词.老子所说的"上善若水"堪称为是对水的最高褒奖.
衡量农村饮水工程是否安全达标的重要依据是水质、水量、方便性及供水保证率等指标,这些指标是否达标与水源位置优化设计密切相关。从石泉县后柳镇中坝社区供水工程实际情况
小练笔是语文教学中较为常用的教学方式,但针对留守儿童而言,这一教学方式需要进行一定的转换。留守儿童是我国较为特殊的一部分学生,尤其当中的学困生,学习能力较低,难以跟上教师进度,所以该部分学生的语文学习较为困难。故而,教师应适当改变自身教学策略,以便其更为适应留守儿童学困生。  一、小练笔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资源不足  相比城市当中的儿童,留守儿童的教育往往受到周围环境的限制。教师没有多
本文通过描述引水渠道渠堤砂砾石填筑施工过程中的施工方法,重点阐述新疆伊犁喀什河尼勒克河段水电站拦河引水枢纽渠道渠堤砂砾石填筑施工技术。通过对渠堤砂砾石填筑施工技
每当名师和专家上公开课时,我们不仅对他们的精彩“演技”所折服,而且他们对于教材内容的深入研究和整合也令我们自叹不如。作为很多一线教师来说,以前常常把教学内容用通顺的“串联词”组合成“一台戏”,由导演“教师”和演员“学生”合作完成,对于教材隐含的数学思想或文化却无暇顾及。再看看特级教师张齐华老师上的《圆的认识》,不仅仅教给学生画圆的方法以及圆的特征,还把圆的美融入生活(水纹、向日葵、太极等),更重要
在湿陷性黄土基础进行大管径压力管道的敷设,管道基础处理显得尤为重要,主要要保证管道出现泄漏之后,如何阻隔漏水与基础直接接触,其次是保证基础的整体性.本方案通过灰土垫
近年来,我校提出了“一科一亮点、课课高质量”的课程教学目标,全面提高各学科教育效益。《全日制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修改稿)》中,对课程性质作了十分明确的叙述:“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质为宗旨的义务教育阶段的核心课程,在小学课程设置中与其他主要学科一样,具有十分重要的位置。”科学课在学校课程建设中得到充分重视,取得显著的进步。  一、明确课程宗旨——着眼科学素质的培养  《标准》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