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稻1号

来源 :上海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qrxbqr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江西省赣州地区农科所李文辉同志在《赣南农技通讯》撰文报道:经地区科委、地区农业局以及地区早稻评选会议鉴定评议,认为小麦稻1号是一个株叶形态比较理想,抗逆性强,增产潜力较大的中熟偏早早稻新品种。经赣州地区早稻良种区域试验及大田示范资料表明,小麦稻1号亩产1132.4~1137.3斤,比对照红410增产4%,早熟
其他文献
水稻“三紧一晒”管水法,是指在水稻移植后至倒三叶伸展前的营养生长期间,进行三次紧泥(轻晒)和一次晒田。它是依据水稻叶龄而采取的间歇灌溉管水法。此法可协调地上部与地
杂种小麦的育种在常规的小麦育种程序之外,还有三个目标:(1)细胞质雄性不育(cms)系的产生;(2)与不育系杂交能得到可育的F_1代杂种的可育恢复(Rf)系的产生;(3)鉴定籽粒产量的
“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于9月15日成功发射。执行此次发射任务的是长征二号FT2火箭。“天宫二号”是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太空实验室,采用实验舱和资源舱两舱构型,全长10.4
期刊
介绍了SDH的基本概念,分析了SDH技术的特点,阐述了当前SDH技术在国内外的最新发展动态,并根据电力系统通信的特点,提出了SDH技术在县级电力通信网中应用所带来的益处。 The
在小麦如何施用氮素化肥的问题上,曾广泛地宣传过“年外不如年里,年里不如掩底”。因此,近年大部社队把化肥集中在冬前施入。但是,这样做是否能收到最大的经济效果?现谈谈我
我县城北公社三角大队一队,1979年种玉米12亩(习惯面积)。在雌穗抽丝时,见叶片翻黄,亩施猪尿粪水2000斤、尿素4—5斤,几天以后,叶片变绿。亩产玉米1070斤,比1978年亩产增产2
萍体在生长过程中,不断改变群体结构,并使个体在形态、结构以及生理特性上发生相应的变化。对不同萍种的群体结构的特点和个体生态型的研究,是养萍生产上的一项重要课题,掌
为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育人氛围,引领广大师生在良性循环的校园体育文化育人环境中享受运动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以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的体育文化育人实践为例,分
为了加快育种进度,我站于1979年利用塑料大棚进行甜菜采种,3月3日栽植,6月25日收获,共获得种子152斤,全棚共栽植358株,折合亩产400斤。于1979年7月1日播种15亩参加比较试验,
我国长江中下游和滨湖地区及四川盆地,是油菜主产区,油稻稻三熟制面积较大,稻田浸水时间长,茬口衔接紧。在秋末冬初油菜移栽季节,经常碰到秋雨,使油菜田不能干耕燥种,影响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