锋利形奇兵器精

来源 :收藏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zf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89年江西新干大洋洲出土青铜兵器223件,占此批青铜器数量近一半,有钺、矛、镦、戈、鳟、勾戟、剑、刀、匕首、镞和胄等。它们铸造精致、形制美观、造型奇特、种类齐全,而且还有一批新颖兵器。这些锐利、奇形的青铜兵器展现时,仿佛一支气宇昂扬、雄壮英武的军队就浮现在我们的面前,也给我们勾勒出一幅气势恢弘的商代战争场景。
  钺是一种长柄的劈砍兵器。其首宽阔扁平,近似于横置的梯形,弧刃,平肩,内呈长方条插入柄中。钺最初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早中期的石斧,晚期演变为石钺、玉钺,商周有了青铜钺。商代流行大型的方内青铜钺,它已不适用实战,主要作为仪仗之器,为军事统:,巾的象征物,带有王权意义,主征伐和刑斩。
  商代大型青铜钺通长约在30厘米以上,现存者屈指可数。新干大洋洲一次出土大小青铜钺6件,大型者有2件。目雷纹青铜钺(图1),通高35.2厘米、刃宽34.8厘米、肩厚1厘米,重6千克。体扁近长方,长略大于宽,上厚下渐薄。上方正中伸出厚内,其中有一穿,两旁肩上亦各有一穿。两侧渐张,弧刃最宽。上边和两侧饰目雷纹,侧脊浮凸鱼形几何纹。钺中央镂出大口,上角翘,下角圆,上下各布1排利齿,口围一周鱼形几何纹。镂空大口为兽面简省,仅取呲嘴咧牙形状。
  
  
  
  
  另一件嵌红铜云纹青铜钺(图2),通高36.5厘米,刃宽36.3厘米,肩厚1厘米,重11.4千克,是目前所见最重的青铜钺。形体与目雷纹青铜钺基本相同,但身厚体重。镂出的大口上下各排列双行利齿,口周一圈鱼形几何纹。上边和两侧饰云纹,纹饰宽凹线中嵌满红铜(现大部腐蚀丧失)。在红铜衬托之下白亮的青铜纹饰十分漂亮、耀眼,增添了华美和贵重之感,营造出庄严、肃穆的仪仗氛围。它足我国现存最早采用错金属工艺的商代器物之一。
  双系带銎青铜钺(图3),通长14.2厘米,刃宽8.7厘米,肩厚0.5厘米,重205克。其上为扁圆管状銎,延至体上部,口周沿加厚。体扁近长方,两侧渐外张,下弧刃最宽,若折肩小铲。侧上左右各突出一耳,耳中镂空作系。体大部装饰云纹图案,下方省体兽面,有目、鼻和角,上方兽面简略,目可辨,以銎代鼻。銎管两面饰蕉叶形纹,内有卷云纹,中轴为鱼形几何纹。器表乌黑光亮,刃锐如故。这种直銎钺极为少见,形体很小,纹饰精美,用作礼器。
  青铜矛出现于商代前期,矛身如叶状,两侧为刃,前聚为锋,叶脊下延为胶,内空作銎,用于安柄。今日我们所见青铜矛几乎只存矛头,柄早已腐烂殆尽。大洋洲青铜矛(矛头),样式多变,个性鲜明。
  叶槽菱形长骹青铜矛(图4),通长30.5厘米,胶宽2.7厘米,重270克。体近柳叶,叶边刃微弧,后刃圆弧。胶约与叶等长,截面菱形。正中隆脊,叶后有柳叶形浅槽。
  短胶长叶形青铜矛(图5),通长25.2厘米,胶宽4.1厘米,重260克。叶扁长,尖形,脊明显,边刃直,前锋锐。胶端处起始的两条纵向狭深槽延至叶后尖状聚拢,内为浅槽。槽下段有两穿,其旁胶上仍然残留捆绑成宽带的线痕。
  双系六棱短骰青铜矛(图6),通长14.3厘米,胶宽2.2厘米,重110克。胶特短,截面六边形,端边加厚一周。胶向前渐收成为凸脊,脊上镂出一列鱼形几何纹,纹饰与两系原来全都嵌绿松石,今大部分已脱失。
  四棱锥形青铜矛(图7),通长16厘米,胶径1.8厘米,重100克。体作细长的四棱锥形,四面平直,汇成尖锐前锋。胶圆内空,端加厚一匝。胶端截面呈正六边形。
  青铜矛是商代使用最为普遍的一种兵器,大洋洲的情况亦是如此,数量最多,这充分说明矛的重要地位。尽管商代南北方都将矛用作主要兵器,且与戈配合使用,但矛在南方更为重要。新干大洋洲青铜矛通过尺寸长短的不等,叶体形状的不同,血槽形式的变化,双系位置的安排,装饰风格的差异,胶銎截面的多样,构成了大洋洲青铜矛丰富的样式,有的符合实战的需要,有的满足仪仗的形式。那种扁菱形状胶部、叶作柳叶形的短胶矛,还有那种半环形双系的特短胶矛均不见于北方地区,其上嵌绿松石的几何鱼纹更突显出其独特的地方色彩;那种异形的棱锥体的矛,更是大洋洲所独有,因为此型青铜矛在北方地区要晚到春秋战国时期才开始流行。尽管大洋洲部分青铜矛与北方地区相同,但大多数具有自己的特点。这既是继承了本地区传统兵器的形制,又为了适合南方地区山岭连绵、江河密布的特殊地理条件创造出的新式的青铜矛,出收自如,可以充分发挥刺杀的威力。
  横刃长柄的青铜戈最早见于二里头文化时期,一直延用到战国、秦。先秦时期戈列为五种车战兵器之首。戈因横刃有锋,垂直装柄,故其可用内刃钩割,可用外刃推杵,可用前锋啄击,有较强的搏杀效果。青铜戈依其安柄的形式,可分为直内戈、曲内戈和銎内戈。大洋洲出土青铜戈25件,只有前两类,没有銎内戈。
  虎首曲内青铜戈(图8),通长26.5厘米,援宽4.8厘米,重270克。扁长直条形。援体向上微弧,下刃明显。中隆为脊,前折成锋,上下短阑。援后两面饰三角形的阳线省体兽面纹。内端首弯曲,雕刻成虎首形状,圆眼,口张齿利。兽面纹与虎首的眼处均镶嵌绿松石,有的已经脱失。
  鱼首曲内青铜戈(图9),通长25.3厘米,援宽5.4厘米,重240克。援边刃近直,向前渐窄,弧收成锋,隆突为脊。援中有箭形浅平凹槽,后有一圆穿。穿之两面旁侧各饰一变体卷尾龙纹。上阑短,下阑长。内部狭窄,中有圆穿,末端简略兽首,目中央,周云纹,端口开,上颌卷。
  双首纹直内青铜戈(图10),通长26.1厘米,援宽6.0厘米,重330克。援中隆起成脊,三角状前锋,后段渐阔,下缘曲出微带胡。上阑存,下阑残。内窄于援,圆穿后两面刻划粗阴线图案。方框之内并排双人首,大开嘴,椭圆目,出耳廓,开额面。头顶竖立四根饰物,向外弯曲。
  鱼纹短胡直内青铜戈(图11),通长26.5厘米,援宽5厘米,重160克。长援,短胡,三角锋。援体两面凹下的血槽外形呈鱼形几何纹,以阳线勾勒,槽的前半包含一小的鱼形几何纹,后半又勾勒成一简略的完整鱼形。内上有内扁圆环、外半圆的凹下的浅槽,原嵌绿松石片全部脱落。
  四穿长胡青铜戈(图12),残长22.5厘米,援宽5.5厘米,重310克。横“卜”形扁平体。援长宽阔,向前渐窄,前端折成三角形锋。援体两面有似长箭形凹槽,前尖,后分尾,内有三道细凸弦纹向前会聚,实则为变形的鱼形几何纹。援本部一圆穿。胡长窄,细突棱侧阑,阑前有四个长方形的小穿孔。末端残。
  大洋洲青铜戈样式也较为丰富,内有曲、直和磬折的不同。曲内并非如北方戈倨句形的曲内,其前段大部近直,只是末端造型弯曲。曲内造型有虎首和鱼首两种,而虎和鱼恰是新干大洋洲青铜器上表现特别多的两种动物,但戈上虎首和鱼首与其他器物的虎与鱼首形象相比,既有共性,也有个性,以等宽的线条构成平面图 案,边缘清晰,口嘴却有立体的效果。直内青铜戈上也有不少特别之处,一半以上的援体上有一条凸起分明的中脊窄线,有的援体如叶形,这些都是对北方中原戈式的改造。
  带穿长条青铜刀(图13),通长25.7厘米,身宽3厘米,重150克。窄长扁平体。口刃中段微弧,上首卷勾,下段弧曲。卷首之外背侧平直。后背明显有木柄夹持痕迹,背上的二方穿是用于穿绳固刀。这种青铜刀非短兵器,插绑于长柄之上可以长距离砍杀,以往多见于晋陕相邻地区,具有先周的风格。
  
  
  
  青铜勾戟(图14),通长27.4厘米,内长6.6厘米,援宽7厘米,重630克。近“十”字形扁平体。援下勾,体后宽,前收窄,三角锋。两面援中有鱼形几何纹的浅平凹槽。本处向上伸出,顶端朝后卷曲如钩状的锐薄弯刀;下延的胡直长窄。刀背、援本和胡后有减薄的窄边,其上两长方穿孔,方便固其于秘。这种形状的勾戟是一种直内戈和长条带穿刀合体的兵器,兼具两种兵器的功能。它与多穿长胡戈、带穿长条刀一样不见于中原地区,而偶见于商之周边的先周文化地区。这些兵器为研究商代赣地吴城文化与先周文化间的交流提供了材料。专家进一步研究发现早在商代,江西地区就通过长江和汉水可到达陕西南部的汉中地区,与陕西先周地区有通畅的交流渠道。
  
  刀,是我国古代一种砍杀的兵器,在原始社会,各种材料制成的刀既是劳动的工具,也是自卫的武器。商代青铜刀形体大小相差很大,大约30厘米以上者作为兵器,适用于近战的砍杀,小型者则为工具。刀的形式主要根据脊的曲直可分为:直脊、曲脊和直脊翘首三种。新干大洋洲有作为兵器用的大刀13把,均为短柄翘首形,脊上或饰有锯齿,或饰浮凸的鱼形几何纹,刀刃近直,与北方中原殷墟刀脊上多镂空成片状的扉棱、刀刃多凹不同。大洋洲有4把刀柄仍带有环,可见当年是茎包木把,外套青铜环箍。商代各地出土的青铜刀中,新干大洋洲的数量最多,形体最大,铸制最精,保存最好。
  蝉纹直脊翘首青铜刀(图15),通长67.9厘米,本宽9厘米,重1670克。扁平体,特阔长。体脊近直,加厚起棱,尖首翘起,饰锯齿纹。口刃锐薄,后直前弧。茎短窄,微下折。脊下体两面纹饰带中有11只精美的蝉纹,头大,目圆,尾尖,空隙处填以细线卷云纹。蝉能褪茧变蛾,飞升远去,古人将其看成神物。蝉纹大刀形体巨大,历经三千余年,绿锈未起,青铜本色,光泽四射,锋锐依旧,可谓商代第一刀。如此的大型青铜刀的物主绝不会足一般的贵族,而足最高级贵族或国君,所以它不足单纯的兵器,主要被作为礼仪之器,标志器主社会等级和权威。
  曲脊翘首青铜刀(图16),通长43.4厘米,本宽7厘米,重460克。刀体后宽前窄,背厚曲,刃薄直。首翘锋尖,体凹深长,如新月状。本脊稍隆,与柄顺直。脊饰锯齿纹,两侧素面。
  
  剑足一种带尖锋双刃的可刺可杀的兵器,由柄(茎)、剑身两部分组成。据目前的资料,青铜剑大概起源于商末周初。商代晚期北方地区剑尚不流行,偶见有如矛样短剑,剑体为窄长的三角形,斜肩,扁茎,或有铃首。新干大洋洲的宽体青铜剑(图17),通长35.7厘米,体宽8.4厘米,重490克。扁平长体。体扁阔,前宽后收,两刃平直,前端弧刃相接成锋。体一面中线凸起成脊,另一面平,前中部浅平槽,如一条束颈的尖尾鱼状。其宽体单面刃,无格无首,扁茎可安装木柄。南方地区多山近水,步兵交战为主,近战需要轻巧短小的兵器。此剑有双刃,为砍杀兵器,应属剑类,不见于其他地区,这说明南方地区扁茎剑出现早于中原地区。
  匕首是一种以刺为主的短兵器,适用于近战防身之用,形制基本与剑一样。只是比剑短小。大洋洲的卷云纹青铜匕首(图18),通长19.5厘米,宽1.2厘米,厚0.15厘米,重45克。扁薄长条。一面平,一面微弧出,两侧刃平行,三角形锋尖锐。两面体后饰三角形的阳线卷云纹。商代其他地区出土的匕首各有特点,晋陕交界处的多呈脊柱状,成都地区的为柳叶形,大洋洲的匕首形状与它们有很大的不同。
  胄是在作战时防护头颈部的帽子,战国以后称兜鍪,宋代名头鍪,宋以后则称盔。最原始的胄是用藤和皮制成的,商代才开始有了青铜胄。其圆顶,深腔,两侧可下遮及耳和颈上部,可以有效地保护头颈。商代青铜胄主要集中出土于商朝的都城殷墟(今河南安阳),1935年河南安阳侯家庄1004号大墓一次出土140多顶青铜胄,其他地方较少发现。这些商代的青铜胄大都锈蚀严重,不甚完整。大洋洲出土者则表面光滑,完整如新。
  兽面纹青铜胄(图19),通高18.7厘米,口径21×18.6厘米,重2.21克。其形圆帽,中空,缘平。高浮雕兽面纹,粗大单角外卷,长方圆目横置,卷云状耳竖立,内卷鼻口居中。边沿增厚一周,前面开口收进,如兽面之横口。自前至后正中凸脊,顶上伸出一截小圆管,用以安插缨饰。侧边各有一小孔,以穿绳系胄固于颌下。顶侧兽角旁各有一小洞,用作透气。胄的设计既要考虑防护功用,特别是战斗中兵器的种类和杀伤的方式,也要兼顾外表美观和适宜戴之。此胄戴之威武英俊,轻便舒适,是存世最漂亮的青铜胄,乃兵器珍品。
  青铜兵器是新干大洋洲青铜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数量众多,铸制先进,种类繁多,精美实用,再现了商代江南一个方国强大的军力和国力,这是青铜时代方国生存发展的坚实基础。
  (责编:耕生)
其他文献
广州新发现 秦代铅质大型“半两”钱  甘曙光    日前,笔者在广州钱币市场发现了一枚秦代铅质大型厚重“半两”钱。此钱颇具秦始皇兼并六国后强制推行“度、量、衡”的雄风,应是不可多得的古钱。西安董大勇先生曾在《收藏界》2003年第8期上发表过一篇文章,介绍了甘肃张掖一老者请求鉴定古钱“第九重四两”、秦“半两”的故事,并认为大的秦“半两”真钱不多见。  笔者现在向收藏界、钱币界公开此秦“半两”铅质大钱
期刊
美术作为审美意识物化形态的集中表现,它在不同的地域有独自发展而成的材料与技法。正是由于这些不同的材料、技法及文化背景才形成了各有特色的绘画。    自古以来东西方美术就呈现出各自鲜明的特征,形成了两大体系。它们伴随着漫长的社会历史变革和发展,虽经相互影响、相互参照、互排互补,却未能相互同化,相互代替,至今仍为两种不同的文化体系。  笔者认为,鸦片战争后,中国人曾有一定规模和程度上接受西方美术的文化
期刊
在繁多的中国古钱币中,“驺虞峙钱”是一种奇特的珍稀古钱币,其名称就很独特,其用途在诸多钱币学书中说法也不一样,这就更显得珍贵。  钱币的正面是圆润婉转、古朴凝重的“驺虞峙钱”四个篆书体字。背面为素,无任何文字和图饰。“驺虞”一词,在不同的古籍中有着不同的含义。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国风·驺虞》是一首描写田猎的诗:“彼茁者葭,茁壮茂盛芦苇芽,一发五耙,五只小猪一胎下,于嗟呼驺虞!唉!牧猪倌
期刊
纪念某一重大历史事件,或某一政治人物、艺术家的成就等,铸造发行一枚纪念章是常见的,但为纪念某一单位发行多枚纪念章的却少之又少。本文介绍一例,上海造币厂为记述其历史发展,铸造发行了雕刻精美、题材鲜明的四枚大铜章。      一、上海造币厂建厂30周年纪念章    上海造币厂于1920年筹建,至1930年竣工,1933年3月正式开铸银元。1937年8月抗日战争爆发,工厂内迁,先后在武汉、兰州、成都、重
期刊
自唐朝采用翻砂法铸钱到明末,悠悠千载岁月,今唯见“嘉靖十一两”等几枚屈指可数的“雕母”。据资料看,最晚自唐乾元元年(758年)始,雕母就随翻砂铸钱产生而出现。由于制作少、严格受控和人为自然损毁因素,现在已是凤毛麟角,但罕见并非无之。下面,就明朝和金朝两枚特殊古泉谈一点浅显认识,抛砖引玉,盼望方家指教。      一、鎏金背“户”字“天启通宝”    照片所示鎏金背“户”字“天启通宝”径26毫米,廓
期刊
读者求鉴:藏友持雕花板求鉴。  鉴定结论藏友所持雕花板为门扇上的一部分,后人将其装入红木框中。板上的图案为博古图:瓶中插翎毛、一枝花,香炉……雕刻规整,刀法细腻,木质为核桃木。时代为清中期,北方工艺。    读者求鉴:藏友持一青花花鸟纹方碟求鉴。  鉴定结论:此碟直口,方形,平底,底部不挂釉。碟壁内侧绘锦纹加璎珞纹,外壁绘竹叶纹,碟心绘山石、菊花、鸟纹,采用勾勒平涂画法,笔法工整。釉面薄而不匀净;
期刊
国家昌盛,人民安康;企业搭台,文化唱戏。2006年11月21日由厦门当代置业集团和厦门复文美术馆承办的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术委员会第三届委员会成立会议在美丽的海滨城市厦门喜来登大酒店召开。中国画艺术委员会是中国美协按画种设置的权威性学术机构,由一批中国画领域最具创造力、最具声望的艺术家组成。出席会议的嘉宾有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党组书记刘大为,中国画艺委会主任郭怡棕、副主任李宝林,秘书长
期刊
图中犀角雕“天成”款仙人乘槎杯长26.5厘米,宽9厘米,高10.8厘米。该犀角的材质黑如漆,黄如粟,上下相透,云头雨脚,黑黄二色分明,系亚洲犀角中的上品。其质细腻柔韧,光韵内敛,精细打磨后视之如膏似玉,材质的经济价值极高。  该槎杯杯口处,盘根虬枝,疤痕累累,延至槎杯之后端,枝叶纷披,硕果隐于其中。一长髯老者,慈眉善目,左手执拂尘,束发扎巾,长袍曳地,一腿叉置,一腿斜伸,端坐在槎后端的中央,仙风道
期刊
记得前几年,浙江省曾在北京全国政协礼堂推出了舒传曦、徐启雄、卢坤峰、曾宓、童中焘、刘国辉、吴山明、姜宝林、卓鹤君、陈向迅等十位当代国画家优秀作品展,集中展示了浙江当代国画创作既注重继承传统、体现中国画的民族风格,又适应时代变迁、努力开拓新境界的整体风貌。时任全国政协主席的李瑞环出席了展览开幕式并讲话。李瑞环除了肯定当前国画艺术呈现出空前繁荣的局面外,他认为客观地讲,现在还缺少大师,即缺少由任熊到黄
期刊
传说远古时代天穹低垂,好似一口大锅,倒扣于大地之上,两个太阳在天空中运行翻腾,人类在炙热中饱受煎熬,苦不堪言。正在此危难之时,一位聪明的姑娘约请同伴一同登上屋顶,排开木臼,举起木杵,和着优美、整齐的节奏,舂开了粟谷。刹那间只见一根根木杵好比锋利的长矛,直插青天;只听得一声声杵臼相击好似石雷进发,震耳欲聋。平日里骄横肆虐的两个太阳哪里见过如此惊心动魄的挑战,一个吓得仓皇落逃,一个还在懵懂之中,已被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