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画派

来源 :收藏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ng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江山代有人才出
  本世纪初,岭南画派的第二代传人“岭南四杰”相继去世,有人感叹岭南画派的光辉岁月已成为历史。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开放的中国艺术创作领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活跃,岭南画派倡导的革命性和包容性得到空前的发扬,杨之光、陈金章、胡宇基、欧豪年、梁世雄……众多师从岭南画派传人的著名画家,依然活跃在中国绘画的舞台上,由于艺术的多元性,一些岭南画派的传人,不认同自己是岭南画派;另有一些画家则提出“后岭南画派”的主张,这表明岭南画派正向着多元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在中国画坛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高剑父一再强调:“无论学哪个时代的画,总要归纳到现代来;无论学哪一派,哪一个人的画,也要有自己的个性和面目。”岭南画派历经百年,已成为广东乃至珠江三角洲文化艺术的品牌,它更广泛的含意是指活跃在岭南地区、绘画风格相似的画家群体。
  杨之光生于1930年,广东揭西人。擅长中国画,尤长画人物肖像和舞蹈人物,兼长花鸟画、书法、篆刻,并爱好诗词与戏剧。1948年进入南中美术院跟随高剑父学中国画,成为高剑父的入室弟子。1950年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绘画系,并受徐悲鸿亲自指导,随同蒋兆和、叶浅予赴各地临摹写生。早在上世纪60年代,绘画理论界就有“中国画人物画的一流画家——黄胄、杨之光、刘文西”的提法。近年来,杨之光将西洋画的写实技法、色彩运用与中国传统笔墨巧妙结合,创造出中国画没骨人物画的独特风格。他恪守笔墨服从于形神的法则,画风扎实严谨,洒脱清新,色彩没骨法日臻完善,艺术语言更加纯简,成为当代中国人物画最亮丽的一面旗帜。
  
  他“平生最忌食残羹”。虽然师从高剑父门下,深受徐悲鸿、蒋兆和、叶浅子的影响,但“我行我素”,独辟蹊径,避开驾轻就熟的传统画的线描,用水墨或色彩直接塑造人物形象,在没骨人物画领域不停地跋涉、求索,终于达到驾驭水墨与色彩的技法高度和超脱意境、准确把握人体及物象的结构,随心所欲,一气呵成,不失形体,传神达意。诚如他自己所说:“画人体我可以不勾线,完全用没骨来完成,一笔下去就是一个胳膊,一个腿。”他创作的大量没骨人物画,非常成功地将“没骨画法与勾线画法并用”,标志着他驾驭没骨人物画的技法已日臻成熟,达到了炉火纯青的高度。
  杨之光笔下的舞蹈人物动中求静,静中见动,准确把握每个舞蹈动作的特点——神,淋漓尽致地表现出舞蹈家的神情风度变换灵动的舞姿,千姿百态的舞蹈造型,润泽的肌肤,水灵灵的大眼睛,飞舞的服饰及花辫,似乎身体的每个部位都表现出不同国度、不同民族舞蹈艺术的差异与优美。尤其是画中的异国姑娘,其绚丽夺目的衣饰及优美的发型,配合着欢快奔放的婀娜舞姿,将舞蹈人物的神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姑娘们媚而不俗,艳而不娇,雅而不傲,轻盈而不柔弱。杨之光的舞蹈人物画,将舞蹈表演者的美丽、才艺和情感描绘得活灵活现,充满了青春活力。
  由于时代的需要与要求,杨之光创作了大量领袖和英雄人物的作品,但他始终坚持审美是艺术的永恒定律,着意刻画领袖与群众一起生活的美好感人的场景:他笔下的领袖人物和英雄都是人民群众的一员,平易近人,亲切平实,与人民群众息息相融。真实的历史氛围和重大事件既表现出伟大人物宽阔的胸怀、叱咤风云的胆识,又展现了他们从戴着神圣光环的神坛走进普通民众中间的光辉形象。这种审美艺术观的转变,标志着他完全摆脱了一些画家仍固守的描绘领袖人物所遵循的神圣、伟岸、“高大全”的呆板模式。
  杨之光的作品很早就进入拍卖会,一直为书画投资人和收藏家看好,当前每平方尺平均价25115元,在当代人物画画家中价位最高。
  陈金章 生于l929年,广东省化州县人。擅长山水画,笔墨沉雄稳健,意境深邃,充满时代气息。师从岭南画派创始人高剑父,在关山月、黎雄才等大师的指导下学习中国画。他从广州美术学院毕业后留校任教30年,半生丹青满园桃李,在艺海中已泛舟60多个年头。关山月希望他“承前启后,继往开来”,黎雄才寄语他“百花齐放,推陈出新”。他不仅为岭南画派培养了一大批杰出人才,成为众望所归的岭南画派第三代领军人物,而且为中国的美术教育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在绘画上他继承了传统青绿山水的特点,用笔尖细秀劲而不纤佻,刚劲而流利,铁划银钩一点一画。用色则以石青、石绿为基调,但因有的地方浓郁厚重,有的地方轻淡空灵,所以在单纯统一的青绿色调中又呈现出丰富的色阶层次变化。作品构图精工,法度严谨而又豪放。善于运用浓墨劲毫简洁地画出远处峰峦,拉开了远景与近景的距离。山石峰峦远近分明,疏密有致。画风细腻典雅,笔墨清爽。如泼墨般的笔意,恰到好处地表现了秀丽的岭南山水。
  陈金章的作品无论是巨幛长卷,还是独幅小品,其画面气韵生动,含蓄蕴藉,笔墨酣畅,丰富耐看,大气磅礴而又细腻如微,将雄浑之美与清雅秀逸融为一体。《玩月图》描绘了一群猴子捞月亮的精彩画面:宁静的水面映出一轮明月的倒影,儿只猴子从松树上放下一条长藤,藤条下的猴子伸臂意欲捞出水中的月亮。悬崖峭壁上的松树枝繁叶茂,紧密而伟岸,尽显苍劲雄壮之态。树杆以线条勾勒其轮廓,复以浓墨作渲染,用笔用墨极为统一。勾皴均用小笔。画松针与动物,如描毫发,细微之极,一丝不苟。疏疏密密,重重叠叠,黑压压的松叶构成浓重的色调,增添了画面的沉重感,与游戏嬉闹的群猴形成强烈的反差,更增加了画面的生活气息。
  “留白”是在山水画中留有大片空白,给观者以回味与想象的无尽空间。而“留白”的滥用使一些山水画家的作品分不清云和雾,以及水和路。陈金章对待空间不是简单的“留白”,天空、行云、流水、雾霭都经过细心地反复渲染、勾描,显现出它们所具有的特定表现性,使山水画更具有观赏性。他对山水画中“留白”的成功表现是值得山水画研究者关注的。
  陈金章以其深厚的功力,精湛的笔墨,独特的风格,成为“岭南四杰”之后公认的岭南画派领军人物。他带领的“陈家方阵”,为岭南画派在中国山水画史上赢得了新的荣誉。但由于他淡泊名利,反对为卖钱而作画,反对为了钱而粗制滥造,从不张扬,因此画价比较低。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陈金章的画会被越来越多的藏家看好、购藏。(全文完)
  
  (责编:陌楚)
  结束语:本文在写作时受到杨之光、陈金幸二位老师的热心指导,收藏家卓锦和先生提供了珍藏多年的岭南画派大师的经典作品,以供读者欣赏。结稿之时,欣闻任命陈永锵先生担任岭南画派纪念馆馆长,并成立了岭南画派纪念馆学术咨询委员会。笔者深信,与社会与时代一同前进的岭南画派,在21世纪将会有更加光明灿烂的前景。
其他文献
在繁多的中国古钱币中,“驺虞峙钱”是一种奇特的珍稀古钱币,其名称就很独特,其用途在诸多钱币学书中说法也不一样,这就更显得珍贵。  钱币的正面是圆润婉转、古朴凝重的“驺虞峙钱”四个篆书体字。背面为素,无任何文字和图饰。“驺虞”一词,在不同的古籍中有着不同的含义。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国风·驺虞》是一首描写田猎的诗:“彼茁者葭,茁壮茂盛芦苇芽,一发五耙,五只小猪一胎下,于嗟呼驺虞!唉!牧猪倌
期刊
纪念某一重大历史事件,或某一政治人物、艺术家的成就等,铸造发行一枚纪念章是常见的,但为纪念某一单位发行多枚纪念章的却少之又少。本文介绍一例,上海造币厂为记述其历史发展,铸造发行了雕刻精美、题材鲜明的四枚大铜章。      一、上海造币厂建厂30周年纪念章    上海造币厂于1920年筹建,至1930年竣工,1933年3月正式开铸银元。1937年8月抗日战争爆发,工厂内迁,先后在武汉、兰州、成都、重
期刊
自唐朝采用翻砂法铸钱到明末,悠悠千载岁月,今唯见“嘉靖十一两”等几枚屈指可数的“雕母”。据资料看,最晚自唐乾元元年(758年)始,雕母就随翻砂铸钱产生而出现。由于制作少、严格受控和人为自然损毁因素,现在已是凤毛麟角,但罕见并非无之。下面,就明朝和金朝两枚特殊古泉谈一点浅显认识,抛砖引玉,盼望方家指教。      一、鎏金背“户”字“天启通宝”    照片所示鎏金背“户”字“天启通宝”径26毫米,廓
期刊
读者求鉴:藏友持雕花板求鉴。  鉴定结论藏友所持雕花板为门扇上的一部分,后人将其装入红木框中。板上的图案为博古图:瓶中插翎毛、一枝花,香炉……雕刻规整,刀法细腻,木质为核桃木。时代为清中期,北方工艺。    读者求鉴:藏友持一青花花鸟纹方碟求鉴。  鉴定结论:此碟直口,方形,平底,底部不挂釉。碟壁内侧绘锦纹加璎珞纹,外壁绘竹叶纹,碟心绘山石、菊花、鸟纹,采用勾勒平涂画法,笔法工整。釉面薄而不匀净;
期刊
国家昌盛,人民安康;企业搭台,文化唱戏。2006年11月21日由厦门当代置业集团和厦门复文美术馆承办的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术委员会第三届委员会成立会议在美丽的海滨城市厦门喜来登大酒店召开。中国画艺术委员会是中国美协按画种设置的权威性学术机构,由一批中国画领域最具创造力、最具声望的艺术家组成。出席会议的嘉宾有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党组书记刘大为,中国画艺委会主任郭怡棕、副主任李宝林,秘书长
期刊
图中犀角雕“天成”款仙人乘槎杯长26.5厘米,宽9厘米,高10.8厘米。该犀角的材质黑如漆,黄如粟,上下相透,云头雨脚,黑黄二色分明,系亚洲犀角中的上品。其质细腻柔韧,光韵内敛,精细打磨后视之如膏似玉,材质的经济价值极高。  该槎杯杯口处,盘根虬枝,疤痕累累,延至槎杯之后端,枝叶纷披,硕果隐于其中。一长髯老者,慈眉善目,左手执拂尘,束发扎巾,长袍曳地,一腿叉置,一腿斜伸,端坐在槎后端的中央,仙风道
期刊
记得前几年,浙江省曾在北京全国政协礼堂推出了舒传曦、徐启雄、卢坤峰、曾宓、童中焘、刘国辉、吴山明、姜宝林、卓鹤君、陈向迅等十位当代国画家优秀作品展,集中展示了浙江当代国画创作既注重继承传统、体现中国画的民族风格,又适应时代变迁、努力开拓新境界的整体风貌。时任全国政协主席的李瑞环出席了展览开幕式并讲话。李瑞环除了肯定当前国画艺术呈现出空前繁荣的局面外,他认为客观地讲,现在还缺少大师,即缺少由任熊到黄
期刊
传说远古时代天穹低垂,好似一口大锅,倒扣于大地之上,两个太阳在天空中运行翻腾,人类在炙热中饱受煎熬,苦不堪言。正在此危难之时,一位聪明的姑娘约请同伴一同登上屋顶,排开木臼,举起木杵,和着优美、整齐的节奏,舂开了粟谷。刹那间只见一根根木杵好比锋利的长矛,直插青天;只听得一声声杵臼相击好似石雷进发,震耳欲聋。平日里骄横肆虐的两个太阳哪里见过如此惊心动魄的挑战,一个吓得仓皇落逃,一个还在懵懂之中,已被长
期刊
1989年江西新干大洋洲出土青铜兵器223件,占此批青铜器数量近一半,有钺、矛、镦、戈、鳟、勾戟、剑、刀、匕首、镞和胄等。它们铸造精致、形制美观、造型奇特、种类齐全,而且还有一批新颖兵器。这些锐利、奇形的青铜兵器展现时,仿佛一支气宇昂扬、雄壮英武的军队就浮现在我们的面前,也给我们勾勒出一幅气势恢弘的商代战争场景。  钺是一种长柄的劈砍兵器。其首宽阔扁平,近似于横置的梯形,弧刃,平肩,内呈长方条插入
期刊
在广东省佛山市的著名古建筑,素有“岭南艺术之宫”的祖庙里面,陈列有一件石湾窑陶制《彩绘松鹤画屏》,它集传统石湾陶塑工艺与书画艺术于一体,是清代保留至今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画屏作者是清代石湾陶塑名家黄古珍。他生于清代道光年间,石湾七星岗黄家庄人,字鉴荣,号樵谷山人。陶艺受业于石湾名家黄炳。黄古珍擅长各种人物塑像,尤以花瓶、挂壁、笔筒等器皿类多见,造型独特,雅致美观。现保存在祖庙“灵应祠”前东西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