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保洁一周,两阵营激辩

来源 :大学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hui5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闻链接:2014年9月,南昌大学全面推行学生宿舍自主保洁工作,宿舍厕所、走廊等公共区域的卫生都将由学生自己负责打扫。实施还不到一周时间,学生们便联合签名发出了《致南昌大学校长的信》,反对自主保洁。
  学生反对,家长支持
  刚刚步入九月开学季,南昌大学便因为一条全面推行学生宿舍自主保洁“新政”,而走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472名学生联合签名发出《致南昌大学校长的信》,申述学生们的反对意见。有人说这是一次失败的校园改革,校方管理者只从自己进行劳动教育的想法出发去推行新政策,却不考虑学生是否广泛支持,以及无视学校宿舍楼层经常断水断电、损坏的设施无人及时维修的实际情况,必然遭到不满和抗议。
  在我的研究生组织行为学课堂上,老师把这个话题作为一个讨论点,让我们从组织理论的角度探讨这样的政策是否实现了在组织内对资源进行了合理配置从而快速有效地达到了目标。对于这一政策的推行,我们无法从单一的角度作简单的判断,而且这只是教育组织管理的个例,但我们可以此为契机反思大学尤其是学生宿舍公寓的管理模式,从而探寻更合理的决策制定与执行过程,真正给大学生们一个干净整洁、资源优化配置的大学校园生活环境。
  在网络上引起的讨论中,基本形成学生反对和家长支持两大阵营,我摘取了两条有代表性的:
  在“知乎”问答社区上,一位网友说道:保洁效果、保洁效率、保洁成本,这三个问题执行之初不知道学校有没有经过认真考虑。
  先从保洁效果来说,不论是抱着锻炼学生或是其他目的,首先最起码应该对学生打扫区域的环境做个了解吧。宿舍不是教学楼,作为学生出没频率最高的地方,打扫难度对于缺乏专业技能和工具的学生而言负担还是很重的。学校11点就断水,学生平均作息时间远远不止11点,隔了一夜之后厕所的环境真心惨不忍睹,这不是短时间能解决的了的。中午的情况类似,南昌的夏天可怕程度生活过的应该都有所了解,对于下午有课的或是有午休习惯的同学,自主保洁的压力还是很大的。退一步说,即使学校能处理好课程与保洁之间的关系,学生毕竟缺乏专业素养,你也不能指望一个月轮值一次就培养出来吧?
  学校口口声声强调是为了锻炼学生,从能力上来说,一个月一次的轮值我真不相信能有谁通过这个提升多少动手能力。抛开这一点,若是想锻炼意志,用这种方式也太过于追求形式,我们用了这么多年的时间才搞明白不是一个简单的上山下乡就能让人具备吃苦耐劳的精神,到了学校却再次重蹈覆辙。一个政策,学生带着抵触情绪执行,学校还希望能起到锻炼意志的效果?
  在南昌大学吧里,一位学生家长则明确表示坚决支持和赞成大学自主保洁:
  作为学生家长,我们的大学生时代班级卫生、教室外走廊和楼梯卫生、操场/绿地/花圃/实验田地的卫生和杂草清理、施肥、收获等,要么是分组轮流,要么是班级包干。1980~1990年代的大中专院校里,这是很普遍的做法。当年行,为什么现在不行?
  有同学说扫厕所会影响上课的时间和心情,我说: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挤出一点上网时间、无聊时间、谈恋爱时间,合理安排、衔接好上课、吃饭、必须的睡觉时间,将保洁工作合理地分解、分担到全体同学或是部分责任同学身上,绝对不会影响学习!干保洁工作,就影响其学习的心情了,这样的公子哥儿和大小姐似的大学生要他(她)何用?
  在南昌大学自主保洁的最新进展中,学校拟将调整自主保洁方案,因学生公寓内的公共厕所除清扫外需要进一步的消毒措施,学校考虑这份工作应该由专业保洁人员负责。学生宿舍、楼层走廊、楼梯间、电梯间、橱窗等公共区域及学生公寓周边的卫生责任区等工作仍由学生自主负责,专业保洁区域包括学生公寓的公共卫生间(含盥洗室)及室外非学院卫生责任区。也算是为之前的争论给出了一个较为合理的回应。
  事实上,大学生自主保洁也并非是第一次出现,在河南省一所军事化管理闻名的三本院校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里,学生大一要进行劳动教育一年的规定从1993年建校就开始实行了。通过电话采访在其中就读的一名大二学生,我得知该校大一的学生的宿舍楼里每天都由每一楼层的一个宿舍负责该楼层的公共卫生工作,每天早上要先负责学校后山的清扫任务,之后再于7点40左右打扫宿舍走廊楼梯及卫生间,由于打扫得太早会被早上出宿舍的同学踩脏,只能在快要上课时打扫,而学校检查卫生的标准又较为严格,稍有不符的地方就会扣学分,因此常有学生因为打扫卫生而迟到半节课左右。
  学生打扫宿舍要每天上下午各一次,除此之外,教学楼公共卫生也是由学生来打扫的。学校的初衷正如他们的校训所说:“勤俭朴实,自力更生”,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但在学生群体中还是有不少的怨言,这位大二的学生表示:学校这样做使整个校园环境很整洁,比一般的大学都要干净,但对卫生过于严苛的要求,各种与学分挂钩的规定,让学生不得不花费一定的精力去避免扣学分或者将因卫生扣掉的学分补回来,甚至学习上的事都要为卫生让步了。因此这项政策实行了这么多年之后仍然会有学生不停地反映问题。
  宿舍管理,不应仅有自主保洁
  如果仅从保洁的角度来理解大学生公寓的管理似乎有些狭隘了,因为大学宿舍生活还包含很多其他方面,比如舍友的相处、生活与学习的协调以及相关的文娱活动。我们往往习惯于将宿舍理解为只是睡觉的场所,与学习无关,保持它的清洁和规范,不出现偷盗、安全等学生事故是最重要的,然而在国外的宿舍管理中,我看到了另一种教育上的可能。
  英国大学实行“住宿学院”的管理模式,如今的剑桥大学、牛津大学、约克大学都保持着这种管理模式。它就像一个大家庭,通常有自己的餐厅、客厅、图书馆和活动室等。学生们除睡觉外,可以在公共活动空间切磋,不管是为了娱乐还是为了学术。在英国,大一时新生集中住宿;进入大二后学院就将安排他们和不同专业、同级或高年级的学生混住在一起。学院希望每个人都能在住宿的过程中互相学习,共同进步。比如,有些学校会把本层各宿舍学生及其所学专业贴在楼道里,让大家知道附近卧着什么“虎”藏着什么“龙”。这样,一名经济学系的学生可能在楼道里被其他专业的学生拦下,被问“经济学的课哪门比较有意思”,“微观经济学课程有好几位老师都开了,请你推荐一下哪位老师的课更好”;而他本人如果遇到其他学科的问题,也可以根据名单找到就读于这个专业的学生。曾任哈佛大学文理学院院长的亨利?罗索夫斯基提到住宿学院的意义时说:“学舍使学生们从彼此间学到的东西比从教师那里学到的东西还要多。作为一个群体,给每个成员的成长提供了无与伦比的机会。”   此外,住宿学院也有自己的家长——它由一位院长及若干的院士自行负责管理运作。这些人携家眷与学生同住在住宿学院里,时不时会邀请学生们和自己一起吃饭、聊天,给学生们提供充分的课外接触老师的机会,让他们能近距离地观察到老师们如何为人处世,毕竟培养学生不只是交给他们知识。如果宿舍公寓就像是自己的家一样,那么清洁工作还会是一个请不请保洁的难题吗?
  而美国的大学住宿也有自己的特色。
  斯坦福大学则以1970年出现的“Residential Education”(住宿教育)为特色。作为斯坦福大学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特色,其住宿教育主要通过将学生公寓划分为不同主题开展活动。比如学术与语言主题公寓楼、跨文化主题公寓楼、课题楼、单一特色主题公寓楼、生活互助公寓楼以及大一、大二学生社区学校。其中生活互助公寓楼的“居民”每周需要完成4至5小时的工作量,这些工作包括了公寓楼里所必需的烹饪和清洁工作,学生们也可以在每周完成不一样的工作任务。生活互助公寓楼通过让“居民”一起劳动从而很快地建立起社区归宿感。
  以上几种类型的住宿教育的开展,对学生和教职人员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并进而产生了三种学生自我管理模式和多种行政职位。
  1.合作模式(CO-OPS):在合作模式下,住所成员合作完成住所的管理工作,每位成员有各自的职能。这种模式的基本观念是,分担家务可培养住所成员对彼此和对社区的责任感。合作模式中的成员共同计划食品和生活用品的购买,制定开支预算,商定彼此的职能如何协调。他们通常每周花费3到5小时做家务活,包括煮饭、洗碗、清洁。
  2.自助模式(SELF-OPS):在自助模式下,所住成员共同制定管理计划和开支预算,分担部分家务。与合作模式一样,自助模式能够培养学生自我管理和自给自足的能力。不同的是,在合作模式中学生需自己煮饭,而自助模式可以雇佣厨师,学校也会提供清洁服务。
  3.学生清洁加专业厨师模式(Student-Cleaned Houses With Professional Cooks):此种模式与自助模式相同之处是学生自己制定膳食计划并雇佣厨师,不同的是学生必须自己完成清洁工作。
  这三种模式无疑让我们看到了劳动教育的另一种联系日常生活的可能。而我们是否也应该思考一下:劳动教育是否就是宿舍教育的主题以及该如何在大学生宿舍中开展包括劳动教育在类的各项教育?
  责任编辑:方丹敏
其他文献
近年来“大学生创业”的话题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但2016则被称为“资本寒冬”,许多创业公司面临倒闭,如何“过冬”成了难题。  那些选择毕业创业的人现状如何?坚守创业之路的他们在做什么?笔者邀请了3位走在创业路上的朋友分享他们的创业故事。普希金的《未选择的路》写道,“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显得更诱人,更美丽;虽然在这条小路上,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创业就是这样一条芳草萋
于是,我想起了你。因为曾经那一段最辛苦最难熬的时光里,你告诉过我,无聊又孤独的时候,随便坐上一辆公交车,透过车窗看这个城市,在无边的夜色里光影迷离,一圈又一圈。  虽然我已经很久不写这么煽情的文字了,但这样一个特别的日子,我觉得我还是有好多话想和你说,不吐不快。我记得去年差不多也是这样春即去夏将至的时节我在朋友圈发了一篇文章,里面提到了你的名字,你说你看到时无比兴奋,结果一读下去,只有两行字,顿时
北京地区超大规模招聘会上,800余家单位带来2.5万个“饭碗”。北京市人才开发中心主任张秋建介绍,招聘单位列出的招聘条件不允许含任何性别、民族等歧视信息,包括“只招男不招女”这样的条件。(法制晚报)  “只招男不招女”也并不完全是性别歧视,比如数年前的一则选专业报道中提到:重型工作如机械工程之类,用人单位一般是不招收女生的,女生的生理特征的确不适合。  邵安琪
编者按:  在文艺学界,童庆炳堪称泰斗级人物,不仅门下弟子众多,目前许多高校使用的《文学理论教程》亦由其主编。作为北师大最受学生欢迎的名师之一,尽管已近古稀,但童老师仍然不知疲倦、满腔热情地活跃在讲台上。北师大与鲁迅文学院合办开办作家研究生班后,莫言、严歌苓、余华、毕淑敏等知名作家均是童老师的学生。  对童老师而言,上课就是人生的节日。他一直有一个愿望,不是死在病榻上,而是倒在讲台旁,或学生的怀抱
近日,2014-2015学年“真维斯大学生助学基金”发放仪式在全国26所高校举行。今年又有千余名大学生通过相关审核,喜获“真维斯大学生助学基金”。在发放仪式上,同学们纷纷发表感言,感谢真维斯在他们求学历程最困难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他们将以感恩之心勤奋学习,坚强刻苦,努力成才,回报社会。  2005年,真维斯国际(香港)有限公司斥资900万元,携手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设立“真维斯大学生助学基金”项目
愧疚感的纠缠  我来自意大利,精神分析学只是我工作的一部分,同时,我还做人类学的研究。我去过亚洲、非洲等很多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见过无数种人们的生活方式,我对此非常着迷。在中国的日子里,我开始了解中国,我看到,中国的很多家庭正在经历大地震,年轻人常常被愧疚感牵引,行为走向错误的方向。  眼下的中国人对个性的追求非常强烈,越来越注重物质需求。注重物质,是个体感受现实的方式。人们为了自己的欲望寻求满足
采访时,张明明接到出版社的电话,和她谈加印的事情。  算上这次加印,《不疯魔,不哲学》已经出了近5万册。这本通俗哲学读物,被有些网友评价为国产版《苏菲的世界》,说它深入浅出,娓娓道来。书的宣传语是“专业扫盲,幽默至死,情怀无限”。张明明将她专业书中一个个哲学家拎到了公众面前,用鲜活的文字给他们画了一幅幅漫画肖像。  最开始的时候,这位哲学博士只是在小圈子里自娱自乐,做义务哲学科普,结果随便写写的网
2015年初,背着大红色的双肩包,我来到遍地梦想的深圳。在一家互联网公司实习刚满一个月的时候,公司领导在例会上突然宣布:“从明天起,你正式进入运营部。”这决定让我自己都吓了一大跳,新闻专业,不少媒体实习经历,明明是一条腿已经迈进市场部的节奏,结果画风一变,居然一屁股坐到了成天和数据打交道的运营部。运营部是整个公司最忙的部门,工作量大任务又繁重,团队加上我也只有四个人。想到这些,我心里直犯怵。“没事
宿舍的床尺寸大概是900mm×2000mm, 2㎡左右的面积,加上床下对应的空间,这是你一个人的专属范围。  尽情地实践自己所有的疯狂点子,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蒙德里安的格子  这个床位的改造采用了蒙德里安的抽象画,在红蓝黄的矩形格子中融入了收纳、桌板等多种功能。  密集恐惧症者请捂眼  床上床下贴满了自己喜欢的贴纸,具有个性和张力。床上的小桌板十分方便宅男一族,坐卧床上尽可观天下。书桌上左侧
都说人生的第一份职业特别重要,一定要慎重选择。对于即将毕业踏上职场的我来说,找工作无疑成了大四一年生活的中心。每天我都在忙着投简历,参加笔试、面试、口试等等,看似充实紧张的求职之旅,中间却夹杂着诸多无奈。从工作地点,到工作内容,最后是户口问题,我大半年都没有过上一天舒畅日子,几乎每天都是在选择、在取舍、在纠结。  万分纠结之大城市还是小城市  投简历前,首先要确定在哪个城市工作。一个本科生在北上广