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东农家女逸事

来源 :记者观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项城市高寺镇是豫东的一个小镇,属于传统的农业区,工业经济和商业经济不很发达。这里的农村“80后”由于父母多出外打工,少年时期的他们不得不沉湎于孤独,而缺乏管束和疏于教育又引发了盲目的多米诺骨牌式的辍学潮。长大后,他们几乎又重复上一辈的生活轨迹,大多把自己的梦想交给了外出打工,他们有梦想,这梦想很光荣,可现实却总有些无奈。
  
  穿制服的王俊之
  
  晚上6点的时候,王俊之推着自行车回到家,天很冷,她哈着气,只穿件厚毛衣,套着稍显破旧的深蓝色制服。
  4年前,她刚刚穿上这身制服,进村的时候,常常有人和她开玩笑:“瞧,我们的大干部回来了。”她的一身正规制服,在穿着随便的村民中间非常扎眼。
  如今,村里穿这种制服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大部分的中青年都在外打工、上学,留在村里的年轻人非常少,而他们中的许多人到附近的鞋厂、皮革厂、酒厂上班,陆陆续续都穿上了工作服。
  今年24岁的王俊之已经算是老姑娘了。在高寺镇,她也算出生在书香世家了。父亲是当地小学的语文教师,但是,父母的观念并没有因此而有所改变。
  为了要个儿子,她的父母连续生了4个女儿,王俊之的小名叫“换换”,因为父母希望第5个孩子是男孩。她三姐的名字是“交交”,也是同样的意思,不过最终奏效的是“换换”,第5个孩子终于是个男孩了。
  王俊之上学时成绩非常好,曾获得过周口地区物理竞赛一等奖、数学竞赛三等奖,她曾希望自己能成为一名教授。但是家里只有父亲一个月几百块钱的工资,母亲常年有病,经济实在太困难了。大姐也考上了大专,父母又一心要为小儿子留点积蓄,所以只好弃卒保将,把学习标兵王俊之从初三的课堂上拉了回来。被迫中断学业后,王俊之一直在家自学,“不上学了能干啥,我觉得生活都没希望了。就是和父母赌气,在家自学。”
  和父母赌气了两年,2001年夏天,18岁的王俊之跟着村里的小姐妹一起到东莞去打工。命运却和她们开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她被人骗了。本来老板说好给她们一个月700元的工资,但又为了防止她们把钱弄丢,每个月只发200元的零花钱,其他由老板暂时保存。可到了年底,老板却食了言,说工资早就发下去了。有个泼辣的姑娘带着四五个姐妹去跟老板闹,被老板恐吓后,最终不了了之。
  回家后,王俊之的弟弟刚读初中,这个“不争气”的弟弟后来虽然上了两年初三,仍没有考上重点高中。这更让王俊之伤心不已,“我上一年初三就能考上重点高中了,父母却不让我上。”
  不久,正逢酒厂招人,父母觉得酒厂虽然工资少点,至少工资能拿到手,工作之余还可以帮家里做农活,于是就拉着王俊之去报名了。同时,他们觉得王俊之也该找婆家了,靠四姐妹的彩礼,小儿子上学、结婚的钱就不用愁了。
  王俊之并不满意父母的安排,她还是希望到城里,“我羡慕城里的女孩子,都是独生女,父母才不会让他们辍学呢。”但后来厂里发下来的蓝色制服还是让王俊之有了惊喜。“穿上蓝色制服,感觉自己就和村里人不一样了,我不想和他们一样。”蓝色制服让她有了些许安慰。
  王俊之眼下正和父母闹着矛盾。由于姐姐大专毕业没有找到很赚钱的工作,家里欠了两万多元债务。母亲希望靠着还没有结婚的四女儿结婚多要些彩礼。而王俊之自己找的男朋友因为家境困难而被父母否决了。现在她多年未叫的小名“换换”又被重新叫响了,原因是“媒人给我说了好几个对象,我都不同意,他们说我换了一个又一个”。
  农业税取消后,王家把出外打工的村民不种的地也揽了过来,靠父母两人种十几亩的地有困难,王俊之准备春暖后从酒厂辞职,在家种地。
  “今年想种薄荷。”王俊之正在看相关的农业技术书籍。她所在的高寺镇王营村,这两年大部分地块都种上了薄荷,虽然比较费事,但是比种庄稼收益好得多。有的村民包了其他村民的地在种薄荷,农忙时候,还会雇一些闲散在家的老年人薅草。临近的村子种薄荷的也很多,收割的时候,会有公司到村里收购。
   然而靠1万多元的高价费得以挤进县重点高中的小弟王高原,却并不认为上大学有多少用,正在高三复读的他认为大学毕业了也不一定找到好工作,和他同龄的人几乎都辍学了,有的孩子上了技校,学习修车、电焊等,一个月也一样有一两千的收入。
  “我现在还待在学校里是为我父母。我不是上大学的料。像我这种成绩,又考不上好大学,上个三流大学净白搭。”王高原对于自己在学校混日子的生活振振有辞。
  在项城市高寺镇,王高原的同龄人大部分都选择辍学,作为担负“光宗耀祖”重任的男性,他们的父母留了足够上学的钱,然而,一拨拨的退学潮没有得到遏制,反而逐渐增强。
  
  小新娘和小新郎
  
  何香云今年刚刚21岁,一年前,她就已经做了新娘。“懵懵懂懂,家人让结婚就结了。”
  婚前,她的家境在当地属于中上等,父母在外打工,把她和小她4岁的弟弟留给了年迈的爷爷奶奶。
  “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才10岁,就和刚上学的弟弟留家里了。很想爸爸妈妈,孤独得很。”何香云说。当时刚刚6岁的弟弟特别小,突然离开了父母,习惯于娇宠的他经常哭闹不止。
  也许是孤独,她的零花钱又多,很快结交了一帮义气的哥们儿姐们儿:“大家都结拜了,两肋插刀那种,一个受了欺负,我们都想办法。”
  跟着一群哥们儿整天到处玩,何香云对学习的兴趣彻底丧失。她偷偷辍学了。后来又和同样孤独的留守孩子,也是她现在的丈夫陈国光恋爱、同居、怀孕、结婚。“就是很孤独,父母都不在家,他对我很好。有人对我这么好,比亲人都亲,我也对他好。”
  像何香云这样非经济原因却自愿辍学的留守孩子在当地很常见。以高寺镇陈营村为例,从2000年至今,上过大学的只有一个女孩子、三个男孩子。在这个稍有重男轻女思想的约1400多口人的村子里,拥有更多机会的男孩子为什么也选择辍学呢?
  何香云的丈夫、与她同岁的陈国光是2002年退学的。陈国光的父亲陈红旗和母亲都在济南做白吉馍,一年的收入有五六万,家里盖起了两层的楼房。陈国光是独生子,从小学习成绩好,经济上父母总是对他有求必应。他的父母希望他能好好学习,考上大学,于是每年交了15000元的学费让他上了县城里的贵族学校博文中学。
  陈国光最终让父母失望了。由于忙于赚钱,陈红旗夫妇只在春节时才回家,有的时候怕花路费,又怕耽误生意,春节时候也不回家。陈国光成了留守儿童,年迈多病的爷爷根本管不住他,总觉得孤独的他就和街头的一帮小混混成了“弟兄”。
  “那时候感觉很好。”陈国光说,“我一个月的零花钱都1000多元,每天带着几个哥们儿耀武扬威,得意得很。谁都不敢小看我们。”
  由于缺乏应有的管束,陈国光小小年纪就谈起了恋爱,并和女朋友何香云在外同居,“几个哥们儿比我大,他们都有女朋友同居,我没有女朋友,没面子。反正我的钱也够花,怕什么呢。父母不在我身边,爷爷也很好糊弄,根本管不了我啊。”
  何香云怀孕之后,当时年仅17岁的陈国光吓坏了,他觉得在学校再也没法待下去了。何香云的父母觉得陈家家境也比较富裕,两家倒也门当户对,陈国光一表人才,既然女儿怀孕了,倒不如正好让两家就此结为亲家。
  这个消息让陈的父母丢下生意赶回家,他们怎么也不相信一向听话的儿子会做出这么出格的事,悔恨连连:“在外起早贪黑地干,实在没想到孩子出了这种事情。但是不出去也没有办法,我们不出去赚钱,就算孩子考上大学了,靠啥交学费。而且大学生不好找工作了,找工作能不花钱?”
  陈红旗夫妇的想法在当地很有代表性,他们处于两难境地,一方面为了孩子不得不出外打工赚钱,以应付越来越高的学杂费等,但是孩子应该得到的教育和亲情几乎完全丧失;另一方面,如果待在老家,孩子的教育可能跟上了,但是高额的学杂费又无法保障。
  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高寺镇的“80后”年轻人九成以上都成了留守儿童,由于突然失去了父母的管教,他们放任自流,很多孩子辍学大半年了,父母在春节回家时才知道。
  陈国光辍学之后,另外的矛盾又产生了,陈红旗要求儿子赶紧结婚:“学没有上好,赶紧结婚,传宗接代得了。”
  陈国光希望自己能够去技校学习汽车修理,然后开个自己的汽修厂,他向父母保证在技校好好学习,但是父母觉得陈国光肯定是头脑发热。对于结婚,他觉得很恐慌:“自己还没管好,就结婚。”但是心存愧疚的陈国光最终听从父母的话于去年春天成了家。在这个小镇,陈红旗的看法非常普遍,“到了20岁,又没上学,不结婚干啥?”如今奉了父母之命与媒妁之言,刚刚20出头的小伙子们已经成家抱上孩子的情景在这里不时可见。
  由于结婚时要盖楼房,要操办酒席,要送两三万的彩礼,刚刚结过婚,一些家境本来不太好的小伙子就背上了沉重的债务,而婚后总觉得妻子是自己花钱“买”来的,想到沉重的债务就对妻子没了好言语,小夫妻吵嘴打架闹离婚的情况时有发生。
  
  张风莲的发财路
  
  张凤莲是王俊之最要好的朋友,两人是酒厂的同事。王俊之很佩服她:“她和我一样大,但是比我胆大,比我聪明。”
  张凤莲的父母没有生育,张凤莲是他们抱养过来的孩子,由于只有一个孩子,所以张凤莲还是比较受父母疼爱的。上学成绩不是很好,张凤莲初中毕业就回了家。现在,被村里人认为“有脑子”的张凤莲是村里赚钱最多的年轻人。
  2004年春节过后,当了一年包装工的张凤莲从酒厂辞职了:“在酒厂,一个月五六百元,啥时候也发不了财。”
  她很快发现了商机。农村市场上的鞋子一般只有童鞋和青年人的鞋子,而且价格比较贵,适合老年人穿的鞋子少之又少,而现在自家做鞋子的人几乎没有,所以具有一定消费能力的老年人拿着钱却买不到合适的鞋子穿。
  张凤莲苦口婆心劝说父母拿出3万元的积蓄,开了一个小型的家庭作坊式的保暖鞋厂。这种鞋子的原料有做鞋底的泡沫,做面料的绒布,以及毛毡布等,前期投入比较少。总的算下来,平均一只鞋的成本费用是4元钱左右,卖价是6元到10元。
  这种平底的保暖鞋穿着舒服,非常保暖,自产自销,价格很低,因而在这个并不发达的农村市场上优势很大,颇受欢迎。不但是老年人,过年时回家的中青年人也非常爱穿。
  2004年冬天,张凤莲的鞋子卖得很不错,赚了近两万元。她发现村里有的路段还是土路,化雪的时候路上都是泥泞,鞋底薄就会使泥巴沾到鞋帮上,于是她就把鞋底加厚了。同时也对鞋帮进行了改进,在平绒布的基础上,又加了厚毛料布、条绒布等,鞋的颜色也在红色、黑色的基础上增加了蓝色、绿色以及花纹的样式。
  张凤莲已经不再满足于小作坊式的小鞋厂了。2006年,她到附近的几个乡镇设了几个分销点:“单个鞋子的利润少了,但是总利润多了。2006年赚了7万多。”
  张家并不是陈营村最有钱的人,但是在年轻一代中,张凤莲被认为是最有才能的人,“我周围的同龄人都想到外面去看花花世界,都想着去打工。其实动动脑子,家里的钱也可以赚的。”
  张凤莲对记者说:“我也要感谢我父母啊。他们就我一个孩子,所以比较宠爱我。在老家,父母一般都不放心让咱这没经过事的年轻人做事。”
  更多的年轻人还是选择外出打工。今年22岁的陈明宇在外两年都没有回家。他的家人说因为陈明宇在外没挣到钱,不好意思回家。但是陈的父亲也不愿意儿子在家待:“现在种地不赚钱,年轻人谁愿意种地呢。还是让孩子出外打工吧。在家闲着没事干,就会乱惹事。”
  作为村里的5个党员之一,陈明宇的父亲也有对农业的担心:“年轻人都不愿意干农业,以后这地该咋办呢。咱这地都是好地,项城是小麦高产区。但我们这儿离城市远,靠啥发展农业经济呢?村里的年轻孩子都在想自己的事,没人为这种事操心。”
  在这个经济并不发达的豫东小镇,大部分的青年把青春都交给了打工生涯,年复一年,前赴后继。他们并不关心什么是“新农村建设”,宁愿把周杰伦、刘德华、超级女生当做自己的偶像,想得最多的就是怎么赚钱,张凤莲是他们羡慕的人,可真要让他们跟她学,他们是不肯的,事实上他们也很难做到。
其他文献
改革开放30年系列之三    爱美是人的天性,更是女人敏感的本能。一个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变革的风起云涌,往往通过色彩、款式在敏感而善变的女性身上微妙体现出来。女性服装历来是一个时代最鲜活、生动的形象记录。女装是引领时尚的风向标。  从新中国成立到现在的近60年里,中国女性的服饰发展也历尽风雨沧桑。以改革开放为分水岭,前后两个阶段分别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面貌。改革开放前的服装,因为受到时代背景的限制,
5月14日,四川地震发生后第二天,十位山东省日照市莒县的村民,驾驶着一辆三轮车驶出熟悉的土地,踏上了刚刚发生过大地震的四川腹地的救援征途。一边是大西南的四川腹地,一边是东部的山东莒县。历时近4天3夜,行程3000公里,十位农民志愿者于5月18日终于到达目了的地。他们是:刘中明、刘光波、刘中富、刘中停、刘中彩、刘守华、刘守秋、刘守欣、刘守贵、刘光瑞。  十位山东老乡开三轮救灾的壮举在安县黄土救助站传
据2007年1月12日《楚天金报》报道:为了让孩子接受直观的性教育,武汉的张女士不惜拿自己的身体作范本,让上初二的儿子与自己同进妇检室进行观察教育。这是11日发生在武汉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妇科的尴尬一幕。张女士认为,教给孩子科普知识,消除孩子对性的神秘感,减轻他对身体、异性的迷惑感,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对孩子进行引导固然重要,应该说张女士的想法没有错。但是,这种青春期性教育方式太极端,有可能适
从环境保护来看,环境权益是人民生存权的重要部分。国家已将环境保护列为基本国策,保护环境已成为各级政府管理者的职责所在,破坏环境等同于违法。  环境政绩一定要与政府官员任免密切挂钩,尤其是各地各部门的主要管理者要成为环保考核的对象和环保责任的承担人。——潘 岳    “吕梁市、六盘水市和华电集团环境违法项目经过近3个月的整改,已达到有关要求。环保总局决定从即日起解除限批。” 2007年4月9日国家环
火车站,城市的窗口,是许多人进入城市的第一关隘。一提起它,人们似乎都是一脑门子的抢劫、诈骗、倒票、暴力等,想到的是臭烘烘乱糟糟的景象。北京西客站,我国规模最大的旅客集散地和交通枢纽,也是亚洲规模最大的现代化铁路客运站之一。除了票贩子、小偷、拉客仔,这里还寄生着一批为数不少的弱势群体。我们看到的只是躺着坐着站着时的他们,却很难了解这里就是他们的“家”,这里就是他们的生存之本。    没有床的家   
民众对北京奥运会的兴奋点是什么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课题组在北京市进行的一项关于北京奥运会的大型民意调查表明:民众对北京奥运会的关注焦点是运动员的拼搏精神、奖牌数量以及国外媒体对北京奥运会的总体评价等。其中对中国运动员在北京奥运会上的拼搏精神、中国代表团的奖牌数量、开幕式/颁奖仪式/闭幕式、奥运会期间环境状况的改善、奥运比赛的过程及本届奥运会的中国文化特色等,关注的人数占被调查总人数的九成
本刊记者 王珊珊 本刊实习生 刘伟    中国自古就有对生男孩的偏好。“多子多福”“养儿防老”“传宗接代”等观念长期积淀在中国人的内心深处,成为中国社会文化的一部分。为了完成传宗接代的使命,生男孩成为不少家庭尤其是农村家庭的头等大事。为了拥有子嗣,很多家庭一生再生,甚至不惜通过胎儿性别鉴定选择终止女胎的妊娠。  2020年中国光棍汉数量将达到3000万,这将意味着什么?带着疑问,本刊记者专门采访了
当地时间2020年1月8日,美国拉斯维加斯,一年一度的CES(消费电子展)上,科技公司柔宇在其展区上,将多个OLED显示屏挂在展区中心的一棵树上,用来展示其柔性OLED屏幕。  再一次,近一年来的第三次,柔宇科技对媒体开放了位于深圳龙岗的工厂参观。从全柔性屏的生产线,到可靠度试验室,柔宇小心翼翼将自己的技术黑箱打开了一丝缝隙,以期得到外界更多的认知和理解。  成立八年来,这家研发出0.01毫米柔性
表面在说江湖,深究则是宿命。  读罢《鸳鸯六七四》,就能明白为什么杜琪峰要找马家辉合作剧本。  马家辉这本新书的故事开端,就是在江湖局上,同时充盈着荒诞和宿命:江湖大佬哨牙炳金盆洗手暨六十大寿宴会,开席前的赌桌上,哨牙炳连续三把拿到牌九局里的四张最大烂牌,也就是书名所说的“鸳鸯六七四”——  “鸳鸯六”,指的是两只花色不一样的六点;“七四”,指的是一只七点和一只四点。  它就是从哨牙炳连摸三把烂牌
公交把摩天大厦抛在后面,穿行在城乡结合部的破败景致中。车窗外,连绵而苍翠的群山渐次浮现。  林文点开听歌软件,让自己沉浸在五条人乐队在《烂尾楼》中唱颂的都市传奇里:多年前,广州一处烂尾楼楼主跳楼。有人说他没死,有人说他成了乞丐,回到了他的楼。多年后,迷宫一样的烂尾楼来了一位寻子的老父亲,他发现里面住满了乞丐和疯子,他们自称酋长和匈奴王。  五条人这首歌所描绘的荒诞景象引起了林文的兴趣,他开始关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