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民办高校办学治校的引擎

来源 :河南教育·高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skf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等教育进入高质量发展时代。民办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代的使命和责任也是高质量发展。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民办高校高质量发展的政治保证,用好自身优势和创新实践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高质量发展;新时代;民办高校;发展路径
  “公益性办学”“分类管理”“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民办高校的鲜明特征,主动回应人民群众对高质量的期盼是学校办学治校的核心任务。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特色强、质量优、满足需求能力强”是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融入高校教学、研究、服务等办学发展的重要特征。新中国成立以来,民办高校从“拾遗补阙”到“重要组成部分”,再到“高质量发展”,从“外延”快速走向“内涵”,从过去教育供应进入由受教育者選择的时代。
  一、新时代民办高校高质量发展的使命
  (一)有力支撑高等教育强国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2019年,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1.6%,已经步入普及化教育时代,随着人民群众对多样化、优质化教育需求的不断增多,作为从市场经济发展中不断壮大的民办高校应主动求变、居安思危,走高质量发展之路。目前全国有757所民办高校,占全国普通高校总数的28.16%。民办教育的兴起和发展是新时期我国改革开放的一项标志性成果,加强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既要强化公办高校“双一流”和“双高”建设,也要发挥民办高校的高质量发展作用,公办高校和民办高校共同提质增效才能完成高等教育强国建设。
  (二)有效激活高等教育综合改革
  2010年以来,教育部在六省、一自治区(直辖市)和三所民办高校启动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在民办学校分类管理、办学自主权、公共财政资助政策和内部管理体制等方面进行先试先行。例如:浙江省温州市在民办教育综合改革试点中形成的“1+14”配套文件,被业界称为“制度创新的典范”;定位于“非营利、应用型、国际化”试点改革的吉林外国语大学成为国内第一所更名大学、第一批获得专业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和博士学位授权立项规划建设单位,其办学质量得到社会认可。试点工作表明,民办高校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国家和地方政府政策支持,更离不开举办方追求高质量的情怀和行动,民办教育综合改革试点成为激活高等教育整体改革的“动力源”。
  (三)有益于夯实高等教育的公益性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鼓励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开展现代学校改革制度创新。分类管理更需要民办高校各归其位和高质量发展,教育公益性仍是两类民办高校的基本办学原则,高质量发展是民办高校“教育公益性”的最大公约数。民办高校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创业史和奋斗史,一大批热爱教育事业,具有教育情怀的举办者,他们不畏艰辛、筚路蓝缕办学,办学的初心就是想努力打造百年基业,追求高质量发展的远大梦想。在新时代,民办高校仍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公益、开拓创新、砥砺前行,这是国家赋予民办高校的办学使命,也是学校永葆生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所在。
  二、坚持党的领导是民办高校高质量发展的第一核心
  (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办学治校的根本遵循
  从国家宪法鼓励到新修订民办教育促进法的实施,民办高校从恢复起步到快速发展、规范完善,都离不开党的正确领导和国家政策的扶持。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民办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这是国家赋予高校履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责任。加强党对民办高校的全面领导,是民办高校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根本遵循,是依法办学的行为准则,是民办高校强化“两个维护”、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的基准。
  (二)坚持党组织参与决策是内部治理的重要保障
  2016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在加强民办学校党的建设工作意见中指出,党组织在学校法人治理结构中地位要明确,保证党组织在重大决策、监督、执行各环节发挥有效作用。民办学校党组织书记应通过法定程序进入学校董(理)事会。遵守董(理)事会和监事会工作制度,履行学校章程规定的董(理)事会和监事会责任和义务。保障校长治校权限,规范议事制度,建立董事会、党委、行政“三驾马车”并驾齐驱的决策机制是“牛鼻子”。完善现代民办大学制度,健全董事会、党委、行政、师生代表、校友等参与的共同治理模式。
  三、民办高校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主要路径选择
  (一)精准办学定位,减少同质化办学
  尊重办学历史、走出办学惯性是民办高校新时代守正创新的内生动力。面对新经济和新业态的发展趋势,要精准“塑形”和“造型”,扎根区域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与政府建立新型关系,创建新型应用型民办大学。坚持“特色办学”和“错位发展”战略,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创业能力培养,试点“精英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承担政府和区域专项人才培养任务,打造标志性应用型教科研成果,在竞争和发展的危机中培育新机。
  (二)拓宽筹措渠道,盘活办学资金
  打破“以学养学”单一经费来源,盘活办学经费来源。推进学校优势专业与地方产业对接的专业集群建设,加强横向技术服务与成果转化。坚持“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战略,开展“校政、校企、校校、校行”合作育人,深化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提高课程体系与职业岗位匹配度。承担政府购买项目,获得财政支持,与银行加强合作,完善民办高校办学投融资模式。创新校友会和社会捐赠工作,激活造血功能。
  (三)强化教师认知,打造“双师”教师队伍
  加强教师对民办教育认知教育。实施“引培共举”,引进和稳定高层次人才和领军人物,加大专任教师专业发展与职业规划,打造一支“德才兼备”的优秀“双师”教师队伍。用好机制优势,实行教师分类管理考核评价,统筹教师教学与科研关系,用好职称评聘制度,改革教师收入分配制度,建立教师荣誉与专项奖励机制。加大教师到企业和科研院所进行实践锻炼,提升“双师双能”素养。   (四)更新教育理念,构建人才培养新体系
  夯实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学习吸收国际工程教育理念和范式,推进新工科、新文科建设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造原有人才培养体系,建立适应民办高校学生成长的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把强化实践教学作为应用型教学改革的增长点,试点本科项目式教学,提升师生专业实践能力,培育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搭建应用学科专业创新平台,鼓励师生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加强学科专业竞赛,增加师生的专业核心竞争力。
  (五)尊重学生学情,主动服务学生成才发展
  正确面对新生代大学生,强化学生学习发展和心理认知教育。建立大学生学习发展中心,用好混合式智慧线上、线下教学,完善学生学习成长服务体系与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大学生“导读导学”,帮助大学生度过大学黄金阅读期,定期开展感悟经典和分享交流活动。建立本科生学业导师制,配备专业导师,做好大学生求学期间导师全过程教育与引导,围绕学生的学业、就业、考研、创业和出国深造等开展服务。
  (六)共享优质资源,推进民办教育国际化
  围绕教育“一带一路”对外开放政策,拓宽中外校校合作与引智工作,引进国外高校优质教学资源,拓宽师生国际视野,通过合作办学等渠道提升学科专业建设质量。试办新型中外合作办学模式,创新办学载体,改进传统办学方式,推进学校和教师发展国际化,既要引进国外优质资源,又要输出本土优质办学资源到国外,搭建中国与世界互通之桥。
  (七)培育质量文化,严格人才培养质量监管
  建立“以服务学生成才为中心”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打造应用学科专业“高地”,加强一流专业和一流课程建设,推动项目上层次、上水平。对标国家质量标准,规范主要教学环节管理,建立校、分院和专业三级质量管理联动闭环机制,明确各级质量保障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健全学校内部信息采集和年度质量报告制度。
  (八)注重发展研究,推进理论实践契合
  尊重民办高校特有属性,把高质量发展作为民办高校研究的“舆论主场域”。研究国家政策和名校特质,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民办教育理论体系,减少理论研究与实践行动“两张皮”现象,用适切理论引导民办高校高质量发展。建立研究机构和智库,确定研究方向和配置研究人员,打造优秀理论研究成果,建构学术和话语体系,为民办高校高质量发展立言。
  参考文献:
  [1]鐘晓敏.新时代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论析[J].中国高教研究,2020(5).
  [2]胡卫,董圣足.我国民办教育发展的回顾与展望[J].教育发展研究,2011(1).
  [3]杨程,于京天.我国民办高校分类管理路径选择与分析[J].中国高等教育,2019(9).
  [4]习近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9-11.
  [5]周海涛,施文妹.完善民办高校法人治理结构的难题与策略[J].江苏高教,2015(4).
  责编:莞 尔
其他文献
近日,教育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公安部联合印发《关于统筹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秋季学校食品安全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部署统筹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秋季学校食品安全工作。《通知》要求,各地市场监管、教育、卫生健康、公安等部门要按照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部署要求,在当地党委和政府统一领导下,统筹研究部署疫情防控和秋季开学学校食品安全工作,制定工作方案,细化工作措施,压紧压实工作责任。
坚持“三全育人”是新时代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需要通过行之有效的重要抓手落实落细.信阳学院结合自身实际,组织动员全校教师共同担任学生德育导师、讲授德
周口市有悠久的历史,境内有10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4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注重挖掘本地非遗文化资源,通过项目筛选、活动设计等,整合成园本“非遗课程”,以增强幼儿对家乡非遗文化的认知和了解。  一、编写园本教材,组织课程实施  我园成立“非遗课程”编写小组,深入发源地实地考察,探访非遗传承人,从中甄选出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具有教育价值的非遗项目,设计、整理成园本教材。  我们去西华县考察
摘 要: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不仅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交互方式,也使得舆论生态环境、信息传播机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新媒体作为高校网络舆情制造、传播、接受的主要阵地,也越来越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抓手。因此,构建新时代高校网络舆情风险防控体系,切实做好全媒体网络舆情与思政教育工作的融合,对于建设新时代高等教育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全媒体;高校网络舆情;风险防控机制  全媒体不断发展,出现了全程媒
摘 要: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党组织是党成立以来自身建设的经验总结在新时代的运用,也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对党不断提高执政能力、确保党领导的事业不断取得新的更大胜利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社会;学习型政党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增强学习本领,在全党营造善于学习、勇于实践的浓厚氛围,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推动建设学习大国”。这是我们党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伟大工程的全局
摘 要:在大众传媒时代,媒介素养已成为一名合格公民必备的基本素养。本研究采用调查问卷等研究方法,分析了农村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现状和普遍存在的问题,从农村大学生的成长过程、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状况、媒介社会责任缺失等方面,阐述了农村大学生媒介素养问题存在的原因,提出了提升农村大学生媒介素养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农村大学生;媒介素养;有效路径  媒介素养是指具备辨识、解析、评价媒介信息及其影响的自主批判反
摘 要:党史文化内涵丰富、博大精深,蕴含着十分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与时俱进的心理健康教育观呼唤党史文化。本研究从扩展和深化党史文化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融合角度,探讨党史文化对新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与借鉴,可以为弘扬党史文化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党史文化;新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有密切的联系,其中语文朗读教学更能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美和生活美。小学语文教材汇集了许多优美的文章,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让学生在朗读美文中获取美感,陶冶情操。  一、强指导,练基功  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首先要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特征就是教学的实践性,实训中心的建设是实践教学得以开展的基础,因此,建设产教融合、工学结合、资源共享、示范引领的实
摘 要:近年,教师资格准入制度一直在改革,公费师范生也将迎来“免试认定”。由培养高校负责公费师范生从教资格的考核认定具有一定的质量风险,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采取一定的措施规避改革风险。教育部可以从课程标准和教材等方面做好公费师范生办学质量监控,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努力整合区域公费师范生培养的教师教育院校力量应对挑战,定向就业设岗市、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应履行相应的义务和职责。  关键词:公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