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政治课堂中如何实现探究式教学方法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375627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开发和利用,我国新课改提倡改变刻板的学习、教学方式,形成一种现代新型的学习方式。倡导形成以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式分析及解决问题。以此培育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合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
  【关键词】:高中政治;新课改;合作探究教学法;策略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过于追求片面、理性的理论知识,忽视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应当具有的主观能动性,忽略了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感受和个人的情感需求。随着信息技术的开发利用,新课改提倡形成一种现代新型的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的主体地位为主,教师引导为辅,以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式分析及自主解决问题的方式,让学生以一种全新的学习模式来获取知识。
  一、教师营创良好的教学情境
  教学情景的创设是高中政治教学重要的环节,对整个教学过程的有效性产生重要的作用。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要促使教学的有效性得以发挥,使知识迁移的目的得到实现。就需要在教学课堂中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营造更加生动形象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根据课本上的知识,结合教师创设的教学环境,融入角色情感,深入探索,实现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新知识有所理解。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积极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思维能力,又能通过学生的自我思考转化成自己的知识,丰富自身见闻。
  二、利用生活实例展开探究
  理论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但最终还是回归生活。新的课程改革也对教学活动的生活化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所以使用现实生活中的实例作为教学探究的素材是最恰当的。生活中熟悉的情境能更好的激起学生的兴趣,运用生活中的素材进行分析,点滴融入课本知识,通过生活中的感性体验提升到课本理论的理性认知。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归纳素材能力,还提高了识记课本知识能力。在生活素材中掌握课本知识,再运用课本知识指导生活实践,是学习的最终目标。故而,在创设教学情境时,生活化的情境是最为常见且有效的方式之一。
  例如,在进行《传统文化的继承》一课教学中,笔者就结合了家乡的旅游景点西江苗寨设计教学情境。课前布置学生搜集西江苗寨中的一些传统文化资料,仔细分析西江苗寨中有哪些课本上提及的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对生活实例的探究,教师可以开拓学生的学习视野,将教材上涉及的概念内容丰满起来,这样也便于学生的理解与记忆。
  三、开展小组合作探究
  通过教学目标的指引,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同时,教师还要将课堂的支持辅助及指导作用,充分地发挥出来,在信息采集中發现问题,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进行了解,将一些比较典型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通过这种形式将问题进行分析解决。
  根据《传统文化的继承》课本知识内容,传统文化表现为四个方面,即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于是把学生分为四个小组,分别展示旅游景点内所体现的四种传统文化。
  通过第一小组同学播放视频,让同学们对西江苗寨有大概的了解,而后提出以旅游路线的方式一一探寻景点中的传统文化。第一小组介绍了西江苗寨的拦门酒这一习俗,让同学们在乐趣中结合课本知识了解传统习俗是社会群体中约定俗成、世代相传的风尚、礼节和习惯,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进而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第二小组介绍源于上古居民的南方干欄式建筑,被称为中华上古居民建筑的活化石,并于2005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西江千户苗寨吊脚楼。通过仔细的介绍,让学生感受古人的智慧。
  第三小组介绍苗族手工刺绣和银饰,通过图片展示精美华贵的苗族银饰,让同学们感受人民的聪明才智和精湛技艺,更进一步透视了苗族厚重的历史文化。
  第四小组播放美妙的音乐,音乐渲染为方式创设美妙的课堂情境,结合图片给同学们带来直观的情感体验,影响同学们的情绪,让学生品味歌曲中传达的情感。感悟流传于上古时期至今,苗族人代代相传的传统思想。
  最后,教师发挥引领作用,总结学生介绍的素材,与课本知识串联,形成一个知识结构图,让学生更明了本堂课知识内容。
  综上所述,在高中政治课堂的教学中,实施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是非常重要的。不仅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还能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默契。不仅使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合作探究能力有所提升,对于教师而言,这样的教学方式也会促使教师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教学方式。所以,在高中政治课堂实施合作探究教学,对师生双方的能力和素质提高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苟志军.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J].才智,2016(07):69.
  [2]赵丹.探究式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观察(中下旬刊),2015(2):78-79.
  [3]王红军.高中政治教学中合作探究模式的应用实践[J].新课程导学,2014(33):16.
  作者简介:罗素梅(1986—),女,贵州贵阳人,贵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教师。
其他文献
【摘要】:学习了中共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重要讲话感悟到英语教学中师生关系的重要性,现在师生关系是敏感话题,大部分老师都有师生关系紧张的问题,它也是一个社会问题存于中学英语教学中,因此对这一科研研究很必要。在现在新课改的形势下,文中提到了什么是良好的师生关系,论述了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在中学英语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和如何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关键词】:中共十八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一方面促进了各行各业的飞速发展,另一方面人们在疯狂追求物质的同时也引发了负面效应,目前大众的健康现状受到严重的挑战和威胁令人堪忧。本文研究目的在于当前上班族的体质逐年下滑,该群体作为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坚实的力量,该群体的健康状况存在很多问题。重视该群体的健身科学化及其实施策略的研究,将有助于更好地促进身心健康的发展,更好参与到健身中并带领整个社会健身行动。因此,找出
期刊
【摘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传统教育与其他领域一样,正面临着深刻的变革。“互联网+传统教育”推动教育变革的同时,专业教师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包括课堂教学能力方面的挑战、数据处理能力方面的挑战、信息素养能力方面的挑战。为此,“互联网+”时代专业教师要强化课堂教学能力,培养数据处理能力,提高信息素养水平。  【关键词】:“互联网+”;专业教师;挑战;策略  一、“互联网+”概述  今天,“互联
期刊
【摘要】:地理学科被称为理科中的文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记忆大量琐碎的知识点,这对学生的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不具备正确的学习习惯,在记忆方面需要花费诸多精力,长此以往,对地理学科逐渐产生一定程度的抵触情绪,这对于学生今后的地理学习十分不利。本人结合自身实际教学经验总结发现,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任务教学法可以有效改善学生这一学习现象。本人就如何在初中地理学科中运用任务教学法进
期刊
【摘要】: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由于履行不同的职责和任务,辅导员又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高校辅导员不仅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和理论研究,更重要的是将其应用于实践并探求出切实有效的方法,巧妙地开展工作,发挥承上启下的桥梁纽带作用,推动学校各项建设的稳步發展,最终完成好教书育
期刊
【摘要】:作文是衡量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尺度,是语文教学中一个不可或缺的核心内容和重要环节。因此要培养和形成学生的写作能力,必须要重视作文教学。《红楼梦》作为四大名著之一,在提高学生的古典文学素养方面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香菱学诗》作为《红楼梦》的一个经典章节,历来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其中蕴含的写作教学理念在200多年后的今天仍然具有珍贵的借鉴意义。本文力求深入、细致的分析《香菱学诗》这一章节,挖掘其
期刊
【摘要】:立足于当代大学争创双一流高校的背景,引入经济管理学的经典模型——波特五力模型,对如何增强高校以班级管理为基础的人才培养管理能力进行了研究,确定了大学班级自治在高校班级管理中的中心地位。将波特五力模型转化为符合大学班级情景的班级管理模型,考虑了班级的自治能力、辅导员及班导师的管理、学生干部的管理、合作与竞争环境、个人发展情况这五种影响大学班级管理效果的因素。以班级学风建设为例子,对大学班级
期刊
【摘要】:本文选取了几个中小学校园性侵害案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案例分析方法,探讨了何为未成年校园性侵害,研究了造成未成年校园性侵害的原因,以及对受害未成年的身心健康所产生的久远影响进行讨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如何预防未成年校园性侵害的发生,同时提若干个有关受害者康复工作的建议。  【关键词】:未成年;性侵害;校园;身心健康  近日,韩国电影非常火热。《熔炉》与《素媛》等都是真实反映现实案件,揭露未成
期刊
【摘要】: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发展为教育的尝试和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条件,现代科学技术的实际运用给了教师更多实际运用自己的教学思想的机会。这些都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对现代教育发展的积极影响。而中职数学教学对于中职学生的能力发展和思维提升等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在现代中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在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基础上,积极的尝试将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到实际教学中,通过这样的方式探索现代中职数学
期刊
【摘要】:课间操是中小学生每天必须进行的体育活动,是中小学体育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课间操作为学校体育的组成部分,是实现学校体育目标任务的途径之一。学生认真做课间操,是保证课间操的前提,也是课间操发挥最大作用的因素,所以要保证课间操的质量就是要让学生喜欢做课间操。本文针对课间操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课间操的创新,以及创新课间操对提高学生做课间操的兴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