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时期社会改革中影响我国制度供给和需求的因素

来源 :中国管理信息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zafasaasassad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改革开放时期,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主要归功于制度的变化,制度不均衡导致了制度变迁。制度不均衡有两种状态:供给不足和供给过剩,本文从供给不足和供给过剩两个方面分别来研究我国改革开放时期制度变迁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改革开放;制度供给;制度需求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16.000
  [中图分类号]F12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16-0-01
  1 制度变迁概述
  制度有两种状态:制度均衡和制度非均衡。制度均衡是人们满足于现有的制度安排和制度结构,无意改变现行制度,使制度达到了帕累托最优。制度非均衡主要包括制度供给不足和制度供给过剩。现有制度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制度非均衡引起制度变迁。
  2 我国改革时期的利益格局
  改革开放以后,社会分化日益明显,利益格局主要有两种观点,即“两段论”和“三段论”。“两段论”是以1990年中期作为分界。我国从1978-1993年的改革是双赢,每个群体都是利益获得者,而从1994年开始,改革逐渐开始损害某部分人的利益,成为零和游戏。“三段论”:第一阶段是从1978-1984年,改革基本上为所有社会群体带来了收益,农民和第一代个体户获益比较有代表性。第二阶段是从1985-1992年,这一阶段实行“价格双轨制”,体制内单位获益,农民收入下滑,城市部分人生活水平下降,贫富差距拉大。第三阶段1993年以后,土地和资产开始了资本化,开发区建设、房地产和股票盛行。农民工、技术人员、私营业主、个体工商户等获益,农民、退休者、部门国有企业职工受损,社会分化扩大。
  3 改革开放时期影响制度供给和需求的因素
  3.1 影响制度供给的因素
  3.1.1 政府
  政府作为制度供给的主体,决定了现实的制度供给。政治制度需求与供给有社会收益和个别收益的区别。制度需求是社会需求,是社会成本和社会收益权衡的结果;制度供给由政府提供,考虑的是个别成本和个别收益。政府作为一个利益主体,也追求一定的利益,会借助一定的行政手段和力量促进一定的制度创新,影响制度的供给。
  3.1.2 各个利益集团的结构和力量对比
  政治制度安排和制度结构的形成,实际上反映了各个利益集团之间的力量对比状况。各个利益群体都有不同的利益,为了自己的利益需要不断的博弈,以各种方式影响政府,使政策符合自身的利益。
  改革过程中,民营经济虽然在经济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但发言权较小,相反国有经济发言权较大,在政府各个部门都有代表。
  3.1.3 制度本身的影响
  我国实行的区别对待制度也影响我国的制度供给。我国各地区在发展条件、程度、方式上不尽相同,改革开放时期,我国鼓励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带动其他地区共同富裕。建立经济特区,沿海、沿边、沿江的“三沿开放”,深圳和上海的证券交易所,个别地区的保税区,都产生了很好的制度效益。
  3.1.4 考虑路径依赖的影响
  原有的制度对现在制度变迁存在影响,人们现在的各种决定和选择都受到历史因素的影响。诺思认为,制度变迁就像技术变迁一样,有着自我强化机制,路径依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制度变迁。
  3.1.5 制度供给主体一元和多元的有机结合
  制度供给主体一元和多元的结合也影响了制度的供给。国家作为一元主体,主要从大方面来制定政策,包括法律法规、方针政策等,各地的政府在此前提下,制定各地具体的方针政策,各地根据自身发展情况,结合各种影响因素(职务升迁、职业成就、声誉、个人利益)对制度的变迁产生影响。自1978年以来,我国的市场经济改革和财政体制改革,使地方政府从制度变迁中获利,形成了较高效率的制度供给,在不同级层供给主体下产生了不同的制度。
  3.2 影响制度需求的因素
  3.2.1 相对产品和要素价格的变化
  相对要素价格的变动直接影响到制度的收益和制度的成本,进而影响到制度的需求,收益大于成本时,制度就会产生。改革过程中,劳动力相对价格提高,影响了土地变迁的过程,形成了职工工资增长机制,进而影响了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外汇相对价格的变化也影响了制度的需求。自1984年底以来,我国物价上涨,贸易逆差巨大,为了缓解汇率压力,使人民币汇率适应物价上涨,我国从1985-1990年多次大幅下调人民币官方汇率,实行的外汇留存制度直接影响着调剂汇率,官方汇率又随调剂汇率变化而变化。
  3.2.2 市场规模
  市场规模的扩大促进了一批与规模相适应的制度的发展,如股份公司制度、跨国公司制度等。随着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生产资料公有制一统天下的局面被打破,非公有制企业逐渐发展起来,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多元化所有制结构。
  3.2.3 经济增长也是导致我国制度变迁的重要原因
  随着经济的增长,人均收入越来越高,超出了维持自身生活的需要,人们承担风险的能力也逐渐增强。个体经济由此产生,个体经营在集体企业中的比重越来越大,针对个体经济的制度需求也越来越多。
  3.2.4 制度集合的变动
  制度集合的变动也影响制度需求。制度集合的变动可能来自政府政策的变动。例如,1978年以前,个体经营一直被压制,政府政策限制农民进行个体生产,到1978年政策改变后,几年之内农民就完成了向个体经营的转变。
  主要参考文献
  [1]吴文盛.产业结构调整的“五只手”理论[J].华东经济管理,2010(2).
其他文献
信息时代下的管理人才的培养,既是一个热点问题,也是一个难点问题。面对有别于传统的素质提高手段,信息技术以其高速、便捷、多样化的特点弥补着其不足,取得了瞩目的成就。本
【正】 批林批孔是伟大领袖毛主席亲自发动和领导的一场伟大革命运动,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继续和深入,是上层建筑领域里马克思主义战胜修正主义、无产阶级战胜资产阶级的
[摘 要]武陵山区位于我国华南地区中部,旅游资源丰富。但人们在开发武陵山区旅游资源的同时,不同程度地破坏了自然环境。因此,需重视生态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合理开发与保护自然资源。本文分析了武陵山区生态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以期促进武陵山区生态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武陵山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  doi:10.3969/j.issn.1673 -
“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这是唐代坚持法家路线的刘禹锡,反对当时儒家因循守旧的战斗诗篇。这首诗流传至今虽已十一个世纪了,但对某
[摘 要] 随着移动终端的普及,移动设备成为了推荐系统理想的获取用户信息的接口,用来帮助系统发现,学习用户的周围物理环境。对近几年移动推荐系统研究进行综述,对其关键技术进行对比分析。最后对移动推荐系统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关键词] 移动设备;推荐系统;移动推荐;综述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6. 17. 099  [中图分类号]
【正】 毛主席制定的我国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是:“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学校只有把办学的方向转到以农业为基础的轨道上来,才能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更好地为无产阶
【正】 《增广贤文》宣扬“人穷志短,马瘦毛长”,这是反动阶级对劳动人民的恶毒诬蔑,虽是寥寥几字,但很反动,必须彻底批判。 几千年来,劳动人民受着反动统治阶级的残酷压迫与
我们广西大学全体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怀着极其沉痛的心情,深切悼念我们最敬爱的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
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是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对经济增长具有直接的拉动作用,文章选取了全国从1992到2008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财政支出、全社会消费品总额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
【正】 这本小书在美国至今没有引起注视,在中国以外看来也还很少为人了解。它之所以值得注意,是因为它是从一九六六至一九七五年之间,中国出版的有关语音史方面寥寥无几的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