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抗白叶枯病基因Xa21转基因水稻及其杂交稻研究

来源 :作物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55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基因枪转基因技术将高抗白叶枯病的Xa21基因导入中国三系杂交稻恢复系(明恢63)和保持系(皖B)中,获得转基因水稻系,其中4个株系只含有Xa21基因,不含选择标记潮霉素抗性基因hph。筛选抗白叶枯病转基因纯合系,在田间种植6代,用PCR检测证明,Xa21基因能稳定遗传表达。用转基因水稻配制两系杂交稻,杂交组合F1含有Xa21基因,既抗白叶枯病,又有较大的增产潜力。
其他文献
橡胶延伸因子REF(Rubber Elongation Factor)是橡胶生物合成中最重要的酶之一,是胶乳中主要的蛋白质。作者利用已发表的REF cDNA序列设计并合成引物。通过提取胶乳决RNA用RT法
从gus基因的瞬时表达入手,利用不同种类的农杆菌菌株感染小麦不同基因型和同一基因型的不同外植株,研究了农杆菌菌系、小麦基因型和外植体对转化效率的影响。从中优选出了对小
程氏指数法、外稃双峰乳突鉴定法、同工酶分析及亲和性分析等4种方法研究了光敏核不育系HN5s的分类地位。结果显示:HN5s在程氏指数、外稃双峰乳突鉴定均表现类假籼稻的特征,但
在水培和盆栽条件下,研究了6个水稻品种(含籼/粳杂交组合、新株型品系)灌浆期强、弱势粒中ADPG焦磷酸酶(EC2.7.7.21)、淀粉合成酶(EC2.4.1.21)和淀粉分枝酶或Q-酶(EC2.4.1.18)的活性主主其与灌浆
在北京、四川和江苏等地对Xa21转基因杂交稻进行了大田释放实验。分别对转基因纯合的3个恢复系明恢63-Xa21、盐恢559-Xa21和C418-Xa21与各种不育系配组的23个杂交组合进行了抗
研究了灌浆期弱光对3个杂交稻组合的籽粒生长及籽粒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49%遮荫及69%遮荫下,籽粒空粒率升高,籽粒最终生长量、灌浆速率、灌浆相对起始势降低,以弱势粒及全穗籽粒
利用Co^60-γ辐照与NaN3(Sodium axide)复合处理及成熟胚培养的方法,诱发不育性稳定的籼型光敏核不育系HN5s产生可育突变体,通过不同突变体的自交,相互杂交及其与HN5s测交,并在人
以耐低磷品种大粒稻和汕优63、低磷敏感品种新三百粒和沪占七为材料。测定0.5mg/L(P)和10mg/L(P)两种磷水平下水稻根系形态、氧化力、呼吸速率、动力学参数、丙二醛含量、酸性
以P138等8个玉米自交系进行不完全双列杂交,在1997-1999年用新月弯孢菌的孢子悬液分别对亲本,F1、F2、BC群体进行接种鉴定,采用加性-显性-上位性(ADAA)模型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
本文介绍一种分析作物区域试验结果的方法-GGE叠图法。首先,将原始产量数据减去各地点的平均产量,由此形成的数据集只含品种主效应G和品种-环境互作效应GE,合称为GGE。对GGE作单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