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纳米花状高聚物纤维基有机电化学晶体管及其性能

来源 :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kuik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纤维基有机电化学晶体管因其生产工艺灵活、柔性可编织、工作电压低、灵敏度高、选择性及生物相容性优异等特点在可穿戴柔性电子产品、理疗保健和生物传感领域应用前景广阔,并成为各国科研工作者争相研究的热点。针对目前有机薄膜晶体管平面结构存在的缺陷,采用一维柔性芳纶纤维为电极原材料,分别利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和氧化石墨烯对纤维表面进行改性,并在改性纤维表面原位聚合一层聚(3,4-乙撑二氧噻吩)-聚对苯乙烯磺酸钠导电高分子。所得纤维电极导电性可高达600Ω/cm,将该纤维电极组装成有机电化学晶体管器件,其输出性能稳定
其他文献
对纺制的32.8tex纯涤纶单纱、纯粘胶单纱以及生态负离子粘胶纤维/涤纶混纺Sirofil纱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负离子粘胶纤维/涤纶混纺Sirofil纱的质量指数值明显高于纯涤纶单纱
锂离子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以及无污染等显著特点而得到广泛应用,然而在使用过程中锂离子电池有出现热失控连锁反应引发火灾的风险。本文针对锂离子电池的热失控
对国内某合成橡胶厂生产的聚丁二烯橡胶(BR)9000产品进行生胶性能检验,分别绘制挥发分、灰分、生胶门尼粘度等技术指标的X-R(或S)控制图,根据控制图可以看出聚丁二烯橡胶的挥发分
建立了测定羧基丁腈橡胶中羧基含量的化学滴定法、红外光谱法和元素分析法。考查了这3种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结果表明,化学滴定法的测定结果的精密度较好,是测定羧基丁腈
以偏硅酸钠为硅源,采用沉淀法将Fe3 O4颗粒包覆在SiO2中,制备了磁性核壳型Fe3 O4@SiO2。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反应时间、盐酸滴加时间和偏硅酸钠浓度对样品包覆率的影响,并对
采用液相沉淀法合成Y_2SiO_5∶Ce~(~(3+)),Tb~(~(3+))发光材料。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荧光分光光度计以及国际照明委员会(CIE)色度坐标图对其相的组成、光谱学和发光特
通过拉拔附着力试验,确定了环氧底漆和聚氨酯透明漆在碳纤维复合基材上采用湿-湿涂装工艺,漆膜与基材具有良好的附着力,同时具有优良的层间附着力,满足使用要求。
采用全消光PA6切片,通过现有FDY生产设备的改进及生产工艺的调整,生产出具有防紫外线功能的PA6细旦FDY。对喷丝板设计、丝条冷却条件、纺丝温度、拉伸倍数、纺丝速度等工艺条件
以间苯二酚和甲醛作为碳源,利用模板微球塌陷成碗状结构制备碳纳米碗,再以氢氧化钾作为活化剂高温下活化以获得高比表面积。采用扫描电镜、拉曼散射、氮气吸附脱附、循环伏安、
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用多聚磷酸改性基质沥青,研究了SBS改性沥青的各项性能变化趋势;探讨了多聚磷酸改性基质沥青的合理温度。结果表明,随多聚磷酸改性基质沥青温度的提高,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