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鸟

来源 :上海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pingweix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rn他们第一次去岛上那天下着雨.岛上的马路像城里公寓或私人社区里的小柏油马路那么窄.路两边,雨水“哗哗”流进敞开的排水沟.水那么清澈,沟底有碎石和断枝,看起来不像排水沟,倒像两条小溪.水沟后面是广袤的针叶林,氤氲的雨雾里,高大、笔直的松杉仿佛列队默然伫立,苍翠延绵无尽,林中不时闪过一条褐色的小径.
其他文献
少年与豪杰rn一九〇八年,十八岁的胡适在上海北四川路横浜桥的中国公学读书,写诗、写小说,主编一份革命党人背景的小报《竞业旬报》,在校内已有“少年诗人”之名.一个人编一份报纸,稿源接济不上,有时难免夹带私货.好在他武库充备,政论、时评、诗词、译文、小品样样玩得转,“希疆”、“铁儿”等笔名轮换着用,初生牛犊不畏虎,竟也不露怯.
期刊
在《上海采风》2021年第五期上拜读了老同学陆寿钧写的《永福路52号(1973—1993)》,倍感亲切.这幢带有大花园的欧式小别墅让我久久不能忘怀,因为我曾在这里住过五年(1963—1967),这里曾经是上影演员剧团的家,我在这里享受过一个集体的温暖.永福路52号是一个值得怀念的地方,今后人们要考察上海电影的发展史,绕不开它,正如人们想了解上海电影译制的事情,就会想到万航渡路618号、永嘉路383号一样.
期刊
张玉晶,东华三期非遗学员,也是东华2008级毕业生,还是东华大学190多名非遗研培学员中唯一的本校毕业生.玉晶的归来让老师们感到惊喜!她2012年从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中日合作班毕业,成绩优秀,毕业时顺利应聘进入一家令很多服装设计专业学生心仪的大公司.按常理张玉晶应该留在大都市上海工作,但最终她却选择了回到自己的家乡黔西南,当然,“当时纠结得不轻”!
期刊
歪打正着这件事挺有趣儿,尤其是演艺界,歪歪扭扭的误打误撞的事儿可多了——rn就说宋丹丹,她是国家一级话剧演员,演过《红白喜事》《白鹿原》《回归》《茶馆》等大戏,她演的电影《月牙儿》还获得第41届萨莱诺国际电影节银奖……可是,有几个人知道这些个?即使她演了100部话剧100个角色都没什么人知道.但是她刚刚演完小品《超生游击队》和《懒汉相亲》,当天夜里就蹿红,放风筝似的,家喻户晓,都瞧见了.大家伙儿在酒桌上提起“魏淑芬”三个字都会喷饭.
期刊
送别了精彩而难忘的2021年,两年一度的上海美术大展也步入了她的尾声,不过对上海美术人来说,对上海美术的今天和明天、对自身责任与使命的探讨一直都在持续.2021年12月30日上午,上海美术界学习贯彻第十一次全国文代会第十次全国作代会精神座谈会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第十一届上海美术大展闭幕活动在中华艺术宫5米层举行.上海美术主席团成员、常务理事、各艺委会主任副主任以及本届大展获奖作者代表等30余人参加座谈,聚焦“上海美术大展”进一步推动创作、发掘人才、打造品牌,团结引导美术工作者为时代为人民服务
期刊
期刊
现在,这些都是我很熟悉的地方了,我能找出无数张它们的照片——春夏秋冬,晴空万里或者白雾茫茫,黎明或者黄昏,跟家人朋友或者独自一人.但是第一次来是跟汤姆.rn我们站在海边的一片高坡上,望着坡下被岁月和海水腐蚀了的SutroBaths,一个海水浴场的废墟.在它的鼎盛时代,这里有七个不同水温的游泳池,可同时供一万个人游泳——那是一百多年前的事了.
期刊
拙著《春水》以及另两卷,是以被誉为“亚洲第一公寓”的河滨大楼为真实场景创作的.历史上,以摩天大楼、高级公寓为题材或场景来创作的文学作品虽然为数不多,但还是有非常亮眼的里程碑式的杰作.集中描写公寓的1930~1940年代的电影、小说有哪些呢?据我所知,1940年代,电影有张骏祥导演、白杨主演的《还乡日记》等.张爱玲小说《心经》《小团圆》《桂花蒸·阿小悲秋》,散文《公寓生活记趣》等,都是不可超越的杰作.港台作品,有一个叫《香港重庆大厦》,也是基于一栋大厦展开的研究与创作.
期刊
虽然我没有住过几回幺店子,但对它的回忆却是难忘的、温暖的.幺店子在川东北的大路小道间,既是旅行者的落脚点,也是很多人临时的家,但它更多的是起到一个让行人“歇一口气”的作用.如一只鸟儿在飞行途中,落在晃荡的枝头上敛翅小栖,一歇疲惫的翅膀,啄食一点东西,然后再继续飞翔.
期刊
开 头rn最好的开头莫过于一次惊遍身心的拍击.犹疑刹那飞散,肢体不觉间已经在另一种介质中挥摆起来,回心转意的机会刚刚还鲜活着,一下子已经恍如隔世.rn盛夏以外的北方野浴完全是关于入水的.选择其实很简单,要么一寸寸浸入,被腥冷的水凌迟啃噬,要么让它一口吞吃,再图重生.如果入水后还有心睁眼看看,见到的混沌洪荒会慢慢化作晃荡的日光、蠕动的怪草和惨遭污泥裹缚的石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