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经济学反思

来源 :中国管理信息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zhong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绿色发展理念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的。这是我党发展理念上的大变革,事关我国未来发展的全局。绿色发展理念深化了可持续发展理念,推进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有利于美丽中国的实现。践行绿色发展理念隐含了对GDP主义批判的要求,有利于推进经济发展绿色化;提出了处理好环保和发展的关系的要求,有利于促进环保和发展并举;蕴含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有利于推动集约型经济的发展。研究绿色发展理念,对于理解国家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我党的治国理念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 绿色发展;绿色化;绿色GDP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6. 19. 075
  [中图分类号] F27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6)19- 0132- 02
  生态环境问题关乎长远发展、关乎民生大计、关乎后代子孙,有关发展的问题则亟待解决。从经济学角度反思“绿色发展理念”之革新,生态指标将在未来的经济新常态中发挥重要的目标导向作用。反思GDP主义的发展,经济发展绿色化为导向;反思工业文明的弊端,环境保护为重点;反思粗放型发展理念,发展方式集约为关键。
  1 践行绿色发展理念隐含对GDP主义批判的要求
  经过了增速为8%左右的GDP高速发展时期,当下中国进入了经济新常态,近几年来增速都保持在6%左右。发展目标的变化提出了新要求。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背景下,推进经济发展绿色化,GDP主义应予取重新思量。
  1.1 反思GDP主义的弊端
  改革开放我国取得如此成就,GDP主义功不可没。在GDP主义的引导下,从1995年到2015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从61 129.8亿元上升到 676 708亿元;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从5 074元到49 228元;GDP的增长速度都保持在8%左右,其中1999年到2011年增速都达到8%以上,最高可达14.3%[1]。但是,一些地方政府和官员将 GDP 增长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和行动指南,导致了“GDP 至上”的增长理念成为一种惯性的思维。GDP至上直接导致了各地在发展经济过程中,只注重数字增长,不注重经济发展质量,多致力于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大、但效率显著的煤炭、钢铁以及建筑等行业的发展。
  1.2 推进经济发展绿色化
  “绿色化”是对新时期国家发展战略和布局的整体优化。经济发展绿色化在产业结构是指科技含量高、附加价值高,在生产方式上指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它能促进绿色产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升级,形成以技术和人才为中心的产业结构,使绿色化成为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点和动力。要追求绿色GDP,追求负熵GDP即经济产生有序[2]。
  2 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提出了处理好环保和发展关系的要求
  2.1 反思工业文明的弊端
  2014年以来,生态环境污染的直接经济损失12.9亿元[3]。而近些来的雾霾等大气污染则更是引起公众对环境污染问题的关注,促进大众对 “APCE蓝”的渴望。事关人类自身的生存发展,世界各国都重视生态文明的建设。生态文明是对工业文明的扬弃,是指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把自然环境和人类处于平等的位置,转变以人类为中心的生态伦理观,是一种时代的进步。
  2.2 促进环保和发展并举
  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等议题时,曾有过多种比喻,如“绿色银行”、“生命共同体”、“民生福祉”和“眼睛和生命”,最多的则是“金山银山”论。十年前习近平担任浙江省委书记时认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从提出“两座山”的时间来看,习总书记在生态文明方面具有战略眼光。从形象的比喻可以推断出他的生态文明观:重视环境保护,重视绿色发展,重视生态文明建设。
  绿色发展是指基于可持续发展思想产生的新型经济发展理念,致力于提高人类福利和社会公平,近些年来成为新兴市场国家立足自身,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4]。绿色发展是包涵绿色环境发展、绿色经济发展、绿色政治发展、绿色文化发展等具有辩证统一关系的大系统[5]。把生态环境资源转变成经济资源,从青山绿水中获得金山银山,这样环保和发展并举,让生态资源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才是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应有之义。
  3 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蕴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
  3.1 反思粗放型发展模式的弊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多为发展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的产业,依靠增加生产要素量的投入来扩大生产规模,来实现经济增长的模式。这种发展模式促进了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大发展、大繁荣。但是以能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技术含量少、附加价值低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既无前途也不科学。旧的发展方式已经不再适应当今社会实践的需要。要适应经济新常态这一新环境,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转变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
  3.2 发展集约型经济
  3.2.1 推进低碳、循环经济发展
  集约型经济表现为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地发展,要求加快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也就是践行绿色发展的理念。低碳经济是一种碳排放为价值衡量标准的新的发展模式,在新世纪它推动的新的经济、社会、环境和科技革命比工业革命意义和影响更为深远。 循环经济致力于废物的多次反复利用达到废物的再利用,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节约化、再利用、资源化。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的效率,促进经济的长远发展,是当前进一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
  3.2.2 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集约型经济发展主要依靠技术创新、规模经济、人力资源积累来实现经济发展,要求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这就需要不断地科技创新,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对物质、能源的节约和增值作用,降低经济发展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尤其是绿色创新,它是建设生态文明和实现环境战略转型的重要支撑,通过创新,利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绿色发展理念,是以习近平为代表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念的重要要组成部分,是新的发展思路在经济上的集中体现,是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化,更是对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建设的延续。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是党和国家在经济新常态的环境和生态问题严峻的形势下提出的应对方法。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亡则文明亡。生态环境问题关乎民生大计,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习近平指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是对早期GDP主义的纠正,对当代工业文明的弥补,对当下粗放型发展模式的改变,也是党和国家高度负责的表现,是关注民生、关心人民、关爱自然的表现。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目标是绿色发展理念提出的历史渊源,也是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直接动力。
  4 结 语
  总而言之,研究绿色发展理念,有助于我们对习近平的治国理念有全面而透彻的认识和了解;参悟绿色发展理念,有助于对习近平的生态经济思想有清晰而深刻的理解和思考;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有助于推动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加快美丽中国建设目标的实现。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让青山绿水常在,让蓝天白云永驻!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国国家统计局.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Z].2016.
  [2]乔清举.“绿色”是人类文明的未来发展方向[J].湖南社会科学,2016(2):7-9.
  [3]章柯.最高检:去年来生态环境污染事件造成12.9亿元损失[EB/OL].(2015-06-16).[2015-06-16].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6/4633133.html.
  [4]张梅.绿色发展:全球态势与中国的出路[J].国际问题研究,2013(5):93-102.
  [5]王玲玲,张艳国.“绿色发展”内涵探微[J].社会主义研究,2012(5):144-146.
其他文献
“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这是唐代坚持法家路线的刘禹锡,反对当时儒家因循守旧的战斗诗篇。这首诗流传至今虽已十一个世纪了,但对某
[摘 要] 随着移动终端的普及,移动设备成为了推荐系统理想的获取用户信息的接口,用来帮助系统发现,学习用户的周围物理环境。对近几年移动推荐系统研究进行综述,对其关键技术进行对比分析。最后对移动推荐系统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关键词] 移动设备;推荐系统;移动推荐;综述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6. 17. 099  [中图分类号]
【正】 毛主席制定的我国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是:“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学校只有把办学的方向转到以农业为基础的轨道上来,才能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更好地为无产阶
【正】 《增广贤文》宣扬“人穷志短,马瘦毛长”,这是反动阶级对劳动人民的恶毒诬蔑,虽是寥寥几字,但很反动,必须彻底批判。 几千年来,劳动人民受着反动统治阶级的残酷压迫与
我们广西大学全体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怀着极其沉痛的心情,深切悼念我们最敬爱的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
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是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对经济增长具有直接的拉动作用,文章选取了全国从1992到2008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财政支出、全社会消费品总额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
【正】 这本小书在美国至今没有引起注视,在中国以外看来也还很少为人了解。它之所以值得注意,是因为它是从一九六六至一九七五年之间,中国出版的有关语音史方面寥寥无几的研
[摘 要]改革开放时期,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主要归功于制度的变化,制度不均衡导致了制度变迁。制度不均衡有两种状态:供给不足和供给过剩,本文从供给不足和供给过剩两个方面分别来研究我国改革开放时期制度变迁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改革开放;制度供给;制度需求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16.000  [中图分类号]F12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摘 要] 新常态下高校构建内部控制体系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是确保高校开展教学科研工作的重要途径,有利于保障高校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促进高校的可持续发展。针对高校财务活动中出现的不合理操作、违规违法行为等问题,高校应认清现状,根据国家相关规定构建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文章在概述内部控制理论的基础上,以H高校为例分析其内部控制体系存在的问题,并从整体层次和业务层次对H高校内部控制系统进行构建,提出
文脉,英文即culthural,context一启事,原意指语言学中的”“下文”即说话者的前言后语,因此在语言应用中也称作“语境”。设计中译作文脉更多的应该理解为文化上的脉络,文化的承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