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二烯橡胶(BR)9000产品质量统计与分析

来源 :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q03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10年对国内某合成橡胶生产厂生产的丁二烯橡胶(BR)9000每月进行1批次样品的全项目检验,将10年所检验样品的生胶性能、力学性能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10年共对该厂的BR9000样品累计检验120批次,优等品率为93.3%,合格品率为100%;BR9000样品的挥发分质量分数、生胶门尼黏度均出现未达到优等品现象;灰分质量分数、混炼胶门尼黏度、力学性能等指标波动不大,各年的检验结果基本一致,总体来说产品质量逐步提高,产品性能趋于稳定。
其他文献
建立了测定羧基丁腈橡胶中羧基含量的化学滴定法、红外光谱法和元素分析法。考查了这3种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结果表明,化学滴定法的测定结果的精密度较好,是测定羧基丁腈
以偏硅酸钠为硅源,采用沉淀法将Fe3 O4颗粒包覆在SiO2中,制备了磁性核壳型Fe3 O4@SiO2。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反应时间、盐酸滴加时间和偏硅酸钠浓度对样品包覆率的影响,并对
采用液相沉淀法合成Y_2SiO_5∶Ce~(~(3+)),Tb~(~(3+))发光材料。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荧光分光光度计以及国际照明委员会(CIE)色度坐标图对其相的组成、光谱学和发光特
通过拉拔附着力试验,确定了环氧底漆和聚氨酯透明漆在碳纤维复合基材上采用湿-湿涂装工艺,漆膜与基材具有良好的附着力,同时具有优良的层间附着力,满足使用要求。
采用全消光PA6切片,通过现有FDY生产设备的改进及生产工艺的调整,生产出具有防紫外线功能的PA6细旦FDY。对喷丝板设计、丝条冷却条件、纺丝温度、拉伸倍数、纺丝速度等工艺条件
以间苯二酚和甲醛作为碳源,利用模板微球塌陷成碗状结构制备碳纳米碗,再以氢氧化钾作为活化剂高温下活化以获得高比表面积。采用扫描电镜、拉曼散射、氮气吸附脱附、循环伏安、
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用多聚磷酸改性基质沥青,研究了SBS改性沥青的各项性能变化趋势;探讨了多聚磷酸改性基质沥青的合理温度。结果表明,随多聚磷酸改性基质沥青温度的提高,改性
纤维基有机电化学晶体管因其生产工艺灵活、柔性可编织、工作电压低、灵敏度高、选择性及生物相容性优异等特点在可穿戴柔性电子产品、理疗保健和生物传感领域应用前景广阔,
标准物质的研制过程中其样品的均匀性检验与稳定性检验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因此在研制GBW(E)130573门尼粘度标准物质时,依据一级标准物质技术规范进行研制,并在ML(1+4)100℃条件下检
利用十水硫酸钠作为相变储热体系的主体成分,加入一定量的氯化钠,可以适当降低体系的相变温度,达到更适合人类使用的27℃左右的室温范围。同时针对十水硫酸钠的相分离、过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