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课堂手机上网”现象及解决对策

来源 :科学与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flhz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大学生课堂上使用手机已成为普遍现象,本文针对这一现象在高校大学生中展开调查,并进行调查结果进行统计与分析。调查显示,大学生课堂使用手机存在着使用频率高、原因简单、教师处于尴尬处境、学生认为课上使用手机是普遍现象等情况,针对于此,研究者从五大方面提出相关建议:加强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教育,积极倡导课堂上合理使用手机的理念、丰富大学生课堂上的内容及课余文化生活,积极提倡教师改变原有观念及态度、正確引导大学生上课使用手机、规范大学生课堂上使用手机行为。
  【关键词】 大学生;课堂;使用手机
  一. 手机上网对大学生生活的不利影响
  1、减少了正常的休息时间
  由于手机上网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为大学生的上网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方便。他们可以在宿舍被窝里,甚至熄灯后玩网游,网聊,看电子书,浏览网页等。他们经常熬夜到凌晨二、三点,据我们调查,此类情况十分突出。这将导致日常生活规律被打破,睡眠不足,生物钟失调。
  2、减少了人际交往、沟通机会
  过度依赖手机会带来人际交往障碍。手机上网能降低正面交际的紧张感,但是如果过度依赖手机进行人际交往则会剥夺现实交往时间。有些大学生将大量时间花费在手机聊天上,就使得大学生在一定程度上与现实生活脱离,从而不适应、不善于在现实生活中与于他人交往,与他人的距离也越来越大,弱化现实人际关系的交往。我们的调查得出28.9%的同学认为手机上网减少了他与人面对面交流的机会。
  3、减少了户外运动和集体活动时间
  在我们的调查之中发现,游戏大学生将大量时间花费在手机上网上,40%的学生认为因手机上网而使自己的户外运动和集体活动的时间减少。
  4、增加了不安全因素
  大学生长期身处在象牙塔之中,安全防范意识不强,社会上的一些不良分子利用手机上网传播诈骗信息,对大学生进行诈骗,这类行为容易使大学生受到不良诱导,给他们带来了潜在的不安全因素。
  二、对策与建议
  1、学校方面
  学校应该完善规章制度,强化课堂纪律,严控手机上网。目前,大部分的高校已经意识到手机上网对课堂教学的影响,但是还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许多教师尚处于睁一眼闭一眼状态,对于课堂中的手机上网行为的危害还没有充分的认识。因此,要解决好手机上网的问题,首先必须要有上自相关行政部门,下至任课教师和学生管理教师的重视,相关行政部门要有相关的政策,高校要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而教师应该强化课堂纪律,加强管理。教师需要在课堂中加强管理,但如果没有相关的规章制度,则名不正言不顺,效果也是有限的。有了规章制度后,教师则应贯彻到位、灵活运用。上第一堂课就应约法三章,针对课堂的手机上网行为绝不姑息,要将这种违纪行为直接与平时成绩挂钩,管理要产生足够的震慑力,否则无法解决当前严重的课堂手机上网问题。
  2.教师方面
  要改变高校课堂学生手机上网现象,关键在于教师教学方法的改变,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艺术, 增强大课堂教学的吸引力,把学生的注意力重新吸引到课堂教学上。教师有较高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艺术, 才能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教师的教学内容上来, 才能让学生有听课的欲望。这是高校课堂教学教师需要注意的一个重要问题。否则, 枯燥无味的大课堂, 学习目的不明确、自控力差的学生很容易寻求手机上网来打发时间。因此, 教师要从教师学识的征服力、教学内容的穿透力、教学方法的激活力、教学语言的感染力、教学态度的亲和力上下足功夫, 以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艺术。
  3. 学生方面
  大学生自身必须积极行动起来,不断提高自律意识,增强自控力,养成良好的使用手机的习惯。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明辨是非,认清手机的负面作用,自觉地抵制手机的诱惑,培养独立思考问题能力、鉴别是非能力和“慎独”能力,自觉做到上课不开机、不玩耍和使用手机。
  手机上网是一把双刃剑,虽方便查询资料,但也对大学生学习行为、人际交往、情绪情感和价值取向等产生重要影响。在当前新媒体时代,网络上各种诱惑较多,只有从学校、教师、学生各个主体角度出发提出相应的措施才能培养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自制力,使其在四年大学学习中能守得住寂寞抵制住诱惑,从而有效矫正学生课堂手机上网的不良行为,提高高校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 黄希庭. 人格心理学[M]. 杭州: 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8月.
  [1] 刘素娜. 手机上网后大学生课堂行为变化的现状及性别差异[J]. 荆门: 荆楚理工学院学报,2013年12月.
  [2] 李润文. 大学生盛行手机上网课堂纪律教学质量受考验[N]. 北京:中国青年报, 2011年06月.
  [4] 田义勇. 手机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J]. 呼和浩特: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年9月.
  作者简介:
  李晓瑛(1982.1- )讲师 武昌理工学院文法与外语学院英语系教师
  研究方向:英语教育 应用语言学
其他文献
在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下,提倡的是素质教育。也就是高中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是越来越高,要想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要想让学生学好化学,作为教师就要注意培养他们的综合 Under
介绍了封隔器找漏在修井作业中应用,阐述了实践中的一些体会,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意见。
据媒体报道,中央气象台近期多次发布高温预警。但是,应对高温天气不能仅仅止于预警,保障高温下作业劳动者权利,关键在落实。$$给高温下作业的劳动者送上“清凉”是法律、行政法规
报纸
学员主体性研究是任职教育院校必须关注的问题,当前士官学员中普遍存在着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兴趣不浓厚、意志力弱等问题,这些都极大地影响着学员主体性的构建。本文从心理学
摘 要:本文就“当前职业技术教育的招生数量滑坡”和“企业急需熟练技工和高级技工”的矛盾进行分析,要求职业技术教育重新审视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战略思路,寻找职改革发展突破口。  关键词:职业技术教育 现状 改革  当前,职业技术教育招生数量滑坡,原因之一是部分民众依然认为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前景劣于普通高等教育。然而,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急需大量的具有专门职业技能的人才。下面,作者就职业技术教育现状进行分
摘 要: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饮水水源地环境保护的现状,提出我国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的总体思路与原则,然后针对当前我国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使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协调。  关键字:现状 饮用水 水源地 环境保护  1 概述  随着我国工农业生产的飞速发展,饮用水水源污染日趋严重。我国饮用水来源以大的河流湖泊为主。然而,据水利部门统计,全国七成以上的河流湖泊遭受了不同
摘 要:建筑施工过程中土方填筑与压实技术在当前的建筑施工过程中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建筑土方填筑与压实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的质量,因而加强建筑施工中土方填筑与压实技术的探讨具有重要意义,满足建筑工程施工的实际需要。本文就此进行简要分析,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建筑施工;土方填筑;压实技术  地基的质量对于建筑的整体安全具有重要的影响,加强建筑施工中土方填筑和压实技
摘 要:随着我国的科学技术应用在不断的建设和发展,我国的建筑装修行业在不断的发展,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国家的支持,同时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施工技术应用的管理水平有了非常显著的提高,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必须要对建筑装修的一些相对比较关键的技术进行全面的优化,同时还要按照实际的行动对其进行全面的总结,同时还要做好一些薄弱环节的改进工作。  关键词:建筑装修;施工技术;管理;优化措施  建筑装修施工工程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